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铁血情缘 >

第2章

铁血情缘-第2章

小说: 铁血情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国清原是总制西北军事的当朝右都御史扬一清胞哥,膝下只一独女扬雪娇,从小恩宠无限,却是喜习武好男装、任性不拘,有多少公子哥门想攀高枝,均被她回绝。那日在飞英塔院中庆功宴上见郑卿魁梧英俊、武艺不凡,独独就相中了他。扬国清拗不过她的掘性,且其年已满十八,总不能长期待字阁中,多少人她都看不上,好不容易看上一个,虽不是门当户对也只好随了她意,特地安排总官亲自上门提亲。
郑沭洪夫妇这几日正商议在郑卿赴京之前,给他说下一门亲事,今日湖州名门扬家前来提亲,真是喜出望外。这扬家虽然富甲一方,却是乐善好施,常筑桥修庙造福乡里,全家人都善待佃户、从不持强欺弱,扬家胞弟杨一清在京官居右都御史,也是清廉有名,儿子能摊上这门亲事,也是祖辈的福气。夫妻两略一商议,便就收下礼金、应了婚事,管家喜孜孜的回俯复命,雪娇听闻自是高兴。
却说郑卿陪慧芫玩到晚间才归家,母亲忙告诉他定亲之事,郑卿一听就急了,说“万万使不得,婚事儿子自有主张,如此次京试不中,岂不误了扬家小姐?”
郑沭洪满脸怒容道,“你白读圣人书了?自古婚姻大事,都必从父母之命,你倒要自己主张?”
郑卿自小孝顺父母,尽管心中一百个不乐意,却不好回绝父命,更怕他们知道自己私定终身一事。回到自己房内,辗转反侧无发入眠,想了几日,便瞒着父亲, 自己亲去扬俯找到管家赔罪退亲。
郑卿离开扬俯后,在场的扬家仆人悄悄告知雪娇,扬小姐一听火冒三丈,非要出口怨气,驱马出城直奔郑家,大呼郑卿出来受打。郑卿那里见过这等泼辣女子,真正是避之不急,郑沭洪父母只好推说犬子未在家,诳过她一回。
雪娇走后,郑卿因私自退亲,受不了父母的责骂,又怕扬家大小姐再来滋扰,当晚收拾好行装,次日天蒙蒙亮就出门赴京赶考去了,临行绕道城内,至陈江家门前将书一封信托陈俯家童交与小姐。
郑卿走后没几日,雪娇又策马来郑家寻他,知他已避去京都赶考,更是怒气未消,心想你跑到那里老娘追到那里。即回家告知父母,要去京城叔叔家游玩,择日带一家人和一丫环沿运河乘船赴京。
郑卿赴京参加武科会试启程较晚,怕运河船多阻塞、误了行程,便沿滁洲、风阳、兖州陆路官道向北而行,正好省下船资、节约盘缠。他独自一人,身背杨国清在飞英塔赠送的蒙古硬弓和箭囊,宵行夜宿、不几日进入山东兖州地界,兖州往北是山峦延绵直到济南俯止,再往京城便是一马平川津冀平原。明代山东地域民风古朴、极少商贸,凡耕地每年只种播一茬,农户只忙两季,闲时习武已成百年风俗,从军报国者甚多。
济南往南五百里有泰山,秦汉时已被帝室封为五岳之尊,东西南北连绵八百余里,山间林木茂密、百草丛生、溪水潺潺,玉黄顶巔虽有寺庙,但路途险峻,且十八盘妇孺老瘦无以攀登,因而素有香火。山底岱庙有条便道出山,除偶有香客僧人,其余几百里地人际罕至、有虎狼出没、甚是险恶。因元明两朝定都北域,修筑国道穿越山岭,每百里筑有官驿,偶有采药和狩猎人家,近国道安居,而山东境内承接黄河下游全部水系,遭遇黄灾之年粮米匮乏常引发匪患,官军剿灭后就有零星漏网者窜入山中,伺机劫掠国道。
恰好有山东武举安国良家居兖州,其时正沿国道蜿蜒而行、赴京赶考,思忖单身进山路途险恶,就选一客栈歇息,等待过客结伴而行。适逢郑卿至,一打听也是赴京赶考的武举,两人正好结伴、同行同宿,一路上免不了谈古论今、很是投缘。
这安国良体魄建壮、浓眉方脸,身着深灰色的细布圆领短衫,袖口以绸带扎住,蹬一双黑色军靴,肩伏一柄祖传长斧,活活脱脱军官形象。他家三代从武,族内男丁十之五六从军报国,多任中下级军官,长年驻守边关军营不得归家,安国良虽然从小习武,母亲不愿意他长大投军,就逼他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其母亲有一胞弟名仇钺,系弘治年武进仕、驻西北边关御外,因作战勇猛、屡建功勋,且熟读兵法,受朝中右都御使扬一清欣赏,正德初年已官拜游击将军、领延绥总兵之职,安国良从小羡慕之致,暗中奉为楷模。
第二日午后,两人行至山中一叉道口,安国良却是认识,提议东去二十余里有泰山岱庙,何不绕道一游,又可在寺中歇脚,郑卿拍手称好。及近岱庙天已傍黑,突闻山岭深处传来救命呼声,两人均侠肝义胆,便竟随声去探究竟。
翻过一坐山岗,声源愈近且夹有令人心兢的狼焖声,俩人绕到上风处隐蔽至近前,见是十几只恶狼围在一棵树下,树上少年衣衫褴褛正是呼救之人。不时有恶狼肯咬树杆,树已将倾覆,少年命在旦夕。
二人扫视周围,距离狼群百尺处处有孤秃巨石,陡峭光滑可缓狼群攻击,立时有了主意,蹑手蹑脚悄悄攀上巨石。郑卿立定身形满弓一箭,将啃树之狼射翻,余狼呼啸着冲巨石而来,安国良忙擒长斧击阻恶狼攀石,郑卿不慌不忙掂功搭箭、一箭一狼、全无虚发,毙恶狼七八只,其余逃入深山。忙救下被困少年,查看死狼每箭均从狼眼射入,因而皆一箭毙命,安国良和少年皆惊叹郑卿箭法超群。
入夜三人借宿于岱庙,推心置腹彻夜长谈,已知少年名古兴儿,浙江人氏,安国良遂提议,“我等均豪爽之人,又有此番生死缘分,何不在此结为兄弟?”
郑卿与古兴儿皆赞同,三人在寺内关帝爷佛龛前饮血酒烛香,立誓结为兄弟。郑卿年二十居长、安国良年十九次之、古兴儿年仅十五为弟。
其实古兴儿仍贪官刘介妾之子刘兴,乳名古兴儿,因看不惯父兄劣迹斑班,常年在外结交三教九流,对外只称乳名。前些日兄长在俯内欺辱母亲房里的丫环小娥,古兴儿痛殴二哥后,怕父亲回来责骂,独自离家攀泰山游逛。下山返岱庙后闲着无事,就在附近巡猎,因追一只负伤的山羊误入狼群,巧遇郑卿、安国良才死里逃生,也算是冥冥之命中缘分。
此时大家那曾料道,刘介父子与郑卿将成滴血仇家。再起程时,古兴儿不愿一人早早归家,硬要陪二位哥哥一同赴京,三人穿越泰山进入济南府,备感疲惫,歇息了一宿后,安国良提议,“不如结伴向西行百里,至东昌府运河岸,共游光岳楼,再租条船沿运河乘舟北上,经临清、海津进京。”
于是出了济南府折向西行,当夜赶到东昌,东昌府位于黄河西岸,明大运河穿城而过,城中建于明洪武七年的光岳楼,继承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由楼基和4层主楼组成,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边长十余丈,主楼为全木结构,总高百尺,四面斗拱飞檐、高耸凌空,巍峨壮丽、气势非凡。
三人先寻客栈住下,翌日一早去游光岳楼,因是冬末寒气逼人,光岳楼内游客廖廖,三人拾阶而上,见楼上回廊相通,匾、联、题、刻琳琅满目,行至顶层有南宋抗金名将岳鹏举的满江红醒然入目,郑卿在九华山跟师傅学得一手精湛的岳家枪法,因而最崇尚岳飞,不禁高声诵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声音高昂宏亮、蹬辍有韵,安国良、古兴儿皆击掌称颂,突然声后有人朗朗赞道,“年青人,好大的气魄。”
三人忙回首,见是一位长者,面目慈祥、衣着朴实无华,双目炯炯、鹤髪童颜,郑卿忙做揖道,“敢问先生有何指教?”
长者气宇轩辕、微微一笑,问,“你可知道这词作者的生平?”
郑卿将在化城寺恩师处听得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简单扼要地复述与他,长者频频点头,轻声说,“现大明朝边关常被蒙古国鞑靼铁骑侵扰,正需要这样的血性壮士报效国家。”又问,“我看你三人象是进京赶考的武举,这位公子背的是产自蒙古的硬弓?”
郑卿就将自己乡试中第武举,湖州富户摆宴庆贺,在铁英塔射箭赢弓之事说了一遍,安国良也将泰山之中,如何神箭驱狼群绘声绘色地渲染一番,长者不禁掂须称赞道,“果然是文武双全、前途无量,我明日正好有船回京,你们不如搭乘我的船一同去京。”
三人听了欣喜异常,游完光岳楼即回客栈取了包袱,随长者来到运河边登舟,方知是一条气派的官船,甚觉诧异,安国良一进入船舱就问,“先生想必是朝中高官,否则怎能有如此官船?”
“尔等不必细问,如果真有缘分,今后定会在朝堂相见。”李东阳说罢吩咐随从仆人解缆起航,坐下后对三人说,“不如我们聊些诗书、历史和兵法,也让我见识见识你俩的才学。”
于是几人乘着官船一路品茶畅谈,正月初十到达京畿,因郑卿和古兴儿皆系浙江籍贯、安国良不愿一人放单,三人同至浙江会馆住下。两位兄长每日在会馆中温书习武,古兴儿就独自游逛京城。
正可谓:“少年壮志不言愁,寒舍孝子亦远游,殊途异姓同一梦,状元英名盖世求。”




 第三章 窈窕淑女

北京城是时已入冬月,各酒家和客栈内纷传,蒙古鞑靼兵屡次进犯宣府和延绥,威胁京畿,朝中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焦急万分,找右都御史扬一清商议后上奏,请朝庭复开银矿弥补军费,用以加固边防、扩充守军。
至次月末武宗准奏,朝庭颁旨浙江府开冶银矿以充边防费用,由兵部与工部督办。
圣上又依李东阳之荐,下旨着右都御史扬一清总领宁夏、延绥、甘、凉兵马,总督西北军务。兵部侍郎张才见扬一清权盛,心中闷闷不乐,问计刘瑾谋图搬倒扬一清,刘瑾惧怕鞑靼小王子不好对付,乐得让扬一清担当这苦差,嘱张才暂不要去滋扰边关军务。
扬一清遂派麾下游击将军仇钺,统筹四镇军马,合兵击溃鞑靼,宣府至延绥一带方才得以安宁。
直到正月十八,扬雪娇才赶到京城,寻至叔叔扬一清俯上住下,翌日一早就出俯逛街,直往人多去处,以期打探浙江会馆。
这京都皇城果然甚为壮观,朱门豪宅沿街比崊,间或就有富丽堂皇的大轿、马车施过。行至前门天桥,市井热闹非凡,人流熙攘、商贩云集,衣着华贵的锦箩稠缎不绝于眼,老号新店商家沿街一字排开,空阔地中挤满了摆摊的、杂耍的、游动叫卖的,引的雪娇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突然见一逛街的武举似在湖州飞英塔庆功宴上见过,便就远远跟定他,辗转行至浙江会馆。
只见临街一座六开门的三层茶楼,搂后是十尺宽的直巷,沿巷排开两溜客房,均有上下两层,总共五十余间好生气派,茶楼上挂“浙江会馆”金漆牌扁,对面街上是一间酒肆,幌招迎风摆动、香气阵阵袭人。
雪娇直上茶楼二层,找一无人的茶桌坐下,吩咐小二要一壶上等好茶,又给他些小费去唤湖州举子郑卿,传话有家乡故人约见。郑卿此时正与安国良在客房内温课,义弟古兴儿早在几日前因牵挂母亲,已辞别二位义兄返转杭州。
郑卿突听有家乡人在茶楼约见,很是诧异,边走边猜测是什么人,安国良听店小二说来者是一美艳女子,又衣着华丽,就搁下书跟去看究竟。
雪娇面含温怒、也不客套,请郑卿入坐直问,“郑公子还记得我吗?”
“湖州首富扬大小姐岂敢忘记,我只是不敢高攀而已。”郑卿见她身穿淡黄色丝绣锦袄,发冠饰金银玛瑙,倍显雍容华贵,竟有些心虚。
雪娇双目直视郑卿道,“我问你干吗躲着我?难道本小姐容貌太差,让你不削一顾?”
正好安国良过来不请自坐,见雪娇光彩照人,忙帮郑卿圆话,“我看你美似天仙,也不用这样逼我哥哥呀!”又热情地自我介绍,“我仍郑卿结义兄弟,兖州武举安国良,与吾兄一同来参加京试。”
“父母已为我俩定下亲事,你把话说明,为何又要退亲?”雪娇不理会安国良,只把杏眼圆睁,不依不饶地紧紧盯着郑卿。
郑卿不愿伤她自尊,垂下目光说,“我家境贫寒,且从小已发誓必先博取功名,再考虑婚姻之事,乞望扬小姐见凉。”
“既然如此,我们先做朋友,也不委屈于你。”见他拘谨,雪娇反倒有些心软。
郑卿无奈,便点头默许。
突然间多了位婀娜多姿、风彩照人的美女朋友,安国良一下子兴致盎然,立即提议一块去对面的酒楼为扬小姐接风洗尘。席间安国良看她豪爽之情不让须眉,心里甚是爱慕,免不了殷勤呵护、哄雪娇开心。郑卿反到淡淡地应酬,心里只想早些摆脱她,两人的心思,雪娇眼里看得明明白白,只是不愿意点破。
雪娇住在叔叔扬一清俯上本就无事,隔日又来邀郑卿出游,怕他推委拒绝,就装做请安国良,又当然要拉上郑卿同行,每次外出安国良和雪娇均玩的开心,竟愈加频繁。
有安国良酬殷勤照应雪娇,郑卿省却许多麻烦,更不会去计较,不多日三人已混的烂熟。安国良自从识得扬小姐,积极陪她游玩消遣,对其容颜习性均爱慕不已。他知郑卿早已与慧芫私定终身、心有所属,根本无意眼前这位小姐,自己情不自禁就暗恋上雪娇。
过了些日子,第一场考期临近,雪娇不好意思耽搁他两温习,就自己去前门外天桥游逛,至鎏璃街一古玩店前,见一汉朝的铜镜十分精制可爱,拿在手中把玩一番问店家,“此物可是真品,卖多少银两?”
店家未及回答,旁边不知何时闪进二人,一位尖嘴猴腮、着六品虎补官服,另一位布衣布裤,却是健壮魁梧、满脸凶光,指着雪娇手中的铜镜对官差说,“周兄,此镜系汉朝所冶,十分珍贵。”
那个官差听了,竟劈手从雪娇手中抢过铜镜,对店家说,“这镜归我了,算你五两纹银。”
雪娇何时受过这等窝馕,勃然大怒,“你镜敢抢我手中之物?”
店家忙拦住她,“这位小姐息怒,他是前门税官周东大老爷,我另外给您选一件。”
雪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