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末世之活着 >

第32章

末世之活着-第32章

小说: 末世之活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间倒座房,除了两间打通留作客厅招待客人,旁边的小房间当做小厨房,另外几间全都做了储藏室。去年打的粮食也都从地窖里挪了过来,毕竟这边要比地窖通风干燥多了,也方便多了。
大雨倾盆而至,一连下了三天还没有停下的趋势。
宋希坐不住了。
因为,起风了。
一人高的玉米大片大片倒伏,田垄里积满了水。
宋希叹口气,穿上雨衣长靴拎了铁锹出门,去地里挖泄水沟,扶玉米。
旁边地里,李奇也在扶玉米,只是地被泡得太软,根本就扶不起来。老头没戴雨衣上的帽子,只戴了一顶竹斗笠,脸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
宋希回了一趟家,把早前买的竹竿全都抱了过来,还拿了一大捆细麻绳和剪刀。
插一根竹竿,附近几棵玉米扶起来松松地绑在一起,踩紧根部泥土。
李奇挥着手阻止:“小宋,别,我这儿苞米不多,先扶你家的,你家玉米长得好,别糟蹋了。”
宋希接着帮人扶玉米,说:“叔,你才半亩多玉米,也就一会儿的事,我不差那一会儿。再说了,我年轻,身体也好,手脚又快,我那点苞米也不费事。咱先把你的弄好了,再去我那里坐一会儿喝碗药。春天我逮了不少兔子,还等着你给硝皮子呢!”
李奇手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没儿没女,早几年也因为这个和几个兄弟闹掰了,眼瞅着老了老了,也不敢指望有人养老,也就活一天算一天了。
宋希帮人扶完玉米,又生把老头拉回家,找了几套养父没穿过的衣服,又跑去旁边小厨房煮了一碗驱寒的药茶。
李奇换了湿衣服,流着泪喝完药茶,抱着另外几套衣服蹒跚着回家了。
宋希没送人回家,叹口气,接着扶自己的玉米。说来要不是看到老头冒雨跑这么远过来扶玉米,宋希还真想干脆直接放弃那几亩玉米地算了。反正他又不指着地吃饭,就算扶起来也肯定会大幅减产,都不够折腾的。

第61章

一场雨下到月底才停下。
宋希苦笑。十天大雨;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他这里讨过驱寒药。都说伏天的雨不伤人,农村汉子身板结实;偶尔淋上一回确实伤不到什么;可也架不住这样一天天的淋下来,那可真是都冷到心里去了。
看看自家地里倒了又倒扶了又扶的玉米和黏高粱,宋希对今年的收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还有土豆和地瓜,泡了那么久的水,还不知道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宋希四外走了走,看了看。田间路边的泄水沟都满了,泄水沟两侧坍塌得厉害,有一户人家的地塌进去足有两三个畦。村头去年干掉的鱼塘也满了,所幸岸边树多;倒是没有塌掉的地方。至于地里的庄稼;都和宋希家的差不多,这一茬收成是别想了。
庄稼基本算是毁了,受打击更重的却是种地膜菜的人家。地膜蔬菜是村里大多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种的最多效益最好的便是西红柿和豆角,上市季节正是六月中下旬,也是往年价格最好来钱最多的时候。今年一场暴雨来的不是时候,时间也太长了些。收菜的大车过不来,西红柿淋雨就开裂,豆角老在架子上,更多的却直接被暴雨打落了,尤其是上面开的花。西红柿架和豆角架倒了许多,豆角还好,藤蔓类比较顽强,西红柿秧却折了许多。
便是现在雨停了,这一季的西红柿和豆角也全毁了,没成熟的小果子和上面开的花全被打落了,还拿什么结果!就算慢慢缓过来,能不能捞回开春垫的本钱还不一定呢!
宋希默默叹了一口气。
雨一停,天气就热了起来。太阳火辣辣的烤得厉害,甚至仅仅一天积水的地面就开始发干了。
宋希喊了李宝田过来帮忙晒雨天受潮的药材,看他身上多了许多被挠破的包包,皱了皱眉。
李宝田不当一回事,说:“没事,蚊子咬的,最近蚊子真多,都是大花蚊子,咬一口可疼了,包也大,挠破皮都不解痒。”
宋希仔仔细细看了看那些被挠破皮的包包,又给人把了下脉,眉头皱得更紧了。
李宝田顿时就有些紧张了,结结巴巴开口:“小宋哥,我,我没事吧,就咬了几个包……”
宋希没回话,直接进了药房,不大一会儿就抓了些药出来,煎完晾凉,把人身上挠破皮的地方全都洗了一遍。
宋希说:“晚上睡觉前蚊帐里的蚊子一定要抓干净,尽量别被咬到,现在的蚊子毒性太大了。”
李宝田摇摇头,说:“不行的小宋哥,我们就赶早上凉快下地干活呢,你不知道早上地里蚊子都成群成群的,忙着干活,哪儿有时间拍蚊子啊,被咬得狠了就拿手掌在胳膊上腿上撸一把,一撸一大片蚊子,撸过的地方都是血。”又加一句,“村里人都这样。蚊帐里才几只蚊子啊!”
宋希沉默了。他是拿药泡大的,不招蚊子,还真不知道周围的人竟然是这样辛苦。
李宝田说:“以前都没事,咬了就咬了,最多起一层包,没多久就下去了,现在也不知道咋了,又疼又痒,我这还是穿着长袖长裤咬出来的呢,牛仔裤都给我咬透了!”
宋希沉默一会儿,让李宝田接着晒药材,自己去配驱蚊药和被咬抓破皮后洗伤口的药。
洗伤口的药直接煎了一锅送去小卖部,让老板娘喇叭上广播了,有需要的就过来打一杯回家。
驱蚊药做成了带在身上的小药包,家里药材不够,只做了百来个。除了李宝田家四个留了出来,剩下的全都送到了村长那里。
进入七月,天越来越热了。没多久地面就干透开裂了,村头鱼塘的水位也降下去了一大截。
张家沟子的村长是先来的,带着村里好几个人,都是和宋希父子关系不错说得上话的。
他们是来讨药的,宋希每天一次煎来给人擦伤口的那种。
“大人还好,有几个发烧的也不严重。孩子们可顶不住,烧起来就不退,送医院都没床位,走廊里输液的人都排不下。”张家沟子村长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这时也只能厚着脸皮张嘴了。不然咋办,孩子们哭起来揪心,哭不出来更让人揪心。
宋希有些为难。他这里药不多,也就勉强供应本村,眼瞅着也坚持不了几天了。这段时间因为蚊虫叮咬生病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是十岁以下小孩。宋希下手早,李家沟子是附近唯一没人得病的村子了。
宋希说:“我这里没有药材了,已经托人买药了,只是还没有消息。这次疫病几乎是全国范围的,药材很紧缺。方子我已经送上去了,现在上面正在加紧制药,过几天应该有结果。我问他们要了两千支药,第一批药出来马上就会有人送过来的。”
张家沟子村长有些着急:“这,这啥时候送过来啊,孩子们可挺不住啊,我们家张鑫眼瞅着哭都哭不出声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插话,也都急得不行。他们家里都有生病的孩子。
宋希叹口气,说:“这样吧,我随你们过去看看,先把烧退下来,等几天药来了,咱们这边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有。”
一连几天,宋希都背着药箱奔走在附近几个村子,直到第一批五百支药三百支预防疫苗被送下来。
宋希看了看说明书,先给本村的一百多个十岁以下小孩用了疫苗。
有家长拉着自家孩子守着大队部不肯走,吵嚷着非让宋希给他们家十三岁的儿子扎一针不可。
宋希板着脸说:“去那边找村长开条子,没条子没药。”村里一个得病的都没有,现在又有了药,非得抢这一天两天的吗!附近几个村子好些孩子都躺着起不来呢,县医院哪天不死上一两个小孩啊!现在一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家家孩子都金贵,不是只是你家儿子才宝贝。
那家家长转去磨村长。
老村长转头看宋希。那哭闹不止的媳妇是他本家侄媳妇,没出五服的。
宋希说:“叔,不算咱们村,附近六个村子,躺在炕上起不来的孩子就有六十八个。”
村长叹口气,叫两个过来帮忙打下手的儿媳妇把侄媳妇给生拉出去了。
宋希沉默着给村里小孩打过针,拿了剩下的药分开几个箱子锁好藏在车中先去了最近的张家沟子。
张家沟子比较彪悍,爱打架的多。宋希车子刚一进村就被围住了。他们都听说了药被送下来李家沟子孩子都打过预防针的事了,现在自然想给自家孩子弄一支药。
宋希停了车,没开车门,拨张家沟子村长电话:“张三叔,你要是再不过来,我就转道去赵家沟子了。”
张家沟子村长很快就跑过来了,拖鞋都跑丢了一只,身后跟着一群人。
宋希说:“一百支药,先从病得重的开始,门口我都认识,不用你们领路。叔你上来帮我看车,我进门给人打针的时候,谁敢靠近我车三步之内,我再不进你们村子半步。”真当他好脾气不成,以为他没看到有些人手上拿的家伙吗,这是准备撬车明偷吗?
张家沟子村长一凛,却不敢再放任村民,喊了几个本家子侄把宋希的车围了起来,直到宋希给全村病重的孩子打完针又给六岁以下小孩打完预防针才松了一口气。
宋希还没走出张家沟子,赵家沟子村长就带着几个年轻后生过来接人了,全程陪同,显然是得了张家沟子的信儿。
接下来几个村子也是,都有秩序得很。
宋希一直忙到第二天天大亮用光所有的药才回了家。
李宝刚李宝田兄弟俩一直陪着宋希,也是一整夜没合眼。
李宝田心有余悸地说:“小宋哥你没看着,你给张淼妹子打针的时候外头就打起来了,菜刀都摸出来了,他们村长差点挨打!”
宋希笑了笑。他是没看到,可全都听到了。若不是他态度强硬,村长被他逼得也强硬起来,没准儿那些人为了抢药就能弄出人命。论威信,张家沟子村长可比他们李家沟子村长差远了,乱起来有些压不住阵脚,在上面喊半天话下面还是乱哄哄的没几个人听。
李宝刚兄弟俩都回家补觉去了,宋希也扎床上睡了俩钟头,再醒来的时候就到了午饭时间了。
宋小多趴在床头眼巴巴看着宋希,尾巴摇一下,摇一下。
宋希摸摸宋小多狗脑袋,说:“自己在家饿坏了吧,给你钱,让你宝田哥去给你买鸡腿吃,你就别去了,不然老板娘肯定又不要钱了!”
这次老板娘家两个孩子都打了预防针,知道是他买东西肯定不要钱。要是一两个鸡腿就能打住的话白吃就白吃了,可宋小多太饭桶了,十个卤鸡腿再加两斤猪头肉都只是尝一尝!
宋小多叼着一张红票子小跑着找它哥给买鸡腿吃。
李宝田很快就回来了,提着一袋鸡腿一袋猪头肉,还有一根很大很粗的火腿。
宋希:“……”一百块买不了这么多,光猪头肉就不止了!
李宝田从装火腿的袋子里摸出一根雪糕,一边吃一边说:“嫂子不要钱,说这是早上特意给小多进的,雪糕是给我的。”
宋希接了钱,摸摸鼻子,说:“那行,带着你小多弟弟吃鸡腿吧,猪头肉和火腿都切一半给小多留着,剩下拿去你家让婶子给烩菜吃,好久没吃烩菜了。”
宋小多一边啃鸡腿一边舔宋希手指。
宋希就有些无奈了。他出门两天给人打针,没带小多,留给全根婶照顾。可全根婶是个仔细惯了的,舍不得拿好肉喂狗,炖了一锅肉是不假,可一顿只给浇两勺。宋希回来的时候冰箱里那盆土豆炖肉才下去了一点点,冷冻室里的生肉也都好好的没动过,只做了他走前拿出来退冰的两斤五花肉。
后面的药隔了两天才送过来。
宋希很快就用掉了。
村里十五岁以下孩子都打了预防针,附近几个村子是十岁以下。原本得了疫病的孩子打过针以后也很快好了起来。
上网看新闻,看到上面说这次疫病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宋希慢慢松了一口气,微笑起来。他只是一个人,能力有限,只护得住周围方寸之地。方子有用,能救更多的人,很好。
宋希给穆允峥发短信:“谢谢你。”谢谢你帮我挡掉许多麻烦,让我可以安安稳稳呆在家里而不是被强制征调到上面关起门来制药。
发完短信,宋希看着地里半死不活的庄稼发愁。玉米棒子,瘪的。高粱穗子,瘪的。论产量,只怕不及正常年份四分之一。
这时,村长又传达了上面下来的新消息。
今年夏收起,重征农业税。

第62章

重征农业税的消息一下来;全村都炸了锅。
年成这么差,还征税;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一亩地三十斤粮;不拘粗细。不管是麦子稻谷还是玉米高粱,全是一亩地三十斤,只收粮,不收钱。
宋希想,国家大概也是为难了。从前年秋天欠收起,到现在年成就没好过,国家收不上粮,又要平抑粮价,这两年只怕动用了不少粮食储备。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又有多少呢;三年;五年?一个国家会一次性储备五年以上的粮食吗?只怕难。
往年收成不错,家家户户都有许多余粮可以卖,从前年毁了秋收后只怕再没有农户肯卖粮了。国家买不到新粮,再不想想法子,眼看着城里人饿死不成!
上次托白谨之帮忙买药材,白真还提醒他让他多存粮,说他们那里超市每次开门前外面都排好长的队,一开门就直奔粮区抢粮,几乎眨眼间就把新上的粮食清空。
一亩地三十斤粮,补偿一袋十斤装化肥。
也算是另类购买了。
即使补偿化肥,村里人还是不愿意交税。农业税已经取消二十多年了,习惯了不交税的日子,乍一征税,好多人都接受不了。有些人想得更远,现在征了农业税,哪天会不会再收提留款呢?和农业税相比,提留款可要多多了。这样的年成要是农业税提留款一起征,绝对会伤筋动骨的。
农业税不好收,村长已经在大队部的喇叭上广播了两天,也只收上了几个村干部的份,堆在大队部院子里,小小一堆。
宋希把自己的份也送了过去,四亩地,一百二十斤,去年的陈苞米。至于另外四亩地,那是花钱承包的,三十年包地费早就一次性都交齐了,倒是不用再交税。
别的人家再没人过去交粮,全都明明白白抗议着。
最后村长没了法子,和几个村干部商量了一下,分头上门收税。先从本家亲戚收起,再到各自交好的人家,一番折腾下来,凭着人情倒也收了个七七八八。最后就只剩了几户死也不肯交的,甚至李政妈还抢了一袋化肥回家。
粮局很快就把村里收上来的粮食拉走了,几个工作人员还到没交税的那几家劝说了一番,被轰了出去。
张家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