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弦歌 >

第21章

乱世弦歌-第21章

小说: 乱世弦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的平静,更使女子心中平添了一份担忧,她紧张地看着那个已经是她夫君的男人,觉得他淡然的表情根本不像是装出来的。咬了咬牙,终于冷笑,语气里带着讽刺:“武三思,你的演技好这我知道,可你却犯不着在我面前还继续演戏。”说出这句话后,她蓦然轻松,觉得紧绷的心舒缓许多,目光却一刻也不离眼前的男人,生怕他失控突然做出什么疯狂的事。
没想到她还是错了。男人并没有发怒,只是轻轻在她身边坐下,他凝视着她的眼睛里情绪也是一如她的心情一样波澜不定。两人一动不动在原地看着对方,气氛一时有些僵硬。最后他轻轻地叹了一声,别过脸去不再看她,而是自顾自地和衣在床上躺下。
从她身后传来的声音分明带着那么一丝惆怅:“婉儿,我累了。睡吧!”
听了他的这句话,她惊讶地转过头去看他。却见他已经睡下,背向着她,也不知是睡是醒。可是她的心情却是轻松的。整理了一下情绪,她吹灭了烛火,和他一起并肩躺在了床上。
心里却隐隐有着难以言语的苦。
(二)
二月的天,长安城里还带着寒冬的那么一丝冰冷。武三思静静地看着她独自一人在街上行走着,看着她穿过街上的人来人往,就来到长安城外的护城城。又看着她倚着河边的柳树坐下,独自看青青的河水泛起波澜。一瞬间,武三思觉得这天的春风带着那么一股严冬的肃杀迎面扑向他,然后吹得他的心里感到那么一丝无力。可是,他却想,就一直这样静静地看着她,就好了吧?想到这他不由苦笑一声,她明明已经是自己的妻子,可是他却不敢光明正大地喊她的名字,不敢上前和她一起并肩走在大街上。
这样想着,一声“婉儿……”却使他和她同时惊呆了。
婉儿听到了那声唤,没等她回头看来人。唤她的人就在她的身边缓缓坐下。婉儿愣愣地任由来人修长的手指轻柔地抚过了她原本散落在双鬓的青丝,又将它们一一掠到她的耳后。很快就回过神来,惊慌地看了看四周,原本冰冷着的手却很快地搭上了他温热的手掌。尽管她此时显得惊慌不定,可看向来人的眼神里却是一如既往地情深意重。如今再见到他,她的心底划过的又是另一种悲喜交加。女子抓住他的手语气急促地问他:“你怎么还不走?你知不知道很危险啊!”说到最后,她话里的尾音竟忍不住哽咽起来。
“婉儿。”比起她的惊慌失措,那人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贯的平和,指间不急不慢地将女子散落的青丝一一掠好,带着笑意的双眸才看向她,声音没有丝毫害怕:“我只是担心你。”
她的内心一时间已乱作一团。她连日来的计划因眼前的人忽然出现而打乱。突然意识到什么,她握住他的手猛地收紧,悄声说:“换个地方说话。”
尽管她如此谨慎,却还是没有发现。在不远处的柳树下,站着一个落寞的身影。
她拉了那人又找了附近的一家小客栈。待两人坐定之后,她才开始细细打量他,只觉得几日不见,那人好像比以往清瘦许多。此时女子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心疼,她伸手想要贴近他消瘦的脸。直到此时,她感觉到命运的无力。她知道,彼时的时光,此时已再也回不来了。这样相对坐着,一种咫尺天涯的遥不可及也深深涌上她的心头。她不动声色地挣脱了被他握着的手,看向他的眼神无力而哀婉。
瞧见婉儿这样的眼神,李显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眼前的情景而对于婉儿而言,她是好不容易见到了熟悉的李显,却只能默默相望。这样压抑的场景使她连日来积攒在心中的委屈悲凉突然涌上,像是找到了可以释放的地方,她突然抓住了李显的手放声大哭。
上官婉儿,自在襁褓之中便因祖父上官仪替高宗皇帝拟写废后密旨,一夕之间便满门抄家问斩。唯独剩她和母亲,因母亲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她们母女二人才得以免死,没入皇宫内廷沦为婢女。多年来她便努力地改变这个事实,常常所有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却唯独在眼前这个男人面前,才会卸下防备,不由自主的落泪。
因为只有李显才懂得上官婉儿的苦。
一会儿,婉儿哭够了,慢慢地离开了李显的手臂,又想起刚才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地看了他一眼。等她转头再看向窗外时,突然回想起旧年自己和他的种种,不自觉地使她想起昔时的一段往事。好像记忆中的季节却也如同今日二月的初春,地点却是在长安城内的深宫大院。
上官婉儿默默垂眸,经不住忆起往昔。那时,他是英王,她是他的侍读。他们每天都有近乎半日的相对,当时她坐在他的对面,也随他一起看书。而当她的手指每每翻过书页,她便都要忍不住抬眼去看他的专注神情。偶尔会对上那双熟悉的眸,然后低了头抿嘴无声地笑。有时当她念完一本书,合上书本之时,他已默契地将下一本她准备看的书送到了她的手边。
一年前,她还很天真地认为这样的日子会天长地久下去,他永远是英王,她会永远是他的侍读。一切美好却终究抵不过皇家该有的斗争。年底高宗皇帝的去世,便打乱了这一盘原本井然有序的棋子。早就有野心的太后娘娘大权独握,把刚即位的他瞬间架空。然后把只当了两个月皇帝的他狠狠地从九天之上抛下。之后武三思便找到了她。看着美的惊人的上官婉儿,武三思说:“我们来做个交易。”
交易的内容便是几天前那场满城皆知的婚礼。上官婉儿嫁给了武三思为妻,武三思帮她保住英王李显的命。因为那日武三思告诉她,太后已经有了杀李显的意图。
由不得她不信,太后娘娘的心狠手辣已是人尽皆知。太后娘娘对她的亲生儿子,前太子李贤,不也是在废除他之后把他流放到巴州,最后又借故逼李贤自杀了吗?
形势不得不让她点头。尽管她是多么讨厌那个人,却是因为武三思是太后的侄子,她相信武三思有这个能力。又因为她是那么爱李显。
尽管现在一切都改变了。对面的人此时却仍然不顾一切地握住了她的手,眼里闪着热切的光:“婉儿,婉儿,我们一起离开好吗?离开这个地方!”
这句话使两个人同时一震。片刻之后,看着桌前的上官婉儿缓缓点头。另一张桌子前的人自嘲地笑了一下。他早该知道她的心思。可是直到今天,看到印象中倔强的她在那个男人面前潸然落泪,他才不得不承认,那个男人才是她最好的依靠。起身,到柜台前结清了酒钱,他默默离去。
一切桌前坐着的两个人当然不会察觉。婉儿如今是拉着李显的手,他的掌心有着滚烫的灼热,赤得她的心,只那般摇摇欲坠,然后坠落在他的怀中。
(三)
大明宫内一片金碧辉煌。那个金座在他们的面前正泛着光,上面雕刻的飞龙鸾凤是那般栩栩如生,而坐在上面那个霸气十足的人更是显得雍容华贵,举手投足之间隐隐有着股睥睨天下的气质。她俯视着跪在下面战战兢兢的女子,又撇了一眼立于一侧的男子。轻轻开口,语气里竟没有半点气恼:“婉儿,现在可是三思的人了!”只短短一句话,几个字,便提醒了女子她已经嫁于□的这个事实。在上殿之前女子原本在脑中思索过的百千对策,此时竟在高座上的那个人轻轻的一句“你已经是三思的人了”下,没了下文。
女子不语,跪在大殿之中,不经意抬眼,却见到了立在离她不远处的一双黑绒立筒男靴。
不用看那个人她便知道那是武三思,她现在的丈夫。
“婉儿,你抬起头来。”似乎是不满于女子从一进殿开始便低着头,太后的声音稍稍严厉了些,却不带丝毫戾气。
听闻玉座上的人的命令,女子顺从地抬起头。见到的却是太后的和颜悦色,还有立在一旁武三思的……憔悴容颜。女子低低地笑了。是的,他亲自率兵,竟足足追了他们三天,才把他们追了回来。
没有女子想象中的勃然大怒,太后也没有对他们的私奔有丝毫处罚,那个至尊的女人竟丢给了她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婉儿,只有你说出一个能成立的理由,哀家便饶恕你。”
女子觉得不可思议,抬眼看着眼前已是九五至尊的女人,尽管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却仍然可以看见年轻时的妩媚风韵。她感受到一道带着种种复杂感情的目光投在自己身上,猛地扭头,却对上了武三思那深邃沉静的眸。武三思的目光与她的目光便在半空中相触,转瞬之间武三思轻轻地别过脸去不再看她。
而女子此刻却浅浅地笑了:“回太后娘娘的话,婉儿与庐陵王乃故人。婉儿之前便是庐陵王的侍读,听闻庐陵王起程要离开长安,婉儿便去送一程。”说罢她嫣然一笑。心想,太后娘娘和那个人,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够解释上官婉儿为何与李显同走的理由,一个能让他们抬得起头的理由。既然如此,她随口瞎扯一个又有何难?合情合理,无关爱情。
她的话一出口,旁边一道如利剑一般的目光便射向她,她却带着笑意迎向武三思的目光。她知道,在这个宫中,求生的基本,那便是察言观色,奴颜婢膝。而这些东西,她上官婉儿早就学会了。如今她已经知道,武三思不会杀她,高座上的人也不会。所以她的唇边保持着笑靥如花,从容镇定地看着他们,丝毫不理会一旁投过来的目光是如何锐利。
果然,宝座上的尊贵女人只沉吟了片刻,便笑着摆手让她起身。在女子站起的同时,太后也站起身了,踱步到女子的身边,伸手轻轻帮她拍了拍身上带着的尘土,可看向她的目光却不仅仅是单纯的笑意,还带着凌厉的警告。看得她的心头为之一震。可是没等女子反应过来,太后已经牵了她的手,将女子的手交至静立于一侧的武三思手中,话语中是云淡风轻:“好了!三思,婉儿你带回去吧!”太后的目光是温柔如水,射在她的身上确让她如坐针毡。而下一瞬间她的手掌被他的厚重的掌心包裹起来,她的心中却是从未有过的凉意。
从大殿上告退,女子始终低了头,脚上故意放慢了步子。却不料身侧的武三思狠狠地拽着她,带着她疾步离开。
直到御花园内,他才松开紧握着她的手,看向女子的目光是竟有种释然。□荡漾的御花园,两个人谁也没有功夫欣赏。自知自己理亏,她低头不语。半响,她才听到他玩笑的语气:“上官婉儿,你倒是把我利用完了就一脚踹开啊!”语气里带着嘲笑。可是她却听不出,到底是自嘲,还是在笑她。
她依然保持沉默。等了好久,她却没有等到他的下一句话。忍不住偷偷抬眼,却撞见他若有所思的目光正在上下打量着她。这时,对上她的目光时他却突然放缓了语气:“婉儿,想不到你倒是挺懂得太后的心。”
她有些茫然,不知他所指的是哪一方面,所以继续保持不语,头却不再低下,立在原地颇有意思地看着他。
她见他往前面踱了几步,再转过身来看她时,他的目光已是平静如水。他看着她若有所思地说:“刚才太后让你说出一个理由,我便放心不下,害怕你听不懂太后的意思,然后瞎扯一句什么你和李显情投意合的话来当作理由。没想到你倒是聪慧,一下便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听他这么说,女子这才明白他指的原来是刚才她给太后的理由。同时她却也敏感地注意到了他话语里的“放心不下”等词,不由眉间一皱,又开始不露声色地打量他。
又低了头,她心底也不由暗道,她实在看不懂眼前这个男人的心。就像她也说不明白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一样。
(四)
她还是不得不自嘲一笑,笑自己昨日在御花园内,为何会有那一番想法。这真是可悲!她从小便在宫里长大,习惯了当一颗棋子的滋味,也知道棋子所走的每一步都不过是背后的棋手在操作着。可是昨日在宫闱间那相对无言的片刻,让她竟认为那个男人或许有心。回到他的府邸后,直到翌日她才发现,她被他软禁了。
门口原来的两个娇弱丫环不见了。换成了两个彪悍的大汉,只要她一要踏出房门,他们便拔刀相见。甚至连窗口都时刻有人监视着。吃的,用的,每日由专门的丫环送入房内,倒是不比以前差。过了几日,她偷偷塞给了送饭的小丫头一锭银子,让小丫头帮她打听太后是怎么处置李显的。听闻了李显还是按照原来所言,遣送出城,她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稍稍放下。
这时坐在桌前,她伸手拔下插在发间的琉璃簪子,拿在手中仔细地打量,琉璃簪子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散发的柔和的光泽。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琉璃簪子,又不知不觉想起,其实,她也不知道李显还记不记得那支簪子的存在。因为已经是十三年前,当她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
拿着琉璃簪子坐在桌前,她开始了细细回忆,那时她每日起早贪黑,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时。一次碰巧,她提着满满的一桶水走在青石路面上,不料脚一滑,水当即撒了一个路过的少年一身。当从地上爬起时去看被她撒了一身水的少年时就被他的着装吓呆了,她知道,以少年的着装,只能是身份不凡的主子,而她竟然把水洒到了主子身上。
她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直到看到倒下的木桶在地上滚了几个圈,她的思绪才逐渐反应过来,下一秒她几乎是整个人趴在地上卑微地向少年道歉,因为那时她已不能预料自己下一刻的命运。
出乎意料地,一双带着暖意的手扶起了她,抬眼,是少年笑容可掬的样子。少年握着她的手,一面掏出手巾替她擦拭。只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待她,她已经惊慌失措,声音甚至带了哭腔:“对……对不起,请,请你别告诉嬷嬷好吗?”她首先担心的,便是这个问题。她很清楚,如若他告诉管事嬷嬷,那她不是晚上没有饭吃,就是挨一顿打。
少年扶她站起来之后,又紧走几步,弯腰替她捡起了滚落在一旁的木桶,然后轻轻放在她的脚边。见她脸上还挂着泪痕,他又伸手替她擦去了脸上的泪痕。声音平缓,带着信誓旦旦:“你放心,我肯定不告诉!”说罢,又若有所思地打量了她一番,再次开口说的话让她格外温暖:“你这么瘦小,怎么干这样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