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穿越之农家暖春 >

第70章

穿越之农家暖春-第70章

小说: 穿越之农家暖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妞一左一右的搂着大妞和二妞的手臂:“大姐,二姐,你们可不许死。”。
两姐妹相视一笑,对三妞保证:“好,我们不死。”。
第二天,大妞没让做生意,男的全带去帮忙,女的留在家里照看。吃过早饭,大妞便吩咐换了素衣,带着几个小的和下人拦了两辆马车,往姥姥家去了。远远的就看见姥姥家门前挂了两个白色的灯笼,平时不觉得怎样,大妞现在看着白色心里居然生出一种凄凉。一行人下了马车,走了进去,村里的里正当待客使,负责接待和记送礼。这些都是要还的,记错或是不还,人家会在背后说你的。来往的每个人都神情肃穆,无人嬉笑,动作轻慢,怕扰了亡灵。院里摆了几大桌的流水席,灵堂里挂着黑纱白幡,烟雾缭绕的,,堂屋的正中间的墙上贴着用白纸剪的一个大大的奠字,供桌上立着一块牌位,上书:张罗氏翠娘之墓。牌位的正前方摆着一个小的香炉,里面燃着三支香,左右各立这一支点燃的白蜡烛。黑漆漆的杉木棺材就停在灵堂的正中央,棺材前点着脚头灯。舅舅一家还有娘侧跪在姥姥的棺木边,个个都披麻戴孝的,哭着往火盆里烧纸钱。与姥姥生前交好的女眷们吊唁的时候还要上前哭上一哭,有个与姥姥交好的老妇人靠在棺木哭昏过去了,几十年的老姐妹,昨天还有说有笑,今天说没了就没了,人生无常,她大概也想到了自己。
榆柳镇的丧葬礼俗繁琐,在他们眼里生死都是大事,就是没钱也要借钱好好操办,尤其是在农村,可以不计较排场,但必须办得热闹风光,犹为讲究仪式和规矩。倒挟报死伞报丧、穿殓衣、覆面、移尸入棺、点明灯、封棺、叫更、上饭、竖幡、门孝、送终、烧庙头纸、送无常、拜路头忏、买水、拜门神等等一套礼仪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缺一不可,都必须由其子女一件不漏的认真完成。老一辈的人尤为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的后事打算,他们认为身后事办得好才能保佑自己下辈子投到好人家里,罗氏也不例外,自从姥爷去世后,她就在一点点筹备,所以这次罗氏虽然去得仓促,倒也不显慌乱。罗氏去世的当晚,张文刚就央人去报了信。张家也是外来户,村里并无亲戚,余氏也把自己的娘家兄弟叫来帮忙,但里里外外都是靠张文刚两口子张罗也忙不过来,里正的儿子便主动帮忙。张氏带来的钱和马车派上了用场,没准备的东西也很快置齐,一大早请来为姥姥罗氏念经的和尚也闭着眼睛,在灵堂为罗氏念往生经。
人们常常把丧事办得隆重当做衡量一个人是否孝顺的标准,就算你在你爹娘生前不孝,死后把爹娘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人家也会夸你孝顺。大妞对这嗤之以鼻,生前不孝顺,等人死了假装嚎两嗓子就是孝顺了?丧事不过是办给活人看的,死的人知道什么?可是你还办得办得热热闹闹的,否则是会被乡里人戳脊梁。
大妞们到的时候,姥姥已经被穿好寿衣,脸色平静的躺在棺木里,腰上绑着黑线。这绑线也是有规矩的,有多少岁就绑多少根,白线表示夭折,黑线表示寿终正寝。大妞也不知道还有些什么程序,便带着几个小的跪在张氏的周围,本不是爱哭的人,大妞忽然就掉下了眼泪。记忆里除了自己过年的时候来过姥姥家一次,便从未主动登门看过姥姥和舅舅舅娘,一直都是他们,只要自己有事都是第一时间赶来。大妞忽然泪流满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妞很后悔,人生无常,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又会发生什么。那么自己现在唯有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姥姥,您走好。
入殓封棺,大妞几个作为外家小辈,只要简单的磕头上香就好。榆柳镇所管辖的农村,人们认为人死应该入土为安,都依旧保持土葬的习俗。将罗氏的生辰八字算了算,定于明天辰时将姥姥罗氏与姥爷合葬在一起。
一套程序走完,流水席就开始了,因为有和尚师傅,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桌素菜。治丧又一定要男丁出面,姥姥只有舅舅一个儿子,事事插手也忙不过来,里正的儿子便自告奋勇担起了这个责任,在大妞看来很具侠义心肠。没想过古代的人这么热情,现代钢筋水泥的房子里住着,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是邻居是谁。
农村人一般都是比较好客的,更何况又是同村的。古代人成亲生育得早,再加上张氏一家又是村里同辈中过得最好的,乡亲们的眼神中满是艳羡,直夸张氏有福,又纷纷叹息大妞的姥姥走得太早,没有好好享到福。
吃过流水席,里正便把记录了人情往来的本子交给了张文刚,里正知道张文刚事情忙,心情也不好,便安慰几句就走了。客人走后,张叔几人便和张文刚请的帮忙的人一起还座椅板凳和借的厨具,虽说是白事,但他们走的时候,余氏还是给他们带上了些肉菜,天气热,剩的这东西也放不久,也能略略表示自己的感谢。
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镇上或其他地方打工,张文刚还正烦人手的问题呢,大妞带来了几个壮劳力,明天倒不愁没人抬棺材上山了。简简单单吃了晚饭,张氏和张文刚两口子要整夜的守灵,便早早的安排几个小的睡的地方,等他们困了便去睡,因为地方不够,张氏觉得打扰别人麻烦,便让张叔几个在马车里将就一晚,反正天气不冷,第二天还要发丧,也睡不了多久。余氏抱了几床被子,睡在马车上也不会硌背。
后半夜,大妞几个实在困得不行了,哭了这么久,眼睛也睁不开,余氏便要他们回去睡,大妞也没推辞,睡不了多久还要早起,不需要自己逞英雄,大妞领头带着小的去睡觉。
夜很静,除了蛙鸣,大妞睡着前还听到灵堂传来隐隐的哭声。


、第八十八章张文刚的打算

第八十八章张文刚的打算
大妞只觉得刚闭上眼睛就被张氏叫了起来,外面还黑麻麻的一片,厨房立即开始弄得噼里啪啦的响了,虽然只请了几个人帮忙,但还是要给人做饭。
张叔几个也起来了,和帮忙抬棺材的人一起在灵堂里用麻绳捆棺材。他们用粗粗的麻绳把棺材的两头捆好,留好头,刚好可以穿过一根木棒。每个人身上都穿着白色的孝服,在灵堂里低头不语的做事。
余氏也把罗氏生前的衣物都找了出来,用一个大包袱放好,等会儿要埋在棺材周围的。早饭做得很简单,但都是实在东西,包子馒头,和几大碗的肥肉,抬棺材上山是个体力活儿,肚子里没有实在东西要抬上去,那可是要误了时辰的。张叔几个和帮忙的人吃过饭,里正看看天,振臂一呼:“起棺。”。
里正之子拿着纸钱,边走边撒,前头引领。张文刚披麻戴孝的端着罗氏的牌位走在其后,他身后两步紧跟着华明和华强两兄弟,一左一右的拿着魂幡引。大宝小宝手里拿着纸伞又在华明和华强的身后几步远,张氏等一干女眷棺后随行,每人手里都拿着些纸做的东西,便哭便跟着棺木往前走。身后还自发跟着要坟前祭奠的人,鼓乐唢呐吹奏着哀乐,个个神情哀伤。
上山前,他们将姥姥的棺木放在地上歇气,张文刚一家和张氏一家要全都跪拜在地,直到再次起棺才能起来,如此几次,姥爷的墓地就到了。
先祭拜了姥爷,让他原谅小辈的打搅,帮忙的人才动手挖坟,挖到一个足以容下姥姥棺木的大小,众人便停了手,这期间舅舅一直跪在棺前痛哭。将棺木抬起入穴前,张文刚将已备好的瓦盆举过头顶摔碎,俗称“摔老盆子”。棺木放置妥当,余氏将罗氏生前的衣服放到棺木周围,除张文刚和张氏两家人外,所有人都解下腰间的白绫放到棺木周围,每人捧了一捧土撒到棺材上面。然后帮忙的人将棺木填土掩埋,聚成圆锥形坟头。下葬完毕,由张文刚将灵幡插于坟顶之上,再等三日后圆坟。
将供果和三牲礼摆上,点燃白烛和香,众人都祭拜完,便陆陆续续各自回家了。张文刚将所有的纸马,纸伞,纸房子等在坟前烧了,看着熊熊的火苗,愣了好久。
许久,众人才擦干眼泪回了家。下午,张氏让自家的下人先回去,他们也累了一天,又没地方好好休息,让他们把马车也赶了回去,自己一家明天乘车回来。白天哭累了,两个小的很早就睡了,其他的几人便全聚在了堂屋,罗氏是去世了,可未来怎么办,还得拿个章程。趁大家都在,主意也多。
“大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张氏眼睛红肿,虽然罗氏去世,她很伤心。可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有生活下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亲娘,她也就张文刚一个兄弟,她想的是最好让大哥搬到镇上去,两兄妹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我打算在娘的丧期满百天之后搬到镇上去。”。
“也好,镇上也好找活儿干,我们兄妹两也能做个伴。镇上我给你留的地,你可以先去整整,种点蔬菜,粮食什么的,卖菜也方便。”。
张文刚闷头:“我知道了,你帮我留意着离你家地不远的房子看看,那样我也好照管地。”。
张氏点头,原本她还打算让他们住自己家,但张文刚说得也不错,想来自己请他去住,张文刚也不会同意,她便没有开口。
“娘这次办丧事,你给的五百两,请和尚,唢呐手和买酒菜,一共用了二百多两。”二百多两啊,自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但妹妹眼都不眨的就拿了出来。为了把娘的身后事办得体体面面的,她什么都要请好的,还说娘生前吃了那么多苦头,死后怎么也得风光一回。本来该自己这个做大哥的出钱出力,反倒让张氏破费了不少,想到这里他有些赧然。他从怀里拿出二百七十两的银票还有些碎银子放到桌上:“这是剩的钱。”。
“哥,你拿着吧,我还有。”张氏摇头:“我原就没打算要。”。
“我知道,但咱们得亲兄弟明算账。”张文刚把银子往张氏的方向推了推。
“是啊,小姑,这次你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这银子我可不能再收了。”余氏也嗡着鼻子说道,要不是张氏带的钱,她还有借钱不说还不知道到哪里去借呢。
“哥,嫂子,你这就见外了。”张氏坚决不收:“我只你一个哥哥了,我还指着你帮我撑腰呢,咱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你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镇上什么都要钱,我哪还好意思再拿你的钱?”张文刚把银子银票什么的全塞到张氏的手里。
“大哥,我不要。”张氏往回推,却被张文刚攥着手不动。
“我看我们拿二百两,舅舅不是要进镇吗?剩下的银子,就可以拿来置办点什么,你们手头活泛了,想做什么也行。”大妞看他们两兄妹推来推去的便开口说道。
“大妞说的对,我收二百两,这下你可不能再不收了,不然我要生气了。”张氏顺着大妞的建议说道。
“好吧。”张文刚想了一下才点点头,以后自己到镇上尽力多帮妹妹一些吧,让自己的儿子也要记着这份恩情,等自己有能力了,也能拉一把他们。
“舅舅,那华明和华强的学业咋办,守孝会不会影响考秀才?”大妞问道,姥姥去世,作为孙子辈的华强两兄弟好像不能参考吧。大妞不大明白这奶奶去世,孙子应该守孝多久,这古代什么都是礼。
“考秀才没关系的,这又不算功名。”事关儿子的前途,张文刚还是知道得挺多的。
“爹娘,我不想读了。”华强先开口。
“我也是,跟不上,夫子讲的我很多都不懂。”华明也点头。
“你不懂,咋不问夫子呢?”余氏问道。
“娘,我就是不喜欢,不想读了。”华明一副不愿多说的表情。
“跟姐说实话,你们是真不想读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大妞看了两人一眼:“你们还小,也不指望你们养家什么的,你们也别担心钱不钱的问题,不是还有你爹娘和我们吗?你们也不要觉得亏欠我们似的,将来出息了,你们也会回报我们不是?”。
“堂姐,我是真的不想读了,我不是读书的料。”华强摇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是真的学不进去了,以前我的成绩在咱们村还算好的,可进了书院才发现自己其实是井底之蛙。那一大篇的之乎者也,我看着都头痛。”。
“是啊,认得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我没想过考秀才当状元。”华明附议道,华强也点点头。
“华强哥,华强哥,你们……”大宝急急的说道,他们怎么这么突然的说不读书了,事先没有一点风声?
“华强,华明,你们考虑好了吗?”张文刚问道:“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希望你们拿定主意,将来别后悔。”。
两人同时点头:“爹,我们考虑好了。”。
“那依你们就是。”张文刚点头,原本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做个官老太爷,各人有各人的命,他天生就是土里刨食的。儿子们都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他们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余氏欲言又止,既然相公和孩子都说好,自己再反对也没有什么用。
“你们看能不能这样,华强和华明还是读书,等明年考个秀才也好啊。”大妞想了一会儿说道:“秀才虽不算功名,但好歹也能当西席,开馆授业,还能免部分田赋啊。”。
“大妞这话说得对,这一考过秀才,都是秀才老爷,秀才老爷的叫着,咱也有面子。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也不差这一年,不能到这个时候放弃了啊。”张氏也忙附议。
“是啊,人家中秀才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热闹呢,你们就加把劲,也让咱舅舅舅娘风光一回。”二妞笑道。
华明和华强都有些沉默,大妞又加了把火:“你们有了秀才这个功名,人家也会高看你和你的家人一眼,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动你,你既能赚钱又能保护家里人,还不好吗?这名利双收的事情,又不伤天害理,没理由往外推吧。”。
“让哥念吧,我念不走,他念得比我好。”半晌,华明说道。
“不,你去。”华强不同意,自己是哥哥就得让着弟弟。
“你们兄弟俩一起去。”余氏的脸上终于带了点笑意,事情总算不是太糟。
“你们都去,都再努力一年。”张文刚也说道。
“可……”。
“又忘记我说什么了,堂姐还有个小饭馆呢,有你练手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