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祖训 >

第115章

祖训-第115章

小说: 祖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一章 习惯成自然
见小厮扶着二爷进了大厅,大老爷上前边查看伤口边问:
”什么人敢在平阳与萧家为敌,俊儿放心,我一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根据武功路数,俊儿能不能看出这些人的来路?“
听了大老爷的话,梦溪身子一颤,用手按住胸口,强稳住心神,正要上前见礼,想借此打断大老爷的问话,只听大太太说道
”老爷,这事儿不急,以后慢慢再说,俊儿身上有伤,先让俊儿回屋歇了。“
听了这话,不等大老爷说话,老太君开口说道。
”对,对,我一时心急倒忘了,快扶俊儿进屋。“
见大太太把话差开了,梦溪长舒一口气,上前一步,轻轻一福,开口说道
”老太君安,大老爷、大太太安!“
一见梦溪,大太太脸便是一寒,她这些日子在梦溪面前强作笑脸,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今天就是因为梦溪张罗着出府,儿子才受的伤,听她的人回来说,二爷原可以躲开的,是因为救二奶奶才硬挨了一剑。
这让她对梦溪恨到了极点,儿子这些日子伤了又伤,让她感觉这个媳妇天生是儿子的灾星,有她在儿子身边,儿子没个好,一见她上前请安。积怨瞬间爆发了,不等老太君、大老爷说话,厉声喝道
”跪下!“
听了这话,梦溪微一愣神,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知夏知冬也吓的跟着跪在一边,只听梦溪说道
”媳妇无知,请大太太教训!“
”你可知今日之本,都是因你而起?“
”媳妇知道,二爷的伤确因媳妇引起,媳妇甘愿受罚。“
这确实是她一手策划的,原木只为了离府,并不想伤到谁,不想二爷节外生枝的跟了去,意外的受了伤不说,自己的四个保镖,就这样白白的没了性命,梦溪也因此直在深深的自责,所以对大太太的话,她一点都没辩解。
见梦溪跪下回话,没等大太太开口,二爷推开扶着他的小厮,挣扎着跪在了梦溪的身边。
”俊儿,你身上有伤,快起来,这是干什么?“
”俊儿,快起来,有话回屋安顿了再说。“
见二爷跪下,不等她开口,老太君,大太太异口同声地说道,大太太边说边伸手要拽。只听爷说道
奶奶,父亲,母亲,今天的事情不是溪儿的错,看那些人的样子,是冲俊儿来的,这一年多,俊儿在南方得罪了不少人,今天溪儿是因为俊儿受了连累,母亲要罚,俊儿甘愿受罚,溪儿没错,不应受罚!”
“二爷不要说了,二爷的伤的确是因妾引起的。”
梦溪见二爷替她说话,也知于礼不合,况且这事儿确是她所为,心中内疚,见二爷话音一落,忙开口给挡了回去,萧俊见了,开口说道
“溪儿,不得胡说!”
见萧俊不顾身上的伤,硬跪在地上自愿领罚,老太君不觉皱了皱眉,萧俊这么做极不合规矩,在大齐,做父母的训斥媳妇的时候,就是训错了,做儿子的也不能替媳妇说话,那是极大的不孝。
但今天萧俊就这么做了,这不是第一次了,在他来说,好像凡事习惯就成自然了,这让老太君、大老爷、大太太心里都极不舒服,老太君很想训斥几句,但看到跪在那里脸色苍白,额头上渗满汗珠的孙子,让老太君想起他上次受伤差点死去的事,生生的把到嘴的话给咽了回去,改口说道
“俊儿、溪儿都快起来,今个儿出门遭遇刺客,俊儿虽受了伤,但人平安回来就好,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这事谁也不怨,什么罚不罚的,都快起来。”
这儿子实在太不像话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护着媳妇不说,而且还变本加利,一次比一次强硬,往日还说句求母亲免去责罚的话,这次更绝,直接就说梦溪没错,不让罚,看着儿子跪在那里似恭恭敬敬,但那语气却饱含了不容置疑,儿子真的变了,不再是那个事事孝顺,对她百依百顺的俊儿了,看着儿子包扎好的伤口又渗出了血,大太太胸中像堵了一团棉絮,吐不出,咽不下,立在那里,脸一阵红,一阵白。
见儿子忍着疼跪在那儿,大老爷责备的看了一眼大太太,冲萧俊和梦溪说道
“你奶奶说了,这事谁也不怪,俊儿快起来回屋,溪儿也起来吧,好好伺候俊儿。”
“对,快起来吧,溪儿这两日也不用去请安,只伺候俊儿就好。”老太君说完,又冲一边的奴才说道
“都死人呢,换快扶二爷,二奶奶起来。”
萧俊见奶奶说不罚了,回头见梦溪已被知夏扶起;这才借着小厮的搀扶顺势站了起来,由小厮扶着,来到内屋,一阵忙乱,很快安置好了二爷,老太君等人坐定后,梦溪见时辰不早了,上前说道
“老太君,眼见已快晌午,孙媳想去为二爷料理些午餐。”
“好,好,我倒忘了,溪儿亲手做的药膳很补,快去吧。”
“溪儿。”
“二爷,什么事?”
萧俊见梦溪要亲自下厨,想她一上午饱受惊吓,现在一定也是疲惫不堪,心生不忍,忙开口叫住,想让她去休息,午饭有厨娘安排就好,但刚喊了声,见奶奶和父母都看向自己,才发现鲁莽了,忙打住到嘴的话,见梦溪问起,迟疑了半晌,开口说道
“溪儿昨日做的五彩虾仁粥很好吃,溪儿中午再做些来喝,别的都不要了。”
听二爷想喝五彩虾仁粥,老太君忙说
“俊儿有想吃的东西,溪儿快去做,缺了什么只管让大厨送过来。”
听了二爷和老太君的话,梦溪站在那迟疑了片刻,上前说道
“妾前些日子在《食经》中看到,虾、蟹之类都是发物,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二爷刚刚受伤,又失血过多,妾不如先给二爷做个花生猪肝粥,二爷尝尝,猪肝和花生内衣都是补血的佳品,很适合二爷现在用。二爷想喝五彩虾仁粥,等伤口愈合后,妾再给您做,二爷意下如何?”
萧俊刚刚也是心急,一时想不出别的,只记的昨天喝的粥名,便说了出来,听了梦溪的话,不由得脸上发热,但见梦溪竟如此贴心的为他着想,心中不由升起无限的柔情,温声说道
“按溪儿的意思做就好。”
老太君听了,也开口说道
“听了溪儿的话,我也想起曾听人说过,受了伤不能吃虾、蟹等海物,还是溪心细,我就没想到俊受了伤,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就按溪儿意思,俊儿想喝五彩虾仁粥,就等以后再吃,溪儿快去吧。”
梦溪听了,应了一声,扶着知夏走了出去,大老爷见众人不说了,开口问道
“俊儿看没看出今个儿那些人的武路术?”
萧俊想了想说道
“其中一人用的是三清剑,身手不凡,其他的都武平平,没什么套路,只是仗着人多。”
“三清剑?”
“是的,那人一套三清剑耍的相当娴熟。”
“就算没带兵刃,但俊儿的幻影拳按说也不应败给三清剑,怎么会吃这么大的亏?”
听了父亲的话,萧俊脸微微热,沉吟片刻说道
“按说,那人虽然剑娴熟,但换是儿子的对手,只是儿子两年前的那场大病似乎留下了后遗症,每次长时间打斗后,便会四肢酸涩,后力不续,今日也是如此,儿子听到背后生风,知道有剑刺到,本想跃开,但只移动了半尺,便再使不出力气,幸亏护卫们赶到了,否则,怕是儿子这次真的没命了。”
老太君听了,一时心急起来,见父子俩不说了,开口问道
“俊儿当初的病竟留下了根,怎么从没听俊儿提起?”
“奶奶,这也是俊儿去南方时,和人交过两次手,才发现的,因为怕奶奶和父母担心,所以一直没说,这次俊儿回来,曾找过李太医,也未查明什么原因,李太医要儿子找药神试试,俊儿要太子出面请过一次,可惜无缘。”
“颐春堂与萧家并不友善,怕是见到了药神,也未必会出手,俊儿还年轻,这可怎么办?”
“可能是太子的说合起了作用,颐春堂对萧家的态度已有所转变,这次俊儿受伤,就近去了颐春堂,老掌柜竟亲自为俊儿处理的伤口,用的都是柜台上不买的上好的疗伤药,听李掌柜说,因见伤口离心脏很近,怕普通的药救不了,才给俊儿用了;奶奶不要担心,这两年几次大难不死,想俊儿也是个有福之人,也许有朝一日真能有缘得遇药神,根治了这病。”
老太君听了,长叹一声,不再说话;大老爷沉思了半天,又开口问道
“以俊儿看,这次蒙面人突然袭击俊儿,会不会是燕王指使?想这两年来,谨帝虽然极力扶持太子,但太后作梗,谨帝也无可奈何,现在太后的外戚镇北将军司徒森又手握兵权,戍守边关,燕王如虎添翼,和太子已是水火不容,本有一触即发之势,近日宫里又传出太后病情加重,怕是燕王担心一旦太后驾崩,太后的外策便会被谨帝打压,等不急要提前动手了?”
萧俊听了父亲的话,摇摇头说道
“儿子一开始也怀疑过,但转念一想,燕王身边高手如云,要动手,不会派几个草包,以俊儿看,他们倒是像一般人家的护院或保镖,可惜尸体上没留下线索。”

第二百三十二章 融洽
大老爷听二爷提到打死的人,忍不住责备道“要是一般的护院,俊儿下手倒是狠了,打伤也就罢了,再说留个活口也好审问,俊儿还年轻,不要学着做事这么毒辣,凡事给自己留些余地才好。
萧俊听了这话,也有些内疚,开口说道:”父亲说的是,只不过几个护院,儿子本没杀他们的意思,本想着打跑了就算了,但溪儿不会武,他们仗着人多又缠着不放,怕拖长了溪儿出事,儿子才用了杀招,没想到他们那么不经打,下次儿子会注意的。“
听了这话,大老爷没再指责,见二爷已现出倦容,随说道:”俊儿累了,先别为这事儿操心了,伤好养了再说。“萧俊忙点头应了,他也实在没精力了,也幸亏颐春堂的药好,他才坚持和父亲说到现在,否则,怕是早就昏睡过去了。
老太君见萧俊的脸色越来越白,听了大老爷的话,又叮嘱了几句,吩咐大姨娘等人好好伺候着,便带着众人起身离开了萧湘院。
颐春堂的药好,又救治及时,在梦溪的精心照料下,二爷的伤好的出奇的快,不到半个月,便能处理事务了,虽然还没完全好利索,但这些日子南方快马接二连三的传来的加急文书让爷再没有时间安心的养伤了,从二爷常常紧锁的眉头,梦溪也猜到南方出了大事儿,也不再拿出府的事儿闹他。
因为颐春堂断药,梦溪心急之下策划的劫持出府之计就这样功亏一篑,所产生的不可挽回的后果,让梦溪反省了再反省,也让她彻底的冷静下来,二爷安排了八名护卫,每天如影子般跟着她,怕再伤及无辜的生命,她也绝了硬逃出府的,尽管颐春堂需亲手配制的药早已断了货,让她的心越来越燥,但她已不再那么冲动了,再急也得慢慢的寻找机会,等着机会的来临。
暂时出不了府,药也配不了,又没什么网络,电视,电影之类的娱乐,梦溪更不愿没事和那些个姨娘们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南屋的书早就送出去了,身边的几本,她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二爷忙碌起来后,梦溪每天除了教三姑娘读书,给她们讲讲故事外,便再无事可做,可真是闲的快要发霉了。
无聊之下,梦溪又惦记起二爷的书房,忍不住趁他出府时要去找几本书回来看,令她兴奋不已的是,她真在书房里找到了大齐方志的另外两卷,拿着渴望已久的书,恨不能立时一口气看完,刚要回东厢,不想看守书房的萧言竟告诉她,二爷有令,这些书都是孤本,难寻的很,任何人不许带出书房。看着跪在门口磕头的两个死忠的奴才,梦溪也没心情为难他们。
晚上直接找了刚刚回府的二爷,令她意外的是一向对她百依百顺的二爷,竟破例坚决不答应她把书带出书房,只准在书房里看,把个梦溪恨的就差把二爷给踹扁了,不过几本书,用的着那么小心翼翼吗?
闹了两次没有结果,也让她觉察出这是二爷有意骗她去书房,干脆老老实实的呆在东厢里不出来,才不会如了他的意。
无聊的日子最难打发,发了霉的梦溪终是,一痒难奈,架不住诱惑,几天以后,趁爷不在,又一次进了书房,从此便是一发不可收,她没注意,这些日子,二爷在书房里的时间变得长了,每天都是她前脚进书房不久,二爷就会来到书房,而且案头的文书越来越多,似乎把所有的事情都搬到了书房来处理。
两个人就这样在书房里,每天一个看书,一个理事,二爷处理事务之余,也会针对梦溪手里的书和她谈论一番,这也让梦溪发觉二爷的一些见解很独到,往往是另辟蹊径,让她耳目一新,原本相敬如冰的两个人,有时竟也会为了书里的一个情节,一段话争论的热火朝天,就像一对书友,相处的也越来越融洽。
两个人在书房里琴瑟和谐,倒把几个姨娘彻底的冷落了起来。大姨娘和红玉还好,只苦了翠姨娘和张姨娘,两个人从满怀希望迎接二爷回府,到失望,最后到绝望,本以为二爷或许是在南方得了什么病,近不得女人的身,直到梦溪庶女的出身被揭开,众人才明白过来,二爷不去后院,不是有病,而是独宠嫡妻。
原本因为”柏兰“事件已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女人,对这个认知心惊之余,又联合起来,每天一大早便打扮的花枝招展结伴来到上房。请安之后,被梦溪打发走了,不一会儿又端着补品啊、汤啊之类的来孝敬。
闹的梦溪烦不胜烦,恨不能一脚踢飞了她们,后来梦溪干脆就让她们在上房候着,自己该干啥干啥,左右她们抓的是二爷的影子的;二爷呢,每天不是出门,就是和梦溪躲到书房里,偶尔回上房早些,看到两个姨娘,不等她们的笑容消失,便直接给遣回了后院。
二爷不去后院了,让翠姨娘和张姨娘那颗寂寞的心每天在期待中煎熬,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来上房争取自己的幸福,原本没打算和二奶奶争宠,只想着每天在二爷面前露露脸,二爷总不会忘了她们,哪天对二奶奶腻了,说不定就去了后院,不曾想二爷竟如此冷漠,看着二爷和二奶奶每天在书房里耳语厮磨,两个姨娘眼里的怨恨越来越深,也使得二爷的后院越来越不平静。
”姨娘!姨娘您看,母亲帮萍折的纸鹞子。“萧萍拿着一个纸鹞子脚步轻快的推开张姨娘的屋门,没人,姨娘去哪了?萍儿屋外转了一圈,只见两个小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