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重生女匪 >

第68章

重生女匪-第68章

小说: 重生女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前头那个戴着圆顶胡帽,发须尽白但却犹有精神的老爷子有些印象。
路上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王瑶儿虽然感觉这人有些特别,可也没有放到心里去,摆正了身体,又继续赶路了。
就像是王瑶儿没有过多的注意到他们一样,他们也未曾注意到马车里的女孩。他们一行四人,领头的是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这老人虽然上了岁数,可是身子骨却硬朗的狠,他走路昂首挺胸,器宇轩昂,不光领先了身后的汉子十几米,浑身迸发出的精神状态也异常的饱满,那像是徒步走了十几公里的样子。
反观他身后稍显年轻的几个汉子就有些吃不消了,他们步伐拖沓,垂首丧气,蔫头巴脑的,一看就是体力透支,力劲全无的样子。
领先的老人回头一望,看着那都快被他落下好远的青年人,不禁摇了摇头,叫喊道:“老大,老二,老三。都给我快点,这眼瞅就到家了,怎么在这个时候慢了下来?你们年纪轻轻的,还抵不过我这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往后怎么跑马帮?”
这老人隔着那三个年青人有些距离,可是他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声音传来响若钟声,犹在耳边。
一个年纪稍大的汉子苦着脸,边走边停,小声低喃道:“咱们身上背了这么些东西,体质又比不上咱爹,怎么比?爹也真是的,坐马车回家多好,可他偏偏要求徒步走。还说是锻炼身体,咱们都走马帮这么些时间了,还锻炼的不够吗?”
另外一个挨着他的汉子也搭话道:“大哥你说的还真不错。爹也真是的,这么好的身体还不多跑几趟马帮,多赚些钱回家养老。这回竟然决定不再跑马帮了。咱们几个能抵的过那凶悍的悍匪?真不知道爹怎么想的。”
听这两兄弟说话的口气明显有些气岔与那老爷,不过他们对那老爷好似有些敬畏,太有些闷气也不敢大胆的说出来。
听到这两人的谈话,跟在他们身后的汉子不满的开口道:“大哥二哥,你们怎么能这么说爹呢。爹年纪大了,跑不跑这马帮难道还得经你们的同意。再说我们都老大不小的了,也是时候该摆摊爹的羽翼,自己去闯荡了。”
闻此,先前说话的那两个汉子不由得撇了撇嘴,不过也没有在说些什么。
前头的老人道:“哎我说你们兄弟三个在一块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呢,都抓紧的快点给我赶路。马上就到家了,可别再这个时候给我尥蹶子啊。”
···
秋收过后,王家的生活又变的安逸了起来。王柔儿一如既往的被赵氏关在屋子里学习女红的手艺,王秀儿和王蓉儿闲的无聊,就坐在门前聊着天。她们脾性不同,也玩不到一块去。王瑶儿刚走,小七兴致不高,三郎看他郁郁的样子,就跟六郎拉他出去玩了。孙氏,张氏也都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个时候又不知道跑到哪家去串门去了。
诺大的家空空荡荡的,一丝人气也没有。周氏心里有气,在院子里踱着步,一个劲地低声咒骂。也不知道她究竟咒骂何人为的又是何事。
王秀儿坐在门旁,跟王蓉儿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忽然她相远处一望,就见一个极其熟悉的身影正往这边赶来。
那身影虽有些模糊,可是王秀儿还是一个轱辘的站起身来。旁边王蓉儿看她这般表现,顺着目光往远处一看,面色一怔,旋即涌上一丝狂喜。冲着远处道:“阿爷!”
王老爷子在外跑了大半辈的马帮,这次大半年的马帮经历也是他的收官之尾。人已老了,什么事情也都看的开了。忙活了大半辈子,也是时候该回家享乐了。
王老爷子隔着老远冲着秀儿姊妹俩挥挥手,王蓉儿站起,立马就往家里跑去,边跑边兴奋地叫喊:“阿奶,阿爷他们回来了···”
第一百五十章 瑶儿呢?
在外头跑了大半辈子,难得归家,王老爷子迈进大院,看着周围熟悉的布置,温馨之感涌上心头,连屋还没进,就又去后院绕上了几圈。
院子里,王秀儿,王柔儿等人各自帮着自己的阿爸把包袱接应下来,喜悦之色溢于言表。你一言我一语的叽叽喳喳的跟阔别已久的老爸们聊着天。
闻着院子里的声响,周氏拄着拐杖,迈着小碎步晃晃荡荡的从上房出来,大儿子王立国和二儿子王立业叫了声“娘”后,赶忙上前去搀扶着她。周氏看着他们,脸色有些微红,低喃道:“回来啦,都回来啦!”
三儿子王立家道:“娘,站在这儿有风,咱们还是进屋里去说吧。”周氏点点头,转身往屋里行去,王立国和王立业站在她旁边,用手搀着她的胳膊,周氏走了几步,忽然一停,叫嚷道:“老大媳妇···老二媳妇···”
赵氏小声提醒道:“娘,大嫂和二嫂出去串门子去了。”
周氏眉头一皱,恨恨地道:“两个死人玩意,整天就知道四下里瞎胡乱转。老三媳妇,你去都把她们都给我找来。家里面都忙死了,她们还有那个闲工夫去玩。混账玩意儿···”
王立国和王立业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他们陪着笑,把周氏护进了屋子里。当着儿子的咒骂儿媳妇,他们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王老爷子王山四下打量了一下,重温着尚未离家时的情景,感慨了一会儿也就去上房去了。
到了下午,王家的人也都回来了,一大家子人难得齐聚一堂,周氏把几个儿媳妇召集起来,派给她们各项的活计,大家伙忙里忙外的,很是热闹。周氏又让孙氏把家里那个不下蛋的老母鸡杀了,没有鱼肉就给三郎些银钱,让他去村里专门捕鱼的人家去买,三郎刚走没几步,周氏又忽然想到王老爷子爱喝酒,再说这是个团圆的日子,儿子老子没有酒水也不尽兴,所以又多添了些银钱给三郎,让他顺道去打些酒水回来。
三郎喜滋滋的拿着银钱,叫上小七,两人就兴冲冲的出门了。
忙活了一个下午,天色也稍微有些暗了下来。
这时,饭菜也都准备妥当了。赵氏正一盘一盘的从厨房往外端着各种丰盛的菜肴,不多时上房那张不算小的四方桌子上就摆满了碟碟碗碗。
赵氏起先在柳老爷的府上做过厨娘,饭菜也烧的好吃。孙氏和张氏借故帮不上忙,就寻了个机会窜去上房内屋去聊天拉呱了。
赵氏跟王柔儿摆好了碗筷,又摆好了桌椅,这才轻声唤道:“爹,娘。饭菜做好了,出来吃饭吧···”
一大家子人一咕噜的从内屋里出来,王老爷子跟周氏正对门而坐。王立国,王立业王立家在他两边依次排开。孙氏,张氏和赵氏分别坐在她们当家的身边,孙辈的王蓉儿,王秀儿等人就只好紧挨着坐在了下座。
饭桌上的王老爷子春光满面,满脸都堆满了幸福的笑意。他喝了一杯酒,摸着嘴道:“我在外跑了大半辈子,年纪也大了。实在是经不起折腾喽,还是回家好啊,种几亩闲田,再喂一些鸡鸭猪狗,像咱们村子里的其老人那样,不也挺好的么。”
王老爷子说这番话时虽然面上挂笑,可是言语中却是透着一种惋惜,就好像是一只困于铁笼里的猛虎逐渐的被现实消磨了意志。完全没有丝毫的憧憬之色。
之前在内屋里谈话,王老爷子就跟她们说过这事。所以她们也没有什么疑惑。周氏给他倒了一杯酒,道:“你年纪大了,早该由儿子们养着了。这次柳老爷子找你跑这次货,我就没打算让你去。你呢死活要去,怎么现在想开了吧,人老了就该享人老的福,何必这么拼命。”
王老爷子点点头,拿起眼前的茶碗杯一饮而尽。酒水入肚,酣爽畅快,王老爷子把目光投放在三个宝贝儿子身上,感慨道:“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从小就跟着我去跑马帮,这路途上的艰辛困苦想必你们也都知道。往后没了我给你们带路,你们还行么?”
老大王立国心底其实有些怯场,走马帮虽说是个赚钱的行当,可是这钱却是不好赚的。一行人护着马货,官道还好点,要是遇到那些山坳的,说不定就会遇到什么土匪。就好比这次的护送,半途中就遭到了土匪的打劫,要不是王老爷子当机立断,带着十几个人以一当十寻了个突破口,吓坏了那帮歹人,恐怕这批货全都被那群人给劫了去。
王立国虽然这样想,却没这样说。他直起腰板,朗声道:“爹你放心,咱们都跟了你这么些年了。什么样的悍匪没经过?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过?我们也是时候自己放手一搏了···”
老二王立业也应声附和:“是啊,是啊,爹你老就待在家里安心养老吧,咱们老王家的牌坊,往后就交给我们兄弟几个了。”
王老爷子很开心,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他忽然感觉自己后继有人了,先前心底那一小点放任自由的伤悲都消失不见了。
周氏在一旁撇了撇嘴,道:“什么放手一搏?什么老王家的牌坊?咱们家又不缺钱,老老实实地种地安稳的就行了。为什么非得冒那个风险?”
王老爷子道:“你懂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就得敢拼敢闯,一辈子窝在这个小村里能有什么出息。”
周氏对别人泼辣好讲,对王老爷子可是听话的很。听王老爷子这么说,她也没说什么,只是顾着给王老爷子满酒了。
王老爷子今天高兴,酒难免就多喝了些。在此之前他已经连喝三大碗了,不仅不醉,反而感觉脑袋还越来越清楚了。
他捧着酒碗,目光扫了一下,刚想一口喝下,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放下酒碗,问道:“咦,我来家这么长的时间这么没有看到瑶儿?瑶儿呢?”
王立国也道:“对啊,来这么久怎么没见到瑶儿。那个丫头跑哪去了?我这有许多脏兮兮的衣服要等她洗呢。”
王老爷子白了王立国一眼。
周氏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自顾自的叨菜吃饭。
王老爷子见她不语,又扭头看看孙氏。孙氏见他目光射来,连忙捧着个碗挡住了自己的脸,作扒饭状。
在王家,王老爷子待孙辈们很疼爱,也很平等。他待其他人怎么样,就对王瑶儿姊弟俩怎样。
王老爷子看着她们这欲言又止的模样,哼了一声,声音忽然提高了几度:“你们是不是又对瑶儿使什么坏了?她到底去哪儿了,怎么现在还不见人?”他望着小七,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些慈祥的模样,道:“小七啊,你阿姊呢?”
小七本想插嘴,这时王老爷子问他,他就稚气的道:“阿姊去镇上做工去了。”
王老爷子一怔:“做工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氏的说辞
周氏知道王老爷子一旦牛脾气劲上来了,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把王瑶儿去镇上做工的事儿简单的跟王老爷子说了一遍。
王老爷子疑惑道:“她自己要去的?呆在家里哪儿不好,女孩子家家的怎么能够乱跑。不行,等过两天我得去镇上把她给找回来,咱们王家又不是什么穷苦人家,还能指望她赚钱?”
周氏冷哼道:“就怕你去找她她也不愿意回来了,那府上的公子待她很好。昨天还亲自带些人来把我们家的农活给做完了。还送她一个金钗,听老大家的说那能值不少的钱。”
王老爷子眉头稍稍缓和了些,听到王瑶儿处境还不错,他是打心底开心的。怎么说王瑶儿也是他们王家的亲骨肉,这孩子打小就丧父,母亲也不在身边,也确实令人生怜。他也知道周氏对她不喜欢,处处拿她撒气,好在当着他的面周氏做得还不至于太过分。可是他每年有大半年在外,王瑶儿在家里过的怎么样也确实难说。想到这里,王老爷子看着周氏,就道:“真像你说的这么好?你在家没有亏待她?”
周氏板着脸,冷冷道:“我哪里有亏待她?”
王老爷继续道:“你亏待的还少?”
察觉到气氛不对,孙氏和张氏就在一边帮腔道:“爹,瑶儿在镇上过得真是不错。这些我们可都是亲眼看见的。你要是不相信,等下次王瑶儿回家时你问问她不就知道了。”
王老爷子情绪稍稍缓和了些,心里寻思着等过些天就去镇上去看看她,也好心底有个底。
周氏脸色有些挂不住,老两口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她没有想到他竟为了王瑶儿跟自己发脾气。她越想越气,一时竟心火顿起。就咄咄逼人的道:“你刚回来就来寻我的毛病,你一个人在外,把家都撂给了我。我容易?王瑶儿是你的孙女,蓉儿,秀儿,柔儿就不是?你怎么不看看我为她们付出的?瑶儿出去做工,只不过是她自己情愿去的,再说她再镇上过的也不错。你不了解情况就胡乱撒气,就你有这个资格是不?”
周氏越说越气,心底委屈极了。一下把手里的筷子摔在饭桌上,眼中竟有些老泪。
眼看着事就要闹大了,几个儿子和儿媳妇赶忙去劝说拉着。王老爷子知道这事是他心急了,叹了口气也就没再和周氏相争。过了一会才悠悠的叹道:“可能这事儿是怨我,我没有搞清情况就乱加推断。可是瑶儿这丫头确实命苦啊,打小就没爹没娘,寻常日子里你们就使唤她做活,吃的用的,她都是最差的。这些我都看在了眼里,怎么说瑶儿也是咱们王家人,她好歹也是咱家老四的血脉,别管她母亲是个啥样的人,咱们做人啊,可别都亏了自己的良心。”
王家人待小七和王瑶儿咋样,王老爷子全都看在眼里。要不是情急之下以为瑶儿是被周氏给强迫的,这番话他很有可能永远的就说不出口。
他也知道周氏恨极了王瑶儿的母亲,而王瑶儿的外貌长相像极了她的母亲,所以她就生生的扭曲感情,把这种憎恨转嫁到王瑶儿的身上。王老爷子念她怀念小儿子,对此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可是他在外跑马帮,长时间不在家里,一回家见不到王瑶儿的人,难免也就以为周氏又耍什么花样了。
王老爷子一番话,说的满座皆静,都莫不做声了。大家围坐一起,继续吃着饭,却是没有了起初那种畅快。
桌边一角,王秀儿机械似的吃着饭,看似寻常的目光中燃起了一丝恶毒的幽怨。
···
不觉间,几天过去了。
三阳镇,小吃街。
王瑶儿坐在摊子边,看着长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以及烧烤摊上不愠不火的排队人群,心里有些沮丧。
人的品位真的很挑剔,饭菜茶饮虽然是生活必须品,可是你要做不出自己的特色来,那也无法吸引食客。所以哪怕是小吃摊,你也得时时刻刻保持着创新精神,食客吃的也就是一个新奇,等新奇劲头一过,买卖经营也就惨惨淡淡的了。
龙子俊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