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因祸得夫 >

第38章

因祸得夫-第38章

小说: 因祸得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家哥哥生怕妹妹是被冯廷恺游说一起去的,想到一个花花公子可能用到的手段,万一自家妹妹被吃干抹净、最后还可能落得一个失恋的下场,林恒哥哥就异常坚定的打算要跟着妹妹一起去,保护妹妹不被人欺负。
这让林微哭笑不得,半天才不得不提醒道:“哥,你银行春节后是要工作的吧?”
林恒霎时间惊醒了,随即他就想到,他节后是要工作,可工作的对象就是冯廷恺啊!那家伙还怎么可能和妹妹一道去?于是,林恒哥哥放下了心,瞬间就改变了立场,拍着妹妹的肩膀,大声的赞扬起了她这种颇有新意的自助游,并希望她能带回更多的旅行照片和家里人分享。
春节到了,林妈妈放假之后就开始拉着女儿一起筹办了年货。
其实在林妈妈看来,购物的重点其实是冬装,毕竟北方的天气很冷,和香港的暖冬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女儿的身体本来也不是太好,绝对不能冻到——在考虑到这个环境问题后,林妈妈几乎想劝女儿等到暖和了再去。
不过在林微态度坚决的要求下,林妈妈也只好妥协了。
于是,棉服这种事情就被提上了购物日程,这让林微本打算到北京的机场再随便买一套羽绒服的打算彻底落空,只能跟着妈妈不停的转起了那些能够抵抗零下温度的棉衣,可关心则乱,不论看到什么,林妈妈都觉得厚度不够,总想着再转转……
这一转,险些让林微崩溃,一直到她实在走不动了,林妈妈才一咬牙,买下了一件深红色的大衣,和好几件厚实的毛衣,叮嘱林微一定要穿多些云云。
其实林微很想说,北方的冬天室内有暖气,并不会太冷,出门如果是坐车,也不会冻到什么啊!她只是旅游,又不是爬雪山!
春节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些年来,香港人已经越来越少在春节的时候在家里贴春联和年画了,不过林家是个很尊重传统的家庭,林家妈妈照样买来了春联和年画,甚至还差点儿买来其他的贡书。
这种习惯倒是和林微之前一样,虽然那个时候家里的春联写的永远都是祈求平安这种。
舞狮这种活动一般也只是会在一些新界的乡村、围村中出现,市区街头上很难看到大型的表演了。至于放鞭炮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要想着过过瘾。
回想起来,北京似乎也是从九三年就开始禁放了,在林微的印象中,禁放的前几年,那真是很安静啊!让当时才七八岁的她难过了好久,不过当时家里人倒是松了口气,觉得没有爆竹声声,对女儿的心脏安全是件天大的好事。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其实也是不少的,春节一般是要有家宴的,也就是俗称的“团年饭”。
可惜林家人口单薄,林微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经不在了,比较近的亲戚也只有林微的一个伯父,目前住在英国,因为来往得比较少了,加上去的年头很多,已经习惯了那边的生活,似乎不再有回来的打算。这所谓的家宴也不过就是一家四口吃些更加丰盛的东西罢了。
而饭后的重点,林家人的选择是逛花市。
在新年期间,港岛和九龙很多地方都有年宵市场,由其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到了年初二的晚上,则是会到维多利亚港上都会去看那里举行的烟花表演。
只是让林微很遗憾的是,已经年满十八岁且开始买剧本赚钱的她,再也收不到爸爸妈妈给她的“利是”了。在记忆中翻找,她记得之前在春节时,爸爸妈妈都会给让她来说句“讨利是”这样的话,取的大吉大利的意思,就好像压岁钱差不多。
可惜啊……没机会体验了呢!
林微有点儿沮丧。
“呀,难道我家小妹还在惦记她的利是?”林恒笑了,看着林微盯着一旁的小孩子讨利是的模样,美滋滋的说道,“微微,你要是喜欢,就说一句给我听听,哥哥也不介意给你一份哦!”
回答林恒的,是林微的一记粉拳,虽然没多少力气。
春节的这几天,因为并没有太多要走访的亲戚朋友,林家人自然是闲闲的窝在家里,有时候可能全家出动一起去看场电影,或者是去逛街享受美食,总之没有出游的打算。不过过了初四,林家人就开始全面行动起来——林爸爸和林恒是苦力,林妈妈是指挥者,三个人一起行动,给林微收拾旅行的箱子。
去旅行的手续很好办,那都不是问题,林家人不担心。
林微虽然念的国际学校,可因为林爸爸很重视传统的东西,她的普通话也不会和一般香港人一样说不清楚,甚至是听不懂,在那边和人交流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家里人不操心这些事情林微是愉快的,可为嘛他们不能放心行李的问题呢?
看着那个很可能会塞满然后再多补充的行李箱,林微颤抖了——她一共只去五天啊!需要连护肤书都带两套吗?
可惜,不管林微再怎么抗议,她的意见最终还是被家中的其他三个人反驳了。这大概是继“花花公子”事件后,林微又一次站在了全家人对立面上的时刻,只可惜这次她没有了什么借口来转移话题,只能任由家里人在那个并不大的旅行箱中塞满了东西,而后在林妈妈发现需要放的东西还很多之后,非常果断的换来了另外一个箱子——足足大了两个尺码。
林微的眼角抽搐了,看着那个收拾好的行李,心里想:她就是去一个月这东西都嫌多啊!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初六的这一天,林微还是在被叮嘱了一个上午并答应了无数要求后,在父母哥哥依依不舍的送别中,登上了飞机,开始了所谓的“古城旅行”。
重回故乡一般都有一种亲切感,尤其是坐飞机这种,从一个地方起飞,等到下了飞机就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没有路上交通那种慢慢转变的氛围,从北到南如果是做火车,首先就有一个温差的转变,可飞机嘛……那就只能下了飞机把外套套上身了。
因为是春节才结束,这个时候的飞机其实也没有多少乘坐人,到底还没回归,香港旅游这种概念还没有太多的被人提起,而一般的香港人在这个时候也要开始工作了,哪里有空出来玩?
更何况,绝大多数的南方人是不会喜欢在数九寒天理,到北方“旅行”的,单单是刀子一样的西北风就很让人吃不消。
林恒在银行工作,自从听说了妹妹要去北京旅行,就早早的换好了为数还算是不少的人民币,给妹妹准备好出游的“零用钱”,林微自然是不用在机场去兑换货币。
林微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外汇券,可以再友谊商店之类的特殊地方购买那些不大容易买到的商书,她家的一个亲戚正好也在银行工作,那时候家里换了不少这种外汇券,算是给家里提前购入了不少不错的小家电,不过这种外汇券在九五年初就已经全面回收停止使用(备注②)了。
林微想了想,她能够说一口道地的京腔,在这里现在还是用人民币比较好,最起码不会让人认为她是可以随便任人宰的“香港佬”!
在旅行社订的酒店让林微很是肉疼了一下,昆仑饭店在这个年代价位相当不菲,哪怕她也赚了不少钱,可到底还有勤俭的美德。只是这年代住宿也不能随便选择,最起码要住在“涉外酒店”中。
幸好这里房间很舒服,让花费不少住宿费用的林微小小的平衡了一下。
昆仑饭店距离机场很近,林微做好了Checkin,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就乐呵呵的给家里人打了平安电话——哪怕他们分别其实也没有几个小时。
昆仑饭店毗邻使馆区,才开业两年多的燕莎购物中心就在附近,后来著名的CBD商圈还没有开始动工,老实讲总体来说还是有些荒凉的,幸好不远还有已经满满开始形成了规模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虽然自从一次宿醉之后,林微对去酒吧没有了丝毫兴趣,不过这里也算是一种难得的风景。
林微看看时间还早,就拿上了相机,背上了小包,穿上了厚重的棉服,走出了酒店,随手打了一辆出租就奔向了这个曾经的她从来没有去过的名街,反正不打算去喝酒,溜达溜达看看独特的风景也不错!
只是坐在车上,看着街上跑的车身都涂成了黄色的“面的”,还真是让人怀念的场面啊!
夭折
溜达过了三里屯,在天黑之前就往回走,顺道逛了逛曾经被自己嫌弃贵得要死的燕莎,最后晃进了酒店,在中餐厅吃了一顿对于一个人来说还算是丰盛的大餐后美美的睡了下来。
打算着第二天就奔赴长城,体会一次上辈子没有体会过的“好汉”梦想——当然,虽然去八达岭很俗,可有鉴于交通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林微也只能俗这么一次了。
只可惜,作为一个十足的体力废柴,林微还没爬多久就彻底放弃了好汉之梦。
望着远远的烽火台,仔细的盘算了一番之后,林微请旁边的游客帮她拍了一张有长城北京的照片后,满足的向下走去——人已经到了,心意尽到了,至于能不能征服长城,那就不是重点了。
当然,体力废柴在从长城下来后,就搭着这里的旅行车到十三陵顺便溜达了一圈,随即就跑回了酒店,泡了个舒服的热水澡,打了个电话,而后狠狠的睡了一夜,全当做体力补偿。
这样的旅行进度,让林微深深忧虑了,虽然她打算去的地方也不算太多,可靠着自己的这两条腿,显然不是什么很好的方案。
不得已,到了第二天,林微在坐车到了市中心,平生第一次走入了故宫之后,就以还算是公道的价格、美滋滋的雇下了一辆三轮车,坐在上面边走边拍拍照,想逛街的时候就下去溜达两步,然后再回到车上。
三轮车老板是个黝黑的四十多岁大汉,一口道地的京腔,原本他还以为林微是游客想宰一笔的——做生意这么想也是难免的,可林微那口比不他逊色的地方口音让他疑惑了,最后还是选择了相对起来还算是中档的价位。
在数九寒天里跑这活虽然有点儿辛苦,毕竟蹬着车带着个小丫头——虽然这个客人的确没有多少分量——在四九城的著名景点处逛逛,没多少休息时间,有时候还要山南海北侃侃。
可春节后正是不大景气的时候,加上过年家里怎么花的钱也比较多,载着这个丫头满京城的转,每天收入将近三百块,虽然说不算太多,但比站在寒风中四处招揽生意还可能被人抢了要稳定得多啊!
于是,这雇佣关系双方都挺满意,一逛就是两天,到了第四天,林微才溜到了位于后海的那片相当古老的住宅区,寻访自己曾经的家。
正所谓近乡情怯,原本游览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可到了这片让她熟悉的地方,怎么都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虽然说北京城后来的发现变化很快,经常过不了半年就不认识了,可后海这附近,都是比较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十多年的变化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大。
告别了三轮车师傅,林微小心的走进了一条胡同,之前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胡同里不少建筑的外观因为后来的城市美化工程进行过修正,可基本的格局还是没有变的,林微很轻松的就走到了自家院子附近。
可到了门口,林微却发现自己完全没有理由去敲门。
林微原本是想来个偶遇的,比如香港游客迷路了,碰上个热心人——比如老好人父亲大人,这也是她特别选择了周末过来的原因,可现在四门紧闭的院子,让她怎么去碰巧?
旁边的一个院子走出了一个大婶,看到林微,招呼了一句:“哟,找人吗?”
“呃……”林微一愣,犹豫了一下,眼前这个大婶她也认得,姓刘,是自己家的邻居,挺热心的一个中年妇女,逢年过节还会给附近的邻里街坊送一些她家自制的吃食,不过想到对方肯定不认识自己,林微才用带了些粤语腔的普通话说道:“我是来旅游拍照的,看到这院子挺特别的。”
这话倒是真的,之前林微完全不记得自家那个四合院还有过这样的模样,不过也可能是年纪小,正好在住院,完全忽视了。
“哎哟,还是广东靓女啊?”刘大婶有点儿卖弄的说着大舌头话,笑呵呵的继续说道:“可惜了,顾家人搬走了,这院子也卖了,小姑娘你怕是拍不成了。”
“搬走了?”林微惊悚了,顾家那就是自己家是没错的,曾经她一直在这里住到了死到手术台上的那一天啊!怎么现在居然搬走了?
刘大婶也能爱说、比较唠叨碎嘴的那种八卦妇女,听见这个游客的疑问,她也就顺嘴说道:“可不是,去年六月,他们家那个大丫头过去了,才八岁的孩子啊!这家子难过了挺久的,虽说那丫头的身子一直挺差的,大家早就有了准备,可谁想这么快的?可能怕是住在这里,街里街坊的提起来又想容易想起伤心事,没两个月就卖了院子搬走了。”
刘大婶说完,叹了口气,又遗憾的感叹道:“那丫头多乖一个孩子啊!可惜了,幸好他们两口子还有个小子,不然啊……哎!”
看着刘大婶离开,林微被彻底震撼了,去年六月……她死了?等等,难道说,是因为她重生了,于是这里的那个她就死了?
林微的精神有些恍惚,望着身后的院子,迟疑了很久,突然扭过头想去问问刘大婶是不是有这家人现在的联系方式,可扭过头的时候,却发现刘大婶已经不在了。
林微有些遗憾的望着眼前的四合院,站立了好久,觉得脚冻得有些发麻了,才举起了相机,对着自己曾经的家拍了半天,打算着把这些照片当做一份珍藏。虽然找不到爸爸妈妈和弟弟,还听到了“自己”的死讯,可林微却意外的有些欣慰。
虽然八岁就夭折说来算得上是极为悲惨的事情,可八年比二十四年要短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随着时间的加深感情也是会更加深刻的,哪怕是家庭成员、血亲之间也是有这样的因素的。
曾经她一次次的被抢救过来,一次次的书尝失而复得的感觉,不能不说会给爸爸妈妈带来更多的珍惜,一直到彻底的不再醒来,那种打击大概要比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人世更大吧?
而现在,爸爸妈妈也不需要为了她的病四处求医问药,还记得十多岁的时候那次手术,几乎花掉了家里全部的储蓄,虽然这么想很不该,可那个时候林微真的想过如果自己不在了,或许家里人能过更好。
只不过那个时候害怕家里人伤心,根本不敢想,现在却是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