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驭夫有道 >

第6章

重生之驭夫有道-第6章

小说: 重生之驭夫有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日子林姨娘冲着她哭泣是撒泼般的让他想办法去挽回王家的婚事,这次却是极具小女儿状,到底多年的夫妻,俞伯年也不禁心酸起来,赶紧搂着她的肩膀软玉温存的哄道:“这些日子我不是和太太在商议瑛姐的婚事吗?我知道你心里急,所以这些日子选了几门亲事,这不刚刚拟好了单子就拿过来给你看了!”
  听到这话,林姨娘赶紧坐直了身子,伸手拿过俞仲年手中的大红色纸张便低头看着。只见上面写了三户人家:一户是礼部主事家里的次子,另一户是南城王员外家的小儿子,还有一户是西城郑举人家的长子。看完了之后,林姨娘便抬头问:“怎么只写了个人家?家里都有什么产业?孩子身上有什么功名?这些重要的怎么都没写?还有怎么没有一户高门大户?都是些小门小户的人家?”
  闻言,俞仲年耐心的解释道:“高门大户家的子弟能够和咱们瑛姐相配的都是庶子,高门大户虽然名声有可是庶子媳妇以后也不好过。我和太太的意思是不如选小门小户的嫡子,以后瑛姐也不会太受气!”
  “哼,我看太太是不想我们瑛姐嫁到高门大户吧!”听了这话,林姨娘语气有些尖锐。
  “你误会她了,这次她可是帮了不少忙的!”俞仲年开始为李氏说话了。
  见他为李氏说话,虽然林姨娘很不高兴,但是到底是关切女儿的婚事,便赶紧的问道:“你快说说这些人家的家境到底如何啊?”
  俞仲年便回答道:“这礼部主事岳大人位居六品,膝下共有四子,这次想和咱们结亲的是次子,今年十九岁,已经中了秀才,据说长相和才学都还不错。家境嘛这位岳大人出身贫寒,是进士出身,靠自己谋到了礼部主事的位置也算很不错了!”
  一听这话,林姨娘便皱了眉头。“家里一点背景产业都没有?而且还有四个儿子,这嫁过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这一家不行!”
  见林姨娘不愿意,俞仲年又道:“这王员外家里颇为殷实,家里有几个庄子几家铺子,他一共三个儿子,这是最小的儿子,很得他的宠爱,今年十八岁,从小就跟在王员外身边打理庄子和铺子,人很精明!”
  “做生意?我们瑛姐以后要做诰命夫人的怎么能嫁给生意人?不行!”林姨娘又摇头。
  “这王员外家里也是诗书传家,只是到了他这一代科举不中所以才发展家里留下来的产业,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丢掉书本的!再说家里殷实,以后不愁吃喝。”俞仲年解释道。
  “那也不行!”林姨娘很坚决的道。
  见林姨娘很坚决,俞仲年有点要丧失耐心了,忍着气继续道:“这最后一家是郑举人的嫡长子,诗书传家,祖上也出过几位官至三品的大员。这位郑公子今年二十岁,相貌中上,也中了秀才,郑家的家境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看这家怎么样?”
  “祖上出过再大的官现在家里没什么产业也没有当官的人有什么用?这位郑举人也有四十年纪了吧?就算是能中了进士,这么大年岁估计也当不了什么官了。没有当爹的打基础,这郑公子再好也没用,更何况他都二十了还是个秀才,连个举人都没考上!”林姨娘挑三拣四的道。
  听到这话,俞仲年生气的把手中的单子往软榻上一扔,然后站起来背着手道:“这一家不行,那一家也不行,你到底要什么样的人家?这三家可是我和太太忙乎了一个月找出来的!”
  “哼,我说你这个做爹的平时最疼瑛姐,怎么这次给她找的都是拿不上台面的人家?原来是有人从中作梗,大概是把好人家都给自己的女儿留着,怕咱们瑛姐嫁得好了盖过了她的女儿吧!”林姨娘口不择言的道。
  林姨娘的话真是让俞仲年怒火中烧,他生气的在屋子里来回的走了两趟,然后指着林姨娘道:“你真是不知好歹!既然我们找的人家都不好,那我们就都不管了,你自己给你女儿找人家吧!”说罢,便甩了袖子走了。
  “老爷……”见俞仲年走了,林姨娘喊了一声,不由得又哭了起来。
  俞仲年从林姨娘的屋子里出来,其实败坏的来到了李氏的屋里,李氏见他神色不对,便屏退了众人,端上一杯茶水,问:“老爷,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以后瑛姐的婚事咱们都不必管了!”俞仲年生气的道。
  听到这话,李氏也猜到了八九分,便问:“可是林姨娘不同意咱们拟的单子上的人家?”
  “挑三拣四的,她以为瑛姐是公主郡主不愁嫁吗?”俞仲年还是火气很大。
  闻言,李氏低头笑了一下,然后劝道:“老爷,我也是做母亲的,林姨娘的心情我也可以理解,当娘的都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女儿。既然她不同意,那就稍后再说,说不定过些日子就有合适的人家了!”
  听到这话,俞仲年抬头望了她一眼,纳罕的说:“她一直都不怎么尊重你,难得你还会为她说话!”
  “我并没为她说话,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李氏笑道。
  俞仲年起身拍了拍李氏的肩膀,临走前说:“你是个让我省心的!”
  俞仲年走后,宋嬷嬷赶紧进来,道:“太太,那个林姨娘真是不知道好歹,其实您和老爷给瑛姐选的人家都还可以,瑛姐都十七了,再这样挑三拣四的会耽误了女儿的终身的!”
  “既然她这个做娘的如此,我们也没办法,咱们还是多操心自己的事吧!”李氏用手抿了下头发道。
  “是,琅姐也十六了,您确实是该打算了。只是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家。不过现在老爷看着可是对您大大的改观了,以后有好的老爷也会想着琅姐的!”宋嬷嬷笑道。
  “但愿如此!”李氏的心情大好的道。

  ☆、第十一章 李家喜事

  “太太!太太!”一大清早,菊香就风风火火的跑进了李氏的卧室。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正在让宋嬷嬷帮着梳头的李氏转身问道。
  “大喜啊!刚刚舅太太派书童过来报喜,说是咱们表少爷中了举人了!”菊香满面笑容的回答。
  听到这话,李氏高兴地马上站了起来,双手握着欣喜的来回走了两趟,嘴里念叨着。“真是爹和哥哥保佑啊!”
  “太太,这次李家终于是有希望了!”宋嬷嬷也高兴的说。
  “书童现在走了没?”随后,李氏忽然问。
  “还没呢!”菊香回答。
  “赶快包五十两银子让那书童带回去给我嫂子,让她好好打点文举的老师并且摆上几桌放放鞭炮好好的庆贺庆贺,我们李家可是有年头没有这等高兴的事了!”李氏笑着道。
  “是。”菊香赶紧拿了银子去了。
  李氏的父亲原来也在翰林院做过几年编修,兄长也是科举出身,只是他们都英年早逝,虽然诗书传家但是自从父兄去世后李家就每况愈下,再加上还有一个年老体弱的老娘每天医药不离身,所以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了,好在李氏每每接济,现在还能勉强度日。倒是这个唯一的侄子读书还算用功,嫂子也算是勤俭持家,所以她还是很照拂娘家的!
  第二日一早,李氏便回明了老太太便带着清琅宋嬷嬷及菊香乘两辆马车回娘家贺喜了。
  李家现在住的是一座三进的院子,虽然并不富丽堂皇,下人也只是那么两三个,但是好歹还是干净清幽。这大半年里清琅也跟着来过两次,所以并不陌生,外婆还算是个慈祥的老太太,舅母热情周到,表哥彬彬有礼,只是那表哥李文举的眼光却是总是在她身上打转,上一世她也是经历过男女之爱的,所以他的眼神她第一次看到就明白了。
  这个表哥长得高高瘦瘦,白净斯文,尤其一身青色布衫更是多了一抹书卷气。只是她都假装没有看到,因为她实在是不知道这俞清琅以前是不是和她的表哥有什么感情纠葛,再说她对这个表哥也没什么感觉,刚刚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伤害她实在不想这么快再投入一段新的感情。回去后悄悄的问过身边的两个贴身丫头霜叶和扶柳,她们也都知道这位表少爷一直都爱慕她们小姐,只是小姐并没有回应过。听到这话,俞清琅也就放了心,因为在大周最忌讳未婚男女授受不清,要是以前俞清琅和这个表哥有了什么收尾,她还真是会麻烦呢!
  一进门,舅太太就热情的迎了上来,李文举也赶紧的给李氏请安,清琅也给舅太太吴氏见了礼。随后,李氏就一把拉过了李文举夸赞道:“我的儿,你这次可真是给咱们李家争了光了!”
  “姑妈谬赞了!”李文举赶紧作揖道。
  “不过不要骄傲,以后更要刻苦读书,要中了进士后朝廷才会授予官职的,身上有了官职你才算真正熬出头的!”李氏敦促李文举道。
  “姑妈说得是,侄儿以后一定会加倍努力读书的!”说这话的时候,李文举的眼睛朝清琅的方向瞄了一眼,清琅赶紧低头假装没看到。
  李氏这时候便转头问吴氏道:“嫂子,母亲这些日子怎么样?”
  “老样子,每天都得吃药,时常念叨你和琅姐以及辉哥,赶快进去吧,母亲看到你们肯定高兴坏了!”吴氏笑着拉着李氏的手就往宅子后方走,清琅和李文举以及众人都在后头跟着。
  进了李老太太的屋子,清琅就闻到了一股很浓烈的汤药味,炕上坐着一位银发斑斑的老太太,穿戴很整齐干净,只是身上少了林太君的那一抹贵气,可见李家和俞家比那可是差远了!
  见过礼后,李老太太便拉着女儿热泪盈眶。“你可算来了,这些日子我可是想死你们了!文举中了举人这次,你爹和你哥哥在天之灵也该安慰了!”
  几句话就把李氏和吴氏都说哭了,众人也都是沉默不语,劝了几句,李老太太才不哭了,又让吴氏拿出许多果子和糖果给清琅吃,清琅勉强吃了两块,然后又闲话了几句,李老太太就忽然对清琅笑道:“琅姐,我这屋子里都是药味,你待久了肯定不习惯,现在天气也暖和了,让文举带你别处转转吧!”
  一听这话,清琅就知道李老太太肯定是有话对李氏说所以支开自己,她便抬头望了望李氏,见李氏不说话,她便起身笑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我也想别处走走呢!”随后,李文举和清琅退了出去。
  随后吴氏又屏退了众人,屋子里一时间只剩下李老太太和她们姑嫂两个。李氏见状,不禁笑道:“母亲,你把人都打发走了,可是有话要对我说?”李氏见今日吴氏似乎也不同往日,对她热情中又客气了几分,仿佛有求于她似的!
  “我是问你琅姐的婚事你可有打算了?”李老太太问。
  “还没,我这一半年也没相中合适的人家!”李氏直言道。
  听到这话,李老太太和吴氏对视了一眼,笑道:“琅姐今年十六了吧?文举比琅姐大三岁,今年十九了,亲事也一直没有着落。”
  “母亲的意思是……”李老太太的话让李氏的心咯噔了一声。
  “文举是你的亲侄儿,你看着长大的,这孩子懂事孝顺,难得又爱读书,虽然他没和我说但是他看琅姐的那个眼神啊是再明白不过的了。这事我和你嫂子都有意,只是现在咱们家的情形……也是怕委屈了琅姐,可是这次文举中了举人,他勤奋上进,以后进士也应该会考上,所以我才舔着这张老脸向你说这个话,你看看是不是以后咱们可以亲上加亲让琅姐嫁过来?”李老太太满怀希望的对李氏道。
  听到这话,李氏有些无措,抬头看看站在一旁的嫂子吴氏也是眼巴巴的盯着自己。想了一下,她便道:“母亲,你知道现在侯府里还是我婆婆老太太当家,再者二老爷又是琅姐的爹,这么大的事情纵使是我愿意也一个人做不了主的!”
  听到李氏并没有一口回绝,更是让李老太太吴氏婆媳两个看到了希望,吴氏便赶紧道:“姑奶奶,我和母亲的意思也不是让你立刻答应,女儿的婚事可是件大事,只是让你考虑一下,再向你们家老太太和姑老爷探探口气。你放心,琅姐可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一直喜欢,她要是嫁过来我肯定当亲女儿看待,虽说现下家里就这个情形,可是也不会委屈了琅姐的!”
  “等我回去找个适当的机会和二老爷先透一下看他怎么说!”李氏最后道。
  “这些年一双儿女全靠你养育,姑老爷并不怎么上心你们的事,我想只要你同意了他那里好说,只是得让你们家老太太同意罢了!”李老太太说。
  听到这话,李氏默然不语,心里有些沉重,只能是把话题绕开先说点别的,脑子里却是一直都在想这突如其来的婚事。

  ☆、第十二章 表哥情意

  暮春的风儿温暖轻柔,庭院中的柳枝随微风浮动,眼前有几株牡丹姹紫嫣红,一身杏黄色绣海棠花样褙子的清琅站在栏杆下亭亭玉立,她拿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李文举,见他一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心中着实不自在起来。
  “琅表妹,我新得了一方砚台,不如去我的书房看看?”李文举邀请道。
  听到这话,清琅觉得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所以便点了点头,然后跟着李文举去了他的书房。李文举的书房只有一间,里面倒是书案,书架和床榻一应俱全,一走进去还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可见他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
  “琅表妹,请坐!”李文举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并且还殷勤的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浮土。
  “谢表哥!”清琅彬彬有礼的道。
  坐下后,李文举便从书橱中拿出了一个木匣子,打开后从里面小心的拿出了一方砚台,看他的动作这砚台一定是很珍贵的。然后便笑着拿给清琅看。“琅表妹,这是两天前老师送给我的一方端砚,是老坑货,很不错的,我特意留着给你的!”
  清琅伸手拿了过来,定睛一看,果真是一方不错的老坑端砚,只不过算不上稀有,因为砚台上没有铭,应该不是名家雕刻的,不过也能值上十几两银子,大概这在李文举的眼里就是很不错的东西了!抬眼看看李文举那灼灼发光的眼眸,清琅还是对他的心意有所打动,便笑道:“我一个小女子要这砚台做什么?还是表哥你留着用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