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

第98章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98章

小说: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指着画上唯一的飞禽,诧异地看着孙子,说好的石头上站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苍鹰呢?这只孱弱的小鸡是怎么回事?而且苍鹰要捕杀的狡兔无踪可循,倒是平白冒出一座大房子。还是满地的类似豆子的点点,又是个什么意思?
    “皇祖父,你看,”弘昰清澈的眼神里,闪动纯真的自信,“我给小兔子盖了一间大屋子,让它躲起来。雄鹰太厉害了,我把它变成小鹰,我要训练它吃豆豆就可以,不要再吃小兔子了。”
    皇帝同情地看着胤礽,你们父子俩平时聊天,一定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形。
    若是胤礽小时候敢这样曲解杜甫的诗句,他一定罚胤礽写一百遍,并且照本宣科画出原先的意境。但也正是必须服从自己的严厉方式,胤礽身上只有出色的学习表现,却没有弘昰这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皇帝对待皇子们都是一致的要求,完全以自己的评断来主导儿子们的兴趣。朕需要你们文武双全,懂政治、熟军务,你们就不能朝别的方向去。
    看着那只不忍直视的“苍鹰”,皇帝陷入沉思,突然双眼一瞪,生出一种奇特的想法。如果按原诗解读,曾经的八旗军犹如那只苍鹰,所向无敌,没有猎物能逃过它的利爪。如果按弘昰的图画来解读,现在是和平时期,八旗军不需要再如苍鹰那般专门擒获猎物,反而该与民共处,改性自立。
    大有一种如何对八旗军改制的模糊提示?
    皇帝看了看胤礽,再瞄了瞄弘昰的画,显然,胤礽在教育弘昰方面,有了不同于自己的方式。虽然不尽认可,但这一刻,皇帝真心喜欢弘昰的出格。
    慈爱地摸摸孙子的后脑勺,皇帝不吝夸奖,“画得好,你阿玛太死板,难怪他不懂。往后就这样画,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皇祖父能明白,皇祖父支持你。”
    收获了孙子的拥抱,皇帝很开心。但胤礽呈上的礼物,才是让皇帝激动地恨不得手舞足蹈。
    胤礽父子离开后,魏珠奉命把董其昌的《东方先生画赞碑》摊开挂起,皇帝逐字逐句念着,手里也情不自禁比划着,沉醉于字体点拨出的云鹤啸天、飞鸿戏海的意境中,久久不能自拔。
    事实上,皇帝的书法老师沈荃非常崇拜董其昌的书法,所以皇帝也在沈荃的引领下,专习董其昌的字体,并以临仿董其昌的字为乐。
    听说胤礽等人在索额图府上谈董其昌的字画,其实皇帝更多的情绪是心痒痒到快要发疯。好你个索额图,明知朕对董其昌书法的喜爱,你居然不先送进宫来,反而自己邀约王公重臣关起门来欣赏。你不是借机拉权弄政,你是什么?
    不过,这会子胤礽亲自呈上,送与父皇,皇帝已经沉沦其中,除了感叹孙子可爱外,又多出还是我的儿子好啊,太能体会老子的心情了。
    这一沉沦,皇帝早把东暖阁里的和嫔母女抛之九霄云外。小公主已经在和嫔怀里甜甜入睡,和嫔却是坐立不安,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见魏珠进来,和嫔抹下手里的金镯子塞到魏珠手里,请魏珠帮忙通个气。
    和嫔眼下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再者收了好处,魏珠自是愿意帮忙问一嘴。这边厢的西暖阁里,乔守木已经给磨上墨,皇帝盯着字体一边琢磨,一边白纸落墨,别提有多欢喜了。
    魏珠见状,鼓足勇气提醒了句,和嫔还等着呢!皇帝想都没想,立刻吩咐魏珠把母女俩送回去,并且今晚不见任何人,一律挡走。
    魏珠退下,乔守木手腕酸疼,可没敢停下,倒是心里忍不住一声叹嗟:下晚在景山时,皇上听说太子对临这幅书卷,还斥责太子“玩物丧志”。这会子,瞧瞧皇上的痴迷样,算业精于勤吗?
    ***
    提前定好了的,皇帝立夏后就要巡幸塞外,这回点上胤禔、胤祉、胤禛、胤禩、胤祥、胤祯、胤禑、胤禄一同随去。
    临行前几天,胤礽向父皇递上一本折子,希望建立大清皇家科学馆。
    这也是胤礽多番听取白晋等人细数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各种工作后,再结合明末徐光启翻译的诸多数学、天文、历法的书籍,胤礽认为不能一味被动、隐蔽地学习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反之,而是要主动、公开地去学习,集合优秀之众对西方科学进行全方位的甄别。越是低调地片面学习,反而助长西方对先进科学的垄断。
    既然徐光启早在明末就能译出那些著作,民间受到影响从而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应该不少,把他们招募进科学馆,大家互相交流,找出更适合自己需要的科学之路。
    胤祉一听说太子哥哥要搞这个,激动地都睡不着觉,比胤礽还关心父皇的反应。胤祉自身学识渊博、书法突出,对天文、算学也非常善学。说真的,每每随父皇出巡,游弋官场,他并不喜欢。他特别希望能安安静静修书、研究,从中得到的乐趣与满足无可替代。
    皇帝召见胤礽给与答复时,胤祉不请自来,随太子哥哥一道前去,就盼着父皇松口。
    “狂妄!荒谬!天真!”皇帝一见上兄弟俩,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皇帝向传教士学天文、算术,一则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扩展知识面,二则他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政治权术的辅助手段。虽说是满清统治天下,可满人与汉人的人口比例摆在那儿,汉文化千百年的传承摆在那儿,八旗军用武力夺取了江山,可守住江山代代相传,就不能光凭武力。
    一旦推广科学,实现全民科学,笼罩在皇帝身上的神秘感消失,何来慑服群臣百姓的凛凛龙威?
    胤礽抬头看向父皇,正好瞥见一侧悬挂的董其昌的书卷。自从那日呈给父皇后,父皇就没让取下,一得空就对临。
    看到父皇随自己的目光转朝书卷,父皇的脸上现出尴尬,胤礽俯下身子,“启禀汗阿玛,儿臣以为书法可视为个人喜好,勤学苦练,笔走龙蛇间,陶冶情操。而科学当普及民众,农耕、制药、河工、军器、航海等等,事关国计民生的诸多事项,都能运用到科学,民富安居,国库丰盈,江山方算得上真正的稳固。”
    皇帝脸上的尴尬有一种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意味,相信胤礽拿到董其昌的书卷时,也是爱不释手的,可他却孝敬给自己。总不会就是等在这儿拿捏自己吧?
    胤祉自从进暖阁后,就一直老老实实低着头,父皇这样的态度事前也能预料得到。自己没太子哥哥想得那么高瞻远瞩,就想着能进科学馆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反正他是要极力促成的。
    “汗阿玛,既然事关重大,何不先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要是连他们都不通过,这事儿也就不好办,只能作罢了。”
    皇帝一听,倒是眼前一亮。他不相信议政的王公大臣们连这个都能认同,估计成立书法学院,比这还靠谱些?想到这,皇帝痛快地采纳了胤祉的提议。并且还留下胤祉旁听议政王大臣会议,不用随他巡视塞外去了。
    胤祉兴高采烈谢过父皇,抬头时看到董其昌的书法,顿时,情不自禁凑到跟前,手已呈握笔姿势,在虚空中临摹。皇帝看胤祉这副垂涎三尺的模样,更是笃定议政的王公大臣们,爱书法高于爱科学。
    收了胤礽的好处,不好驳胤礽面子,这下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通不过,那也怪不得父皇。父皇虽不同意,但也是给了你机会的。
    皇帝眼底的笑意传递给胤礽这样的含义,胤礽弯起唇角,默然不语。当然,胤礽心里就盼着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年前,咸安宫的教学里就开始潜移默化地灌输科学在各行业的影响,王公大臣们早就讨论过很多次,已经不是陌生的课题。
    两月后,皇帝回京,这回是福全亲自过来禀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定结果:全员通过。皇帝当时就傻了眼,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身侧站着石文炳与佟国维,皇帝扭头问询佟国维的意见。
    佟国维对西方科学的认识也就是听皇帝说两嘴,没有深入了解,但他非常明确一点,太子已经控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即便皇帝重新选人议政,选择对象依然是咸安宫宗学里的王公,换来换去,都不会改变结果。
    “皇上,既然连裕亲王也觉得可行,想来也是有些益处的。何不就让诚郡王挑头,听说九阿哥学了好几门外语,相信也能看懂不少外文书,让他进去帮着诚郡王,也是不错的。就算要招募汉人学子,总归还是皇家主导,不至于波及广泛。”
    佟国维知道已经阻止不了,便索性推举胤祉主导科学院,顺便把胤禟也带上。这两位皇子的眼界局限个人兴趣,总之不能让太子主管。全民科学,这是要天下百姓都记着太子的好?太可怕了,绝对不行。
    皇帝问向石文炳,这可是胤礽的岳父,虽说向来就没有公开站到胤礽一边。
    果然,石文炳的回答还是素日的老态度,不掺合太子的事情,“请恕臣下愚钝,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臣不敢断言,全凭皇上做主。臣只管负责保卫皇上的出行,保证皇上毫发无伤。”
    今年年初,费扬古旧伤复发,身体状况愈发不好,皇帝便让石文炳接替费扬古的领侍卫内大臣一职,随时听命扈从皇帝左右。
    佟国维真想朝石文炳翻个白眼,什么话,说得我干政一样。当上领侍卫内大臣了不起吗?好像我以前当领侍卫内大臣时,就不管皇上的安危似的。
    前世时,原本是胤礽被废后才成立的科学馆(蒙养斋算学馆),这回在康熙四十年就建成了。胤祉在太子哥哥的帮助下,向全国各地发出征文,通过重重考核,选出一批懂天文、算学的各族年轻人进入科学馆,开始从事相关研究。
    科学馆的成立让各位传教士受到不轻的打击,清皇室对西方科学的依赖正在被动摇。为了留在中国继续传教,传教士们只能引进更多的科学研究,以争取能够被重用。
    于此,皇家科学馆愈发掌握主动权,迫使传教士不敢造次,积极配合科学馆开拓研究领域。
    胤礽并未因为没能负责皇家科学馆而气怨,三弟坐镇科学馆,这就是他预测的最好结果。利用董其昌的书卷一步步引父皇入坑,父皇迟早会晃过神,但胤礽点到为止,父皇也只能就此作罢。
    有些事情,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就要抓住最好的发展时机,非要等到登基,为时已晚。
    杰书说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成立之初的目的,不是针对皇帝,而是群策群力共图大业。现在胤礽利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左右皇帝的决策,将来他要是坐上皇帝,同样要面临专权与分权的平衡。当然,只要心中秉持的是富国强民的初衷,不要试图以强权巩固皇位,争取与退让,想来也能运用自如。
    根据戴梓的改良方案铸造的新鸟枪、新火炮已经出来两批,并在皇帝巡幸塞外时,已经运往古北口训练营区。
    胤礽筹办皇家科学馆,虽怀有全民科学的意愿,但他并不操之过急,这本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开始了,一切就好说。避开锋芒,胤礽向父皇请示,今秋在古北口,火器营全体将士将进行一次大型演练。
    八旗军本来就有春秋校练,胤礽的要求,皇帝觉得情有可原,当即就同意了。这两年,皇帝每次外出,身边除了原先的侍卫军,又多出胤礽精选的鸟枪骑兵,全队五百人,由尹德统领。
    不得不说,久在御前行走,尹德的稳重、认真深得皇帝赏识,对他的器重已经超过阿灵阿。而身为銮仪卫掌卫事内大臣的阿灵阿,接连办事不力,已经被皇帝调到正蓝旗当蒙古都统去了。
    此次火器营在古北口大练,尹德的骑兵回归火器营参与练习,而尹德留下,被皇帝提升为镶黄旗内大臣,既带部分侍卫军,也带□□骑兵。
    听闻这个消息,胤礽笑了。镶黄旗曾经在胤礽眼中是铜墙铁壁,如今尚之隆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而尹德又挤进内大臣的行列,正黄旗易主,换来镶黄旗不再被佟家占位,胤礽觉得这个结果比他预料的还要好。
    立秋后,胤礽就带着火器营全体官兵直奔古北口而去。其中,多出了一人,那就是胤祥。
    胤祥是向父皇请了旨的,胤礽不能拒绝。皇帝准许胤祥去,一则胤祥有带兵的潜质,二则皇帝要胤祥不时汇报演练的情况,说白了,就是监视胤礽。
    胤祥倒不是为了和太子哥哥做对,才提出这个请求。上次巡幸塞外时,他亲眼看着大哥与鄂伦岱打成一片,佟国维又时不时接触八哥,而四哥与隆科多也是不清不楚。
    从前他羡慕哥哥们因为表现突出被父皇时常带在身边,随后一个个封王封爵,何其风光。可是,眼看着哥哥们各自结交重臣,各谋权势,很多事情变了味。再加上因为惠妃失去母亲,胤祥更是觉得长大真是一件烦恼的事情。难不成,自己必须选择加入某一个团体,才能在父皇面前出人头地吗?
    但是三哥与九哥的归属让胤祥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显然,太子哥哥也没有要求他们依附东宫。所以他主动请旨去练兵,离开京城,避开纷繁复杂的人事。
    只是没想到,父皇又给他下了那样的命令。但他知道,太子哥哥很聪明,不想让他知道的,他不会看到,既然看不到,也就不用向父皇禀报。所以监视太子哥哥,没有负担。
    ***
    秋后日高气爽,最是舒适宜人,空谷禅师盘腿坐在院中的银杏树下,闭目倾听风声撩过金黄的树叶,有时发出欢声笑语,有时则哀哀叹息。
    有句老话,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空谷禅师觉着,自己现在就是这样的蚂蚱,悠闲的住持生活总归是到了头。
    最近一段时间,龙潭院附近出没陌生人,暗处一直留有盯梢。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老禅师知道,怕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修茂在京时,隔上个把月就跑来住上几天,和老禅师谈天说地,整个人的心境和以前相较,早已不一样。修茂去盛京后,石文炳少来,去年就来过一次,无非就是问询一声存放在龙潭院的两件宝物。今年都已入秋,石文炳还没来,老禅师不免有些着急。情况不同往日,意外随时发生,已经给石文炳传去消息,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