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755章

超品奇才-第755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诶,你说到时候多弄几台,咱们一块玩不是更有意思?咱们还可以比赛,输了的人有惩罚,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真心话大冒险!”文东军兴奋的说道。

    比赛?冯宇才懒得参加呢。一个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破相了怎么办?

    冯宇决定,以后有好玩的东西,一定不能在文东军面前显摆了,丫就是一个强盗!

    (。)

第1638章 太阳能发电(求订阅)() 
“冯总,好消息啊,猜猜是什么?”

    能让宗庆先大早上打电话过来,语气还这么兴奋,肯定不是一般的好消息。

    冯宇想了想各公司的情况,猜测道:“难道是泰华晶硅那边有好消息了?”

    “冯总,这你也猜到了?”

    宗庆先还想卖个关子呢,哪知道冯宇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冯宇心说,前世的时候,光伏产业就是这个时候爆发的,连带着晶硅产业也非常的火爆。

    虽然这一世,华夏的晶硅产业火的更早,但是光靠着卖晶硅,可赚不到多少钱。所以他们也生产一些电子电器上面的半导体元件,这才能多一些利润。

    虽然晶硅价格涨了一次,但是当初的那几十亿美元投资,现在可还没赚回来呢。

    而且当初规划好的生产线,明显有些产能过剩,这些宗庆先他们都曾有过疑问,如果不是冯宇说一定能赚钱,他们早都不让继续扩大了。

    也是从去年开始,华夏的环境问题所引发的这条政策。那就是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污染较严重的不可再生能源。

    此时的煤炭价格,已经上涨到了400块/吨以上,三年前还只有两百呢。就是因为国家要大力发电,大力炼钢等,导致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石油也是一样,现在的石油价格也是比去年涨了很多,但是还没到上涨最快的时候,但也比前两年涨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些能源的价格上涨,促使了华夏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风等等,最基础的,就是用来发电。

    所以这段时间,国家规划了几个世界顶级的大型水电站,与三侠相似的那种超大功率的电站。

    在一些沿海地区,还研究潮汐发电。在高原地区,则主要研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还有一些特殊地区研究地热发电等。

    而这里面,太阳能发电是最受推崇的,因为这个不但可以应用在民用方面,还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比如太空中那些卫星、空间站等,都是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反正在太空中,一样晒的到太阳,还不受天气影响呢。

    所以这里面,太阳能发电,是最重要的一项。不但对环境影响最小,而且能源最为洁净,并且取之不尽。

    风电和水电,都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比如风电要在一个高的地方,要砍伐一些树木。水电就更严重了,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多个村镇都要因此搬迁,破坏水土植被的争论,到现在也没有结果呢。

    太阳能就不同了,这个早在多年前,就被人们所利用了,哪怕是没有大力发展的时候,很多人也都用过太阳能的热水器啊什么的。

    所以世界上多个国家,尤其是能源消耗量比较大的国家,都对此展开了大力研究。

    这里面以米国、德国、岛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阿联酋、印度和华夏等投入的精力最大,获得的成果也最多。

    至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为什么排不上号,那就是因为他们那边的气候问题了,实在是不太适合,他们还是比较适合核电和火电。

    从去年开始,太阳能发电就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薄膜太阳能发电,而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多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

    这个多晶硅光伏发电,就是晶硅产业的新发展方向。

    泰华晶硅,是世界上硅矿采购量第一的企业,不只是跟华夏的许多硅矿签订了供货协议,北极熊矿业集团还收购了一些硅矿。

    虽然说泰华晶硅不能做到自己给硅矿或者晶硅定价,但是任何其他企业想要涨价或者降价,都要泰华晶硅同意才行。

    而泰华晶硅真的想要价格变动的时候,只要稍稍联系几家企业,就能做到这一点。不过这样容易被控告垄断,上次涨价,也多亏了国家帮忙。

    反正泰华晶硅赚了,也就是华夏赚了。不只是税收什么的,还因为这个可以作为国家外交的一种武器。正常情况下,哪个国家不保护自己人的产业呢?管他是国营还是私企,是华夏的就不能被外人占便宜了!

    华夏也算是较早的重点研究太阳能的国家之一,技术虽然一直达不到世界顶尖,但也能称得上先进。

    冯宇给泰华晶硅和泰华电池那边都下了任务,要研究太阳能发电,研究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是,要求转化率高。

    此时晶硅太阳能发电的转化率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其中多数均为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转化效率很低。

    而薄膜太阳能的转化率呢,此时最好的刚刚达到百分之十五而已,效率更低。

    目前太阳能发电转化率的世界纪录,是由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创造,也刚刚超过百分之三十三而已。

    这还是理论上的,到了实际操作中,这个效率还要低一点。

    这几年为了研究这个,泰华晶硅、泰华电池和国家的实验室进行合作开发,目前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技术,转化率也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虽然距离世界第一还有所差距,但是已经达到了冯宇的预期。能有这个转化率,已经可以大面积进行推广了,最让冯宇满意的是,他们这个太阳能电站的建造成本,要比德国那边的技术更低,适合在国内推广。

    “老宗,明天我要去实验室看看。”冯宇有些兴奋的说道。

    “冯总,这后天就过年了,年后再去看吧。”宗庆先有些不以为然,至于这么着急吗?

    “我等不了,对了,这个数据马上让实验室公布出去,要让世界知道,我们已经是世界太阳能发电的顶尖国家之一了!”

    有些时候作出突破需要藏着掖着,但有些时候必须广而告之。这样才能将他们的技术授权出去,才能将他们的电站和太阳能电池卖出去赚钱。

    投入了那么多研发成本,总要收回来一些吧?

    下一步,就是要继续在技术上作出努力突破,要让世界领先,变成世界第一!

    (。)

第1639章 排挤?(求订阅)() 
年前一天,冯宇亲自出现在泰华电池的研究所,这让很多人觉得受宠若惊。

    谁不知道冯总有多忙啊,平时忙的都是大事,涉及到资金上百亿的大事,很少来他们这些子公司。

    就算是去,也是去冰城机械、连想集团等大型企业,今天怎么会来泰华电池了呢?

    虽然说泰华电池此时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电池企业,但是利润还是不如冰城机械那边的,而且在国内,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比如东南那边的楠浮,也非常的畅销。

    冯宇看着泰华电池这边的管理层,其中好几个都是生面孔,看来当初那些老人,其中很多都已经退休了啊。

    “各位,这几年我们泰华电池发展的速度让人非常的惊喜,无论是传统的电池,还是新兴的电池,又或者是充电宝等设备,我们做的都非常不错,而且其中很多,我们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在传统的电池市场,我们还差了一些,这也导致了我们没能成为世界第一。我记得有人说过,把楠浮兼并下来,我们就是世界第一了。不过这件事,被我否了。”

    “不是说楠浮不值得咱们兼并,事实上楠浮的很多技术,也是世界顶尖的。而且楠浮的品牌,也非常的不错。不只是在咱们华夏,在整个亚洲也是赫赫有名的,甚至产品也卖到了欧美那边去。”

    “我之所以不同意兼并,是要给咱们树立起来一个竞争对手,免得大家太过松懈。我们是国内和亚洲第一不假,但是我们在技术上,全面超越楠浮了吗?”

    “而且通过兼并别的企业来达到世界第一,这也不是我想要的。难道不兼并,我们就当不了世界第一了?”

    “排在我们前面的吉烈,比我们也强不了多少,我们就不能超过去吗?”

    冯宇说的慷慨激昂,让很多人都不停的点头。没错,不收购楠浮,我们一样可以成为世界第一。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冯宇也想将楠浮变成泰华电池下属的子品牌,但是被上头叫停了。虽然泰华电池也不是泰华控股独资,也有国资成本,但是私有资金毕竟占了大头。

    哪怕是楠浮并入泰华电池下面,泰华控股集团的股份依然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所以上头让人跟冯宇打了个招呼,表示楠浮电池不会卖,就是自己经营。不就是楠浮电池扩张的时候缺乏资金么,国资直接投资了一笔钱,并帮助楠浮电池冲出了亚洲。

    冯宇的资产越来越多,难免让许多人有想法。冯宇也不想落得一个侵吞国资的大帽子,他原本说的就是并购,用股权置换的,否则直接用现金,泰华控股集团买不起吗?

    后来冯宇想了想,国内有这么一个竞争对手也好,免得泰华电池这边骄傲自满。有一点紧迫感,又不会威胁到泰华电池的地位,冯宇认为这样也挺合适。

    再说这一世楠浮也没有被外资侵吞,还在国家手里,冯宇也不会觉得可惜啥的,反正他现在的钱,已经花不完了。

    他给自己企业定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成为华夏第一,而是成为世界第一。

    泰华电池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机会。

    虽然传统的干电池方面,泰华电池产销量不大,车载电池市场占有率也不是特别高,但是在pc电池,手机电池,电动车电池,充电宝等方面,可都是市场的绝对老大。不只是销量最好,技术也是世界最好的。

    现在又有了太阳能电池兴起的优势,加上其他电池的产销量都在增加,甚至已经在国外收购了好几家工厂了,用不了几年,一样能成为世界第一。

    冯宇给泰华电池这边鼓励了一番,简单的看了一下报表,一切都非常满意。技术人才越来越多,而且形成了梯次储备,还有许多是跟国字号的专家合作的项目,泰华电池这边得到了一些技术上的指点,国家则免费使用这些技术。

    当然,这些技术也就是用于军事等方面,上头也不会厚着脸皮再建一家新厂跟泰华电池竞争。

    当天冯宇提前给泰华电池这边制定了过年的福利待遇,自然又是最为实惠的红包。在冯宇看来,买那些年货,都不如发钱来的实惠。需要什么,自己去买好了。再说了,这些子公司本来也准备了年货,他就没必要多此一举了。

    泰华电池这边搞定,泰华晶硅那边,冯宇也去了一趟。本来这个研究,就是一起做的,到时候晶硅元件,还不是要泰华晶硅这边生产制造。

    泰华晶硅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将硅矿石提炼成晶硅的企业,还要生产一些晶硅的电子半导体元件,这才是利润最高的部分。

    就像得到了arm的专利授权,泰华晶硅这边就最占便宜,因为他们产量最大,便宜一点,每年能节省的专利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冯宇给泰华晶硅定下来了一个要求,今年在欧洲、米国、岛国和宝岛这边晶硅产业都扩大的时候,泰华晶硅原本计划的生产线,必须全部建造完成,正式全线开工。

    这样一来,泰华晶硅的晶硅产量,依然能保持在世界产量的接近一半,算上华夏其他的晶硅企业,还是能保持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依然是世界上晶硅产业话语权最大的国家。

    当初冯宇规划了这么大的晶硅企业,许多人都看不懂呢。认为虽然电子产业发展飞快,但是也用不了这么多晶硅。

    但是没想到光伏产业竟然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几年技术不断进步,晶硅的新应用方向需求量大增,要是他们之前没有准备的话,在这个需求量急速扩充,价格不断走高的时候,他们可就错过了。

    在冯宇给泰华晶硅这边发红包的时候,上头却对泰华晶硅的扩张有些头痛了。怎么产能将提高这么多?这样一来,不是不给国内其他晶硅企业的生存空间了吗?

    冯宇这是在排挤其他竞争对手吗?连国内的竞争者也都排挤掉了?

    (。)

第1640章 我们不需要扶持() 
“过年好啊。咦,老张,你这儿有客人?”

    大年初一,冯宇来张瑞强这儿拜年,主要也是他不想留在家里被别人拜年,这京城值得他拜年的,也就是张瑞强、文德光等少数几个人了。

    他来老张家还特意卡着饭点,准备在这儿蹭一顿饭。

    冯宇一看有客人,就打算说两句就走,看来今天得回家吃饭了,也不知道家里现在有多少客人呢。

    “冯宇,这是发改萎的马阳马副主任,也兼任能源菊的一把手。”张瑞强介绍道。

    “冯总,久仰大名。”

    冯宇也客套道:“久仰久仰。”同时心里在回想,马阳?没听说过,估计前世也没当上更大的官。

    “正好也中午了,就在我这儿吃点饭吧。”张瑞强说道。

    冯宇看了眼马阳,这是老张的朋友?还是说,特意在这儿等我?

    “好啊,正好我也饿了。”

    三个人做上桌,老张的妻子给他们准备好饭菜之后,就说去隔壁找人打扑克去了,这是让地方给他们谈话。

    马阳好奇的看着桌上的酒杯,不对劲啊,怎么张部跟他喝五粮液,冯总就喝啤酒呢?虽然那个啤酒也是冰城特供,貌似也是很好的啤酒,但这啤酒好像是冯总自己带来的吧?

    而且一桌喝酒,怎么还倒两种酒呢?

    看到马阳的眼神,张瑞强笑着解释道:“冯宇他不擅长喝酒,平时就喜欢喝一点啤的。”

    他心说,冯宇拿来这个啤酒,估计就是给他自己准备的,明知道我喜欢喝白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