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874章

超品奇才-第874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如去年,李人的企业股票下跌,市值跌了很多,但是分红并没有减少。去年那是特例,许多营收增长、利润增长的企业股票都跌了,但不代表企业的价值下跌。

    冯宇直接答应了,非常的痛快,这让李人觉得太简单了,不过冯宇又要附加一个条件,李人才觉得比较正常。

    虽然这一次李人跟冯宇一起投资金融市场,获利颇丰,且双方合作比较愉快,但李人可不认为李家跟冯宇真的就亲如兄弟了。

    就算是跟冯宇合作时间很长的付家,跟冯宇的关系也没达到那种程度,倒是俄罗斯那个基里连科,据说更冯宇友谊极深,不只是许多投资都有交叉,他俩互相为对方孩子的教父,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能答应的,我不会拒绝。”

    李人此时也变得非常痛快,他很希望跟冯宇结下一些善缘,将来他百年之后,万一两个孩子遇上困难,冯宇能够拉一把,那就绝对能渡过难关。

    虽然他觉得两个孩子遇上困难的几率很小,但是让两个孩子能跟冯宇有更多的合作也是好事。尤其是李泽锴,不走寻常路,他为长子铺好了路,也要为次子多留下一些财富。

    “李伯父在加拿大那边,生意做得虽然不算大,但也不算太小,跟那边的关系,还不错吧?”冯宇认真的问道。

    “那边关系还可以,其实泽巨在那边还是展了不少人脉的,怎么,你在那边有什么想法?如果是立拓集团在加拿大那边的铝业集团,这个我们也能说上话。”

    李泽巨此时就是加拿大人,当了好多年李家企业的副总,在那边也没少拓展人脉,投资也不少。

    李人猜测冯宇是要在那边做投资,如果说冯宇在那边遇上麻烦了,他倒是不信。冯宇能遇上什么麻烦,看着样子,也不像是遇上麻烦啊。

    “立拓集团在加拿大那边的铝业集团,或许也会遇上一些麻烦,李伯父能够帮忙自然是更好,但这并不是我要说的。”

    加拿大那边的业务,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回复了,有八成的把握,所以李人帮忙,锦上添花自然是好,要是不帮忙,影响也不会太大。

    “我呢在it产业投资也不小,但是一直都没有自己的移动电信运营公司,原本我属意墨西哥和巴西那边,不过考察了一番,情况不是特别好,投资回报率不会太高。”

    “欧洲那边我也让人考察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倒是愿意卖,可惜太少了,无法进行资源整合,自己建设又太慢了。我看加拿大那边有几家不错的移动电信运营商,不知道李伯父能否帮忙,我想将收购一家网络覆盖整个加拿大的,最好在米国那边也有业务的。”

    冯宇一直以来就想控制一家移动电信公司,这对他整个的it产业非常重要。所有的能上网的移动电子设备制造商,都有合作密切的移动电信运营商,而冯宇在欧洲是借助飞利普的渠道,在华夏是跟国有三大运营商合作,但是在北美那边,合作的却不太愉快。

    说白了,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北美那边移动电信运营商最大的合作伙伴,就是摩托萝拉。然后是黑玫,接着才是风雨手机、喏基亚和嗦爱等。

    这一点,严重限制了风雨手机在北美的展,要不是那些运营商的扶持,风雨手机早就将什么摩托萝拉和黑玫给挤垮了,也不会有水果公司什么事儿。

    虽然加拿大与米国是两个国家,但是相邻,并且双方在许多地方合作密切,两国之间的漫游费,也非常低廉。

    冯宇要是在加拿大投资了移动电信运营商,还可以慢慢的吞并米国的运营商,然后就能让那摩托萝拉什么的彻底失败!

    有了自己的移动电信运营商,对相关的技术利用率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许多技术研投入就变得更加划算。

    而且一般这类公司旗下,都有宽带业务和电视业务,这也能跟米国那边的业务进行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

    只是冯宇让拉尔夫联系了一下,加拿大那边的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倒不是说冯宇买不起,也不是对方一定不肯卖,而是手续上搞不定,地方政斧对其有限制。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跟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中排名第二的罗杰斯公司有不少合作,如果我们合作的话,我想收购下来不是难事!”李人自信的说道。

第1905章 钱不够花啊() 
加拿大第二大的移动电信运营商罗杰斯,市值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看起来好像不是特别高,但要考虑到加拿大的人口基数不大,就能能够理解了。

    不过冯宇要想收购下来,没有两百亿美元是不可能的。冯宇安排人对加拿大的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都做过衡量,排名第二大的罗杰斯,真实价值应该在一百八十亿美元左右,比如他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宽带网络,拥有丰富的营业网点,还有许多出色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企业的资产。

    算上溢价的话,两百亿美元应该差不多了。而这家公司到了冯宇手里,跟北美的一些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市值绝对会飙升。

    但是相比于墨西哥的电信大亨卡洛斯,这家公司的地位就差远了。卡洛斯那在墨西哥是属于垄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话业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移动电话业务,百分之七十以上互联网业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电脑零售业务,并且电脑零售业务,在米国也是最大的。

    还有建筑、矿产、食品、烟草、零售、酒店、金融等多种在墨西哥的业务,他都是主导着,而且他在米国、法国等也有许多投资,在墨西哥的地位极其的高。

    冯宇没想过当垄断者,垄断者总是会带来许多麻烦,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别人才不管你经营什么的是否合法,总之垄断就不行。

    冯宇是要当行业的主导着和引领者,他的任何产业,都是向着这个目标发展的。

    比如风雨手机,就是行业的引领者,慢慢向着主导着进化。、第六感等也是行业主导着,但并不是垄断者。

    从来没有人指责过冯宇是垄断大亨,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冯宇掌控了许多产品甚至许多行业的话语权。

    垄断者让人愤恨,但主导着和引领者,只能让人羡慕和妒忌,却很难让人恨的起来,毕竟引领了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李超人答应了冯宇的条件,并且十分有信心,冯宇反而却有些发愁了。

    愁什么呢,愁钱不够用了。

    这一次最终的收益还未计算出来,但是冯宇以几百亿美元的投资,却差不多能够赚两千亿美元,利润有好几倍。

    这么庞大数量的投资,还能保证这么高的利润,换做任何人都应该笑的合不拢嘴了,但是冯宇却觉得钱不够用了。

    就说这个立拓集团,北极熊矿业集团要收购下来,基里连科也觉得上市融资不划算,所以愿意让冯宇多投资一些,多持有一些股份。

    基里连科这一次也赚了最少有几百亿美元,身家暴涨,但是这个立拓集团太贵了,要是全部收购下来,至少要一千五百亿美元以上,加上更新设备什么的,还要至少投资一百亿美元,一人一半的话,八百亿美元的现金,基里连科绝对拿不出来。

    他投资的那些钱,很多都是贷款筹集来的,还有他通过莫斯科那边的金融公司筹集到的资金,他能动用的现金,恐怕也就五百亿美元,毕竟他手里还要留下一些现金,还要给他自己的其他产业投资,还要享受奢侈生活。

    这样如果要收购立拓集团,冯宇差不多就要准备一千亿美元以上,或许还不够。

    米国那边的超市集团收购,冯宇还是贷款呢,虽然这笔钱不是他一个人出,但是他是大股东,最终他还是要掏出几十亿美元。而且如果可能,付光伟建议最好再收购一家北美的大型连锁超市集团,这样在北美就能成为行业第二,仅次于沃尔玛,可以更好的避免被沃尔玛打压。西欧要是再能收购一家就更好了,就有希望赶超沃尔玛。

    他在米国和欧洲投资了不少银行及其相关产业,这又是三百亿美元以上的投资。为了让这些业务顺利开展,并且偿还债务,扩大规模,还得差不多两百亿美元的投资。

    这回收购加拿大的罗杰斯电信公司,还要两百亿美元。

    冯宇在国内的一些慈善投入,也是一笔巨款。他投资的那些游艇公司,也正在扩张和建设中,这些的钱也不少。

    还有他要投资一些港口,保证运输渠道不被别人完全掌控,虽然他在和黄有一点股份,但是太少了,这一次跟李超人合作,他怎么也要掏出来两百亿美元入股吧?

    关键是现在互联网产业到了最烧钱的时候,虽然泰华控股和风雨控股旗下的好多互联网企业都已经上市算了,做过了融资。

    但是互联网烧钱太快,要想继续扩张,就需要更多的钱。冯宇又不喜欢分钱给别人,所以按照他跟那些公司的约定,那些企业要增发股票的时候,他要有优先购买权。

    虽然增发的都是没有投票权的股票,但是冯宇也不在乎,有分红权就行。再说当初为了筹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他跟基里连科可是套现了不少互联网公司的股票,现在是抄底的好时候,正适合他们抄底回购。

    冯宇发现,这么一算,他的两千亿美元利润,加上原本的几百亿美元本钱,似乎根本不够用啊。

    他还想组建一个庞大的财团的,除非是能拉着其他合作伙伴入股,否则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与世界顶尖的大财团抗衡。

    而组建大财团,别说手续非常繁琐,还要别人愿意跟你如此合作才行。

    基里连科愿意,但是他未必能够完全决定公司的事儿,俄罗斯那边可有许多人说基里连科当初发家的时候,没少占政斧便宜,这些年他也没少给俄罗斯捐款。

    付光正是付家未来的掌舵人,他要是加入冯宇的财团,那么付家怎么办?付家可没打算跟别人彻底捆绑在一起,而且话语权还完全是别人的。

    李家、何家等就更不可能了,他们不跟冯宇合作,一样能够发展的很好。

    冯宇此时才发现,原来他这个世界首富,还藏起来许多财富的首富,竟然也会为了钱的事儿发愁了。

    看来有些赚钱的好机会,又要便宜别人了。

第1906章 风雨牌的良机() 
“你又要去米国?”李娜一边给冯宇收拾着东西一边问道。

    “米国那边要去,但是这次先去法国,你要不要请几天假,跟我去巴黎玩一圈?”

    “还是算了吧,最近学校里有许多同学都还没有签工作呢,还有毕业论文要辅导,我也还有两篇报告要交。”

    “老婆,这么辛苦干什么,教一些选修课多好,轻松还没太大的责任。”李娜喜欢当老师,冯宇不反对,但是没必要让自己这么辛苦吧?

    貌似李娜也没打算当什么校领导,那还这么努力上进干什么?

    “选修课,那有几个同学来上课啊。我教这些必修课,将知识传授给那些学生,也不枉我这些年的学习。”

    “行了,我要去玩的话,五一或者暑假都行,到时候提前跟你说。在外面多带保镖,听说法国那边最近又有闹罢工的,特别乱。”

    其实欧洲、米国每年都有规模大小不一的罢工活动,工会组织,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

    这次金融危机,让法国的工业、金融业也受到严重打击,许多企业都陷入困境,裁员、减薪的企业比比皆是。

    那些工人就开始罢工,他们许多根本不懂得企业的困境,就觉得管理层是在欺骗他们。他们不但抗拒减薪,还要求加薪,增加假期,增加福利,认为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

    他们却不知道,许多企业,就是这么被自己人给搞破产的。

    本来还能经营,好好缩减开支,再对产品销路什么的努力一下,企业有个一两年就恢复过来了。

    但是工人不干啊,他们认为欧元已经贬值了,通货膨胀在发生,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那么就应该加薪,应该有更好的福利待遇。

    然后他们停工抗议,导致企业困境进一步加剧。有的企业明明接到了订单,但是没人生产,企业反而要赔付违约金。

    冯宇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些情况,工人为了自己的权益争取,貌似没有错,但是却选择在了错误的时间段。

    管理层没能跟工人沟通好,管理肯定也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向,必然是出现了问题,否则怎么会亏损,又怎么会要靠着员工减薪或者裁员才能渡过难关?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而冯宇又比较熟悉的,就是汤姆孙集团,曾经的北美电器行业老大,欧洲电器行业巨头之一,也是冯宇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但后来汤姆孙因不满冯宇的主导地位,跟冯宇的产品发展理念也出现了问题,双方就生出了一些嫌隙。

    后来市场证明,汤姆孙在等离子方面的发展是错误的,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销量下滑之后,就入不敷出了。

    他们希望冯宇能帮忙,却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让冯宇很不高兴,于是直接拒绝了。甚至汤姆孙希望冯宇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华夏减少生产机顶盒,以保证汤姆孙的市场份额。

    为了帮外国企业,限制华夏企业的发展,冯宇脑残才会答应呢。

    汤姆孙后来又跟嗦尼、东之等进行了合作,希望能够挽回颓势,毕竟他们还有许多优质业务,比如一些销售渠道、专利技术等等。

    结果汤姆孙再次被岛国企业甩开了,因为汤姆孙的生产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人工费比岛国的还要高,那边是干四天休三天么,看似工时没有减少,但是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汤姆孙认为自己具有也优势的一些专利技术,跟岛国的电子、电器企业比起来,也根本没有任何优势,等离子方面汤姆孙研究是不错,但是岛国的电子企业才是领导者啊,东之才是等离子电视行业的老大啊。

    汤姆孙就这样,再一次选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