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884章

超品奇才-第884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在两年前,这些资产他最少开价一百五十亿美元,那时候他们同用是行业老大,不缺钱,还在四处抢地盘呢。

    冯宇想了想:“对了,我看你们同用汽车也挺缺钱的,我再帮你们一把,你们将一些专利技术转让给我,或者永久授权给我,我还可以给你们一笔技术转让费。这些加上刚才说的那些资产,凑个整数,一百亿美元的。你想好了,明天给我答复,后天的话,可能我就不想买了。”

第1927章 收购有变?() 
“马科啊,我看你似乎不太想好好合作,这些专利你觉得现在还值钱吗?还有这些,授权?授权值多少钱,这些专利必须卖给我们才值这个价。还有霍顿公司的坏账虽然清除了,但是怎么雇员多了这么多?”

    “马科,既然你们同用汽车是这个态度,我看就没必要继续谈了。钱我早就准备好了,签了合同,随时可以交易。但你既然不想要,那就拿着这些东西离开吧。”

    冯宇将那些资料,甩给马科。这些小伎俩,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冯宇虽然对许多细节不太了解,但是他有那么多下属呢,这些人也都不是吃干饭的。

    马科他们以为,冯宇这种世界第一富豪,肯定是非常骄傲,甚至是自大。骄傲自大的人,就有可能疏忽大意,从而犯错。

    他们只需要表面上拿出来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产,然后让冯宇签了字,到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冯宇堂堂世界首富,吃亏了也会为了面子而选择隐忍,传出去,岂不是成了笑柄?

    但是今天他带着这么多资料过来,冯宇根本就没看,坐在一边看篮球赛直播呢,几十个下属,在对他提供的那些资产资料进行审核。

    而且马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些他们做出的小手段,竟然这么快都被查出来了,这就说明不只是霍顿公司,应该是他们同用汽车总部这边,有了冯宇的人。

    同用汽车在走下坡路,预计今年的世界第一车企,就不再是他们了,目前有两家车企最有可能超过他们,甚至都超过他们。

    一家是岛国的疯田汽车,另外一家是德国的德众汽车集团。

    疯田汽车不用多说了,这些年蹿升飞快,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汽车产销商。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虽然疯田汽车的销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下滑,但是他们却快速的恢复了过来,因为他们的低能耗汽车非常出众,而且在北美的销量不断提高,抢占了不少市场。

    至于德众集团,本身就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品牌,产销量也是世界第三,成为世界第一的机会也很大。

    大家预计今年的顶尖车企全球产销量也就是七百万左右,比前两年下滑不少。其中同用汽车,下滑的最快,他们巅峰的时候,可是九百多万辆呢。

    同用汽车知道冯宇拥有冰城机械的股份,也知道冯宇想要让冰城机械的汽车产销量继续提高,光是华夏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冯宇的要求了,那么冯宇就必然要在国际市场再次努力。

    其中岛国和南韩市场就算了,那边本身汽车就非常强,同用、德众这样的到了那边市场同样要跪。

    冯宇肯定想要扩大北美和欧洲市场份额,那么就需要一些更适合的技术,更适合的品牌和渠道。

    同用汽车当初就是在这种目标第一的情况下,才收购了那么多垃圾品牌,垃圾资产,导致同用汽车到了如今的地步。

    冯宇比当初的同用汽车应该更加骄傲才对,那么犯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特别是冯宇那个态度,让马科格外的不舒服,他才想要用这种方法,坑冯宇一次。

    他放大了许多无形资产的价值,还将许多包袱,通过其他手段,弄到了这些合同里,希望冯宇被那些他们拿出来的技术所迷惑,然后稀里糊涂的签字。

    可惜的是,他这些伎俩,完全被看穿了。

    风雨队这次季后赛还不错,看来又能进总决赛了,这让冯宇心情不错,几个交易来的球员打的都挺好,新秀培养也很不错。

    冯宇关上电视,站起身:“唐,杨,你们两个仔细审核这些资产价值,如何为我争取利益,你们应该很清楚,我也不会亏了你们。我还有事,晚上要离开纽约,今天下午要是谈不拢,那就放弃这次收购!”

    马科这回是真急了,冯宇这是什么意思,大家谈生意,尤其是涉及到这种资产上百亿美元的收购案,不应该多谈一些时间吗?

    每一个细节条款都应该详细争取,这就可能代表着数百万美元的出入啊。哪有冯宇这样的,半天时间,就要谈完?

    冯宇就是摆出这副态度,告诉马科,他有钱,但是不一定非要收购同用汽车的资产。而同用汽车不卖给他,那就没人肯买了,等着米国政斧救助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扭亏为盈,或者只能黯然接受破产。

    冯宇离开,马科笑着问风雨控股的副总托尼唐:“唐,冯先生这是有什么急事?”

    唐似乎不经意的提了一句:“不知道,好像是拉尔夫请他去一趟德国萨克森州。”

    马科听到这句话,眼睛都瞪圆了。

    别人或许不太清楚萨克森州有什么,但是马科却非常清楚,那是德众的总部,且那个州政斧拥有德众百分之二十的股权,且拥有一票否决权!

    此时保时捷集团正在收购德众集团,据说已经实际控制了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而且又贷款了一百亿欧元,要继续收购德众集团的股票。

    保时捷集团的当家人,是德众集团前ceo,目前德众集团的ceo,是保时捷集团当家人的表兄弟。

    两家都是上市公司,保时捷集团通过闪电收购,迅速成为德众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他们还不满足,想要增持到百分之七十五,然后通过欧盟,废除萨克森州政斧在德众集团的那些特权。

    德众集团也在萨克森州政斧的带领下奋起反抗,两人在市场上争夺股票,导致德众集团的股票忽上忽下,格外的刺激。

    保时捷集团贷款了一百亿欧元,但是德众集团资金不足啊。他们想贷款的时候,经济危机爆发了,没有银行肯给他们那么多贷款了。

    据说德众集团在寻找新的投资人,希望引入一个新的大股东,让他们避免被保时捷集团收购。

    保时捷年产量不过十万辆不到,凭什么收购他们年产量七百万的?

    这是汽车行业的大事,马科当然很清楚。拉尔夫请冯宇去那边干什么,难道说冯宇要给德众集团投资了?

    要是冯宇成为德众集团的股东,那打开欧洲市场就太容易了,还会在乎他们同用汽车的这些资产吗?

    这件事,必须马上让股东们都知道,如果不快作出决定,恐怕同用汽车会失去最后一个筹集资金的好机会!

第1928章 德众的危机() 
马科想过,这会不会是冯宇他们在故意诈他,冯宇根本就没有投资德众集团的计划。 。

    但是他不敢赌,冯宇的态度太强势了,根本不给他慢慢谈的机会。谁让现在同用汽车这么倒霉,严重缺钱呢?

    虽然说一百亿美元并不多,可能无法将同用汽车从破产的泥潭中拉出来,但这对马科来说至关重要。

    谈成了,那么他就有功劳,就能继续坐稳董事长兼eo的位子,可以继续拿着高薪。一般上市大公司的高管,都是年薪+股票奖励。但是他现在不要股票奖励,只是将年薪上调了。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同用汽车要退市了。股价长期低迷,要是继续在市场存留,猛然一次狂跌,破产就在所难免了。

    马科将事情反映给股东们,自然也包括了米国政斧。

    那边都在斥责马科,认为他办事不利,但是又不敢让马科直接拒绝。尤其是几个大股东,迫切的希望同用汽车能够得到一些现金,公司现在太需要钱了。

    负债经营很正常,许多企业都是负债经营,但是负债超过公司资产价值一倍以上的,还是数量这么大的,他们是独一份了。

    虽然他们很清楚,米国政斧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破产的,因为影响太大了,或许会让米国的经济再次恶化。

    但是政斧那边筹集资金也需要时间,他们必须争取到这个缓冲期。而且有了钱,他们也能降低一下负债,更快的做出一些应对,避免情况更加严峻。

    前世一直到冯宇重生前,同用汽车才开始盈利,而一年的利润,不过几个亿美元而已。

    年产销量九百多万辆,居然只有几个亿美元的利润,可见他们债务影响有多大。债务这个东西,是越滚越大的。

    冯宇此时还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关注德众集团的事儿。

    德众集团这几年发展也不太好,在04年的时候,德众集团就因为经营不善,生产成本过高,从而不得不变卖一些股份,好让他们有钱继续经营。

    当然,也是因为这一年,欧盟要废除德众集团中萨克森州政斧弄的那些特权条款,其实就是地方保护,还限制了其他股东的权益。

    前世德众起码还在华夏经营不错,赚了不少钱。但是这一世,华夏市场,那是冰城汽车当老大,德众等合资车企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华夏车企与前世有了大不同,都弄了替代技术,然后推销自己品牌的汽车。

    就说去年,全球汽车销量严重下滑的时候,华夏市场却突破了一千一百万辆的产销量,除了冰城机械,其他几个华夏政斧规划的大型车企,表现都不俗。

    这一点,从华夏车企收购国外品牌就能看出来。

    今年同样如此,欧美汽车企业绞尽脑汁要扭转市场颓势的时候,华夏这边却是“风景这边独好”,第一季度销量就突破了三百万辆,接下来表现依然良好,看起来今年有突破一千三百万产销量的意思。

    德众没了前世华夏市场的优势,这一世过得自然更加不好。

    保时捷一看机会来了,再说德众集团,本身就是保时捷集团的创始人搞出来的,他们此时的掌舵人是当初那位叫保时捷的老爷子的三代,算是表兄弟。

    保时捷集团,一直都想着将德众集团“拿回来”,于是趁着德众集团卖股权,增发股票融资的时候,他们疯狂的吃进,将股权增加到了超过四分一,也成为了德众集团最大的股东。

    然后保时捷集团推动欧盟废除德国对于德众集团的那些保护条款,这样成为大股东之后,他们就真正拥有了掌控德众集团的机会。

    德众集团要发展,没钱怎么办?他们就跟许多企业一样,发行一些期权。就是那种债券,然后到期了,可以兑现,也可以转为该企业股票的证券。

    保时捷集团为此贷款了一百亿欧元,慢慢的吃进。对外宣称,他们只是想增持德众集团的股票,绝对没有收购的想法。

    在这种谎言之中,保时捷集团掌握了德众集团百分之四十二的股份,德国政斧这才大吃一惊。

    与此同时,还拥有大量的期权,加在一起,接近四分之三的股权掌握在手中。

    保时捷集团当时没有这么多钱,保时捷汽车市值才多少啊,几十亿欧元而已,德众的资产是它的数倍呢。

    所以当时保时捷集团不但贷款了,还暗中得到了许多对冲基金的支持。但是保时捷汽车此时也开始大量亏损,他们做高端豪车的,可是非常烧钱,此时负债,也超过了二十亿欧元,这还没算保时捷控股集团的欠款呢。

    德众集团股票忽上忽下,许多对冲基金可都亏了,德国政斧也开始考虑,如何反击,德众集团绝对不能被收购,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

    怎么筹集资金,还是只有几种老办法,一个是股东们拿钱出来,那么德众集团第一大股东保时捷集团,自然是不答应的。

    或者是德国政斧出钱,想尽办法回购股票。可惜的是,经济危机影响,德国政斧也没这么多闲钱。

    再就是让德众集团增发股票,或者发行债券,但是他们怕这样一来,保时捷集团的股份会再次飙升,就真的让德众集团变成保时捷集团旗下了。

    所以德众集团还真的联系了拉尔夫,希望冯宇能够给他们投资,他们许诺了高额的利息,希望冯宇能购买他们的债券,但是却不肯给股权。

    当然,德众集团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冯宇成了他们的股东之后,华夏市场还不对他们敞开啊,甚至东欧市场都会对他们敞开。

    保时捷与德众的收购案放在华夏,那就是一个典型的个人吞掉国资的案例,不过却是合法的。并且这种表亲之间的竞争,冯宇是不打算掺和进去的。

    德众现在要钱,来收购保时捷集团的核心资产保时捷汽车,但是保时捷集团此时也有德众集团掌舵人家族的股权,在冯宇看来,就是这两个表兄弟表面不合,其实还是想将德国政斧踢出局。

    冯宇放下德众这边的资料,还是算了,弄不好被这两兄弟给坑了。现在就看马科这边是否答应了,也希望放在同用汽车里面这颗钉子,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第1929章 李大福履新() 
冯宇刚刚在办公室用过午餐,唐就进来汇报说,同用汽车那边同意了他们的报价,愿意付出合理的资产。 。

    冯宇拿着表格简单看了一眼,霍顿汽车价值价值最高,然后是米国那边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包含了一些专利所有权,卖断给冯宇。

    最后就是一些技术专利授权,还有欧洲的两家工厂,主要是生产零配件的,兼顾零配件的技术研发。

    按照唐给出的资产评估来看,虽然背负了一些债务,但是这些资产,价值一百三十亿美元左右,却只有二十七亿美元的债务,比冯宇预想的还要好。

    只是华夏那边的合资企业股权,同用汽车坚决不肯卖,他们已经失去了南韩的市场,如果再把华夏的合资厂股份全部卖掉,他们在亚洲就更没什么发展潜力了。

    南洋那边虽然还有合资厂,但产量太低,而且销量也很差。岛国那边根本轮不到其他国家车企说话,印度原本还不错,但是现在也被塔塔顶的不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