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12章

九一之小作家-第12章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语言只是工具。这首诗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为基调,融合了爱莲说、蒹葭等古诗意象,表达了一种期待思念的感情。古意和创新较好的结合一体,如剪一断时光、推开心窗、采下忧伤等等诗句,仿佛宋词一样优美,非常好地借鉴运用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如果我要评的话,九十分。”

    汪滟听了,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就好像是她被表扬了一样,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她这是为了“补救”自己在关键时刻没信任杨子建的减分,可惜其他老师并没有鼓掌,她拍了几下,只好讪讪地停下来。

    各位老师一边讨论分析,也都认同崔攸的评价,然后看杨子建的眼神有点发亮了这才不到十分钟,该学生就写出了一首经典的诗歌,这份才气,这份急智,确实不是常人能拥有的,起码他们这些当老师的就肯定不行。

    然后语文组组长、教高三的庄老师出题,他很简单,直接要杨子建写一篇赞美南剑一中的散文,一千字以上,按他的话说,放学风景线美虽美,但太消沉,不符合一中的正面宣传,因此要求杨子建就写一篇歌颂赞美一中悠久历史、优美环境、良好教风和辉煌成绩的散文。

    不就是写软文吗,杨子建无所谓,这刚好,前世南剑一中六十周年校庆的时候,一中领导刚好请他写过一篇此类的纪念文章发表。

    不过,里面具体的历史时间、成绩数据等细节他已经记不得了,因此举手道:“我需要一本南剑一中的发展年鉴,否则我不能准确写出南剑一中的概况、历史和功绩。”

    庄老师带着欣赏的目光笑道:“当然允许,如果你要像诗歌一样,闭门造车,咬文嚼字,无病申吟的话,我反而要小瞧你了。”

    然后,他从柜子里取出年鉴和其它五本文史资料出来。

    杨子建将它们抱到隔壁,继续思考。

    这次杨子建写的比较小心,由于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原作仅能当作参考,他要进行换位思考,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以仰望的姿态,以稚嫩的崇拜,以大胆的、毫无顾忌的歌颂心态来进行“吹牛皮”。然后他不断删改、调整、修饰等,整整花了近五十分钟才写完。

    我的骄傲,我的一中

    一九九一年的九月,一位少年,带着执着的梦想,走进了南剑一中。

    宽敞的校门,笔直的甬道,层层的台阶,这里有着四十七年悠久历史,五十二亩园区面积,十一栋功能大楼,四十五个教学班级。

    来到一号高中教学校前,美丽的桃李苑让人陶醉,留连忘返。

    宽阔柔软的绿茵地,是一片希望的沃野,当金秋来临,二千三百多名学生的“种子”散下时,一百七十二名慈爱的师长,从此三年辛勤耕耘,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私奉献,添了皱纹,白了双鬓。

    于是,四周的桃树李树,总会在毕业的六月,结满累累硕果,芳香四溢,春华秋实。

    这就是我的骄傲,我的南剑一中!

    办公楼前的香樟树林,枝干遒劲,庄严静穆,如历史上一位位校长和行政管理员,他们脚踏实地,高洁自如!他们甘居瘠地,傲霜斗雪,不断再创佳绩

    一中会考优秀率均高于60,高考录取率90以上

    一中学生三获国际奥赛金牌,两夺高考状元

    这就是我的骄傲,我的南剑一中!

    一中的小路,宛若花园小径,又弯又细,两旁风景可人。

    一中的小路,让人想起“成才先成人”的格言和“求真重德”的校训。

    这就是我的骄傲,我的南剑一中!

    心中总有种激情在荡漾,仿佛看到四十七年前开学典礼上轰鸣的鞭炮,仿佛听到四十七年来礼堂里年复一年嘹亮的校歌:

    “丹霞山下,闽江西岸,

    殷勤听讲,真挚的联欢。

    无穷乐趣,充满希望,

    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山!”

    一千六百字的散文,其实就三个内容:老师奉献,学生勤奋,成绩卓著。但是,用优美真诚的语言表达出来后,就达到了软文的最高境界“代入感染”,便让所有老师看得目瞪口呆。

    不仅仅是因为杨子建写得非常优秀,把学校环境、师德校绩和学生素质吹得天花乱坠,更在于他的写作速度和质量,换成他们任何一个语文老师来写,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说能不能写得这么好,光是能不能写得出来,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是杨子建做到了,一个入学才半个多月的学生,就把一座四十七年历史的名校近乎完美地描写出来了!

    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七步诗”啊!

    而且,杨子建的“子建”,正是曹植的字啊!

    此时已是课间操时间。

    汪滟看完我的骄傲,我的一中,并充当啦啦队为杨子建“加油鼓劲”了一番之后,就被林老师打发回教室上课去了。

    其他有三名老师也去上课,但又有另外四名下课的语文老师走了进来,争相传看着杨子建的诗歌和散文,又是一番评价、赞赏和惊叹,其中高中部的几名语文老师,看杨子建与林可纯时,流露出浓浓的热情与深深的嫉妒。

    有写作天份的学生可遇不可求,当年林可纯教的楚女就是一个,没想到又来了一个杨子建,林可纯的运气也太好了一点吧!崔攸老师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到明年高二分班的时候,劝杨子建到理科班,由他来亲自培养。

    林老师特意给杨子建端来了一杯浓茶,吓得杨子建连忙鞠躬道谢,林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把大家给吓住了,这篇散文,可以列入学校的纪录,可能再没有人能写得比你更好了。现在好好休息一下,把大脑放松放松。”

    杨子建点点头,喝了几口茶后,闭目调息,平心静气。

第28章 你是我的人() 
语文组的所有老师已经不打算再出题了。

    他们考验杨子建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他的作文水平,诗歌与散文诗本来就是非考试内容,是选修的,中学生不必掌握,崔攸老师出题考诗,不过因为杨子建的处女作是诗歌,至于散文诗,有放学风景线证明就已经够了。

    但是,教研室主任不愿放过出题的机会,他有种感觉,杨子建将来有可能会名扬四海,到时今天发生的事,说不定也会载入某某自传、我的校园生活之类的传记、回忆录之中。

    因此,他故作大气,直接道:“百合花是我们的市花,你以此为题,写一首散文诗吧。”

    杨子建有些无语,也许这个命题对很少写作的人来说有些困难,但对他这种长年写稿的人来说,轻而易举,于是他立即写道:“红彤彤的丹霞山,洁白如玉的百合花长在崖上”

    这首以“高雅纯洁”为主题的散文诗很短,仅两百多字,五分钟就写好了。

    十多位语言老师看了,认为算是普通优秀,不像前面的荷塘月色和我的骄傲,我的一中那么惊艳。主任有些遗憾,但也能理解,杨子建已经被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创作出两篇佳作,精力和灵气也差不多消耗光了,再写下去就会精力不足,灵感枯竭,越来越平庸,这是正常递减的创作状态。

    教研室语文组的十几位老师最后决定,同意杨子建不标明班级在非学生类报刊自由投稿,因为他有这个笔力,如果报刊编辑部前来询问,校方将会为他解释和提供担保。但有两个要求杨子建必须做到:

    第一,杨子建必须在学生刊物上多加用心,所有学生作文竞赛必须参加。

    第二,杨子建要把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通报给学校,教研室会为他专门做一份作品档案,收集所有他发表的作品。

    同时,语文组高中部老师也开会决定:由林可纯和崔攸带头,每隔一段时间,在杨子建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一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其实就是适合学生的作品,并征得各个市报同意后,向国家级的语文报、中学生报、少年报、少年月刊、文学少年、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校园文学、萌芽中学生作文选刊等少年学生期刊大力推荐。

    最后,校长抽空过来看杨子建写的百合花,并发表总结式讲话道:

    “同志们,杨子建同学是一位难得的、有写作天赋的优秀学生。但是,南剑一中是南剑市最好的中学,我们不能培养偏才,要全面发展。以后,同志们要督促好杨子建其它学科的学习,这是你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学生作家高考落榜,那可就成大笑话了,社会和家长都会责怪我们的!”

    老师们都点头称是,身为一中老师,他们最骄傲的地方就是升学率,有专长的学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因此对校长的警告深以为然。

    只有杨子建一脸苦笑,有些听不明白,校长是在支持还是反对他写作?但也明白,以后的日子不可能轻松了,除非各科成绩优秀,否则会被老师们管得死死的。

    第四节数学课上一半时,杨子建匆匆回来了,站在门口对讲台上的班主任道:“报到。”

    全班一阵小骚动,大家都转头注视着他。

    “进来吧!”李班主任慈祥地向他招了招手道,“那个作文考验还顺利吗?”

    杨子建露出胜利的微笑道:“非常顺利,校长也参加了,他很满意。”

    “那可真的不错了!”李班主任欣喜道,目光更加慈祥了。

    杨子建以轻快的脚步,走向自己第三组第二桌上。

    前面的谢小钦高兴地挤着眼,左边的林逸竖了一个大拇指,后面的钱丽也难得地看了他一眼,至于四组第五桌的汪滟,则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见他注意过来时,立即虚鼓了几下手掌。

    他朝汪滟感激地凝视了一眼后,又发现另一股更关心的目光在注视着自己,是四组最后一桌的张瑾,她居然也难得地望着自己。

    “好了,同学们请安静,现在接着上课。谢小钦,你把上半节课的笔记给杨子建看一下。”李老师吩咐完,将课程继续下去。

    过了二十分钟,下课铃响。

    李老师离开后,汪滟立即像只小马驹般,甩着大马尾飞奔了过来,绕了个弯,跑到右侧,带来一股好闻的香风,将其他好奇的同学赶走了。

    她急切地问道:“最后那首散文诗写得怎么样?”

    杨子建摊开手道:“非常一般。”然后自得道,“但在南剑日报发表应该没有问题。”

    汪滟居高临下,拍拍他的肩膀赞扬道:“那已经非常好了,你现在是橡树文学社的孔明,得你如得一个兵团。我决定了,就在这个星期四召开文学社成立大会,星期天去采风。”

    “可以,你稿件收集好后,我来编辑,我也会写篇文章。”

    “,全靠你了。嗯,杨子建,你记住了,你现在是我的人了,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一声,我绝对会帮你的。”汪滟睁着美丽的大眼睛真诚道。

    你现在是我的人了?杨子建觉得这句话有点大话西游的悲剧色彩,忍不住吐槽道:“那能不能把月光宝盒还给我?”

    “”

    杨子建这才想起,大话西游还没拍呢,这个梗玩不起来,便笑道:“我开玩笑啦。”

    汪滟有些落寞地看着杨子建,她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杨子建在想什么,别看她大大咧咧,其实挺寂寞的,他父母工作忙经常不着家,而她又习惯性地爱摆出宣传委员的架式,即使闲聊开玩笑时,也动不动给人做政治思想工作,以至于朋友都有些烦她,结果就是身边也没有几个交心的同伴。

    杨子建也发现了汪滟站在一边,目光迷茫,说不住的孤独,忍不住抬头道:“放心吧,我会一直站在你身边的。汪滟,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我都绝对支持你的!”

第29章 享受暧昧() 
“你真是我的孔明啊!”汪滟感动了,站在杨子建身边颇为依恋的样子,一时舍不得离开。

    这时,林逸离开座位上厕所去了,汪滟拍拍杨子建,朝着空位指了指。

    杨子建只好移坐过去。

    汪滟毫不客气地落在他的位子上,臀部感受着凳子上传来的温度,不知为什么,她很想和杨子建深入聊聊,因此一双凤目闪闪发亮地看着杨子建。

    杨子建居然发觉她有些萌,有些天真可爱,笑道:“你看来比较喜欢三国演义,一般女孩子比较爱读红楼梦,喜欢林黛玉的柔弱多才,薛宝钗的端庄灵动,贾探春的心高志大。”

    汪滟不好意思道:“红楼梦太悲剧了,想到大观园里的女孩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我就不喜欢了,而且贾宝玉实在太没有男子气概,读红楼梦的女孩可能没有一个会喜欢他吧。三国里有种英雄主义,我爸爸从小喜欢跟我讲三国,刘备孙权郭嘉什么的。”

    “红楼梦是浪漫的现实主义,三国是历史的浪漫主义。而且三国的英雄们也全都死光了好不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抛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

    汪滟认真道:“但三国的英雄们,毕竟轰轰烈烈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遗憾了。”

    杨子建忍不住道:“所以我想帮你,我也不想在高中留下遗憾,更不想在过了六七年后对你说这样的话:曾经有一份真诚的友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

    卡壳,没法编下去了。

    汪滟却听得心花怒放,眉开眼笑道:“那三个字?”

    “我在乎你。”

    “那是四个字好不好!”汪滟嗔笑地捶了一个他的肩膀,见林逸离上完厕所回来了,连忙弯下腰低声道,“为了庆祝你顺利考核过关,中午我们去吃小炒吧!”顿了一下,又补充解释道,“我父母中午都有应酬,不在家里吃饭。”

    “好啊,你请客。我稿费还没到呢。”杨子建有时会把同学当成小辈小孩,有点无所谓。

    “我请就我请,反正我一个人吃饭本来就很浪费。”汪滟笑靥如花。

    看看时间快十二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