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24章

九一之小作家-第24章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子建感受到他手心非常温暖,这说明这位镇长性格开朗豁达,比较好相处。

    常爷爷、杨父、姑丈很快就把桌子清理干净,请马镇长、王副镇长等七八名镇干部坐下。

    满屋官员,无形的威压让杨妈紧张地喘不过气来,她双手微抖地端着大肚子陶罐茶壶,在七八个干净地瓷碗上,给干部们一一倒上茶水,然后像小媳妇一样,提着茶壶站在走廊边上,低眉顺眼。

    常舒雨见了,连忙在旁边安慰道:“妈妈别担心,昨天我见过马镇长,他很和气的,还带我们去大扫除。”

    杨子建坐在马镇长和王副镇长之间,有些飘飘然地和他们聊天,不知是不是酒喝多了点,他思绪翩翩,说话有些飘忽,各种古诗和文言随口就来,而且有点自话自说,让常爷爷、姑丈他们看了非常焦急,满头大汗。

第55章 “山寨”周庄() 
马镇长声音洪亮而稳重道:“我这次登门拜访,一方面,要感谢子建同学把南塘描写得这么好,把这里的乡土文化给宣传出去,为家乡争光。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在部队时,也是一支笔杆子,喜欢茅盾巴金,写过打油诗,可惜转业后,因为工作忙,早年的文学梦很快就断掉了。”

    杨子建道:“案牍劳形,为人民服务。”

    马镇长皱了下眉头道:“第二呢,我们南塘镇是一个大镇,古镇,也是穷镇,资源贫乏,乡镇企业老发展不起来。现在古镇出名了,来的记者文人多了,这接待费却上去了,而且随着杨子建同学继续写下去,名气还会越来越大”

    杨子建不以为然地插话道:“那就学周庄,发展旅游业。来的游客多,就建些饭店,让他们在这里花钱吃饭,再建些旅馆,让他们在这里花钱睡觉,回去的时候,可以买些当地的土特产再收收门票,南塘镇的经济不就发展起来了,镇政府不就有钱了?”

    马镇长不解道:“周庄在哪,很有名吗?”

    杨子建这才想起,“周庄之父”庄春地现在还当文化站长,周庄旅游也才刚刚发展起来,并不出名。于是他便把周庄申请创建“汽车出租旅游服务公司”,修好沈厅等一些古建筑卖门票的事说了一下

    “这是我去年在一份晚报上看到的,记得大概内容,具体时间我也忘了。”杨子建含糊道。

    见他们没有探究,而是在认真倾听,杨子建接着大力鼓动道:“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外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丹山景区、虎川景区现在每到周末,游人如潮,我读初三时,苏校长还组织我班去了丹山景区郊游。除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会被需求起来,毕竟人民文化素质提高了嘛。”

    “有道理!”林羡叫道,“能收门票最好了。”他心头在打如意算盘,周庄旅游的发起人和负责人是文化站长,那么,一旦南塘也成立公司收门票,那他是不是可以兼职当经理?

    大家都瞪着林站长,喝斥道:“住嘴,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杨子建道:“南塘镇发展旅游,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首先,天时,南剑市是闽学的发源地,大思想家杨时、朱熹的出生地,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只要有点文化的人都会向往。其次,地利,交通位置有优势,你看地图,南塘背靠南剑市,五百万人口中工人就都有三十多万,南塘又刚好位于漳州、汀州、泉州之间,一旦宣传到位,不仅闽南人会来旅游,连宝岛同胞都会涌来,南塘的临水宫和天后宫,宝岛同胞有大量的信徒”

    马镇长认真听着,沉吟了一会儿,对王副镇长道:“现在风景区,好像归建设局管。这人文景区,又归谁管呢?”

    王副想了想,摇头苦笑道:“博物馆?文化局?好像都不对。”

    杨子建眯着眼睛,嘿嘿笑道:“周庄的旅游服务公司是交通局批的,挂羊头卖狗肉嘛,反正改革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马镇长呵呵笑道:“这倒也是,没有破而后立的勇气,怎么能干大事?”

    杨子建看了看天花板,想到了什么,建议道:“其实这些都不急,应该先做好科学规划,比如请鹭岛大学的教授来做一个南塘古建筑总体及保护规则。周庄就是这样做,请上海同济大学制订了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提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提高生活水平,并以此向省文化厅申请维修经费,同时还可以先收门票。”

    王副镇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她怀疑道:“这经费能申请的到吗?”

    杨子建目光迷离,许多记忆有些混乱,摇头晃脑叫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啊。反正周庄是申请到了,好像有好几万块吧,把沈厅给修好。我们这里就更好了,镇子这么大,划出一块收门票,和农民签个合约,让他们以房入股,到时分红,他们会很高兴的。”

    马镇长神色有些复杂道:“这事,我们最好还是先去周庄考察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弄的。”

    王副就坐在杨子建的身边,她毕竟是女性,眼尖心细,发现他身子发抖,额头散发着热气,嘴巴喃喃地说着胡话,不禁伸手在他额头上摸了下,惊叫道:“这孩子在发高烧了。”

    所有人吃了一惊,纷纷站起来。

    杨妈放下茶壶,猛地扑过来抱住杨子建,见他全身发烫,不禁担忧地叫道:“阿建,我的儿,这怎么办?”

    “没事没事。”杨子建头晕脑涨,身上忽然发冷起来,好在感受到母亲熟悉而温暖的气息,觉得特别安心,就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了。

    马镇长当机立断道:“快背他到巷口,用我们的车子送他去镇卫生院!”

    杨父立即背起儿子,狂奔出正厅、前厅,绕过影壁,然后像豹子似地跳出半米高的大理石门槛,在几名镇干部手电筒照路下,冲过小巷,来到巷口,坐上一位绿色吉普车

    杨子建这两个星期来,读书写作采风,面对各种考验,精神早崩成一根紧紧的弓弦,在成名回家后,精神马上松懈下来,又喝了点酒,身体立即失调,受寒生病了。

    不过并不严重,在卫生所,值班医生给杨子建打了针,开了药后,杨子建就渐渐退烧恢复了。

    马援朝镇长等人松了口气,毕竟杨子建名气大了,要是在镇长登门拜访时出事,那名声可就有些不好听了。

    关于杨子建古镇旅游开发的提议,马援朝大受启发,他决定下周一和许书记碰头一下,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开个常委会,听听大家的想法。

    这一切杨子建当然浑然不知,他甚至连昨晚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都差点忘光了,总觉得昨晚镇长来访,自己做了一个离奇的怪梦?

第56章 中秋节() 
第56章中秋节

    第二天周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凌晨五点半,厨房的炊烟从雕窗的缝隙灌进出来,虽然味道不大,但仍把杨子建给呛醒了。

    他也习惯在这个时间听着学校的起床铃声醒来,昨晚吃了药,冒一身汗后,就差不多好了,只是身体有点虚浮。

    木板床有一米五宽,非常大,他躺在中央,身上盖着一条草绿色毯子,两边居然还躺着妹妹子珍和舒雨,她们都把毯子踢开了,穿着清凉的小背心和短裤。

    子珍才七岁样子是亲妹子也就算了,但舒雨已经十一岁开始发育了,胸脯长着两个小苹果,这些大人让她和自己睡觉,合适吗?

    这时,舒雨身子转过来,白生生的小腿压在他的腹部,嘴角流着口水咀嚼几下,似乎梦到什么好吃的,小背心春光露点啦!

    杨子建只好把她移正来,把她的腿抬开,自己下床,开门,跨过门槛,再轻轻关上。

    天朦朦亮,晨风清凉。

    杨子建到天井中央的石板上做起了早操,整套广播操做完,神清气爽,如果有苹果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好就了,马上就能写出几篇散文来。

    杨妈早看到儿子出来,不过她正蒸鸡蛋,很快鸡蛋蒸好了,她端到正厅,放在餐桌子上,问道:“身子舒服了吗?怎么不多睡会儿?”

    杨子建摇头道:“好了,又不是大病。”

    杨妈道:“那把这三个鸡蛋越热吃了,我放了枸杞、红枣、冰糖,都是你最喜欢的。”

    杨子建立即垂涎欲滴起来,到厨房梳洗了一下,快步走到桌前,坐在父亲的太师椅上,舀着调羹“呼哧呼哧”地喝了起来,很快就吃了个半饱。

    杨妈搬出一大堆礼物包在地上,有些不安地问道:“这是昨晚马镇长来看望你送的,我们怎么处理?回礼怎么办?”

    农村送礼都是要回礼的,这叫礼尚往来,而且节气时令、婚嫁丧娶的送礼回礼流程基本固定,但对镇领导来看望,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了。

    杨子建翻着一下,首先是一盒大月饼,然后有宣传挂历、年画,有地方特产的粉干、笋干、地瓜干、茶叶包等,有桔子、苹果,还有就是专送杨子建的学生用品,如钢笔、毛笔、笔记本等,特别还有十本镇政府专用的格子簿,每本都很厚有百来页,纸质非常好,学校发的作文簿根本没法比。

    不愧是镇长,出手就是大方。

    “不要回礼。”杨子建思索了一下道,“这是镇领导看望优秀学生的工作,算是他们份内的事,马镇长是代表政府,我们又不能给政府回礼,而给马镇长就更不行了,这会变成行贿的。”

    杨妈听了,松了口气道:“那就好。”然后欣喜道,“那这些我们就都收下了?”

    “嗯,收下。”杨子建立即分配了一下道,“这支钢笔、两本笔记本和十本格子簿我拿走。毛笔有点贵,我收藏起来。挂历、年画家里能用就用,不能用就送亲戚朋友,粉干、笋干、地瓜干、茶叶这些你收起来,能吃就吃,不想吃也可以送人。水果要快点吃掉”

    说完,拿起一个晒得金黄的桔子,把皮剥了,一瓣一瓣地放进嘴里,果汁满口,甘甜微酸,生津可口。

    杨妈立即眉开眼笑,把一大堆东西搬到她的房间里,月饼则放在桌上,她闻了下香气道:“你晚上要坐火车回学校,这中秋月饼就中午切开吃掉吧!”

    “好啊。”

    母子俩在正厅说话间,子珍和舒雨已经被吵醒了,她们穿了衣服出来,看到水果,立即“啊”地尖叫一声,扑过来,你一颗苹果,我一颗桔子乱抢。

    杨母立即骂道:“两个臭丫头脏死了,快给我去刷牙洗脸,你们不怕蛀牙吗?”

    子珍和舒雨只好去厨房梳洗,才两分钟不到就跑回桌前,然后剥了桔子,你一瓣我一瓣吃了起来。

    舒雨不满嗔怪道:“子建哥,你居然瞒着我自己偷吃,亏我们昨晚还照顾你来着,爷爷这个老封建,还命令我们要像小丫环一样照顾你,你可得意了,当了一回地主少爷!”

    杨子建拿两个大苹果去洗,切成好十几块放在碟盘,端到桌上,他摸着两萝莉凌乱的头发嘲笑道:“古代丫环哪有那么好当,她们都要睡床下地板的,哪能和少爷睡在一张床上?而且你们睡得比我还死,哪是在照顾我啦!”

    舒雨立即向杨妈献功道:“昨晚子建哥老踢毯子,我都给他盖了三回,不,是五回啦!”因为剥桔子时,桔皮汁沾到了手上,她命令道,“子建哥,快拿擦布给我擦手。”

    杨子建摊开手,无奈地去厨房取一块干净的擦布来,但觉得这更不卫生,于是端了一盆水出来道:“擦布细菌非常多,你们要么用纸擦,要么用水洗,以后少用擦布,病从口入知道吗?”

    “我现在是大小姐,你是管家,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舒雨装大人板着小脸道,然后和子珍咯咯笑起来,显得格外天真浪漫,她们在脸盆上洗手,洗干净了,就抓起苹果啃吃了起来。

    北厢房,子设仍呼呼酣睡,他一向是睡懒觉的货。

    吃完饭,杨子建开始用镇政府送的格子簿,写作燃犀奇谈中的低语的板壁:

    “我家世南塘镇南区的尚书第祖宅,这座包括正厅和书房,三进的三间两厢居室,以及后面的花厅暖阁的宅院,住着我们家、叔叔家再加上祖母一共七口人,宽敞倒是很宽敞,就是时常发生些莫名其妙的事,比如物品突然失踪啊,奇怪的客人来访啊。除了我和乳名叫做冰鳍的堂弟以外,家里好像再没人注意到这些,所以我和冰鳍刚开始还会惊奇一下,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这一章与其说是写灵异,不如说是写蛇鼠之类的精怪,因此杨子建将它放在第一个故事来写,毕竟现在是九十年代,传统媒体非常忌讳“鬼”之类的内容,但对精怪却是比较宽容的其实就是二十一世纪,鬼吹灯拍成电影时,也要将“打鬼”改为“打怪物”或“打外星人”。

    不到七千字,杨子建写字很快,用了两个小时就写完了。

    到了九点时,家里忽然来了许多同学。

第57章 我的娜塔莉() 
蓝鸿、张桦、刘德成、苗光辉从角门进来,四个同在南剑一中的同乡同学,虽然不在一个班,但还是常常碰面聊天。除此之外,蓝鸿的妹妹蓝雪居然也来了。

    “你们这是来看病?”杨子建看着蓝鸿手上提着一大串香蕉,挠着头苦笑道,“我的老天,我就发个烧而已,又没住院!”

    张桦在初中时就当班长,上了高中后居然还通过竞选当上班长,他很大气道:“听说你生病了,就过来看看,这是蓝鸿拿来的,你也甭客气了,直接收下就对了。”

    蓝鸿解释道:“这是我爸朋友送的,我家里人都不爱吃香蕉,放几天就坏掉,因此拿来给你。”

    杨子建耸耸肩接过来道:“谢了。”

    几个人坐在饭桌前,桌面早就清空,放了五只大碗茶招待客人。

    这时家里只有杨子建一个人,杨父一大早就去稻田里劈梗草,杨子设又和伙伴到哪里野去了,杨子珍跑到常舒雨家去玩,而杨妈将马镇长送的米粉、笋干、地瓜干分了好几份,用报纸包成礼品包,给五六家亲戚送去由于杨父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