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52章

九一之小作家-第52章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长司机小刘二十七八岁,他对杨子建非常佩服,不仅是他能写这么多文章,还在于马镇长对他爱护到了极点,天天看他的文章,开会言必称杨子建,因此非常热情地笑道:“别忘了,下午两点半到陈知州古宅,书记、镇长要带你去拜会易教授。”

    “我记得了。”杨子建点头道。

    在晒粮坪玩游戏的一群孩子见了汽车,立即围过来观看,五六个村民在旁边指指点点,和杨子建大声招呼问好,知道这个邻家男孩已成了一位“作家”。

    杨父杨母带着舒雨、子设、子珍兴高采烈地大步走过来,子设从额边到右脸上有一道紫痕。

    “等一等。”杨母疾跑了过来,提了一小篮新摘下来的桔子送给小刘道,“司机大哥,谢谢你送阿建回来,这点水果是自家种的,你可别嫌弃啊!”

    小刘笑了笑,很爽快地接了来,吆喝着赶走围观的孩子,慢慢开车离开了。

    杨父、子设、舒雨、子珍上前把杨子建的行礼拿起来,舒雨和子珍一起提着一个塑料袋子。

    杨子建端详着弟弟脸上的伤痕,手指宽青紫色,明显是被竹蔑抽打的,问他怎么回事。

    子设怯怯的看着杨父不吱声。

    杨子建立即明白过来,又气又怒地瞪着杨父道:“我不是说了吗,咱家不能再有家暴了,你也答应常爷爷了,怎么还打人!这么野蛮封建的做法,杨家会被所有人笑话的!”

    杨父瞪了子设一眼道:“你问问这个小畜生,上午美术课早退,老师都找到家里告状了,丢脸啊!我问了半天,才知道这畜生跑到竹林里抓笋虫玩——别扯什么给哥哥炸笋虫吃,笋虫一天能抓几只?你脑子就是不长记性……”

    杨子建头痛,对杨父道:“爸,道理可以慢慢讲,子设贪玩,你罚他抄作业不是更好吗?打孩子是不对的,甚至是违法的,家暴严重的话,还会被警察抓起来!我采访南剑市城西派出所写了一篇文章,汪所长跟我讲过,很多家长把孩子打伤了,结果被抓到拘留所关了起来。”

    杨父最怕“严打”了,吃了一惊道:“真的?这国家管天管地,怎么还管老子打儿子?”

    杨子建一本正经地吓唬他道:“当然啦,我写的那篇派出所新闻,刚刚在这个星期一的《南剑青年报》表,你可以去问问。所以,你以后要用说服的方式,别老是打打打的,要是受了重伤,公安是会上门的。而且,以后你进了公司工作,老打孩子,会被知识分子瞧不起的!”

    杨父这辈子有三怕:一怕常伯打骂,二怕公安抓进局子,三怕面子丢光。听了大儿子的话,这才叹道:“好吧,我以后不打了。以后就罚他抄作业,抄他一天,不抄死他!”杨父语气阴森森的。

    子设打了一个寒战,嘀咕道:“那还不如打一顿呢。”

    杨子建瞪了弟弟一眼道:“你以后收收心好不好,你不是想考一中吗,你这个样子,别说一中,连最差的九中、十中都考不上!”

    子设垂头道:“好吧,其实我真的想抓笋虫给哥炒菜,以前你最喜欢吃了。”

    杨子建摸了摸他的头道:“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上课早退给我抓笋虫,这不是打我的脸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怂恿你去干的呢,我这当哥哥的,就得担上了教坏弟弟的名声了!”

    子设羞愧道:“哥,我错了!”

    杨子建欣慰地微笑道:“知错就好。我给你们三个买了旅游鞋,回家后你们试一试。”

    三个弟妹立即欢呼起来,进士巷一时欢声笑语,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第114章 家族会议,战略布局() 
古老巍峨的门楼,中门大开。≧

    门前站着常爷爷、二伯、姑丈、姑姑、大舅、小舅、常大伯、常二叔,他们个个或严肃或兴奋,目光炽烈地盯着杨子建,仿佛老区的民众迎接子弟兵回来一样,有了主心骨。

    杨子建跨过半米高的门槛,把子珍抱了过来。舒雨也“恬不知耻”地伸展双手,杨子建无奈,只好把她也抱过门槛,她双臂搂着子建哥的脖子,呵呵直笑,两颊的婴儿肥显得格外可爱。

    子设则左手撑了门槛一下,就轻巧地翻跳了过去。

    在众人的簇拥下,杨子建带着杨家所有话事人,来到了上院正厅,大家围坐在饭桌上,饭桌上的东西已经清空,只有一本本簿子和一碗碗茶,这就是家族会议了,他们像参加领导会议一下,拿着笔做记录。

    杨妈把子设、舒雨和子珍打到了下厅去做作业。

    杨子建先给各位长辈作揖道:“各位长辈,杨家还多亏了大家的扶持,才安然走到今天,现在改革开,南塘镇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抓住这次机遇,把杨家再一步推向新的辉煌!”

    常爷爷坐在座,望着子建,双眼湿润道:“阿建,你有出息了,当了南塘的乡土文化顾问,还加入了南剑作家协会,放在过去,那就是乡绅乡贤,地方名达啊!家和万事兴,你有什么打算,就安排他们来做,大家信得过你!”

    杨子建环视着二伯、杨父,常爷爷、常大伯、常二叔、姑丈李德群,大舅罗胜利,二舅罗胜德,这些都是杨家最亲近的人,虽然经常吵架龌龊不断,但有难的时候,总会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出手帮忙。

    二伯四十二岁,比杨父大五岁,喜欢做小生意,曾经迷上赌博,好在经过三次“严打”,受到“剃阴阳头”、“站街示众”等惩罚后,基本已经戒了,九八年南塘镇全部拆了建南剑市“卫星城”后,他在仿古街开了一家小市。

    常爷爷德高望重,曾“背叛”杨家,为了保全杨家主脉和家祠,做了大量的工作,两个儿子,常大伯四十岁,当了建筑包工头,常二叔三十五岁,做装修,常家最早步入中产阶层,在常爷爷去世后,常家为了生意,全家都搬到了省城居住了,但与杨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只不过,他记得常舒雨不知为何,直到三十二岁才结婚。

    姑丈李德群,三十三岁,杨家老长工的儿子,聪明又厚道,做事认真,爷爷临终前把姑姑托付给他,他入党后当选村长,积极带领村民搞特色农业,受到许平凡书记的照顾,仕途不错,2oo3年当上了副镇长。

    妈妈罗素梅,祖母贴身丫环的女儿,常爷爷按祖父的遗愿,撮合了她与杨父的婚姻。大舅与杨父同龄,三十七岁,后来跟着杨父去化纤厂工作。小舅才二十三岁,后来去学厨师,开了南塘小吃店,居然开到了南剑市区内,连开了六家连锁,但被沙县小吃冲击后,又改头换面成了砂县小吃。

    杨子建忽然现,现在这个状况,其实早在爷爷自杀前就已经布局好了,是为杨家下一代保驾护航,如果杨家后代有子弟出息,就能自然而然地凝聚起来,如果没出息,那么相互扶持,也能保一生平安。

    可惜叔爷的四个孩子被迫送人后,与本家结了仇,已经有几十年没来往了。

    杨子建把旅游知识大概讲了一下道:“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它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只要把‘闽学古镇’品牌做大做强,就能吸引海内外无数的游客来玩,这生意就源源不绝,现在就是要抢站好先机。先,旅游公司一定要有我们的人,因此父爸爸你一定要进公司。”

    杨父问道:“我去公司可以,但我不知道干什么,我除了种田,前年干过锯木厂,就是给村里锯锯木板,这生意主要还是你姑丈、你常大伯、常二叔介绍的。”

    杨子建道:“南塘闽学古镇旅游公司,目前主要是经营全镇的古民居景点,以后还要经营旅行社、工艺品商店、餐厅、游船公司、民居客栈等部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

    见他们不明白,便详细介绍道:“先说景点,现在旅游区科学规划还没做起来,因此还不能确定。不过,马镇长、王副镇长听了我的建议,准备以塘溪为中心,以前塘溪巷和后塘溪巷为游路,以东津渡口为开端,到风雨桥为终点,形成第一期旅游景点。到时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6路,水路可以从南剑市直接从闽江下来。爸,你目前的工作,只有两个,一是协助王荟总经理把属于国家、集体的老房做好登记、清理、维修,把这片旅游区的有价值的老房子要么租下来,要么进行房产置换。”

    杨父点点头表示明白,这就得靠熟人关系,南塘这地方,就是不缺熟人,只要钱给够,要租要买都好说话。

    杨子建接着又道:“爸一个人肯定干不来,因此,你要把大舅招进来帮你,大舅做事你比稳重。老房子要维修,常大伯有包工经验,常二叔是木匠的好手,老房子要维修,爸你要把维修生意推荐给他们。”

    杨父连连点头,把儿子的话记在本子上。

    常爷爷和常家兄弟也非常兴奋。

    杨子建道:“以后景区经营管理,会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到时爸爸和大舅学习一下就明白了,其实那些都不难。但是,光靠景区管理,我们杨家顶多是高级打工仔,当不了万元户,十万元、百万元户,因此,要在吃、购上面下工夫。”

    他对李德群忽悠道:“姑丈就做好村长,紧跟着许书记、马镇长、王副镇长,现在他们其实是一体的,不用担心站队。他们是你的福星,你有官相,以后有可能让上镇长哦!”

    李德群嘿嘿笑了笑道:“我现在就眼着王副镇长干,许书记、马镇长也表扬了好多次。”

第115章 启航了() 
在网络时代,

    而在九十年代的乡镇,传统的宗亲观念仍然顽固存在,家族本来就拥有血缘和文化凝聚力,如果这个家族拥有各种人才,那就是天生的创业集体,就在于有没有这样的精神领袖将他们聚拢起来,形成战斗力。

    杨家悠久的历史,上一辈的权威通过常爷爷仍然传递下来,让杨子建捡了这个便宜,因此,他才有众多棋子可以在经、政上布局,让政治为经济保驾护航,让经济为政治添砖加瓦。

    当然,展到后面,肯定会因为利益、功劳、分配的不均而引起各种争纷,甚至会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但是,一旦自己名气越来越大,拥有了绝对权威后,这些问题其实非常好解决。

    杨子建对李德群道:“以后政绩就是gdp,无论是在村里,还是镇里,展就是硬道理,通过吃住行游购娱,让经济活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盖新房,多修路,这就是政绩,我会通过媒体帮你大力宣传的。”

    他还郑重道:“当前还有一个现成的机遇:镇政府为了把古民居保存下来,就必须在镇外另建新村,现在由于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还没体现,只会规则一小片新村。姑丈,关于这新村的地点,你一定要争取到咱们南凤村来——在这方面,书记镇长肯定不好偏心,就看各个村长的表现了,谁最积极,谁最不要脸,谁的喊声大,谁的群众最拥护,谁最会打架……当然就众望所归了!”

    李德群霍然站起来,豪迈地拍胸脯红着双眼道:“咱们村每年端午牙龙舟赛,哪次我不是带队得第一?我李德群干事哪个不说好的?向镇里争取好处的时候,我都是争在最前面的,喝酒大白干一千一千地下肚,只要把好争取给村里,我跪舔也没关系!子建放心吧,不仅第一期我要争取,第二期、第三期我也不会放过!”

    杨子建暗叹,虽然姑丈只是初中文化,但确实有些政客的风采,够狠,够不要脸。

    他赞叹道:“非常好,就要这样积极表现,镇领导才会满意,村民才会满意。但是,姑丈,你平时也要多读书学习一样,争取报个中专。”

    李德群点头道:“我知道了。”

    杨子建转头对罗士榕道:“二伯,你喜欢做生意,曾经做过二道贩子,要在‘购’上下功夫,你的别院要置换到前、后塘溪巷靠河边的房子,最好有小码头的地方,然后在那里开工艺品店、开照相馆、杂货店。宅基地面积吃点亏没关系,咱们进士巷的巷弄太狭窄,流量不大,开店不方便。”

    罗士榕摸着有些秃顶的脑袋道:“换房子没问题,但做生意要本钱,我没有……”

    杨子建打断道:“以后,我们杨家就是一个大公司,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股份,大家只是分工不同,但都为杨家这个整体服务。资金我来解决,我很快就会介绍一个信得过的投资公司给你,叫上海金点子投资公司,他的一个老板就是我在一中的班主任,这家公司已经与镇政府联系过,并派人来考察,将会投资南塘镇方方面面的行业。”

    一听说投资老板是子建的班主任,是子建的授业恩师,在场众人立即信了。想到有老板投钱给他们做生意,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就是杨父,也有点心动,不想进镇政府给旅游公司打工,但想到儿子另有打算,而且股份大家都有份,加上他创业失败了一次,也有点阴影,也就熄了这份雄心。

    杨子建继续道:“旅游区一旦成立了,区里市里肯定会提供贷优惠款政策,到时扩大企业规模时,还可以去向银行借钱。我有一位好朋友,她的母亲是工银的区分行长,到时我也会争取弄到资金。大家胆子要大一点,学会借钱生财,我向你们保证,旅游区肯定能成功的!”

    二伯信心大涨道:“阿建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些店铺弄好,你大堂哥现在也快二十了,正没事做,可以好帮我。”

    杨子建可不想让二伯弄成小集团,他转头对姑姑道:“姑姑,你也去帮二伯,特别要看住二伯,别让他有钱了想去赌博。”

    二伯不禁尴尬起来,小辫子被揪,也是无可奈何。

    姑姑文静而稳重道:“我知道了,我帮德群管过村财,学过几年会计,会看好财务的。”

    杨子建对二舅罗盛德道:“二舅,我知道你喜欢当厨师,那就尽管去学,快点学好。然后回到在古镇旅游区建特色小饭馆,地址就让我爸和大舅找好地方,你要把南塘的十几种小吃收集起来,把它规范化,做到有特色,别的地方吃不到,打响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