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74章

九一之小作家-第74章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大干一场。

    张瑾放心道:“没事就好。”

    汪滟紧紧靠在杨子建的身边,看着医生换药,然后摸着他的手臂肌肉,有些感同身受道:“以后要小心一点,要是伤到筋骨可就不好了。”

    杨子建感动地点点头。

    因为旧伤出了点小问题,杨子建被李闵班主任要求回宿舍休息,反正现在在多他一人不多,少他一人不少。

    杨子建有些伤感,觉得自己快变成麦蒂、罗本一样的玻璃人了。他向李老师请假,干脆去楚女家里写作。

    李老师想到了汤副市长,非常羡慕地同意了。

    市委新安小区,汤家公寓。

    汤爷爷夫妇到京城开会去了,杨子建和保姆王阿姨讲了一声后,就被允许进书房,坐正,开启电脑,打开ord文档,开始写《燃犀奇谈》里的《槿花夜宴》。

    他现在才知道,萌芽编辑部对《低语的板壁》和《异巷》并不怎么看重,终审一直被主编卡住,但后来寄去《时雨山》,主编读了山鬼与人类的爱情悲剧,典故又取自屈原诗《山鬼》中“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的句子,屈原可是爱国诗人,这篇赞美女妖怪的作品反而让他眼前一亮,觉得奇丽、深沉、优美、伤感,有股聊斋的味道,因此终审才通过。

    所以,一味的保守稳重,反而会误入歧途,写作达到一定境界,就会碰到立场问题,是左还是右,是保守还是激进,是文青还是小白,众口难调,如果只是为了讨好所有读者,必然会走向平庸和失败。

    这时,门打开,王阿姨走进来,送来一杯茶。

    “谢谢。”杨子建起身道。

    王阿姨温和道:“楚女晚上会从榕城回来,你要不在这里吃饭?”

    “不了,谢谢王阿姨,我回学校吃饭。”杨子建笑道,楚女赴榕城这事林老师有跟他提起过,海峡出版社有意签约,不过杨子建提醒过楚女,现在签约对他不利,请她拖到下月,等11月份的杂志出来再说。

    嗒嗒嗒!

    十指如飞,一行行文字在闪烁的电脑屏幕中流淌着。

    写作无甲子,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

    “偶尔我和冰鳍路过这棵槿树的时候,会看见两条美丽的白蛇攀在高高的枝头乘凉,其中那条额上有绯紫色槿花斑纹的那条每次看见我都躲进树洞里去,然后探出头来偷偷看我,好像很害羞,又好像有点怕我的样子。”

    杨子建打完最后一个字,保存,靠着藤椅,长舒一口气,现在已经快5点了,准备回学校吃饭。

    铃——

    书房的电话铃声响起,而且响个不停。

    杨子建顿了一下,拿起话筒道:“喂,这里是楚女书房,楚女暂时不在……”

    “子建,”楚女在另一边打断道,“你在我家里等一下,晚上一起吃饭。海峡社文艺部陈勖仓主任要和你面谈合同。林证主编非常器重你,准备把你当成一线作家来培养,稿税提升到1o%,但有一份补充协议,即三重门成名后,未来三年内买断你的所有文学作品出版权。”

    杨子建听了,愣了半晌,有点不解道:“海峡社怎么会认为我会出名?嗯,1o%版税?非常不错!买断三年作品出版权?我就更乐意了!”

    楚女呵呵笑道:“现在还先别承诺,我和陈主任马上回来,现在在榕城火车站等车,大概一小时后就到,然后我们再好好会谈,对了,我已经请林老师过来了,要不要通知你父母一下?”

    杨子建连忙道:“不用了,我父母也不懂这些。辛苦学姐了!”

    “小弟别客气,那就这样了,晚上见。”说完,楚女挂断了电话。

    杨子建靠着椅子呆,他也万万没料到,三重门就这么快要出版了,前世三重门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他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跟国级出版社签约,那么由海峡出版社也不错,虽然现在它还非常弱小,但它有三大优势——

第165章 首印后全捐() 
先,海峡出版社是闽省最大的专业文学类出版社,全省文学作品大多由它出版,而且信用非常好,从来没有拖欠稿费——有出书经历的作家都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它因此三次被国家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

    其次,买断对杨子建有利,他心里明白,三重门也好,燃犀奇谈也罢,都是借鉴,他自己的散文作品并不出色,况且1o%本来就是他的目标,现在目标提前达到,而且后继作品也都是1o%的版税,这就更好了。

    最后,海峡出版社还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平台:海峡杂志以及与宝岛交流政策。日后杨子建写历史,向海外出版很关键,因为再过五六年,随着全国出版印刷业的改革,自负盈亏,为了追求效益,举国山寨的时代就会来临,那时传统作家、纸质媒体和出版方会逐渐没落,他要争分夺秒抓住这最后的黄金五年,多一个月都好。

    铃——

    这时,电话又响了,杨子建拿起话筒。

    “喂,子建在吗,我是林逸。”

    “我就是。”

    林逸原来是代表橡树文学社来找他抱怨的,今天一天比赛2班成绩不错,唐伟权跳高第一,班长王禹跳远第一,汪滟5oo米长跑第一,张瑾1oo米短跑第二……另外搞笑版女篮也得了第一,总成绩暂时排在第一。

    林逸本来写了一篇《足球少林》式的搞笑版女生篮球比赛报道,跌宕起伏,生动有趣,汪滟、张怡敏等同学看了大为赞赏,但这么好的作品,居然被广播室和校刊给枪毙了。

    这使得文学会的人都明白,所有搞笑“抹黑”校园形象、学生形象的作品,都是登不上广播的,广播内容只要高大上、积极拼搏的内容。

    这就导致内容有些千遍一律,严重打击了文学社笔杆子们的积极性,他们现,只要没写错人名、没有病句、没有错别字,然后送给广播室欧阳茜就行了,等于简单重复的机械工作,社员们自然没了写作兴趣。

    杨子建鼓励大家道:“别灰心,校广播和校刊不用的稿件,《橡树》会用,张怡敏在你旁边吧,你告诉她,把有校运会有趣的文章整理起来,下一期选用几篇。”

    张怡敏接手话筒道:“好的,林逸那篇就不错,我觉得林逸不仅写人物通讯不错,其实他写也挺有天赋的,当然武侠除外。”

    大家一听,精神又振奋起来,按杨子建的要求,去采访几名体育尖子生,特别要写他们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坚持锻炼的,在分数为王的一中,这才难能可贵。

    过了十分钟,林老师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笔挺庄重地来汤家了。

    杨子建看林老师的装束,有种回校穿西装的冲动,但想想还是算了。他在书房里把自己的意见和林老师讲了一下,最后道:“总之,海峡社非常讲信用,稿费不用担心被拖,加上可以出版我的散文集,您知道,我的家乡景点还不出名,需要靠我来吹捧。”

    林老师不悦地打断道:“你家已经摆脱了贫困,为什么还这么在乎金钱?”

    杨子建解释道:“如果三重门出名,版以后全捐给希望基金,到时版税要打到市团委希望办上,今晚的补充协议会增加这一条款,楚女本人就是团市委干部,到时请她代表希望办签约。”

    林老师震惊半晌,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杨子建这么热心教育公益事业,非常感动,沉默了一会儿,眼睛微微湿润道:“谢谢你,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我以前误会你了,觉得你虽然聪明、有天赋、有干劲,但缺乏公德心,生活作风也有些问题,少了一些社会责任感……”

    杨子建脸色微红,看来自己除了写作外,各方面一直都不受林老师待见啊,居然连生活作风也能扯上,当然,但他确实和几个女孩子扯不清,只好转移话题道:“我刚刚写了一篇,请老师帮我看一下……”

    过了一个多小时,楚女和陈主任风尘仆仆赶到。

    此时夜幕轻垂,南剑市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保姆王阿姨已经做好了一桌的菜,并盖好盘子保温。

    大门玄关处,杨子建和林老师来迎接客人。

    “这位是海峡社文艺部的陈勖仓主任。”楚女介绍道。

    陈主任不到四十岁,梳着大背头,脸庞白皙,目光精明,有些世侩气,穿灰蓝色中山装,钮扣扣得整整齐齐,上衣左口袋插着一支钢笔,步伐稳健,仿佛学者与商人的结合体。

    在场众人,不是中山装就是西装裙,只有杨子建穿着宽松的蓝色白条校服,很是格格不入。

    “您好。”杨子建连忙恭敬地与陈主任握手。

    陈主任非常热情地笑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杨子建前途远大,我们出版社林主编非常看好你,要对你进行大力培养……”

    现在已经六点半了,杨子建早饿得前胸贴后背,肚子咕噜直叫。

    楚女笑道:“先吃饭,大家都饿了,我们餐桌上再聊吧!”

    于是,大家进了汤家的小餐厅,一股诱人的菜香扑鼻而至,王阿姨正在摆碗筷,杨子建在家帮母亲惯了的,立即上前帮忙。

    开始吃饭,觥筹交错。

    餐桌上,杨子建大概听了一下陈主任的合同内容和补充协议,他都满意,并要求将“印之后全部版税捐希望基金”的条款增加进去。

    楚女知道杨子建家成立了私营公司,正风风火火,生意不错,已经不差钱了,因此考虑再三后,也同意杨子建把版税捐给她所在的团市委的希望办。况且她也不肯定三重门会不会热销,万一版滞销,那这份补充协议就是一张废纸。

    陈主任一听动容,感动得不得了,91年希望事业才开始不到两年,实际上捐款的也不是很多,许多乡下小学还在破屋破庙甚至破草棚里教学,危房学校遍地,杨子建如此年少,就有如此的觉悟,凭着这一份社会责任心,他个人就觉得非常尊敬。

    但作为出版方,陈主任非常了解市场行情,因此劝道:“杨子建,你知道你可能会捐多少钱吗?”

第166章 千万册,签合同() 
众人望着陈主任。

    陈主任叹道:“按合同,三重门首印印数一万册,定价5元――但发行部估计,这本书会销售五万册以上,甚至有人认为是十万册。你和出版社签定的版税为10%,那么你首印稿酬就是5元x10000册x10%仅为5000元,而你捐出去的,可能5万元以上。这是一笔巨资,你要和你父母商量一下,否则以后会有版权纠纷,毕竟你还是未成年人,楚女和林可纯老师在法律上并不能为你做主。”

    杨子建暗忖:前世三重门在举国山寨下,仍出版了200多万册,这时全国印刷厂还没有改革,如果三重门如前世般成名,那么出版何止200多万册,在希望办的保驾护航下,1000多万册都有可能,那时他可就捐了500多万了,而这时代,10万就能建一座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3万就能盖一所农村小学,算算看,可以盖多少教学楼!

    再说,这笔版税花出去,等于给自己买了一个护身符。

    林老师听了,却有些患得患失,他当然希望自己学生“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但让学生捐出他几乎所有的劳动成果,这又过于苛求了,不符合这时代“致富光荣”的精神,因此也劝道:“子建,这确实要和你父母商量一下。”

    就连楚女也认为自己过于理想了。

    杨子建环视一群,心里暗道:如果“杨氏闽学工艺品旅游公司”没成立前,让杨爸知道前因后果,他肯定会反对,但现在他是企业干部了,站的位置不一样,觉悟也提高了,家里纸面上的流动资金就有好几万,早看不上这首版五千块了。om

    当然,如果知道三重门会爆发,杨家人肯定不会同意的,这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都挣不了的钱。

    杨子建微微一笑道:“没关系的,我已经草拟了一份文学作品出版全权代理书,以后我的作品出版,由汤楚女学姐全权代理――我爸现在是企业干部,我妈是私营股东,他们觉悟很高的,星期一我爸来看我时,我就已经让他给签字盖印了。”

    说完,他从口袋里取出这份代理书交给楚女,然后楚女看了转给林老师和陈主任。

    众人看了签名和红色手印,这才放心。

    楚女非常高兴,替希望办找到一份长期未知的捐款,算她的一份政绩了,到时鼓励南剑人多买五六万册,就可以盖一座农村小学了。

    “谢谢你,子建!”她亲昵地用玉指捏了一下杨子建有些粉嫩的庞颊,按捺住亲他的冲动,自豪道,“我相信三重门能出版十万册,如果陈主任肯发动海峡社的人脉、资源和渠道,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评论,在港台知名媒体出广告,我想绝对不止十万册!”

    林老师也激动道:“南剑日报、青年报、侨报肯定会有好评,我们南剑市五百万的人口,怎么也才能卖出好几万册,连三中高二马秋远的散文集,在南剑都卖了两万多册!”

    这时代大部分人都充满美好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怀,体制内的人尤其如此,陈主任想了一下道:“我想会的,林主编既然敢签10%的版权,就有自己一揽子的宣传广告方案。我们海峡社是有理想的,而且由于双岸政策上的倾斜,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优势,放心吧,我们不仅对准国内,对海外也会动员起来。”

    杨子建立即道:“我合同只签了国内版权,海外版权要另外算。”海外版权可是大头,光是宝岛、香江的版权,那可是一个大头,杨子建还没有无私到那个程度。

    陈主任一滞,眨眨眼,呵呵笑道:“好吧,我们先顾国内,海外以后再说。”现在杨子建还没成名呢,而且海外市场对三重门未必会重视,毕竟关注点不一样,海外读者并不在意国内的教育制度是怎么回事,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倒是杨子建学的文化类散文可能会更好卖一些,当然,这又是一笔生意,以后再慢慢谈。

    吃完饭后,在书房内,林可纯监督,陈勖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