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 >

第23章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第23章

小说: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的哲学家)精心构思了一种特殊的常识“哲学”。然而在美洲,那种更具 
影响的对自明之理的吁求,并未采取任何学术栓的形式;它是一种没有哲学 
家的哲学。它必得如此,因为它是一种全然怀疑职业思想家能比别人更善于 
思维的思想方式。 
虽然诉诸良明之理并未在所有美利坚人中间取代较为学究式和较多教条 
气的思维方法,但美洲的生活滋养了它,并终于使它成为一种主导的方式。 
它井非几位伟大的美利坚思想家的体系,而是美利坚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它 
基于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人们为其行动提出的理由远不如行动本身 
重要;为错误或未知的理由百行动得当胜过以模棱两可的结论去掩盖一种体 
系化的“真理”;深沉的反恩并不一定产生最有效的行动。第二种看法则认 
为,经验的新颖之处必须自由地融入人们的思想。为何要用旧世界的哲学滤 
网来过滤新大陆?假如哲学否定经验的提示,必须屏弃的就不是经验,而是 
哲学。所以,一个人头脑的健全,不在于它掌握了剖析和整理各种知识的最 
精致的工具,而在于它对周遭环境难以预见的毫未征兆极其敏感。学问渊博 
和思维精细并没有豁达开通和不拘成见来得重要。 


25.诉诸自明之理 


《独立宣言》的第二句宣告:”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从 
“不言自明”之理中一而非如《宣言》初稿所写的从其“神圣不可侵犯”中 
——引导出这些根本的社会真理。在这一过程中,《独立宣言》在独特的北 
美背景下逐渐形成。 
诉诸自明之理的根源早在 1724 年休·琼斯牧师谈论弗吉尼亚人的性格 

时就已述及。 


他们具有良好的天赋观念,行将学习艺术和科学,但通常他们随事业与爱好而转移注意 

力,不作深入的研究或探索事物的内蕴。他们在奠定如此良好的学识根基、得到此种教诲、获 

取此种成就之前,便己能熟练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如同被灌输了此种良好的天赋能力。恰是由 

于对事物领悟敏捷,他们具备了充足知识,并善于辞令,尽管其学识多半粗略浅薄。 

他们更喜欢通过事业交往了解人生而非埋头书本,多半只愿以最便捷的方法学习那些绝 

对必需的东西。 


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对此观点有过成熟的表述,他们是关于思维的一种反 
贵族制的美利坚思想方式的最为雄辩滔滔的发言人。富兰克林不止一次地拒 
绝参与学术论争。他如此反驳欧洲人对他的电学观点的批评:“争论容易使 
人脾性乖张,干扰其平静。”他说,假如他的观察正确,那么它们将很容易 
被别人的经验所证实;如不行,则应被屏弃。在 1786 年写给一位英国记者 
的关于美国政治进展的报告中,他概要地表述了自己关于自明之理的信念。 
“我认为我们已踏上正确的改良道路,因为我们正在进行试验。我并不反对 
所有看来似乎是错误的东西,因为通过经验来引导大众,比通过对他们空发 
议论来使他们避免错误,更能使他们获得教益。”这酷似杰斐逊的以下观点 
(见他所写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序言稿):“人们的观点与信念 
并非取决于他们自由的意志,而是不由自主地遵循理智所面对的证据。” 
欧洲自由思想的奠基者们宣称,在真理与谬误间的任何公开斗争中,真 
理终将获胜。这不过是改头换面地宣称崇信哲学家,崇信开明博学者掌握论 
辩体系的真理的神奇本领,崇信对哲学家发明符合天下万物实际样式和法则 
的体系的能力。这也无非是另一种贵族式的信念,只不过此时的贵族是哲学 
家和科学家而已。进步被等同于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所谓的“知识增长”: 
天资聪颖享有特权的少数人起着主导作用。即孔多塞侯爵写的《人类理性进 
步的历史概观》(1795 年)一书经典地表述了法国人的看法,它把最深奥 
莫测的哲学家——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说成是解放人类思想之战中 
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经过改良的玄学已使人们能够打破君王和教士们几个世 
纪来所建立的政治宗教囚笼。而这是“天才之辈,人类不朽恩主”的业绩。 
这种解释对于美利坚是格格不入的。甚至认为人类不平等是历史的源泉 
的约翰·亚当斯也因而愤愤不已。“多么遗憾呀,”亚当斯嘲讽地喊道,“这 
些天才之辈竟然不能做全人类的君王和神父!”1811 年亚当斯又加以抨击: 


法国的哲学家们过于鲁莽草率。他们精明、狡诈、自私、伪善,如同巴比伦、波斯、埃 

及、印度、希腊、罗马、土耳其、德意志、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法兰西、西班牙、意大 

利以及英格兰的政客和教士。他们并不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他们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和资 

源:结果连同他们的全部理论而遭致灭顶之灾。 

我担心,哲学家们的草率莽撞己使人类状况获得改良和改善的进展阻滞了至少一百年。 

公众的头脑日趋改进,知识增加,公众的心灵日趋向善,富于人性、公平和友善;封建 

余孽、宗教裁判、拉肢刑架、种种酷刑以及黑奴制度行将消失,如此等等。但是,哲学家们必 

须一下子臻于至善,他们比《木桶传奇》这种荒诞故事中的角色还要暴怒万分,如同租来礼服, 

扯成碎片,一缕不留。他们己被迫诉诸拿破仑,而吉本自己则成了宗教裁判的鼓吹者。他们在 

欧洲确立的是一种多么可亲和荣耀的平等、自由和博爱呀! 

亚当斯不相信天才的冷酷要求,却偏爱较为缓慢节制地提高公众的思 
想,这表达了美国人感情的底蕴。这就是华盛顿与拿破仑的差异,就是罗斯 
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同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之类阁楼出身的欧洲先知们的 
区别。 
在美洲,使人们获得解放的并不是以现代的哲学体系对抗古代的和错误 
的哲学体系的机会,而是把所有哲学带入日常生活这一检验一切的现世舞台 
的机会。任何哲学,无论如何神圣,都须经受这种检验。美国人轻视学术社 
团间的大规模智力竞赛,轻视世界左岸的艺术家和预言家们的热烈论辩,却 
看重市场的自由竞争。这种竞争在欧洲几尚无所闻,而其赤裸裸的美国形式 
在那里或许从不为人所知。奥利佛·温戴尔·霍尔姆斯法官于 1919 年写道: 
“对真理的最好考验,便是这种思想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成为被接受的力 
量。”他此言并非以单个哲学家的身份吁求哲学界同行们,而是从职业思想 
家的角度向美国的人民大众发出的呼吁。 
在十八世纪(若非更早的话),美利坚人的经历已经开始赋予我们的思 
想以这种风格。富兰克林在 1740 年 7 月 24 日的《宾夕法尼亚报》上为辩护 
出版自由而写道:“如果发表的东西堪称优良,人类便将从中受益;反之, 
如果作品不好……那么它越是发表,其欠缺之处就越是暴露,作者无论为何 
人,也必声誉日下。”同样如此,杰斐逊在敦促实现言论、出版与信仰自由 
时的论点并非立足于期望人们思想得到现代哲学的启迪,而是立足于期望容 
许每个头脑能对其独特的经验作出自由和直接的反应。他告诫说:“你自己 
的理性是上天赋予你的唯一良知,你要负责的不是你的决定的正确性,而是 
其正直性。”美利坚的基本问题须在经验的、而非论争或学术的领域内解决。 
美利坚人作出结论的捷径可以通过其进步观念展示出来。 
到十八世纪,许多欧洲思想家已通过曲折艰辛的显示智力的途径形成了 
进步观念。其中有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儿探索过的思辨哲学途径,有封合 
涅尔、孔多塞和吉本跋涉过的纯理论的历史道路。一些思想家从人的本性和 
自然法则出发加以论证,另一些思想家则将其历史视野回顾至罗马时代、苏 
格拉底、甚或原始部落时代。有些人解析人、社会和宇宙,以发现必然进步 
的基础,另一些则从遥远的古代出发,追溯它同现在乃至将来的联系。 
这一切都是一些学者的反应。在英国,进步似乎来自漫长而相对平静的 
过去,似乎是这种过去的滞缓和平淡的产物。在法国,进步似乎是一种唯有 
将来才能充分证实的希望。然而在美洲,人们既不必是历史学家,也不必是 
预言家,因为进步似乎由日常经验得到了证实。 
美洲殖民地居民自始便注意到新世界的进步是不言自明的。我们已知 
道,马萨诸塞海湾的行政长官们如此回答蔡尔德等请愿者(1646 年):“让 
他们试试在世界上建立任何殖民地或群体,试试在十六年中能否取得更多的 
成就。”大约一世纪后,伯纳比访问费城时,惊呼这块仅仅在八十年前还是 
“一片未垦荒野,唯有饿兽与野人出没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了一个欣欣向 
荣的城市。“还有什么比注视座座城市和乐土的兴起与进步,目睹一个富庶 
丰裕之邦从一个小小的拓居区或殖民地脱颖而出更使人快慰的吗?人们看到 
宾夕法尼亚就能感觉到这种快慰。”美洲的历史可以用出现在不止一个扉页 
上的下列语旬加以概括:“北美英属殖民地的渐进改良……”。 
美洲的情形使它自然而然地将进步视同成长与扩张。美洲殖民地的生存 

和充满活力本身便是进步的证明。富兰克林所得出的美洲进步的结论,来自 
于一个众目昭彰的事实:即美洲大陆旷野上居民日增。富兰克林在《关于人 
口增长和殖民等问题的评论》(1755 年)中阐释说,最大的谬误莫过于笼 
统地谈论旧世界人口增长的经验,“通过对欧洲这样被完全拓居的旧地域的 
观察而得出的各种统计资料,不适于美洲这样的新地域。”试图限制美洲的 
制造业或限定美洲的人口都将徒劳无益。“因为人口增长同嫁娶多少适成比 
例,更与谋生的便利相关。如果持家容易,成婚者便较多,婚龄也较早。” 
美洲土地富足,易于谋生,这会诱使人们及早成家,多育子女;此地人口每 
隔二十年内肯定会翻一番。“尽管有此增长,但北美土地如此广袤,完全被 
拓居自需累月经年;在那时以前,这里的劳力决不会低廉。这里无人长久为 
他人劳作,而是要谋取自己的庄园,无人会长久充当某个行业的熟练佣工, 
而是要参加到新移民队伍中间去自立基业,如此等等。因而与三十年前相比, 
宾夕法尼亚的劳力并未便宜些,尽管己输入了数以千计的劳动人手。”这里 
的劳力昂贵将妨碍殖民地的制造业同母国竞争,与此同时,它们人口的增长 
将年复一年地扩大英国货物的美洲市场。 


简言之,自然万物的丰产盲足并无限制,只有它们各自生存手段的互相干扰与挤压的情 

况……因此北美的英国人据估计现己百万以上(虽然渡海而来者据认为不足八万),然而就殖 

民地给国内厂商提供的雇工机会而言,它对英国决非区区小事,而是大有稗益。假定这百万人 

口每二十五年翻一番,下一世纪就将超过英国人口,大多数英国人就将在大洋这一边。不列颠 

帝国的势力在海上与陆上将有多大的扩展!贸易与航海将有多大的增长!船只与水手将何等众 

多! 


富兰克林认为,美洲出现的事实已在摧毁欧洲的理论。例如,英国及其 
竞争对手间各为其争夺帝国利益而引以自辩的“重商主义”理论,就是由于 
欧洲已人满为患而形成的。重商主义的背后是这么一个假设:世界财富犹如 
一块馅饼,如一国得到较大的一块,就意味着其余诸国能得到的是较小的一 
块。这种理论在日渐扩展的新大陆却如同空论。美洲何须仿效欧洲的模式? 
此间人口增长何以会威胁英国的财富?相反,正如宫兰克林所论,扩大美洲 
殖民地将会减少来自美洲制造业可能的竞争,同时还会增加英国产品的市 
场。 


这些制造业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正是由于穷苦大众贫无立锥之地,不得不以廉价劳动 

力而求免于冻馁,他们使得业主们可经营制造业并以其低廉之价格抵制了从海外进口同类产品 

并承担起自身的出口费用。 

任何人只要能占有一块土地,足以依靠自己劳动使全家丰衣足食,就不至于穷得去当工 

匠,去为主人劳作。因此只要美洲的土地足敷其人民之需,就决不会有任何数量或价值的制造 

业。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作家曾发表宏论说,一个居民稀少的森林国家的自然生计是狩猎,人口 

较多的国家则是畜牧;中等人口的国家是农业,而人口最多者是办制造业;这最后一种必须能 

维持一个正式国家的多数人民的生计,否则他们只好依靠慈善事业或坐以待毙。所以,对大不 

列颠最为有利的人口扩展问题将会由于夺取加拿大而完美地实现,因为这是这一扩展的唯一有 

效的保障。 


富兰克林在其《从殖民地及占取加拿大和瓜德罗普的角度谈大不列颠的 

利益》(与理查德·杰克逊合著,1760 年)一书中,将上述推论运用于英 
国在战胜法国后在北美推行的政策。当时在小册子和议会讲坛上辩论的问题 
是,英国是应当通过并吞加拿大把法国逐出北美,还是应当转而夺取产糖的 
瓜德罗普岛。正统的重商主义者争辩说,加拿大是冰天雪地、无人居住的一 
片荒野,加上它的漫长边界线需要防卫,所能提供的却只是一点儿皮货贸易, 
因而它势将成为英格兰母国的沉重负担;而将法国逐出北美也会危险地增加 
美利坚人的独立倾向。但是,富兰克林的看法不同,他认为成长、扩张与人 
口增植是美洲的生活法则,古代所有用人体来比拟国家的观点都不正确,因 
为一个国家的成长实际上是没有自然限制的。通过消费英国制造品,美洲市 
场将为英国的劳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