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139章

抗日保安团-第139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锟犹豫了一下,说:“身手厉害的弟兄能不能留几个?”
郑卫国一笑,说:“当然没问题。”事实上,这次来的兄弟本来就有支援冯锟的意思。之所以不主动提出来,是不想让冯锟误会。
几天之后。郑卫国悄然离开了天津。他们先出了城,然后赶到武藤商社在城外的仓库,把里面库存的军火全部带走。
这批武器是冯锟这大半年慢慢积攒下来的。每次遇到有安全的货源就顺手买下,日积月累,竟也攒下不少。前几天李楠去井阱的时候,就带了一批武器过去。不过。那个煤矿很小,带的武器太多容易惹人生疑,所以大部分还是留在这儿。
张长贵最喜欢这些东西了,一进仓库就欢喜地大呼小叫。
郑卫国皱起眉头,斥责道:“小声点儿。别把警察招来了。”
冯锟笑道:“警察一般不会来,倒是经常有土匪光顾!”
张长贵吃了一惊。说:“离城区这么近的地方怎么还有土匪?”
冯锟说:“怎么没有,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带着弟兄们跟他们干过几仗呢!”
民国时期,土匪真是多得吓人,且不说东北、绥远、蒙古、湘西这些偏远的地方,就连河南、山东腹地,天津、上海、广州这种大都市也都是土匪横行的地界儿。
1928年,据天津《益世报》报道,“迩来排地土匪势益猖獗,在咸水沽、郭庄、四里沽等十数庄,绑票勒赎之事,时有所闻。”洗郊外几个庄子还是轻的,有一股土匪竟然把墙子外洋灰桥,四乡第二警察派出所给抢了。
当时驻守的天津是傅作义将军,他见警察无力戡乱,只好调正规军清剿。没想到这土匪越剿越多,越剿越大,从最初的三五成群发展到数百人一伙。傅这样勇将也没有办法,只好让警察买来装甲车沿街巡逻,至于郊外事实上只能由乡绅自治了。
抗战暴发后,不少溃兵和难民加入了土匪的队伍,使得天津周边的治安形势更加恶化。日军忙着消灭国民政府,根本顾不上这些小鱼小虾,就采用收买、招安等怀柔手段加以拉拢,结果整个郊区都成了土匪窝子。
郑卫国奇道:“那你把物资囤积在这儿,也不怕土匪给抢了?”
冯锟指了指武藤商社的牌子,笑道:“土匪可精明着呢,哪里敢招惹日本人!”
张长贵愤愤不平地说:“这群王八蛋,就知道欺负老百姓。要是那天撞上我,非灭了他们不可!”
郑卫国灵机一动,说:“小锟,能不能通过你的关系在天津组建一支部队剿匪?”
冯锟一愣,说:“四叔,您也真敢想!把部队建在日军眼皮子底下?”
张长贵眼睛一亮,说:“有什么不行的?我看这个法子就挺好!只要搞成了,以后我们在天津外围就有了立足之地。要是天津空虚的话,说不定还可以趁乱夺城呢!”
郑卫国笑道:“你想的太多了!”天津可不比太原,这里是有日本租界的,关键时该可以抽调武装侨民作战,再加上北京、塘沽的驻军都很近,随时都可以增援。除非兵力足以硬撼两三个师团,否则想都不要想。
冯锟犹豫了一下,说:“四叔,我觉得眼下动用我这边的关系不好,一旦出了问题牵扯太大了。不如在近郊联络上一位爱国乡绅,然后以地方的名义组建自卫队或者保安团。”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你可以先组建一支武藤商社保安队,以备急用。”
冯锟说:“这个没问题,等你们走了之后我就去找天津市政府要一份批文。”
郑卫国说:“嗯好,这枪要不要给你留一批?”
冯锟笑道:“不用!守着天津,什么地方搞不到枪?”
郑卫国笑了笑,说:“那我就不跟你客套了。长贵,让弟兄们把这里面的物资全部搬走!”
张长贵欢喜道:“好咧!”
除了郑卫国带来的那批特务营战士,孟司令员和段双虎又派了一支小部队偷偷赶了过来接应。另外,冯锟的一些手下因为不适合在敌后工作也被郑卫国带了回去。
大伙儿齐心协力,把物资搬上了船。不过缴获的那艘快艇装不下,只能用作沿途护卫。大部分物资还是只能装在木头船上。郑卫国则带着张长贵等身手最好的几名弟兄坐上快艇,以便随时接应。另外,他们还换上了日军军装,到时候还可迷惑一下日军。
冯锟觉得不太安全,偷偷对郑卫国说:“大哥,您等下可要当心点。日军这段时间正在加紧巡查保定到天津的河道,万一碰上了您可别跟他们硬拼!”
郑卫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儿的,就凭小鬼子奈何不了我!”说着轻松地跳上了快艇,又把陈婉春也接了上来。
他们这艘艇上有一挺重机枪,万一碰上鬼子的巡逻快艇可以打一打。当然,尽量还是不要打为好,把这几船军火安全地送回根据地就是一场大胜了。
船队一路南下,中间还真撞上了好几拨日军的巡逻部队,不光有快艇部队,还有沿岸警备的日伪军四处巡查。北上的不少民船都被堵在一边接受检查,而且查的非常严格。每一块舱板都要细细查看。
张长贵放下望远镜,焦虑地说:“师座,前面鬼子查得好严!这里怕是过不去了,趁鬼子现在还没有发现咱们,我们改道吧!”海河流域跟长江、黄河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分支河流特别多,有些地方可以从小河汊绕过去。
郑卫国看了一眼,说:“来不及了,这个时候调头,没得惹人生疑!”
张长贵有些着急,说:“那怎么办?师座您看,前面的鬼子伪军加起来人数可不少。我们又都堵在河道上,连躲闪都没地儿啊!”
郑卫国镇定地说:“传令下去,让大家都别慌!万一暴露了,听我的命令再动手。”命令迅速一个接一个的传了下去。33师系统的战士都镇定下来,冀中的同志以前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多少有些慌乱。
船队离水面检查站越来越近,战士们或躺或坐,装作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其实都把枪放在最方便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开火。
日军只封锁了右边的河道,左边却没有设障(注:日本的交通规则是靠左行驶,船只也不例外)。张长贵说:“怎么办师座?要不要停下来?”
郑卫国整了整自己的军服,说:“别理他们,继续前进!”
船队顺着河道继续前进,一名日军军官过来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就走了。张长贵奇道:“鬼子怎么不查我们?”
郑卫国笑道:“我怎么知道?要不你去问问?”
日军或许认为从天津出来的应该接受过检查了,或者是看到了郑卫国他们的日军军装认为是自己人。当然,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船队走了大半天,眼瞅着就要到根据地了。张长贵站在船头欢喜地说:“师座,总算是平安地回来了!”
郑卫国正准备说话,突然看到远处一支人马正急驰而来……
第二百零五章 收编
不少战士也发现了对面的动静,心中刚刚松开的弦又紧绷了起来。张长贵大吼一声:“弟兄们抄家伙,准备战斗!”
那支军队明显就是冲他们来的,既然如此,任何伪装都不起作用,还不如真刀真枪地干一仗。郑卫国朝后面看了看,发现战士们一个个紧握着手中的武器,并没有退缩或者害怕的神色,不由地暗自欢喜。
一般来说,军队离根据地越近,勇气越大,信心越足。即便是三流的部队往往也能在家门口暴发出一流军队的能量,比如忻口会战中的晋绥军就让刮目相看。
现在马上就要进入根据地了,将士们战意高昂,一切阻挡在前面的敌人都将被摧毁,兵法上讲归师勿遏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敌军的逼近,船队毫不示弱地继续向前。这里有一个回头湾,水域较广,张长贵趁机指挥各船散开,以便发挥出最大的火力。
“停!”张长贵突然大喊一声,回头笑道:“弟兄们,不用打了,是自己人!”
郑卫国微微一笑,其实他早就发现了,打头是夜猫子的骑兵。
张长贵也看见了,说:“师座,是夜猫子来接应了。”
郑卫国笑道:“我早就认出来了,就想看看你们是什么反应。”一支部队是有一种节奏感的,精于此道的人老远就能看出来。
张长贵眼珠子一转,笑道:“师座。那您看我刚才的表现可以打多少分?”
现在确认脱离了险境,众人就从身上扔掉一块大石头一样。感到浑身轻松,说起话来也轻快了许多。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六十分吧,可以算作及格。”
张长贵夸张地说:“不会吧,师座!那您说,怎样做才能给满分?”
郑卫国淡淡地说:“行军打仗哪有什么满分?”
张长贵搔了搔头,一脸迷茫,显然没怎么听明白。他一抬头。突然喊道:“师座,您看快,孟司令员也来了!”
郑卫国略微吃了一惊,忙道:“快,停船靠岸!”
没想到孟司令会这么老远赶来迎接,真让郑卫国有些受宠若惊。他的做人原则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对方给予这种礼节,他当然也不能失礼。
孟司令员从马上跳下来,高兴地喊道:“郑老弟,恭喜你凯旋归来!”
郑卫国也一个健步跳到岸上,双手紧握孟司令中的手说:“卫国在这里谢谢老哥了!”从天津回来的木船和水手都是孟司令员派来的。没有他们的帮助。人回来没问题,那几船物资就别想这么顺利了。
孟司令员说:“咳,我们兄弟谁跟谁,有什么好谢的?再说了,你不知帮我们多少。这点小事算什么。”
郑卫国笑了笑,说:“孟老哥。我也要恭喜你啊!你这回在冀中连克三城,全天津都知道了。”说着掏出一份报纸递给他。
孟司令员接过一看,见上面全是替鬼子招魂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段旅长披坚执锐,立下的战功最多!”
继河间、献县之后,河北游击军又猛攻阜城,把冀中东面一线的根据地全部连成了遍,日军只能全线收缩回津浦线,士气大挫,再也不敢轻易出动了。
段双虎和夜猫子等几名高级军官围了上来,激动地敬了个礼,喊道:“师座!”
郑卫国拍拍他们的肩膀,笑道:“干得不错!”
夜猫子献宝似牵来一匹白马,说:“师座,俺缴获了一匹好马,送给您当坐骑吧!”
郑卫国一看,惊讶地说:“不比上次那匹黑马差啊,你从哪儿弄来的?”
夜猫子得意地说:“还能从哪儿,缴获的呗!”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我平时很少骑马,这么好的马放在我这儿就浪费了。这样吧,你从各骑兵部队中挑选一位战斗英雄,把这宝马奖励给他!”
夜猫子说:“不用,骑兵不能老换马,不然人和马之间就没有默契了。”
郑卫国笑道:“那好吧,这一路坐船也太闷了,正好骑马散散心。”又问船上的战士们谁愿意骑马,结果有不少人愿意上来。骑兵们刚好相反,他们都是北方人,很少坐船,与是双方就交换了一下。
在骑兵们的护送下,船只顺利地回到了根据地。孟司令员又招集河北游击军各路首领齐聚河间好好款待了郑卫国一行。当然,河间的招牌菜驴肉火烧是少不了的。战士们一个个眉开眼笑,吃得满嘴流油。
临走的时候,有乡绅给331团送来一面大旗,段双虎大喜,忙当着大家的面儿将旗面展开。
郑卫国瞥了一眼,见是猛虎扑羊的图腾就没在意。没想到大伙儿愣了愣,突然哄堂大笑起来。原来旗面上乍一看是猛虎扑羊,其实扑的是驴,是驴也就罢了,偏偏还戴着钢盔,留着日本鬼子特有的仁丹胡子。
熊处长噗嗤一笑,说:“师座,这回算是趁了段旅长的心意了!”
郑卫国奇道:“怎么讲?”
熊处长解释说:“他不是老嚷嚷着能吃也能打吗?师座您看,全在这图里面了。”
郑卫国忍不住大笑起来。这图里面既有嘲弄他们贪吃的意味,也有对他们杀敌报国的敬佩之情。也不知是哪位乡绅这么捉狭,开了这样一个玩笑。
段双虎脸皮比城墙转角还要厚,当即表态以后331团就叫猛虎扑驴团好了,专门扑杀日本鬼子这头笨驴。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休息了一天之后。郑卫国又集结部队准备南下。段双虎这几天已经陆续收拢了不少原29军的人马,还剿灭了一些土匪。部队猛涨到六千人之众,光步兵营就编了六个。
部队迅速集结好了,准备出发。熊处长突然说:“师座,我们是不是该留一个营在这里?”
郑卫国奇道:“为何?”
熊处长说:“以后从天津的物资不是要从这儿过吗?总得留一支部队接应吧!”
郑卫国一想也是,虽说孟司令员为人爽快,可是也不能老麻烦人家啊!可是要留下部队,后勤怎么办?不是还要给人家找麻烦吗?
思来想去,郑卫国决定在冀中建一个办事处。再抽调一个连驻守。以后从天津运过来的物资就可以在此中转,省得主力部队老是跑来跑去。
熊处长说:“一个连是不是少了点儿?怎么着也得弄一个营吧?”
郑卫国说:“我们要整编成一个军,兵力奇缺,不能再抽掉了。不过可以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在本地招募。”
熊处长连连点头,说:“嗯,这个办法好!”
安排妥当之后。部队又继续南下。途径献县的时候,恰好碰上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队长听说部队要南下作战,忙让弟兄们挑了二十匹上好的战马。
原来自打光复献县之后,回回们就特眼馋鬼子的大洋马。马队长多方打探,得知日军在沧州城外建有一个养马场,就在当地回民的帮助下。化装偷袭,来了个一锅端。
郑卫国本想拒绝的,毕竟战马这东西到处都需要,但是盛情难却还是收了下来,又回赠给回民教导总队五十支德国造快慢机。这枪放在当时没有不喜欢的。马队长本来还想推让一下,最后还是全部笑纳了。
从冀中南下。又到了冀南,吴全福立马带着新招的小弟归队。段双虎这回人马翻番,本来是很得意的,谁知道见了341团立马就傻眼了。因为人家足有八千人,而且兵强马壮,没有一个兵是滥竽充数的。
郑卫国也感到非常吃惊,说:“怎么招到这么多弟兄的?”
吴全福叫来一名军官,笑道:“多亏了这位赵兄相助,不然怎么招得到这许多?”
这名军官忙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卑职赵云祥,见过师座!”
郑卫国见这名军官虎背熊腰,好不欢喜,忙回了个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