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198章

抗日保安团-第198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想得入神,林蔚进来了,双手递上几封电报,说:“委座,这是一战区和97军刚刚发来的急电。他们均表示反对与日媾和,希望军委会能尽快解禁令,并出动空军协助他们展开反击。薛长官还表示要当面向您呈情。”
常凯申躺在沙发上嗯了一声,却没有伸手去接,也没有说话。林蔚看了常凯申一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又接着说道:“依卑职看,日本人很可能又在用缓兵之计,意在助其受困部队脱险,根本没有诚意……”
“好了。不要说了!”常凯申突然飞舞着手臂打断了他的话,还怒气勃发地说:“娘西匹。我难到不晓得日本人没有诚意?他们需要时间,我们就不需要吗?眼看日本人就要打到武汉了,咱们的军队在哪儿呢?”
面对声色俱厉的常凯申,林蔚感到头皮一阵发麻,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话。其实他很想跟委员长讲,几天的时间对于保卫武汉能起到多大作用?而日军却只要几天的时间就能逃出生天。孰轻孰重,您老人家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刚上任不久的军政部长陈诚也赶来劝说。这位陈部长是国军将领中对日比较坚决的一位,在一次集会上甚至公然宣称“如果委员长不抗日。我们也要打倒他”。
他这次为了说服老头子还专门带来了前保定军校校长、中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的《国防论》。
在这篇文章里面,蒋百里充分地分析了中日国情,并鼓励国民说,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无论打到什么田地,穷尽输光不要紧,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他还说。虽然论尚武我们不及敌手,但是我们也有优势。我们不是工业国而是农业国。工业国好打,占领它的关键地区他就要投降了,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打不下去了,而农业国你占领了我最重要的沿海沿江地区也不要紧。我这样一个松散的国家你没有要害可抓。所以,我们的抗战可以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这是我们打持久战的条件。
蒋百里先生最后总结说,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这一观点后来被时任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概括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实在是非常精辟。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抗日战争的通关秘籍。
可惜不管陈部长怎么劝说,常凯申都要再坚持两天看看。当天晚上,薛岳也赶到常凯申下榻的“半山庐”,他是特意坐飞机来武汉的。遗憾的是,两人谈了半夜也没有结果。
消息传到前线,将士们都非常沮丧。狡猾的程潜怕惹祸上身,要求辞职未果后干脆躲到医院装病去了。常凯申只好免去他的战区司令长官,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接任。
卫立煌也是反对和谈的,发电报对常凯申说:“你怎么能相信日本人呢?我敢打赌,只要被困部队脱险,他们立马就会翻脸。在上海、南京,他们就是这样做的。”
可常凯申却回电说:“如果日本人背信弃义,必将在国际上造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中国则可以趁机搏得国际社会的同情。”
卫立煌听了差点吐血,敌人闯进来你打都不敢打,别人凭什么同情你啊?就算有人同情弱者,那又有什么用呢?他还发电报告诫常凯申,日本人现在是有部队困在我们手中,如果让他们脱困,咱们还有得谈吗?
常凯申一想,觉得有道理,就亲自下令,要求97军彻底堵死日军东逃的通道,以便为和谈营造有利地位。
周参谋长接到电报一看,苦笑道:“委座真是太瞧得起咱们了!咱们现在光伤员就有几千,怎么可能堵得住?别的不说,光一个第五师团就够咱们喝一壶的。”
郑卫国气恼地将电报扔到了一边,沉声道:“你回电告诉委员长,要么马上解除禁令,我拼尽全力,也会给他带来一场大捷。要么他接着禁,咱儿回河北去,河南的战事老子不管了!”
熊处长目光闪烁,说:“军座,您真打算抗令不遵?”
郑卫国正在气头上,一瞪眼说:“我抗令不遵咋啦?这分明就是乱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熊处长嘿嘿一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反正是抗命,咱们何不来一把大的?”
郑卫国疑惑道:“你的意思是不顾军委会的禁令直接向被困日军发起进攻?”
熊处长笑道:“正该如此!军座,这是多好的机会啊,而且我敢说,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周参谋长却忙摆手说:“万万不可!现在委员长正在对日和谈,要是我们贸然行事。这个挑起战争,破坏和平的黑锅可就背定了。”
在当时。主张对日和谈的势力很大。不光有汪精卫这样的政界巨头,阎锡山这样的地方军阀,胡适这样的学界名人,还有像何应钦、孔祥熙这样的委员长亲信兼军政高层。甚至不少中下层百姓也支持和谈,因为他们已经受够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在这种情况下,97军怎么敢当这个出头鸟?只怕刚一动手,亲日的报纸就要指责郑卫国为了个人战功,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几顶大帽子砸也把他砸死。
熊处长一听,尴尬地说:“报歉,是我想差了。嘿,破坏和平,坑坏同胞,这些个罪名太大了,咱们97军可承受不起。”
郑卫国也感到苦恼得很。打又打不得,不打又感到可惜。这可是牺牲89万人,让千万百姓流离失所换来的机会啊!如果不能抓住,怎么对得起黄河波涛下的冤魂?
就在郑卫国一筹莫展的时候,地下党突然传来一份情报,说事情已经搞定了。让他不要烦恼,马上组织部队准备行动吧!
郑卫国奇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接头的地下党员神秘地笑道:“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果然,当天晚上军委会就发来急电,要求一战区于明日立即组织进攻,并且要求痛歼被包围的日军。为河南死难的军民报仇雪恨。
这个弯转得太大,将士们都差点没反应过来。事后才知道。是苏联人向国民政府施了压。常凯申这个人对内还是挺硬气的,几乎从来就没有服过软。可对外么,嘿嘿,从来就没有硬气过。二战结束后那么好的机会,也没敢要流求群岛,因为怕“惹麻烦”。说白了,还是怕日本,哪怕被美国佬打成了残废他也怕。
地下党为什么要介入呢?原因很简单,日军的谈判条件里面有一条——共同反共。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和谈成功了,常凯申极有可能调过头来打八路军。这是地下党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即便只有一点点可能也要抹杀在萌芽状态。
情报传到延安,大家都感到挺棘手的,因为这个时候有不少人还在幻想和平。在中g还没有掌握话语权的时候,任何表态都有可能遭到攻击甚至孤立。
最后还是太祖厉害,轻描淡写,一个漏球,直接把麻烦踢给老毛子。不出所料,苏联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炸锅了,当即向国民政府表示严重抗议和严正交涉,甚至还威胁要断绝同中国的来往。
当时西方列强大多坐壁上观,以前和中国关系不错的德国选择与日本结盟,基本上已经抛弃了中国。唯一肯支持中国的就只剩下苏联了。要是把苏联也给得罪了,那中国就彻底孤立了。
面对老毛子的威胁,常凯申终于坐不住了。他立即终止了与日本人的和谈,并向苏联人表态他是要坚决抗战到底的。至于前段时间的禁令嘛,不过是为武汉会战赢得时间,是用来迷惑日本人的。
当然,老毛子可不是好忽悠的,光动嘴皮子可不行,关键还得看行动。于是委员长又下令让一战区恢复对日攻击,要求展现出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打一个漂亮仗让国内外势力看看。
周参谋长松了口气,说:“委员长总算想通了,不然咱们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到河北可太丢人了。”
熊处长也挺高兴的,说:“是啊,只可惜耽误了一天半的时间,不然,说不定这仗早就拿下了。”
郑卫国笑道:“算了,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提了。再说,现在也不是埋怨的时候。你们马上拟定好作战方案,并向战区备案,争取携手打个漂亮仗”
周参谋长忙道:“是,军座,我这就去安排。”
次日一早,趁着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部队就出发了。因为日机缺乏夜间飞行的能力,这个时候行动最为安全,还能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开封附近的积水越来越深,战士们惊讶地发现不少村落都被淹的只剩下屋顶露在外面。很多农田也被淹没了,已经成熟的高粱被泡在水中,只剩下穗子露在水上。农民们不得不驾着船去收割。唉,一年辛苦就这么泡了汤,也不知能抢回来多少。就算今年能熬过去,那明年呢?没有了田地,他们该怎么活?
战士们大多是农民出身,感到身受,心里都憋了一肚子火。本来疲惫不堪的身体这下也充满了复仇的力量,只等着找小鬼子报仇雪恨。
ps:不好意思,更晚了,明天争取早点儿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亡命之突
禁令解除之后,34、36两个主力旅迅速西进,死死掐住了日军的退路。为了扼制日军的行动,34旅还派了不少小部队向敌纵深穿插,试图将其分割包围。
其中一个连以洪水做掩护顺利地绕开了日军的外围阵地,径直向开封西侧扑去。这里是日军三大师团的接合部,位置非常重要。
天上下着小雨,但部队还在顽强向前推进,这仅仅是多路穿插部队中的一支。突然,带队的连长大手一挥,低声喝道:“停!”战士们以为发现敌情忙止住脚步,拉开枪栓将子弹上了膛。
副连长疑惑道:“怎么啦,连长,有情况?”
连长说:“嘘,别说话,你听!”
大伙儿忙把耳朵竖了起来,果然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声音应该是从前方村落传来的。因为隔得较远,所以声音很小,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到。
一名战士大怒,骂道:“奶奶的,肯定是小鬼子又在祸害咱们中国人!”
“肯定是,这群畜生最喜欢杀人取乐!”
“连长,别等了,咱们赶快去救人吧!”
“是啊,连长!救人要紧!”
……
战士们心急始焚,又愤恨不已,纷纷向连长请战。
副连长看了一眼,说:“打一仗吧,连长!”虽然有暴露目标的危险,但同时也会给日军造成恐慌,加速他们的崩溃。
连长略想了一下。说:“好,各排注意。目标前方村落,分头突击,一个鬼子也不能放过。”
几名排长应了一声,忙带着部队向前扑去。滔天的怒火迅速转化成了盎然的杀意,将士们一个个紧紧握住了手中的钢枪,只等着跟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四百米、两百米、一百米、五十米,越来越近,眼见就要突入村庄了。里面的哭喊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凄惨,战士们心里痛得直流血,恨不得马上就冲进去营救。
可就在这时,村口一名日军哨兵突然转了过来,正好瞧见突击排的战士。他突然看到这么多敌人,吓得大叫一声,一拉枪栓就要鸣枪示警。
好在他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就在这名哨兵拉开枪栓的同时。一双有力的大手闪电般地从后伸出,轻轻一扭就拧断了他的脖子。
战士们崇拜地看了一眼,迅速从村外的土围子钻了进去,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惊呆了。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大块平坦的麦场。不少日本伤兵(注意,不是中国人)被他们的同伴绑在椅子上,一个个绑得像杀猪一样结实。在麦场上放着。
不一会,他们身上就被浇上汽油,然后点燃木柴往他们身上扔,呼一声,火窜得老高。几个伤兵在椅子上痛得哇哇大哭大叫,死命地挣扎。可怎么也挣扎不开。旁边的日本士兵都低下头,不敢抬头去看。
另外,在麦场的一角还有一些被烧得扭曲的残骸,可见这并不是第一次大烧活人了。还有一些绑着没烧的,此时更是吓得面无人色,不住地讨饶。
翻译低声道:“操,小鬼子可真狠毒啊!”
突击排长忙道:“别扯那些没用的,快给翻译下,那些小鬼子瞎叫唤啥?”
翻译脸色有些古怪,愣了一下才说:“他们在喊还能为天皇效力,求长官们不要杀害。”
排长啐了一口唾沫,骂道:“操,真他娘的贱!”又冲战士们挥挥手说:“都别傻看着了,准备动手!”
没过多久,其他几个排的战士也运动到位了。随着连长一声令下,各排迅速向村内敌军扑去。日军这段时间一直在跟洪水做斗争,根本没想到中国军队会突破层层险阻冲了进来。当机枪手开始突突的时候,大部分日军士兵甚至还空着手。特别是那帮大烧活人的家伙,一堆人全成了活靶子。
几分钟后,战斗完全停止了,地上躺满了日军的尸体。连长特意凑近看了看,发现除了几名军官脸上还有些油光,其余的士卒都是形容枯槁,饿的只剩半条命了。当然,现在连半条命都没有了。由于人手、口粮、弹药都不够,他下令不留俘虏。
“连长,那这些人怎么办?”一名班长跑过来请示,指了指麦场上那些被绑着的鬼子,有的身上火还没灭,烧了半死,还在挣扎呻吟,有的还没开始烧,正惊恐地看着这些中国士兵。
连长走过去看了看,说:“已经烧了的就给他们一个痛快吧!没烧的让翻译审审,咱们的行踪多半暴露了,得尽快转移。”
翻译忙上前跟那些日本兵谈了起来。这些家伙早就被吓破了胆,基本上问什么就说什么,只有一两个不肯说话。
连长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问出来了吗?周围日军各部都是怎么布防的?”
翻译迟疑了一下,说:“据他们说,现在日军根本没有布防。除了少量日军被冲散以外,大部分都收缩在中牟、开封、蔚氏三个地方。”
连长不信,说:“胡说!怎么可能不布防呢?”
一名被绑在椅子上的日本兵说:“长官,没有粮食,所以没有布防。”
连长惊讶地说:“你会说中国话?”
日本兵忙点头,似乎是想行礼,不过身子被绑着,显得有些滑稽。他说:“哈依!会一点点,我的以前,在满洲的干话。”
连长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眯着眼睛说:“这么说当年抢走俺们东北的,也有你一份啰?”
日本兵看他脸色不善,忙道:“误会。误会,我的满铁职员的干活。军人的不是。”
连长脸色稍缓,又问道:“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日本人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