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254章

抗日保安团-第254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军长欢喜地说:“这是好事儿啊,虽然少了旅级番号,可实际上还多了一个团。”
郑卫国尴尬地笑了笑,解释说:“从长远来看是多了一个团,不过新编入我集团军的105师和108师损失太大,军区暂时无力补充,只能作为架子师,保留番号。幸存将士都将充实到其它部队去。也就是说调整之后63军就只有两师六团了。”
冯军长恍然大悟,笑道:“原来是这样!请总座放心,职部等坚决服从命令,绝不会有保存实力的想法。”又解释说:“只要对抗日有利,掉脑袋都不怕,哪儿还在乎这些呢!”
郑卫国欣慰地点了点头。历史上的63军绝对称得上忍辱负重。开始独自在关外坚持战斗,后来又从吉林杀出重围,进入关内以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嘉奖,还被裁撤为91师。永定河战斗损失惨重,不但没有补充,反从甲等降为乙等。可他们却一直活跃在抗战第一线,直到在武汉会战中被打得几乎全军覆灭。作为一名将领,有此部队,夫复何求?
申请很快递交到了军政部的案头。陈部长不敢擅专,又拿去请常凯申同志批示。当时刚好碰上德安大捷,委员长一想郑胡子也是立了大功的。没他搞来的那么大炮,哪能赢得这么痛快?改成三三制以后,也无非是多了一个团,这点饷钱他还是出得起的。于是大笔一挥,便照准了,还让军政部私下奖励了郑胡子十万法币。
德安大捷确实是好处多多,不仅让郑卫国在委员长那里讨了个彩头,德国人的态度也悄然发生转变。像那个押运物资的海森堡少校,到了根据地以后一直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这回却亲自登门求见。
“郑,恭喜你!”海森堡少校学中国人的礼仪拱了拱手说:“中国军队取得了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说是恭喜,脸上却是洋洋自得的神色。仿佛指挥这场战斗的指挥官是他本人一样。德国现在与日本结盟,自有他们的消息渠道。得知日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接连遭受了猛烈地炮火袭击。海森堡立即意识到这次胜利与他带来的军火有关,甚至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让海森堡感到非常得意,仿佛东亚两个大国的命运就操纵在他的手心里一样。
郑卫国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用心,故意不接这茬,只是漫不经心地说:“是的,非常了不起。我们的将士不缺乏勇敢和智慧,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点点先进武器而已。别看日军猖獗一时,最终胜利的一定是我们。”
海森堡想起了在四川见到的那些为了验证药效不惜以身试枪的“士兵”。愣了愣说:“是的,非常勇敢!我相信你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八国联军做不到的事情,日本人也不可能。”
他愣了一会儿又说:“不过就算如此,元首也不会选择支持你们的。”
郑卫国听了有些气恼,忙问道:“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元首对我们中国有成见。”
“噢,不,不。不!”海森堡摆手说:“当然不是,事实上元首更喜欢中国,而不是看起来就令人厌恶的日本。但元首不可能因为私人感情而损害德意志的利益。”见郑胡子没听明白,又解释说:“德意志帝国需要盟友帮助我们牵制英国,你们没有海军,我们只能选择日本!”
郑卫国默然无语。暗自叹了一口气,海军啊!
“郑,你们的物资究竟什么能搬完?”海森堡又催问道:“总不能让我们一直等下去吧?”三两句话说完,海森堡又开始催要青霉素,或许这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物资刚到华北。海森堡少校就匆匆赶来要求郑卫国履行合约,也就是索要青霉素高产菌株以及提炼方法。郑卫国一直拖着没给。倒不是想赖账,而是想以此吊住小胡子的胃口,便于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我们已经加快进度了,只是这批物资数量较大,还需要一点时间。”郑卫国随口敷衍了一句,又抛出一个诱饵:“为了被偿贵方的损失,我愿意做出一点补偿。”
海森堡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神色,耸耸肩说:“什么补偿?又是什么新型武器么?如果跟上次的火箭筒一样我想还是算了吧。”
郑卫国看过不少穿越小说,里面火箭筒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快的大杀器。于是特意让兵工厂制造了一门劣制大威力无后坐力式火箭筒。一开始确实糊弄了一些人,比如马塞尔武官就答应帮忙推荐给克虏伯公司。可海森堡少校到来之后却把郑胡子的“创意”大肆嘲弄了一番,因为这种火箭筒德军早就在研制了,而且比郑胡子手上的还要先进。
本来郑卫国还知道更先进的火箭筒,比如内置火箭发动机的巴祖卡系列。可这种武器要比无后坐力式火箭筒复杂得多,又没有合适的推进剂。依兵工厂目前的条件根本造不出来。没有图纸和样品,光靠一个创意显然很难说服古板的德国人。
“武器看不上眼,那么油田呢?”郑卫国虽然很想揍这个贱人一顿,但还是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毕竟每一次成功交易都能挽救更多的国人生命。
“什么东西?”海森堡少校随口问了一句,突然瞪大眼睛说:“油田!郑,你刚才说的是油田吗?”
郑卫国暗喜,心想鱼儿终于上钩了,笑道:“不错,就是油田!”
海森堡少校忙像机关枪一样问道:“在哪里?是在中国吗?有多大产量?”
“不,当然不是中国。众所周知,中国是贫油国。”郑卫国先否定了一句,然后解释说:“我手上有一份全欧洲未开采油田的资料,总储量大的惊人!其中有几块油田就在贵国的领土上。”
“什么?”海森堡惊呼道:“你是在开玩笑吗?”当时石油界认定的贫油国不仅包括中国和日本,也包括德国,所以小胡子元首才拼命地抢油田,又拼命开发煤炼油技术。
事实上不仅中国有大油田,德国也有。在郑卫国穿越之前,德国本土有四十四块油田,大部分都是70年代石油危机时勘探出来的。此外据德国石油公司判断,至少还有5亿6000万吨的石油埋藏在地下等着人们去发现。
“海森堡少校,我以军人的人格来担保此事。建议你马上通知贵国政府在我指定的地点进行勘探,我可以肯定那里有石油!”郑卫国曾接触过一个密级较高的能源计划,对于这些油田的位置非常了解。
本以为这件事情手到擒来,孰料海森堡少校根本不信,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肯报告给国内。
“郑,这太荒谬了!我知道你想要武器,也非常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海森堡摊开双手说:“可是我帮不了你,我不能损坏德意志的利益。”
郑卫国被气得直翻白眼,却拿这个固执的家伙没有一点办法。他想了一下,对柱子低声吩咐了几句。没过多久,柱子带着几名卫兵抬了一口大箱进来。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条,约莫数百根。
金光灿烂,晃得海森堡眼睛都睁不开了。“郑将军,您这是?”海森堡希望这是郑卫国用来贿赂他的,不过看神情似乎不像。
郑卫国指着金条对海森堡说:“这些钱够打一口油井吗?”
“当然!”海森堡感到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激动地说:“别说一口油井,就算是十口油井也够了!”
“很好!”郑卫国点点头说:“你现在马上通知贵国政府在我指定的一处地点开采石油。如果你们没有找到石油,这些黄金都是你的!”
海森堡愣了愣,惊讶地说:“真的有石油吗?”
郑卫国说:“当然,我不会拿这么多黄金跟你开笑!”
海森堡犹豫了一下,终于点点头说:“好,我可以试试看。”如果挖出石油就是大功一件,即便没有,也能赚上一笔不是?
情报很快传到了德国国内,一开始大家都认为不靠谱,但海森堡一再强调中国的郑将军愿意承担开采费用。迫切需要石油的小胡子还是同意试一试,于是从军队抽调了一支工程部队前去勘探。为了防止英法间谍的破坏,是打着建筑公司的招牌去的。
郑卫国提供的地点非常精确,因为那是他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一次踩点行动亲眼看到的油井。油井周边有不少二战之前的老建筑,非常好识别。从那个地点往下挖肯定错不了。
“长官,为什么上级要在这个地方进行地质勘探?”为了保密,德国高层对工程队也没有说实话,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要勘探当地的矿产。
队长耸耸肩说:“谁知道呢,或许上面认为这里有石油!”
工程兵们都哄笑起来。
开钻大约一个星期,钻头像是刺穿了什么东西,猛得一震。井架也突然猛烈地颤抖起来,士兵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都惊慌地跑开。然而还没跑出多远,只听轰得一声巨响,一道黑色的匹练喷薄而出,巨大的力道当场将井冲倒在地。惊得目瞪口呆的工程兵们还没来得及跑远就被浇了满身的石油。
队长欣喜若狂,跌跌撞撞跑回营账,拿起电话结结巴巴喊道:“长官,我们在巴伐利亚发现了石油!”
第三百五十八章 换装
发现石油的消息传来,整个德国高层都沸腾了。笑歪了嘴的小胡子元首忙让工程部队立即对该地区进行一次拉网式勘探,看究竟有多大储量。同时还紧急抽调党卫军将该区域全部封锁,并列为军事禁区,对外称某某化工厂。
想起消息来源,元首又赶紧命令远在中国的海森堡少校问问那位神秘的郑将军还有没有其它的油田地址,只要有油田,武器不是问题,总之越多越好。命令下达之后,小胡子元首还是感觉不放心,又紧急抽调了一批精干人员远赴中国专程调查此事。
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海森堡少校接到命令后立马就傻眼了,慌忙跑去求见郑卫国。不过这个时候郑卫国正忙着63军的整编换装事宜,根本没空搭理他,就让柱子给挡驾了。
柱子对海森堡说:“俺们总司令说了,大家都忙,见面就不必了。反正物资马上就要搬运完毕,等下个星期交接完青霉素你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海森堡急得满头大汗,忙道:“可是油田……”
柱子挪揄道:“怎么,你们还没找到石油?”
海森堡连连点头,说:“找到了,真的找到了,感谢上帝,感谢郑将军的指点,我们确实在那个地方发现了石油!”说着还忍不住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
柱子学海森堡的样子耸耸肩膀,摊开双手说:“那不就结了?你不是还想要那些黄金吧!当时咱们可说好了,没找到石油才归你。现在你们既然找到了石油,自然就不能做数了。”
海森堡忙解释道:“不,我不是想要黄金,而是想跟郑将军继续交易。”他一急。汉语就不太灵便了,指着自己说:“我们出武器!”又指着郑卫国的书房说:“郑将军告诉我们油田。”
柱子恍然大悟说:“哦,原来是为这事儿来的,你早说嘛!海少校,那你说说看。都能给咱儿提供什么武器?”
海森堡忙道:“这个,我,我还要向元首请示,不过都可以谈,可以谈……”
柱子一脸不耐烦地说:“你们还是商量好了再来找总司令吧,他老人家现在正忙着呢!哪有时间陪你们磨矶?”
海森堡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向上级请示,走之前还特意从身上摸出两根金条递给柱子,赔笑道:“请在郑将军面前多多美言,之前鄙人多有得罪,还请谅解。”
柱子哈哈一笑,随手将金条揣进了兜里。拍着海森堡的肩膀笑道:“不错不错,入乡随俗,学习得还挺快。”说着满脸欢喜地去找郑卫国汇报。
郑胡子此时正在63军视察整编及换装情况。由于取得了冯军长的支持,整编过程非常顺利。全军师级番号仍为91师和92师,各辖三团,同时取消了旅级番号。
仅从步兵来看,部队从四旅八团缩编成六团。是大大地缩编了,但同时又新建和扩编了不少辅助兵种和技术兵种部队,总兵力不仅没有下降,还增加了不少。仅军部直辖部队就有野战炮团、骑兵搜索团、工程兵团、辎重兵团、通讯团、战防炮营(装备12门47毫米奥地利百禄战防炮)、卫生队暨野战医院、病马场、战地修械所等。
其中野战炮团下设三营,一营为野战炮营,装备十二门三八式野炮,均采用了新式炮架,最远射程达到了11500米;二营为安全防护营,既有步兵守卫部队,又有防空部队。装备有八二迫击炮两门、20毫米苏罗通高炮两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两门和八挺九二式重机枪;三营为后勤保障营,负责弹药供给、出行保障和紧急修理等任务。用冯军长的话讲,就是把这些野炮当祖宗伺候的。
骑兵搜索团是以骑兵为主,辅以自行车、马拉大车部队。负责部队的警戒、侦察等任务,在必要时还可以作为快速反应部队使用。
工程兵团负责的项目很多,包括布雷扫雷、爆破排爆、防火防化、工事营造、舟桥道路等,几乎涵盖了现代意义上工程兵的所有种类。
其余各单位一目了然,就不过多描述了。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兵团和辎重兵团都是从主力部队中抽调人员组建的,类似于日军师团的工兵联队和辎重兵联队。
后世编写的第四十一集团军军史对于这次整编评价极高,称其在正规化进程中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评判一支军队是否正规,不仅要看它的战斗部队,还要看它的非战斗部队。某种意义上,非战斗部队甚至比战斗部队更为重要。
而中日两军差距最大的地方,恰恰就在于非战斗部队,特别是后勤辅助部队。国军的后勤部队往往就一个“输卒团”,没有任何战斗能力。而日军后勤部队所占比例却达到了三分之一,战斗力也很强。除了没有重武器以外,其余均向战斗部队靠齐。比如平型关战斗中的第五师团的兵站部队就差点让115师崩坏了牙。
“总座!”周参谋长和冯军长得知郑卫国在这儿,不敢怠慢,忙带着几名军官赶了过来。
郑卫国摆摆手说:“我只是随便看看,你们忙你们的!”
冯军长笑道:“没事儿,我们也忙得差不多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该布置的也布置了。剩下的事情各级军官会做好的,用不着我们出手。”
正说着,一个步兵营的官兵们唱着军歌整整齐齐地开了过来,足有千人上下,浩浩荡荡排了一个五列的长纵队。他们是来换装的。这个过程比较有趣,首先以营连为单位分门别类地封存旧装备,并上交装备部,然后统一洗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