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368章

抗日保安团-第368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卫国赞许地点了点头,说:“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可以成全一下他!”
周参谋长奇道:“怎么讲?”
郑卫国解释说:“日军若是稳扎稳打,以重兵保护补给线,那我们就很难打破僵局。相反,如果日军急于求成,快速推进,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
周参谋长笑道:“总座的想法总是出人意料。不过冈村是我们的老对手了,只怕轻易不会上当。”
郑卫国点头说:“嗯,这个老狐狸,指望他上当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可以利用日本国内对他的压力,来迫使他就范。”
“只要这回冈村屈服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那接下来再想回到稳扎稳打的路子上就难了。军部和政府都不会答应。”
周参谋长笑道:“嗯,不错,这种打法旷日废时,成本又高,只怕裕仁都不乐意!”
……
随后,冀中各部队主动放弃了任丘、河间两县,使得日军暂时打通了保定到沧州的公路。而且东西两路大军成功会师,将冀中根据地拦腰切成了两段。
“将军阁下!”山下奉文兴冲冲地走了进来,恭敬地说:“军部来电了,是对您的嘉奖电!上面还有天皇陛下对您的嘉勉之辞。”
冈村淡淡地说:“嗯,请放在那儿吧!有劳了,山下君。”
山下奉文愣了一下,疑惑道:“司令官阁下好像不太高兴?”
冈村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唉,吞下郑胡子的诱饵,有什么好高兴的?”又问道:“电报里是不是要我尽快打通平大公路和德石公路。”
山下奉文敬佩道:“将军阁下果然是料事如神,除了这些,军部还要求您务必在两个月内结束华北的战事,并消灭郑胡子的主力。”
“纳尼?”冈村惊呼一声,忙从桌上抓起电报,一连看了几遍,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过了半晌才道:“帝国要同露西亚开战了?”
山下奉文四下看了看,见没有人才回答道:“我们的盟友虽然没有明说,但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分析,德苏之间马上就将爆发一场大战。国内很多人都要求与德国东西并进,彻底消灭露西亚,所以华北的战事必须尽快结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筹码!”
ps:汗,今天是山人自己作死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战前的波澜
天津南部,一支身着便衣的小部队正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公路边上的杂草丛中。这是四分区所属的一支侦察部队,奉命对日军后方及补给线进行抵近侦察。队员们轻车熟路,一次次避过了日伪军的搜查,正密切地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一名眼尖的侦察员突然指着前方叫道:“排长,你快看!”
排长忙拿起望远镜,只见正北方突然腾起老高一团烟尘且滚滚而来,不禁吃惊地说:“这个灰尘扬得是又高又直,应该是卡车,马车没这么快,扬起的灰尘也没这么大。”
“我的乖乖,这么老高,卡车数量只怕不老少!”
“走,我们钻到旁边看看,数一数就知道了。”
“是,排长!”
轰隆隆……日军的车队越来越近,很快,就连地面都开始颤抖起来。一名侦察员吃惊地说:“怎么这么大动静,得多少辆卡车啊!”
排长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别一惊一乍的,等下趁车队过来的时候好好数数,然后向军分区报告。”
……
这个情报层层上传,很快到了参谋部手上。周参谋长接到电报,不敢怠慢,忙找到郑卫国,汇报说:“总座,有最新情报。日军在津浦线上又增兵了,清一色的卡车机动,而且……”
郑卫国问道:“而且什么?”
周参谋长略显不安地说:“而且这些卡车是华北比较少见的五十铃94式三轴卡车。”
郑卫国追问道:“就是六个轮子的那种?”
周参谋长点了点头,说:“对,就是那种。这个卡车的载重能力比以前的丰田和日产小卡车要强上不少。而且根据我们的情报,日军现在拥用的这种卡车数量不多,大部分都放在东北地区。如此看来,这批援军恐怕也是从关东军那边调过来的。”
“关东军!”郑卫国仔细咀嚼着这个信息,却是满头雾水。冈村宁次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要大举增兵呢?现在制约日军作战能力的是后勤,不是兵力啊!调的兵越多,后勤压力不是更大吗?
正疑惑着。程政委突然赶来,进门便叫道:“司令员,有客人来了,你要不要去见一见?”进来一看见周参谋长也在,又笑道:“哟,老周也在呢?”
周参谋长点点头,解释说:“嗯。日军又有大批部队增援,我们正琢磨着呢!”
程政委哦了一声,倒也没有多问。现在冀中各部队军政分工非常明确,部队训练、情报、作战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参谋部统一调度;人事调动、编制、组织宣传、奖惩、军法、政治思想工作等则由政治部负责;卫生、生活、补给、后勤、辎重由后勤部负责;武器装备的生产、维护和配备等则由装备部负责。
郑卫国随口问道:“客人,哪里来的客人?”
程政委笑答道:“西域!”
郑卫国恍然大悟,忙道:“参谋长。刚才这个情报很重要,不过我暂时也没有头绪,你们参谋部先分析一下,必要时还可以请其它部门配合。”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明白!”
郑卫国拍了拍程政委的肩膀,说:“走,我们先去会会西域来的客人。”
两人很快来到指挥部的会客厅。有三位客人正有说有笑。看茶的颜色,显然已经到了一阵子了。
程政委走在前面,伸手说:“我给同志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二战区郑司令长官!”
三人都拱手笑道:“久仰久仰!”
程政委又指着一颇为帅气的中年人道:“司令员,这位是陈潭秋同志。”他怕郑卫国不了解底细,又补充了一句:“陈潭秋同志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现在担任八路军驻迪化办事处负责人”
郑卫国忙伸手跟他握了一下,心想好家伙。一大代表,那就是我党元老啊!现在党内有这个资历的可不多。
程政委又指着一位貌似太祖的中年人,介绍道:“司令员,这位是毛泽民同志,在西域省担任财政厅、民政厅厅长。”
郑卫国笑道:“我知道,是我党的钱袋子嘛!”
毛泽民忙摆手笑道:“要说钱袋子,我可不敢跟郑长官相比。”
陈潭秋也道:“是啊。从延安出发的时候,同志们还让我转达对郑长官的谢意了。要是没有郑长官的接济,我们八路军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郑卫国尴尬地看了程政委一眼,心里不禁有些疑惑。难道这两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这个保密级别也太高了吧!却见程政委使了个眼色,知道这么做必有用意,就没说穿。
还剩下一名年轻的小伙子,程政委介绍说:“这位是林基路同志,在西域酷车县担任县长。”
陈潭秋趁机介绍道:“为梁(林基路的字)可是我党的人才,在日本留过学。这次到西域之后,为梁在酷车县做了很多解民于倒悬的好事、实事,被当地人称为林青天!”
林基路有些脸嫩,忙道:“陈书记就别赶着夸我了,我不过是凭着良心去做事,可当不起青天这个称呼。”
郑卫国赞许地说:“哎,能凭良心做事,这样的官就当得起!”
寒暄一阵之后,众人分主客坐下。陈潭秋他们三人之前都是在西域工作,因为西域当时的统治者盛世才这个时候还是一心抱着苏联老毛子的大腿,对中g也帮了不少忙,所以允许中g在西域发展力量、培训人员。
不过盛世才这个人,既不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也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究其实质,是一个野心家、独裁者。他曾把西域政府和gc党、gmt合称为“中国三大政治集团”,又以国共两党以外的“第三领袖”自居,而且把他与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常凯申、毛太祖一起并称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六大领袖”。足见何等猖狂和可笑!
原中g驻西域代表邓发对他曾有过精辟的评价:“盛世才,就其出身来说,是个野心军阀;就其思想来说,是个土皇帝;就其行为来说。是个狼种猪。”
历史上,德军长驱直入,苏联节节败退,损兵折将不说,还丢掉了大片国土。盛世才一看,这老毛子是要亡啊,于是立马改换门庭。投了常凯申。而且还把中g在西域的人员屠杀一空,其中就包括陈潭秋等人。
郑卫国对这件事情大概知道一点儿,但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只好极力劝说延安早点儿把人撤出来。一开始太祖他们还有点儿舍不得放弃这么一块地盘,但近段时间那边儿的风头渐渐不对。终于引起了大家的警觉。陈潭秋他们这只是第一批,陆续还会有几批撤出来。
双方谈了一阵,终于到了实质性的问题上。陈潭秋半开玩笑地说:“郑长官,实不相瞒,我们这次是来找您化缘来了?”
“哦?”郑卫国奇道:“此话怎讲?”
毛泽民解释说:“是这样,眼下日寇重兵进剿华北,对抗战的大局极为不利。延安多番考虑。决定再派一批干部进入东北,重新开辟南北满根据地,牵制关东军,从而减轻敌军对华北的压力。”
陈潭秋接着讲道:“可惜我们实力有限,所以想请郑长官帮忙把我们送到东北,并且”他有些尴尬地说道:“请郑长官帮我们提供一批经费。”
郑卫国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想法是好,不过时机恐怕不对!如果东北有发展的机会。当初我就不会劝抗联撤回国了。”
陈潭秋郑重其事地说道:“郑长官,请恕我直言,当初就不该把抗联撤回来。现在部队想打到关外,可不容易啊。”
郑卫国摆手说:“抗联要是不撤回来,只怕早就打光了。陈书记想过没有,部队在东北如何立足?”
陈潭秋很肯定地回答道:“只要我们一心为民从着想,民众会支持我们!而且这回苏联也有表态。表示给我们一批物资,帮助我们在远东发展。”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看来陈书记对东北的情况不太了解啊!不知道你们之前有没有向抗联的同志了解情况?”
毛泽民尴尬地说:“这个是我们的工作不够细致,确实还没有!”又解释说:“我们回到延安的时候。抗联的同志们已经结束在抗大的学习,回绥远整训部队去了。所以我们打算先到冀中,然后在这里与抗联的同志汇合。”
陈潭秋也解释说:“我们打算在冀中集中整训三个月,然后再进入东北。”
郑卫国笑道:“原来是这样,不过你们对困难恐怕估计不够啊!东北的问题可不是整训三个月就能解决的。”
陈潭秋奇道:“哦,还要向郑长官请教!”
郑卫国摆手说:“请教不敢当,不过有些情况必须要如实告诉你们。第一,日军在东北的统治已经趋于稳定,老百姓生活水平甚至比关内还好,民心思安。说句不好听的,大家已经习惯当亡国奴了。你们这个时候空口白牙的让他们跟小鬼子去拼命,几乎不可能。”
“至于第二点,依我跟老毛子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苏联的支援向来是靠不住的。就算斯大林确实有这个打算,那也得等这批物资到了手上才能算数。”
陈潭秋脸色有些难看,生气地说:“照郑长官的意思,那东北就永远别想收回了?”
郑卫国解释说:“当然不是!现在日本的国力正雄,对东北民众的盘剥相对较轻。但照这样打下去,日本国力很快就会枯竭,随着战事的发展,小鬼子迟早会残酷压榨东北百姓。到那个时候,我军再向东北发展就比较容易了,人民群众也会认清日本侵略者的本质。”
“这?”陈潭秋三人相视一眼,都有些不知所措。在离开延安之前,太祖表示有问题就去找郑胡子,没想到郑胡子却不肯帮忙,这可咋办?
程政委见有些冷场,忙站起来打个圆场,说:“这样吧,重新打回东北也不是一件小事,几位就容我们先商议一下。过两天再给答复如何?”
陈潭秋无奈道:“也好!”
郑卫国忙道:“几位一路上鞍马劳顿,肯定很辛苦了,先去招待所休息一下。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
送走几位客人之后,郑卫国忙问道:“老程,他们怎么好像不知道我的身份?”
程政委点头笑道:“呵,是没说。主席吩咐过了,你现在的位置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所以凡是不相关的人员统统保密。而且他们这些人马上就要进入东北了,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万一哪一个经受不住考验,泄密了怎么办?”
郑卫国有些明白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延安方面怎么又急着进入东北呢?之前不是说好了。等日军在东北的统治被削弱之后再动手吗?现在这个时候,你看,还不如39年呢!就算要动手,那也得等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啊!”
程政委解释说:“哎,现在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啊!别看我们在华北搞得红红火火,但在整体战略上却是极为被动。像这回日军大举进攻,华北之外连个呼应的都没有。加上这回又放弃了西域。中央势必要开辟新的战略区。”
“哦,是这样!”郑卫国感觉有点儿明白了,又问道:“这里面只怕还有老毛子的原因吧?”
程政委笑了笑,说:“就知道瞒不住你!苏联方面表示西线压力太大,要求我党在敌后发起反攻,减轻他们在东线的压力,好全力对付西面的德国人。”
郑卫国哂笑道:“哼,这老毛子真是异想天开。凭我们的实力如何反击?送死还差不多。依主席的智慧,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吧!再说了,抗战都打了五年,老毛子连颗子弹都不肯给我党,只发了几十本书,凭什么让我们去给他们堵枪眼?天下间没这样的道理!”
程政委叹了口气,说:“主席当然是反对的。可党内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最后大家各退一步,决定先派部分力量在东北先尝试一下。”
在这个时空里,八路军比历史同期至少强大了十倍(算火力),有些人就开始头脑发热了。一方面是除于对苏联的感情。另一方面则是眼馋斯大林承诺的那些武器。而且这个陷饼确实很有诱惑力,东北,谁不眼馋啊!
“不行!”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我得给中央发电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派人去东北搞什么暴动。这样只会白白损失力量。”
程政委摇头说:“中央既然做了决定,恐怕不会轻易放弃。我们还是想办法怎么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