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6章

抗日保安团-第6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说:“下一组!”战士们松了一口气,慌忙退了一下来,生怕动作慢了又惹团座发火。
下一组的表现也不比这一组强,本来郑卫国还希望从士兵中找出一些什么猎户世家、天生神射的人才出来,可惜一个也没有。等战士们射击结束,郑卫国的脸都有锅底那么黑了。
接下来的是对军官们的测试,他们的表现相对要好一些,除了李大壮以外没人脱靶。郑卫国又让张海岩将靶子移到一百米处,让军官们和射击成绩较好的士兵又射了一轮。一百米还算不错,可移到两百米后能打中的就只有张海岩和三溜子两个人了。
郑卫国把李大壮叫了过来,怒斥道:“你是怎么搞的!五十米的靶子都打不准?”
大壮又羞又惭,说:“俺,俺一直用短枪,长枪有些不顺手。”
郑卫国哼了一声,说:“那你用短枪能打中靶子吗?”
李大壮犹豫了一下,没敢应下来。盒子炮虽然在一百五十米外还有杀伤力,可这种枪的指向性精度太低,如果不经常练习,很难保证射击水平。大壮一度把枪法练得不错,可这一两年的太平日子已经让他的枪法大幅倒退。
测试完之后,郑卫国让指战员们又打了几轮,试图找出其中的症结。他发现到很多枪法差的战士主要是因为射击姿势不正确,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瞄准。他深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怒火,让战士们保持射击姿势,手把手地教起来。
不过,郑卫国很快发现,一个一个来教是不现实的。战士们不光是不懂得瞄准射击,也不懂得维护保养枪支,战术动作就更不懂了。要教的东西这么多,郑卫国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最后,他决定以警卫班为基础组建一支教员队,张海岩兼任教员队队长。郑卫国头一天教会这些教员,教员们第二天再去教其他人。
忙活了一下午,郑卫国感到很累。真的很累,用他的话讲,教这些熊兵打枪比消灭一窝恐怖分子还难。
张海岩见状,打趣道:“团座,您也别急!明天那个女学生来了,弟兄们肯定会给您争气的!”
郑卫国笑着说:“什么话!打的不好也是丢他们自个儿的脸,关我屁事!再说,那些学生们来不来还不一定呢!”
第九章 严酷训练的前兆
第二天,郑卫国依旧带着保安团指战员们在靶场训练。那个叫芷兰的女学生还真的来了。除了她以外,还有十几名年轻学生也跟着过来看热闹。正在训练的战士们都忍不住偷偷看那些女学生。当然学生们对这些大头兵也比较好奇。至于有没有王八看眼豆对上眼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芷兰远远就喊道:“郑团长,俺们来学打枪了!”
郑卫国笑道:“我代表抗日保安团欢迎你们!你们都是来学打枪的?”
不等其他人回答,芷兰就忙道:“是啊!是啊!郑团长,你可不许反悔!”
郑卫国哈哈一笑,专门挑了十余杆好枪共他们学习,说:“这是我们保安团最好的一批枪支了,我先给你们讲解一下步枪的基本知识。等你们对步枪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再教你们使用实弹射击。”
芷兰忙拍拍手,说:“好!快讲,快讲,讲完了好实弹射击。”
郑卫国就从步枪的构造说起,他拿了三八大盖、水连珠、辽十三、汉阳造四种枪支,一一给大家展示。构造讲完之后,又讲了一些射击的基础知识和要领。作为一个用枪的大行家,说起枪来,他可是有说不完的话,不时还引经据典,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这里面很多学生只是来看热闹的,但一听郑卫国的讲解,不少人也开始对射击产生了兴趣,纷纷要求郑卫国给他们现场演示一番。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想看郑卫国出丑,或者想看看他是否是个光说不练的家伙。
郑卫国也有些技痒,就让张海岩分别在两百米、三百米、四百米的距离上各插上一根杯口粗的旗杆。
张海岩担心郑卫国出丑,低声说:“团座,旗杆可不好打,要不还是换靶子吧!”
郑卫国笑道:“不使出点儿真本事,怎么能折服这些人?”
见团座要秀枪法,保安团指战员们也停止了训练,纷纷偏过头来看热闹。首先是两百米处的旗杆,郑卫国采用立姿肩射,冷静地瞄准了目标。
他还没射呢!就听芷兰娇声道:“快射!快射!射不中是小狗!”
郑卫国自然不甘心当小狗,只听呯得一声枪响,两百米处的旗杆被打断了。保安团的弟兄们纷纷叫好,学生们也喝起彩来。郑卫国又改为跪姿,瞄准了三百米处的旗杆。
芷兰兴奋道:“郑团长,好好打。打中了,俺赏你一百大洋!”
郑卫国哭笑不得,说:“去,你以为我是江湖卖艺的啊!你们都好好看着,注意姿势和手。”说着又一枪将三百米处的旗杆也打倒了。弟兄们从没见过这等枪法,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等清醒过来,漫天叫好。
学生们看得也是兴奋不已,一个个把小巴掌都拍得通红。芷兰说:“郑团长,你真厉害!比俺们家那些家丁可强多了。不过,四百米那个太远了,你不一定能打得中!”
郑卫国笑道:“那咱们打个赌吧!要是我打中了,你就到保安团来当个教书先生,如何?”
芷兰想了一下,说:“行!不过你得教俺打枪,要打得像你这样准!”
郑卫国道:“教你打枪没有问题,不过要想打得准,除了多加练习也没有别的办法。”说完,他匍匐在地,采用卧姿将最后一根旗杆也打倒了。打完之后他对学生们说:“看见没,射击其实并不难。来,你们依次试射一下,注意我讲过的要领。”
学生们战战兢兢地接过枪,却没有人敢第一个上,包括几个男生也有些害怕。郑卫国看了他们一眼,心想老跟在女生屁股后面转,男子汉的勇气都被磨没了。
最后,还是芷兰勇敢地接过了枪。不过她看一眼,有些不满意,说:“郑团长,俺要你那把枪。”
郑卫国摇摇头,说:“我这把辽十三后坐力比较大,你手中这把三八大盖更适合新手使用。”
芷兰嘟着嘴,趴在地上冲五十米外的靶子开了一枪。还别说,这一枪还真的打中了。虽说有郑卫国在一旁帮她调整,并且没有打到靶心,但终归是打到靶子上了。学生们都开心的欢呼起来。芷兰虽然肩膀被撞得有些疼,可还忍着疼痛开心地笑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学生的胆子大了一些,开始轮流上前射击。不过,很多学生才打了一枪就不玩了。不是觉得太恐怖,就是认为没意思,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见学生开始打靶,在靶场的另一边,战士们也在练习射击。因为有女学生在场,战士们打靶也很用心,生怕在女人面前丢脸。不过也有过于紧张,以致于发挥失常的。郑卫国暗笑难怪有人说女人比敌人更可怕,此话果然不假。
芷兰说话算数,第二天就走马上任了,开始教战士们识字。保安团的指战员爱学习的不多,不过看在这位女先生的面子上,还是勉为其难地认起字来。郑卫国不禁为当初的灵机一动而自鸣得意。
于老根和一个排的弟兄去了通平县以后,迟迟未归。两个步兵连也就拖着未曾改编,实际上还是用的中队的编制。连续训练了几天,郑卫国对训练效果很不满意。他找到张海岩,说:“这两天训练效果很不好,我决定在今天下午完成部队整编。或许,整编之后训练效果会好一些。团部直属部队我已经分配好了,接下来只要把两个步兵连整顿一下就行了。”
团部暂时只整编为两个班。原定三个班的,因为辎重和炊事两个班人数太少,缩编为一个后勤班。这样一来分工更加明确,也便于管理。
张海岩忙道:“团座,那俺们不等老根儿叔他们啦,去通平那个排不参加整编吗?”
郑卫国斩钉截铁地说:“不等了!他们那个排以后就常驻通平,专门招兵买马。部队必须要尽快完成整编,才好开展训练。下午我们再测试一下射击水平,然后根据结果选拨军官、分配枪支。”
像一些班、排级别的战术,不整编是没有办法训练的。另一方面,部队早一天整编,也就能多一天摩合,上战场之后也就多一分默契。
当天下午,保安团集结起来进行第二次射击比赛。根据射击水平和平时的表现,郑卫国选拔了一批新的军官,并将部队由中队、小队的建制改为连、排、班的建制。不过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大体上还沿用了以前的军官体系。
比如以前有六名小队长,分别是李三牛(三溜子)、吴小栓任、朱大眼、胡晓斌、杜二狗、陈二串(二串子)六位。这次根据射击成绩,李三牛和杜二狗荣升副连长,其余四人则担任排长。
人员调整之后,枪支也重新做了分配。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枪法好的指战员优先选枪。军官们虽然都配短枪,但短枪也是有高下之别的。像李大壮的枪法太埋汰人,最后只弄到一把铁公鸡,羞得差点没找个地缝钻下去。
整编之后,就要加大训练力度了。为了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必须进行残酷的训练。但具体怎么训练,郑卫国却有些吃不准,因为他不清楚鬼子什么时候杀过来。如果设计的训练周期太短,只怕训练效果不好;如果设计的训练周期太长,又怕时间上来不及。
最后,郑卫国决定每天早上一直到吃午饭前按部就班的从基础的部分开始训练,午饭后则训练射击、肉搏等临战科目,晚饭后还要讲解战术。在这些体力消耗比较大的项目中还穿插着文化课,由女教员张芷兰负责教大家识字。
郑卫国能认出大部分繁体字,但他不会写,所以这个训练大纲是请张海岩代笔的。张海岩入伍前曾读过几年私塾,字写得比较丑,但也勉强够用了。
张海岩边听郑卫国口述,边把大纲写下。他越听越心惊,忍不住说:“团座,您这个强度太大,弟兄们怕是吃不消啊!”
郑卫国道:“日本鬼子的厉害你应该清楚得很,我们的战士们不苦练怎么打得过人家?当然,这个强度确实很大,所以以后每天两餐改为三餐,哦不,改为四餐吧!晚上可以做一些夜宵,另外记得多弄一些肉食。”过去当兵的一天只吃两顿,伙食一般也很差。
张海岩说:“团座,这样的话我们就等于多养了一倍的人马,哪来那么多钱粮?”
郑卫国笑道:“上次劫了任县长,我们不是发了一笔小财吗?”
张海岩素来谨慎,忙道:“那笔钱够用多久?”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这个我不大懂,不过以前老根儿说足足可用一年。就算多耗费一倍也可以用半年不是?而且我想过了,最多半年,我就能让保安团实力大增。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像打劫任县长一样去打劫小鬼子了!”
张海岩虽然不相信训练能起到那么好的效果。不过郑卫国决定了的事儿,他都会认真去完成。
当天晚上,保安团就吃到了第一顿肉食——猪肉炖粉条。这年头,地主家也不敢放开了吃肉啊!一看到白花花的肥肉,战士们还以为自己饿花了眼,直到尝到嘴里才敢相信真是猪肉。
战士李富贵以前是税务局的一个税丁。当初为了当上税丁,他家里可花了不少钱,费了不少劲。本指望当上税丁就可以慢慢回本了,谁想到还没吃上几顿公家饭税务局就被保安团给抄了。无处谋生的李富贵只好进了保安团,打算先混口饭吃。
保安团哪里比得上税务局呢?李富贵心想爷要是有个好去处,绝不会留在这里。不过等吃了这顿猪肉炖粉条,李富贵又开心起来,觉得加入保安团还是很不错的。这么好的伙食哪儿找去,给个保长也不换啦!
第十章 肉包子的妙用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号就呜呜地吹响了,战士们慌慌张张地爬起来集合。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李富贵非常不适应,等他赶到操场时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看到郑团长带着军官们正黑着脸等着他们,李富贵提心掉胆吓得脸色苍白,生怕要挨长官的军棍。
还好,郑卫国并没有说什么,他站在台上连表都没看,显得非常有耐心。等到保安团在平安县的所有人员到齐之后,郑卫国留下一个排在城内执勤,其余人员开始进行体能训练。
跟前几天一样,首先还是跑步。郑卫国带着部下们沿着县城跑起圈来。没跑多远李富贵就有感到有些累,偷偷地向队伍后边移动。有些战士比他还要差劲,队伍渐渐变得散乱起来。
整编之后,官兵之间还不熟悉,很多新上任的班长甚至连自己手下有哪些人都还没有搞清楚,管理又何从谈起呢?开始只有一两个人掉队,但其他人见军官无力维持秩序,便纷纷仿效起来,偷懒掉队的人愈发多了起来。
李富贵也发现了这一点,心想跑快跑慢都一样,又何必这般拼命?于是他渐渐就掉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战士们开始玩起一场比谁更懒的游戏。
郑卫国早就就注意到战士们大多不愿意接受训练,尤其是体能训练时偷懒的人更多。他本以为整编之后会好一些,可回头一看,发现队伍已经乱作一团。这表现跟昨天上午一比,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不少。
郑卫国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他本来还想让战士们喊几句口号,像什么一二三四,保家卫国等等,也好给保安团做做宣传。可这样的军容还是不要惊动老百姓了,以免破坏了保安团的形象。于是,他让队伍掉头向城外跑去,沿着去通平县的官道演练急行军。
才跑了两三公里,不少人就已经累得不行了,几乎是以龟速保持匀速运动,把一个一百人不到的队伍拖得有一两里地那么长。军官们前去喝斥也没用,一些人表示打死也跑不动了。郑卫国只好把这些人临时编为一个排,让他们在后面步行,其余的人继续跑,直到跑不动为止。
跑着跑着,掉队的越来越多。最后大概跑了五、六公里,郑卫国见身后已经没什么人跟着了,不得不停了下来。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一批战士才赶到。相对那些普通的战士们,军官们表现的要好一些,不过也好得有限。郑卫国把他们的表现都记在心里,却没有当场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打下决心训练这群孬兵,他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等最后一批人赶到临时集结点时,郑卫国没有给他们休息的时间,直接宣布部队立即返回县城吃早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