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77章

抗日保安团-第77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处长边走边给大家介绍,说:“你们看,这里面不仅有军装、粮食、被服,有武器、弹药、油料,甚至还有在建设中的枪炮修理厂和汽车修理厂。总之,打仗用得着的东西,这里没一样拉下的,而且数量都非常惊人!”
众人是越看越欢喜,郑卫国却不禁有些后怕,要是城内的日军全部集中到这里死守,就凭他手上这点儿兵恐怕还真拿不下来,而且日军还很可能提前将军火销毁。数百吨的物资一齐爆炸,只怕连蘑菇云都会炸出来。
周参谋长有些不解,说:“一个师团级的兵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物资?”
吕处长说:“我个人认为这里根本不是109师团的兵站,至少不全归这个师团所有。据军委会敌情通报,日军将其兵站后勤保障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在其占领区内建立集积主地,兵站主地,和后站地等梯次衔接的兵站部署。其中兵站主地相当于基地兵站,是方面军设在战役后方纵深交通之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兵站。这种兵站既是方面军补给的基地,也各前线兵站的中转站。”
郑卫国说:“如此说来,这里应该就是一处兵站主地了?”
吕处长说:“目前来看就是这样。由于山西并没有日军军一级的指挥机关,这个兵站很可能是直属于华北方面军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有这么多物资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兵站主地的判断是对的,但太原兵站并非华北方面军直属,而是为即将搬到太原的第一军准备的。这批物资数量惊人,以至于日本北支派遣军花了很长时间才弄齐(跟欧美相比,日本的物资匮乏,而且运输能力较差),最早准备的时候甚至连太原都还没有拿下。事实上,平型关大捷缴获的物资就是日军用来建兵站的。第五师团调走之后,物资就移交给第一军了。
一下子弄到了这么物资,郑卫国真是又惊又喜,欢喜自不用说,惊则是日军肯定会疯狂报复的。这么大一块肥肉,想吞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至少33师还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段双虎好不容易才将自己塞得进鸭蛋的大嘴合上,可是口水又忍不住流了出来。他使劲地擦了一下嘴巴,乐呵呵地说:“师座,有这么多物资足够我们用上几年了!”
一同前来的周参谋长却没有这么乐观。他皱起眉头,说:“我们得马上将这批物资转移,迟了只怕日军会派飞机轰炸!”
郑卫国点点头,说:“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着手此项工作。辎重营现在在哪儿?”
周参谋长焦急地说:“辎重营现在也正忙着呢!根本脱不开身,恐怕只能重新组建一支辎重部队了。”
太原虽然远未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这里毕竟是一省省会,三晋精华尽在于此。日军侵占山西之后,在这一带大肆搜刮,弄到了大量的物资和财富,而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还在正金银行和各特务机关手中。
另外,日军新成立的太原修械所也有不少好东西。机器虽然一般,但里面有很多武器的零配件,这对于装备大量靠缴获的33师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要把这些东西弄回平安县,上次在东阳关缴获的大炮就基本可以修复如初了。
鉴于太多的物资需要运送,以前的辎重营显然是不够用了。根据周参谋长的建议,一支新的辎重部队当场被组建出来。他们由原33师一个连扩编而成,新成员大多为刚刚解救的战俘,另外还有少部分游击队员。这支两千多人的队伍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搬物资,首先要转移的是炸药、油料等物资,以免被日军轰炸造成二次伤害。
两千多人的队伍已经不少了,可是兵站里面的物资实在太多,一时根本搬不完。正为此事发愁,好消息终于传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日军糟糕的通信能力使得他们并未查觉太原已经光复,接到命令后,各部迅速放弃了原驻地,拼命向太原赶来,结果被我军打援部队以逸待劳消灭了个精光。
首先是驻晋祠的日伪军在来太原的路上遭到33师打援部队的伏击,紧接者,晋源、榆次等地的日伪军也像飞蛾扑火一样撞进了我军布下的口袋阵。虽然总共才歼灭七八百人,里面还包括大量伪军,但此番战斗结束后,太原周边地区已经成建制的日伪军了。
除此之外,八路军派来增援的部队终于赶到了。这回来的可不是游击队,而是八路军的主力。他们一共来了三队人马,最先赶到的是晋察冀第四分区的一个大队,大队长姓阮。紧接着晋西北军区主力761团也赶到了,带队的是他们的老团长,三支队司令员贺炳y。
这两路人马一到就要求分派任务。用贺司令的话讲,去年被鬼子折腾的年都没过好,这回可算逮着机会了,一定要好好回敬鬼子一番。郑卫国正准备说话,通信员跑来报告说一二九师的增援部队也到了。他们又忙着去迎接。
远远就看见一个老熟人——三八六旅的陈大旅长。他身后可跟了不少人,只怕将整个三八六旅都带过来了。
郑卫国感到很惊讶,说:“陈大旅长!怎么是您老人家带队?”
陈庚得意得哈哈大笑,说:“哈哈,没想到吧!”
郑卫国说:“不是说只来一个支队吗?”
陈庚也不隐瞒,笑道:“开始是准备只派一个支队来的,可我听说是你在这边折腾,忙尽起主力增援。怎么样?哥哥我够意思吧!”
郑卫国警惕道:“怎么,又想打老弟的土豪!”
陈大旅长一挥手,说:“去!把你哥哥我看成什么人了,这回咱儿靠自己个儿缴获,不稀罕你的东西。你就分配任务吧!”
贺司令和阮队长也忙道:“对!郑师长,上级命令我们要全力配合,您就说哪里缺人吧!”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打仗暂时用不着你们,不过我们这里正缺人手,你们就帮忙搬物资吧!”
陈大旅长摇头说:“那不行,咱儿可是主力,什么轮到我们搬物资了?”
贺司令和阮队长也有些不乐意,觉得受了岐视。
郑卫国也不解释,径直把他们带到了那个大兵站,指着如山似海的物资说:“谁搬走就是谁的,搬不?”
贺大团长忙道:“搬,搬,搬!这里全交给我们,陈大旅长你就率主力去阻援好了。”晋西北一直是八路军各部中最艰苦的。贺司令员虽是铁一般的汉子,可这么多物资堆在一起简直就是吸铁石,让人无法拒绝。
陈大旅长笑骂道:“少扯淡,这么多物资你还想独吞,也不怕撑死。”又对郑卫国说:“你是成心看咱儿的笑话是吧!”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你们还是想想怎么谢我吧!”
有了这三路人马参与,物资迅速就被转移开来。当然,要想运回根据还要花上很长时间。为此,赤党山西省委已经全员出动,开足了马力抢运物资。
郑卫国则趁机抽出身来,对太谷等太原周边的城市展开了军事行动。到不是他贪心,只是这些城市离太原很近,像太谷等城还是日军的兵站所在地,不拿下的话日军就可以借此向太原发动反扑。
第一百一十四章 蒋干盗书
晋南韩信岭。卫立煌长官惆怅地看向北方,对参谋长说:“临汾的情况怎么样?”
参谋长叹了口气,说:“很不好!各部纷纷败退,只有八路军115师在阻击,估计今天就要沦陷了。”
历史上,108师团是在27日才攻陷临汾的。可在这个时空108师团却发了狂,其52联队和104旅团部覆灭之后,急于挽回“荣誉”的师团长下元熊弥不计代价地向长治地区发动了猛攻。
防守此地的李家钰第47军虽然比历史上的装备好了很多,战斗意志也很强,但最终还是败北了。双方围绕着长治城苦战一昼夜,城内堆满了敌我双方的尸骸。长治一下,下元熊弥趁势西进,连克数城,直逼14集团军的后勤基地临汾。
与此同时,南下作战的20师团也分兵拿下了孝义东南方向的隰县,从而将晋绥军和中央军两大主力割隔裂开来,并对中央军的侧翼也构成了巨大的危胁。事实上第十四集团军已经处于日军20和108两大师团的合围之中了,只是口子尚未完全堵死。
卫立煌悲痛地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晋南怕是保不住了。”
参谋长忙劝道:“总座何需自责。日军势大,本不可敌,只要能将部队、物资转入各山区便是胜利。再说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只要郑卫国的第33师能及时向太原发起攻击,敌军必退。”
卫立煌生气地说:“咳,这个郑卫国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发了一份无线电缄默的报告之后就率部人间蒸发了,到现在还是音讯全无!此番他要不给我一个交待,非撤了他的职不可!”
参谋长说:“总座息怒!其实晋南作战以来33师表现堪称上佳,特别是东阳关大捷举国振奋,我二战区也是于有荣光啊!此番奇袭太原本就难为,您就不要太过苛责了。”
卫立煌长叹一声,说:“33师是此次参战各部表现最好的,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他们明明有十二分的力气,却只用了三分,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正说着,通讯参谋一路小跑过来,报告说:“总座,军统转发的急电!”
卫立煌奇道:“他们又搞来什么小道消息了?”
通讯参谋说:“据军统太原站报告,今天上午9时,太原城内爆发了激烈的枪战,暂时无法判断是日军内乱还是我军在攻城。另,太原已被戒严,主要街道均被封锁,具体原因待查。”
卫立煌和参谋长都感到十分惊讶。卫立煌想了一下说:“日军发生大规模内乱的可能性不大,莫非是33师在攻打太原?”
参谋长忙道:“很有可能,我这就去查查。”
太原,33师指挥部。郑卫国正对电话大声说:“什么?才到榆次!那可不行,在我军行动暴露之前必须拿下太谷!”
“师座,总部急电!”正说着,一名译电员递过来一份电报。郑卫国接过一看,是14集团军参谋处询问情况的。
作为集团军直属的部队,这么长时间不向上级汇报实在是说不过去。可郑卫国也有难处,主要是国军的反间谍能力几乎为零,电报保密措施也不行,搞不好就泄密了。像这次奇袭太原,如果提前报告给集总的话,只怕当天就被日军查觉了。
周参谋长见郑卫国似有难处,忙问道:“师座,怎么了?”
郑卫国把电报递给他,说:“总部来电询问我部近况,不答自然不好,可眼下正是我军偷袭周边城市的关键时期,一旦回电只怕会被日军侦获,到时候前功尽弃不说,搞不好还会让部队蒙受损失。”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这样的话我们不如来个蒋干盗书!”
郑卫国忙问道:“怎么讲?”
周参谋长说:“回电总部说我部正准备攻打太原,并且用明码发报。日军截获电文之后多半会信以为真,只要他们派周边城市的驻军驰援太原,我军就可以以逸待劳、各个击破了。”
郑卫国想了想,笑道:“好吧,电文由你来拟,署我的名字。到时候上峰要怪罪,就怪我好了。”
周参谋长笑着说:“总座那个人我知道,只要咱们打了胜仗一切都好说。”说着迅速拟好了电文,称今天刚刚攻打过一次太原,但未能拿下,现正在集结兵力,准备赶在日军援兵赶到之前拿下太原,并要求总部拖住20师团,使其短时间内无法北返。
郑卫国接过电文看了看,说:“很好,就这么发!不过用明码发报不行,太过明显了恐怕会引起鬼子的怀疑,得让鬼子费点劲儿才行。”
周参谋长感到有些为难,说:“可如果加密的话,万一日军未能破译就弄巧成拙了。”破译电码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日军技术虽好,但不可能将国军的每一份电文都破译掉。
郑卫国突然想起一事,猛得一拍大腿,笑道:“有了!”
周参谋长忙问:“师座有何妙计?”
郑卫国说:“简单!我们不光发给集总,另外再照这个意思给二战区的阎长官也发一份。”阎老西儿此时虽然尚未与日军勾结,但他身边有日军安插的特务,而且位置十分重要,只要发过去日军一准儿就知道了。历史上阎老西儿偷袭太原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间谍泄密导致行动功败垂成的。
周参谋长听郑卫国一解释,连声叫好,又说:“咱们还可以来个虚虚实实,请晋绥军帮忙拖住晋西的109师团。另外,还要用日军警备司令部的名义向20师团、109师团以及周边各部发报,告知太原遭到不明武装的攻击,损失惨重,现在兵力空虚,要求他们各派一个大队回援。”
郑卫国笑道:“不错,真真假假,定然让日军摸不着头脑。”
电报发出去之后果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连中日双方的高层都被惊动了。当然,中国方面是惊喜,日本方面是则是惊怒了。
卫立煌长官接到电文喜不自禁,忙将麾下一众将领招集过来商议。一番争吵之后,十四集团分成两路,一路南下阻截敌108师团,另一路则不断向正面的20师团发动反击,迫使其无法北撤。
参谋长想了一下说:“单拖住20师团恐怕还不行,敌109师团离太原更近,必须要赶在109师团回援之前拿下太原。”
第十四军的李军长说:“可是我们现在哪儿有多余的兵力?除非阎老西儿肯出兵。”
众人纷纷摇头,都觉得老西儿不靠谱。
卫立煌说:“要打别的地方,阎长官可能不会动心,可要打太原,我相信他是会出兵的。”随后,他给阎老西儿打电话,要他乘日军兵力空虚,迅速北上夺取太原。
山西人对于太原确实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这一点从傅作义死守太原就看得出来,要知道傅和他的部下都不是太原人,但他们却愿意死在太原。阎老西儿也是一样,他虽是五台人,可做梦都想夺回太原。
当初他离开太原之后,在离太原不远的交城还呆了两天,希望能够收容部队以图反扑。可没想到太原很快就守不住了,他也不得不提前退守至大麦郊。离开交城之前,他牵肠挂魂地写道:“离太原是战略,离交城是弃谋,故离交城之难受甚于离太原。”
38年1月,老西儿去武汉参加作战会议。当时日军正在大肆劝降,阎老西儿认为如果日军能够妥协的话可以与之和谈,并提出主战主和都是爱国,只是看具体情况来选择对策。不过他在返程途中逐渐认识到了日本假和谈实进攻的真面目,主张坚决抵抗,甚至主张反攻太原。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反攻太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