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99章

抗日保安团-第99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3师马上就到!”
第一百四十三章 援军
太行山西麓,33师一万多名指战员正在山路上艰难跋涉。郑卫国四下一看,只见这一带全是小山包,一个接一个看不到头,忍不住问道:“熊处长,你看看地图,我们这还要走多远?”
像这种地形行军是最烦闷的,体力消耗也快,郑卫国担心部队会坚持不下去。事实上已经出现开小差的士兵了,好在军官和老兵的凝聚力还不错,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溃散。
熊处长擦了把汗,说:“快了,师座,翻过前面那个山头就是通往长乐村的公路(即现在的山西322省道)。再顺着公路南下,然后拐个弯就到了长乐村了,大概有三十公里左右。”
郑卫国松了一口气,说:“奶奶的,总算快到了。马上把这个消息通知下去,好让战士们高兴高兴!”
战士们从平安县出发,一连走了几百里的山路,实在是太辛苦了。这下听说快到地头了,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一些好战分子还摩拳擦掌,只等着与鬼子决一死战。凭着这股子劲头,部队一股作气,翻过了那个小山包,然后在公路边上休整。
很多部队因掉队的士兵太多,建制都混乱了。这样的状态显然不能上战场,所以不得不停下来休整一番。不少军官找不着自己的兵,士兵也找不着自己的长官,一个个急得到处乱窜,但这样一来场面就更加混乱了。
郑卫国见状哭笑不得,只得下令各部长官层层下派,以督导各部恢复建制。自己也带师直四下巡查,务求能尽快赶到长乐村投入战斗。
周参谋长说:“咱们33师现在是一支大部队了,兵力比以前雄厚了很多。可惜新兵太多,合格的军官又太少,部队调动起来不像以前那样灵便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的确如此,部队一多就放羊了。不过,仅此一战,我们33师的战斗力必然能连上几个台阶。放眼天下,也敢称作强军了!”
周参谋长笑道:“不错,能徒步驰援数百里作战的部队可不多!”
他们边说边走,刚好巡查到了炮兵的营地。相对于步兵来说,炮兵部队的秩序要好很多。他们正在以班为单位组装大炮,这可是个重体力活。郭总监都亲自上阵了,挽起袖子忙得不亦乐乎。
一名士兵抱起一根炮管对了半天没对上,不禁埋怨道:“这组装大炮可真是麻烦,早知道还不如不拆呢!”
炮兵班长没好气地说:“你这不废话吗?这么大个家伙,不拆卸怎么运得过来。”因为要走山路,推、拉、抬都是不可能的,只能拆成零部件,靠肩扛马驮才运的过来。
士兵忙道:“嘿嘿!班长,我也就是这么一说。”
班长说:“就你话多,还不快点干活。要是人家野炮班都比我们组装的快,咱们可就真成了炮营的笑话了!”
士兵说:“哪能呢!”说着,也忙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在公路的最前面,骑兵们正在检查马掌和马背,看有没有磨损破裂的地方。夜猫子管理骑兵很有一套,部队很快就在公路列成了纵队。
骑兵们整顿好之后回头一看,只见步兵还是乱成一团,于是大声喊道:“步兵兄弟们,你们行不行啊!干脆让我们骑兵打头阵算了!”看着骑兵们得意洋洋的样子,步兵们差点没被气死。
部队忙了半晌,总算全部整顿完毕,但比预计的时间足足晚了一个小时才上路。好在走上公路之后,部队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
郑卫国骑在马上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忙把负责行军事宜的熊泰宇处长叫来,说:“你看看这公路,是不是有问题?”
熊处长说:“您是不是觉得好像有大军走过?”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我怀疑是辽县的敌军增援长乐村了,你马上跟129师联络,免得他们被打个措手不及。”
熊处长说:“可是蟠龙镇不是有第三军吗?”
郑卫国冷笑道:“哼,曾万钟要是能靠得住,母猪都上树了!咱们这离蟠龙可没多远了,你听得见枪炮声吗?”
熊处长这才醒悟过来,可是没等他去通讯营,通讯参谋就拿着电报急匆匆跑了过来说:“报告,129师称日军从辽县增援了一个大队,现在已经交上火了。他们决心吃掉这股敌军,要求我军火速驰援!”
周参谋长叹了口气,说:“太原会战时,曾万钟还是出了力的,没想到半年过去了,竟是如此作为。”
郑卫国摆摆手说:“不管他了!第3军不上,我们33师上!熊处长,快查查从这里到长乐村还有多远,有哪些路线可供选择?”
熊处长拿出地图比划了一下,说:“师座,您看前面那个村子,叫河不凌,地势高且稳固。从河不凌村走小路可以直插长乐村正东,大约有十公里左右。如果继续走大路,要绕一个大弯,会到达长乐村的东南方向,大约有十四公里左右。”
郑卫国说:“好,大家都行动起来。参谋部马上同129联系,询问战情,拟定好作战方案,争取使部队早些投入战斗。”
周参谋长忙道:“是,师座!”
郑卫国又问:“杨主任到了没有?”杨教授毕竟年纪大了一些,骑个毛驴也走不快,所以就落到了后面。不过这样刚好可以安抚那些掉队的士兵。
一名参谋说:“我刚刚看到杨主任已经到了,正在后面和战士们聊天呢!”
郑卫国说:“嗯,来了就好,你去请杨主任给战士们做做战前动员!”
参谋笑道:“打鬼子哪还用动员,咱们都快等不及了!”
郑卫国笑道:“有这股子精气神是好的,不过动员工作还是要做。你顺便去后勤部门看看,让担架队和医疗队准备开工!”
参谋忙道:“是!”说着还准备敬礼,郑卫国忙伸手按住了。这里虽然还没有遇上敌人,但已经是战场了。
周参谋长和熊处长领着一大帮参谋迅速拟定好了作战方案。计划让331团走小路直扑长乐村东面,与129师两面夹击日军,迫使日军南逃;师部和332团、341团则走大路,在日军的南逃的路上设伏,趁日军处于逃窜的混乱状态一举歼灭。
郑卫国皱了皱眉,说:“那要是日军就地顽抗呢?”
熊处长说:“那我们就执行备用方案,让主力直接沿公路直接北上直接攻击日军。”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好,就这样办!命令各部立即行动!”
周参谋长说:“那您要不要去见第三军的曾军长?”
郑卫国说:“我就不去了,你代我去一趟吧!也不指望他能出兵,只要不瞎捣烂就行了!”
对曾某人这种坐观成败的行为,周参谋长也感到无语。不过同属国军,面子上也不好搞得太僵。眼下33师除了郑卫国就数周参谋长份量最足,所以由他去最合适了。
于是周参谋长去曾部联络,郑卫国率部继续南下。部队到了杨桃湾村(公路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由西南转向北偏西方向,所以走大路能出现在长乐村以南)的时候,通讯营突然报告129师有人对着电台喊话。郑卫国跑过去一听,是陈大旅长在里面瞎喊呢!于是忙跟他讲部队正在按计划向前推进,马上就要接敌了。
陈大旅长好不高兴,说:“娘的,你们总算来了!不过硬骨头和肉都被咱儿吃得差不多了,你这个时候来也就是一个喝汤的命!”
郑卫国笑道:“先喝点儿汤润润肠胃,等下就轮到咱儿吃肉啃骨头了!”
129师现在虽然略占上风,但日军新的增援部队已经在路上了,是由苫米地四楼旅团长亲自率领的一个加强大队。历史上就是这路援军迫使129师把到嘴的肥肉又给吐了出来。不仅辛辛苦苦缴获的武器被日军抢了回去,还搭上了战将叶成焕。郑卫国之所以要坚持南下协同作战,就是不想让这幕悲剧重演。
当然,不管怎么说,129师用四个团就敢打日军一个联队(117联队缺一个大队,但有105联队的一个大队来援,算是补齐了),还略占上风,这在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也是历史上八路军战斗力(不是总体实力,只是指部队)最强大的时期,之后八路军分兵掠地,老连队不断地被打散,战斗力再也没有达到过这种水平。
ps:非常感谢张明命和可爱的木瓜的打赏,同时也感谢读友们的赞,你们的支持是山人写作的动力。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枪夺哨
代家垴高地往东约9里处有一个高地,名为后垴(是不是觉得垴太多了?没办法,山西的地形就是这样)。这里地势虽高,但位置有些偏远,加上山势阻隔,不能对129师各主阵地构成威胁,所以日军只布置了一个观察哨,用于监视八路军的动向和给炮兵提供观测数据。
这个垴顶的面积较大,观察的方位多,但哨兵只安排了三个。由于人手不够,他们采用游动巡查方式,每隔几分钟就沿着垴顶外围转一圈。由于垴顶地势高,视野开阔,周围很大一片地方都在其监视之下。
配属给331团的狙击连一排正潜伏在后垴高地以东大约五百米的位置。狙击连长王大锤(以前是排长,队伍扩张后官升一级)伸出右手并把大拇指伸了出来,然后眯着一只眼睛说:“看见了垴顶上那面膏药旗了吗?足有五百米!东南风,风速4m/s。”
王连长用的是跳眼法测距,速度快,不用任何辅助工具,但准确性较差,主要靠个人经验,适用于各种老鸟。
旁边的菜鸟观察员正在用望远镜进行观察,说:“报告连长,据我估算,距离应该在510米到535米之间,风速自左至右3m/s,建议修正1。2个密位。”望远镜也是可以测距的,而且比跳眼法更加准确。
这名观察员话音刚落,其他几名观察员也先后报出了自己的观测数据,不过数值却相差较大。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数字是最准确的,急得差点儿没吵起来。
王连长训斥道:“吵什么吵?要是鬼子有狙击手早毙了你们!”
这时,马彪团长亲自赶了过来,说:“王连长,怎么样,有没有把握干掉这个哨位?”后垴地势很高,不管大部队走哪条路都会被发现。331团想要从日军背后突袭,就必须先干掉这个观察哨。不然行动一暴露让日军有了提防,攻击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王连长说:“风有点儿大!不过,二堂应该没问题,我也可以打一个。还有一个鬼子,你们谁有信心?”
现在狙击手里面枪法最好的就是王大锤和刘二堂,其他人都要差一截。
可那个哨位上偏偏有三个鬼子。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又有微风(对于狙击手来说,微风就算很大了),连续开枪命中两个敌人的概率实在太小,所以必须还得找一个狙击手出来。
这些新科狙击手们犹豫了一下,最后只有三个人举了手。
王大锤说:“好,等下你们三个同时瞄准一个!射击顺序是,如果敌人依次出现,我先,然后是二棠,你们三个打最后一个!如果敌人同时出现,我左,二棠中间,你们仨儿打最右边那个。”
狙击手们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开始检查枪枝和子弹。其他的狙击手则帮忙计算距离和风速。虽说这些菜鸟的数据偏差较大,但是综合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另外他们还要帮忙观察敌情,以免发生意外,或者被敌人打反击。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就等垴顶上的哨兵到东侧来巡查。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那三个哨兵的踪影。大家看了看手表,都感到很奇怪,要按哨兵之前的行动规律,早该转到这边来了。后来才知道,129师得知33师来援,为了牵制住敌人就连续发动几次了猛攻。日军吃不消了就赶紧让垴顶上的观察哨给炮兵提供及时数据,以便进行炮火压制。
马团长等了一会儿,见哨兵还是没过来,说:“不能再等了,通知侦察排马上向垴顶隐蔽潜行!争取在敌人发现之前消灭他们!万一行动暴露就请王连长出手!”
王连长说:“好!只要小鬼子敢露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331团侦察排接到命令后迅速向后垴高地摸去。这支部队是马团长从全团抽调战斗骨干仿照师特务营的模式组建起来的。指战员都是清一色的老兵,而且都有些武术功底,战斗力十分强悍。马团长舍得动用这支部队来探路,可见是下决心要拿下后垴高地的。
战士们沿着山坡小心翼翼地向上爬去,安静地都能听到彼此间的呼吸声。垴顶上的三名日军正在观察长乐村的战事,一个劲儿地发旗语,打信号,浑不知道死神正在临近。
到目前为止行动很顺利,侦察排离垴顶只有三百米的距离了。马团长感觉手心里全是汗,忙放下望远镜,使劲儿擦了擦又继续观察。全团三千多号人,都扭头看向指挥部方向的山头,如果出现红旗就是表示敌哨位已清除,可以继续向前推进。
时间过得很快,侦察排离垴顶只剩下两百米的距离。整个狙击阵地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侦察连离敌人越近,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暴露,就要轮到他们出手了。
就是这时,垴顶上突然响起咚的一声。原来一名战士不小心踩落了一块山石,吓得慌忙用手去按,可是石头已经顺着山坡滚了下去。石头一边滚落,一边发出可怕的声响。沉重的声音就想敲在战士们的心头一样——行动暴露!
一名日军听到声响忙过来查看情况,他一低头看见了这辈子都以难以忘怀的一个画面。当然,这也是他人生中看到的最后一幕。他正想着喊叫或者预警,可是脑子里面突然一热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一枪是王大锤打的,他见时机已到,沉着地扣动了扳机。噗的一声,那个倒霉蛋眉心处就多了一个血洞,一头从山坡上栽了下来。由于枪管上加了消音套筒,哨位上的另两名日军并没有听到枪响,还以为是同伴不小心摔倒了,忙过来查看。
这种消音筒是根据地的兵工厂自己制造的,比较笨重,而且消音效果也比较差,只能在三百米外隐蔽火光,两百米外隐蔽声音。近距离作战一点儿用都没有,但对于在四百米以外开火的狙击手来说,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外两名哨兵毫无防备,就在他们赶过来的一瞬间,刘二棠和另外三名狙击手同时扣动了扳机。马团长在望远镜中看到其中一名日军头部中了一枪,另一人更惨,三枪都打在脑袋上,半个脑瓜子都被打飞了。
马团长又惊又喜,放下望远镜说:“好!打得好,回头我给你们请功!”然后对旗令兵说:“快把红旗插上,通知各连按预定计划向前推进!”
司号员忙道:“团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