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天命相师 >

第416章

天命相师-第416章

小说: 天命相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教授,咱们可能要在这工作数月之久,局里给准备了帐篷,如果左教授感觉住不惯,咱们也可以搭几个简易房?”

    左庆明听到李明文的话,连忙摇头,“没必要,就住帐篷就好,咱们做考古这一行的,这都不当事。”

    李明文点点头,“那好,还有饭菜的问题,我准备跟村里的老乡沟通,回头让他们给做了饭送过来,不过就是饭菜能简单点?不知道左教授能否吃的惯?”

    “没问题,咱们不讲究这个。简单点最好。”

    左教授对于工作一丝不苟,对于吃住完全不在意。

    由于要在这里工作很长时间,所以先选一个地方搭建帐篷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活有唐丁干。虽然唐丁并不算是职业驴友,但是他的野外生活经验却很丰富,对于这类东西很在行。

    另外,呆在这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还有四个武警,这是为了防止挖掘过程中有人哄抢文物的,也起安全警卫作用。

    帐篷搭好,众人开始整理器具,左庆明则喊了唐丁,一起观看、探讨灵山大墓的情况。

    左庆明知道唐丁的见解独特,不过在饭局上,他看得出来唐丁没有多说,现在他想跟唐丁单独谈谈。

    这时候左教授问起,唐丁自然不能不说,“老师,说实话,我对考古一窍不通,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史书和杂记上得来,关于这灵山大墓的考古,我也希望找到技术性的进入方法,而不是从上往下,层层推进。”

    “那你想如何寻找这大墓的入口呢?”左庆明问道。

    (本章完)

第706章 黄肠题凑() 
左庆明重视唐丁的意见,不单单因为唐丁是舒海的关门弟子,也不是因为唐丁对于历史的精通,而是因为左庆明的师弟闽清闽教授对唐丁的推崇。

    在闽清的口中,唐丁绝对是少有的能人。

    上次闽清在绍兴会稽山的炼丹遗址的考古,古墓内机关遍布,是唐丁带着大家闯过了机关。

    听到闽清说起的这件事,才有了左庆明这次非要带唐丁一起来考古的想法。

    当然,看重唐丁能力是次要,最主要是左庆明要提携唐丁。

    安营扎寨之后,剩下的任务就是寻找大墓的入口了。

    其实,这种墓葬的入口,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入口。谁挖墓也不可能还给盗墓者留一个出入口。

    但是既然没有出入口,为什么这里还要说出入口呢?

    这是因为这出入口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这里是最容易进入墓穴的地方。

    墓穴的建造,就像建造城池一样,把四周都用五色夯土建造起来,然后留一个供棺椁进入的地方。

    而这个留出来的出入口,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这里更容易进入。

    唐丁和左庆明找的就是这个入口。

    唐丁有望气术,他能看到这墓葬里面发出灵气和宝气的所在,却看不到这墓葬的出入口在哪。

    不过唐丁虽然看不出来这入口在哪,但是他却可以依据推断风水术法去推断入口的方位。

    大凡帝王的葬制,墓葬选址,位置朝向,绝对不是随意的,都有其固定的选择方法。

    如果在平原上择葬,墓都会严格遵循坐北朝南的设置方略,正门一般都开在南方,主墓室在北方。

    但是在山中设置墓穴就不一定是坐北朝南了。这要根据这块宝地的风水朝向,选择墓的坐向。当然,如果山向确实是坐北朝南,那墓葬当然会是坐北朝南。如果山向略微偏移一点,这择墓的坐向也要根据这个偏移而精确计算。

    所以,唐丁计算坐向的方法是看山向。

    当然,大秦王国距离现在已经是三千多年过去了,这山现在的坐向跟以前的坐向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唐丁也不能断定某个方位就是墓葬入口的方向。

    只是有了唐丁的这种推断,会把选择范围缩到最小。

    绕着这灵山大墓标示出的范围,唐丁走了好几圈,他还有意扩大了搜索范围,唐丁要搜索的是这大墓可能的入口信息。

    很快中午午饭时间到了,不远处村里的老乡吧饭菜送了过来。

    都是些简单的农家饭菜,虽不精致,但是胜在绿色纯天然。

    吃完饭,唐丁就开始了他繁复的计算。

    风水其实就是繁复的计算,这种计算繁杂、冗长,让人发疯。

    唐丁在计算的时候,钱斌阴阳怪气的跟一边的赵光磊说道,“看看人家真是好生活,中午吃完饭,还有空休息休息。”

    “人家有人罩着,咱们这些普通人可没法给人家比。”

    两人说话阴阳怪气,唐丁也不以为意,装作听不见。

    “好了,推演出来了!”唐丁快速起身,去寻找左教授,告诉他自己的推演结果。

    唐丁找到左教授的时候,左教授正在跟他带的几个研究生,站在那已经用白色石粉画好边界的大墓范围内,比比划划。

    左教授看到唐丁过来,一招手,“小唐,你来,我刚刚跟钱斌他们商量的意见,说是咱们要找入口希望不大,要不咱们双管齐下,这面从顶上往下挖,当然,你可以继续寻找入口,如果可以寻找到入口,咱们这顶上的工程就可以停止了。”

    “老师,我算出入口的方位了,不过,”

    “真的?不过什么?”

    “不过我觉得用人力太慢,咱们是否可以申请一辆挖掘机?”

    “考古用挖掘机,唐同学你可真能想!”秦涛嘲弄道。

    左教授一挥手,让秦涛先别说,他盯着唐丁,“用挖掘机能保证不损伤墓道吗?”左教授问道。

    “应该没问题,因为我说的挖掘的地方距离白线还有几百米的距离。”

    “是吗?如果是这样,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首要一点是保护大墓的绝对安全。”

    “没问题。”

    唐丁在说完之后,左庆明给李明文打了电话,说让他帮忙联系一台小型挖掘机。

    李明文没有问原因,他直接应了声好。

    下午,三点多钟,一辆货车拉着挖掘机就到了。

    卸车后,挖掘机就在唐丁指示的地点,开始了工作。

    这现代化的工具,就是有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

    咔咔十几铲子下去,就露出了一道青石板铺就的官道。

    唐丁急忙喊了“停!”

    紧接着,唐丁又让挖掘机往前开了开,继续挖。

    这次也没挖多少东西,只见那青石板路的长度更长了。

    这也说明另一点:唐丁找到的大墓入口方位完全正确。

    没干多一会,就到了傍晚,为了避免夜晚作业损坏文物,所以唐丁早早就喊停了挖掘机。

    晚饭时候,还是老乡送来了饭菜。

    “真没想到,唐丁你一下就找到了这神道!如果最后通过神道挖掘出了这灵山大墓,唐丁,我给你给你记首功。”

    神道,是墓葬时期专门通向墓中的道路,古人认为人死就是成仙,所以,走了这条出殡的路,是要成神成仙的。

    “不过接下来的神道更难找,因为神道是不断向下延伸的,而且还有可能拐弯。”唐丁说话没太轻松,因为他内心感觉不到轻松。

    今天这墓找的似乎太容易点了。

    前面容易,后面可就不会太容易了。老天爷可不会厚此薄彼,永远是公平的。

    这座大墓依照洛阳铲勘定,它的深度或许会达到五十米也说不定。

    在这个距离上,要准备的把握神道走向,并不容易。

    不过,唐丁虽然喊了难,但是钱斌和赵光磊等人却再也没有向唐丁胡言乱语。

    本来嘛,谁都是看表现说话。唐丁从赶赴灵山,到确定墓道入口,一共满打满算也只是用了一天的时间。

    不干考古的人,他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墓穴定位的难度,而且这次不光是定位,而是已经找到了神道的所在。

    第二天大清早,唐丁练完拳后,看到左教授也起了床,唐丁再一看,挖掘机司机已经到了,唐丁在请示了左教授之后,又开始了挖掘。

    连续三天的挖掘,土是越堆越多,一条宽近二十米的神道就被清理了出来。

    在神道的尽头,是一闪巨大的石门,敲击一声,石门发出浑厚的声响。

    此时,谁都知道,这大墓已经要向人解开它的神秘面纱了。

    (本章完)

第707章 谁是墓主() 
神道尽头的石门之大,让所有参与考古的工作者都惊叹莫名。

    这石门位于地平线之下十米的地方,石门高五米。而且这石门是用两块完整的石板构成。

    五米高的石板,在春秋战国时期,要凿成恐怕不易。而且这凿成不易的不光是巨大,而且这石板上光滑异常,说明开凿工人的手艺极高。

    众人试着推了推这石门,纹丝不动。

    这石门看样子就很沉重,说是重逾千斤,却没人测量过。

    左庆明教授带着众人一起观看了这石板,他先看向李明文,“这石门要怎么开?”

    李明文是个官员多过于学者,他搞行政是一把好手,做考古研究可不行,李明文摇摇头,“左教授,这个可得您来,我可一窍不通。”

    左庆明看看李明文带来的研究员,那些人在京都派来的左教授面前,当然更不敢说话了,更别说他们也没经历这种场景。

    “唐丁,你觉得这石门应该怎么开才好?”

    先前叫挖掘机是唐丁的主意,不过唐丁没想到这么快就挖到了这扇石门。

    说实话,这神道的挖出,唐丁并不奇怪,因为这条神道是根据唐丁精确推演而得出的,挖出来是理所应当。

    但是这石门的出现也太早了,说实话,唐丁没想到。因为唐丁先前挖掘距离勘探出的墓穴位置很远,正因为距离远,所以唐丁才敢主张用挖掘机挖掘,说白了他还是想证明这神道的存在。

    事实如此,果然,神道被挖了出来。

    但是这石门的出现却是个意外,唐丁本以为这石门最少还要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挖出。

    所以在别人感叹挖出石门的时候,唐丁并没有溢于言表的高兴,相反他对这座大墓充满了疑惑。

    对于先秦墓葬的形式,唐丁在史书中读过不少,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可是理论知识却很丰富。

    在唐丁的记忆中,先秦墓葬好像并不是这种形式,先秦墓葬的最明显特征是不封不树。这墓葬倒是符合不封不树,不过这石门却是没有任何史书有记载的。

    而且这石门的情况也并不正常,通常情况下,这石门是不可能开启的,因为这是墓葬,不是经常出入的家,而是人死后的家,这个家通常情况下关闭后就不需要再开启了。

    但是为什么这石门还是会存在呢?不干脆直接封死?

    在古人的技术水平下,是不可能吧一扇门完全封死的,像武则天的墓葬用铁水灌缝,使岩石和铁水融为一体,这种技术水平,先秦还没实现。

    那这石门为什么会存在?那是因为陵墓的修建是早就开始了的,而且一国之主也经常会视察自己的陵墓,而且为了关闭时候的顺当,所以就会提前做好墓门,到时候设置一个机关,在门关闭的时候,机关开启,从后面封住石门,这样石门就再也无法开启了。

    像这种封住石门的方法,从古至今有不少例子。唐丁也在不少书中见过。

    所以,在左教授询问唐丁如何开启石门的时候,唐丁第一时间出现在脑海的方法就是,拐钉钥匙。

    拐钉钥匙其实是个弯曲的铁钩,从石门的缝隙伸进去,正好能绕过石门后的封门石。

    可是这拐钉钥匙也有个限制,那就是这拐钉钥匙只能应用在树立的封门石的情况。

    不过左教授询问,唐丁当然不能说自己也不知道,唐丁试着在石门的缝隙中打量了一番,用手电筒往里照了照,这封门石果然是树立的。

    有人说,把封门石往一边推到就行。一来封门石在墓里面,外面的人根本无法借力。二来这封门石通常是推不倒的,它只能前后移动,却不能左右移动。古代的工匠做这封门石是极有技巧的,他能保证这封门石在门关闭之后,只能朝一个方向倒,而且还会准确的倒在两扇门的连接处,保证这块石头能一下顶住两扇门。

    左教授问唐丁,唐丁半天没说话,又是思考,又是对着石门观察,钱斌等的不耐烦了,“左教授,咱们这边不是正好有挖掘机吗?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咱们用挖掘机绕过这石门,在石门后三米或者五米的地方,再次挖掘,这石门不就没用了吗?另外如果非要开启这石门,咱们也可以用挖掘机暴力挖掘。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方法。”

    听到钱斌的话,赵光磊和秦涛都点头表示可行。

    他们之前是严重反对唐丁用挖掘机挖掘古墓的,可是左教授竟然同意了,他们也没法再说什么。

    现在一道石门挡路,开启石门的确是一个办法,可是能绕开石门,这个办法不是更好吗?

    李明文在旁边听的也是连连点头,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反正挖掘机都用上了,此刻再用也没什么不对。

    左教授摇摇头,“出现了石门,就表示我们即将面临墓穴开启的关键阶段,很有可能开启了墓门,就是墓穴。挖掘机决不能再用。”

    “可是,这里距离咱们封土堆测定的地方还远,这里应该不是墓穴的所在地吧?”李明文疑道。

    “是啊,老师,这里明显不是墓穴的所在,咱们用挖掘机可以事半功倍。”钱斌等人坚持意见。

    左庆明看向走过来的唐丁,“绝对不能用挖掘机。”

    众人都对唐丁的话感到有趣:之前说用挖掘机的是你,现在又说不用挖掘机的也是你。

    “唐丁,为什么不可以绕开石门吗?”说话的是左教授带的学生里唯一的女研究生,秦羽洁。

    秦羽洁听名字很美丽,但是实际上却是戴着黑框眼镜,一副女学霸的做派。

    唐丁手中拿着一块长着植物的土块,递给大家看,“这种植物叫沙蒿,最喜欢的生长环境是沙土地,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