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戏骨 >

第292章

大戏骨-第292章

小说: 大戏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奈尔瞬间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这让他觉得十分无语,刚想要露出一个表情,表示自己的无辜,大家却根本没有理会,转过身,收回视线,这让康奈尔根本无从辩解,只能暗暗咬牙。

    眼看着蓝礼似乎真的打算转身离开,记者们的呼喊声再次变得迫切起来,“蓝礼,蓝礼”,好不容易看到蓝礼重新面对大家,喊声立刻就平复了下来,恢复了秩序,那模样,似乎是担心蓝礼真的就转身离开了,现在时间可是分秒必争!

    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一名记者就抢先提问,“前几天,剧组内部有工作人员爆料说……”

    这名记者还没有来得及罗列后面的“罪名”,蓝礼就干脆利落地点点头,“是的,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其实内森之前把报纸递给他看了,提起了这件事,但他却没有阅读,并不清楚具体是些什么内容。但,他也不是太过在意。

    之前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明枪暗箭真是烦不胜烦,比起剧组内部的勾心斗角、人际关系来说,他还是更加关心自己的表演。他是一名演员,表演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他想要算计、谋划、对峙的话,他留在伦敦就可以了。

    不是说,他拒绝社交。只是很多时候,那些客套寒暄都是不必要的。每一个剧组都有庞大的成员,他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所以,与其花费时间让自己变得人见人爱,不如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之中。

    至于那些基础的礼仪,他一向做得完美无缺;而那些简单的社交,则是安迪和内森的工作。也许,安迪说得对,他还应该聘请一名公关——剧组社交,这就是公关的职责范畴。

    所以,他不需要看那些工作人员的爆料。

    现场的记者们都有些傻眼,不是因为蓝礼承认了事实,而是因为蓝礼承认得太快了,以至于让人怀疑真实性——这到底是敷衍?还是嘲讽?亦或者是真正的承认?

    “那么……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记者,此刻也有些摸不准蓝礼的套路,只能迟疑地询问到,但那高高扬起的尾音,却显现出了他的困惑和犹豫。

    不仅仅是他,在场的大部分记者都是如此。只有一小部分菜鸟开始亢奋起来:蓝礼居然亲口承认了那些传闻的指责,这下可是要热闹了。

    “没有。”蓝礼微笑地摇了摇头,那从容不迫的模样仿佛仅仅只是拍掉肩头的灰尘一般。

    记者们本来应该觉得开心的,因为爆点已经有了,但看着蓝礼那浅浅的笑容,却总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尤其是那种满不在乎的神情,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反而是让那些负面传闻变得不太可靠起来,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奇怪了!

    一时间,大家都面面相觑,思考着,蓝礼这到底是什么套路?他们又应该如何回应?又或者说,他们应该如何火上浇油?蓝礼承认得太爽快了,反而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作为“西雅图邮报”的记者,这里可是伊莱…瓦拉赫的主场,自然是希望第一时间能够采访蓝礼。这一次的事件着实太过凶猛了,伊莱根本无力阻止,在汹涌的声浪之中,他就像是一根水草般,根本没有改变战局的力量。

    今天,好不容易挤在记者群之中,他却根本找不到时间提问,即使想要为蓝礼辩护几句,都没有空间。

    现在,现场突然就陷入了一秒的真空状态,即使是伊莱自己,也是瞠目结舌,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就如此干脆利落地承认了所有的指控,这……这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伊莱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抓住了这个空隙,扬声说道,“可是,他们说了许多负面的言论,甚至暗示着你的人品有问题,你确定不打算进行回应吗?”

    伊莱不想要重复那些难听之际的指责,而是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了蓝礼——那些言论,可不是什么积极正面的话语。

    原本以为这个警告,可以让蓝礼紧张起来,却没有想到,蓝礼不怒反笑,呵呵地轻笑了两声,那笑容不是嘲讽,也不是调侃,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拨开了层层迷雾,让天空的阴霾都黯然失色。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打趣地说道,“我希望不会像卡戴珊家族那样糟糕。”

    ……

441 消弭无形() 
见鬼的耶稣基督!

    “我希望不会像卡戴珊家族那样糟糕。”

    这是什么回应?这是什么狗/屎/不通的回应?那坦然的表情却好像在嘲笑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嘲笑着那些传播负面新闻的每一个人,嘲笑着那些娱乐至死却还要道貌岸然的每一个人。

    卡戴珊家族(Kardashian)是一个纽约的名媛家族,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他们仅仅只是在纽约的律师界享有一定声誉,但后来凭借着“O…J…辛普森(O…J…Simpson)杀妻案”一举成名,并且开启了体育圈和娱乐圈望族的征程。

    卡戴珊家族最擅长的就是自我炒作,卡戴珊三姐妹策划了一档证人秀,节目内容就是展示自己家族的生活,让观众们看到纽约上流社会是如此生活的,然后让观众给他们付钱——收视率就是收获赞助商青睐的最佳渠道。这就是卡戴珊家族赚钱的起源,自从2007年节目开播以来,家族的名望成倍上涨。

    他们可以将任何事情都演变成为利益,就连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疾病、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灾难、自己的病痛都可以演变成为收入来源,赤/裸/裸地贩卖给“国家询问报”这样的低级超市小报,换取金钱。

    但事实上,卡戴珊三姐妹没有任何作品可言,没有音乐,没有电影,没有实力,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品,甚至比帕丽斯…希尔顿(Paris…Hilton)还要更加打诨,但她们却成功地出书、创建品牌、设计香水,代言广告等等。

    就在去年,卡戴珊家族的收入高达六千五百万美元,轻松碾压好莱坞一众顶尖巨星。

    在好莱坞——准确来说,在整个北美社会,包括社会记者、政/治记者、娱乐记者等等,包括普通人士在内,都对卡戴珊家族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为只要有利益,他们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拿出来炒作、贩卖,甚至是生老病死、精神疾病等等都不例外,将娱乐至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卡戴珊家族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名誉”和“荣誉”可言。但,这又如何?人们还是持续地关注他们,报纸记者依旧围追堵截他们,每一次他们的真人秀演变成为撕逼大战也还是轻松引爆收视率,然后,他们赚得盆满钵盈。

    大家一边骂着,一边关注着,一边嫌弃吐槽着,一边欲罢不能着。

    蓝礼刚才那调侃的话语,把自己和卡戴珊家族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此自嘲、如此自黑、如此自谑,话里话外都在讽刺着眼前的记者们:道德?名誉?信念?正能量?这些从来都不是记者所关注的焦点。

    记者们不在乎那些关于蓝礼的指责是否是真实的,他们在乎的仅仅只是爆点和噱头。那些声讨,那些探索,那些高呼着“追求真相”,那些自诩正义,其实隐藏在背后的,终究还是娱乐至死的精神。他们需要的就是蓝礼的回应,激烈的回应,甚至是粗暴而疯狂的回应。

    但,他们却还要打着“还给蓝礼清白”的名义,道貌岸然地持续提问。“当了/婊/子还立牌坊”,不是蓝礼,而是眼前的无冕之王们。

    记者们可以对蓝礼继续声讨,认为蓝礼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只要有心,仅仅因为蓝礼的这一句话,他们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花样吊打蓝礼,真正地让蓝礼的名声发臭。

    可事实就是,他们越报道,越愤怒,越关注,越亢奋,越激烈,蓝礼的话语就越真实——咒骂不已的人,是他们,继续报道的,也是他们;鄙夷嫌弃的,是他们,不愿放弃的,还是他们。

    从始至终,蓝礼的立场都是坚定不移的:他需要清净,只要记者消停了,那么新闻也就消停了,他不介意自己的名声被抹黑。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记耳光,着实太过响亮,以至于记者们都直接愣住了。

    整个好莱坞,每个人都对卡戴珊家族避之不及,担心自己被降低档次。但蓝礼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把自己放在了同一个天平上,和卡戴珊家族作对比。如此嘲讽,尖锐而犀利,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突然之间,记者们脑袋就出现了一片空白——之前那些工作人员吐槽蓝礼什么来着?

    伊莱站在原地愣了愣,然后反应过来其中的弯弯道道,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随后就意识到,他也是记者中的一员,蓝礼这一竿子就打翻了一船人,他也位列其中。可是伊莱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在乎,只是觉得幸灾乐祸。

    活该。

    康奈尔一张脸颊憋得通红通红,他怎么都觉得,蓝礼这话里话外在针对着他,并且再一次把“炒作”的这口黑锅丢到了他的脑袋上,愤怒,简直是怒不可遏,他只想要把蓝礼那从容不迫的笑容直接撕得粉碎。

    “蓝礼,那么关于你的身家背景,你不打算回应一下吗?”康奈尔强忍着怒火,大声提问到,可是那紧绷的声音却泄露了他此刻的真实情绪,犹如即将爆发的火山般,压抑到了极致,“现在网络一直在传言,出演’太平洋战争’是因为家里走后门的关系,而且这一次’活埋’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也是如此。”

    微笑,蓝礼的嘴角浮现出了一抹微笑,眼底那熠熠生辉的光芒,让疲惫而苍白的面容突然就明亮了起来,仿佛午后三点洒落在静谧湖面上的阳光。

    “所以,你希望我回应什么?”这是蓝礼第二次听到如此言论了,第一次是在多伦多,“美国周刊”的记者盖文…亨特提出来的。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盖文和康奈尔是朋友。可即使是第二次,蓝礼还是觉得好笑。

    如此戏谑的反驳,康奈尔却是距离爆发边缘又更近了一步,“任何事。说点什么。”他几乎是咬牙切齿了。

    “我看不出来任何回应的必要。”蓝礼那不卑不亢的言论再次让记者们发出了低低的惊呼声,网络的声讨浪潮可是比媒体要汹涌多了,毕竟,记者们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但网友们不需要,什么难听的话语都可能冒出来。但,蓝礼居然不想要回应?

    “如果说,我是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而收获了奥斯卡提名,那么,也许我应该请他们吃一顿晚餐。”蓝礼的话语始终带着一股调侃的语调,那隐藏其中的幽默却尖锐而犀利,直接还击了回去。

    蓝礼完全避开了“家世背景”这个话题,而是简单直接地提起了奥斯卡提名。

    所谓学院公关,本来就是一场人情拉锯战。否则,在奥斯卡小金人的评选过程中,同情票、功劳票、补偿票、种族票等等都根本不应该存在;否则,人们也不会说,“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否则,今年颁奖季也不会丑闻满天飞了。

    如果说,仅仅凭借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的声望,就可以拿到奥斯卡提名,那么艾玛…罗伯茨现在的提名数量应该已经超过梅丽尔…斯特里普了;而且,汤姆也不会自从2000年的“荒岛余生”之后,再也没有拿过奥斯卡提名了,史蒂文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也不会只有两座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最佳影片也不会被“莎翁情史”抢走了……

    家世背景,这的确是闯荡好莱坞、闯荡社会的敲门砖,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成为决定人生的关键因素,但,这却不是全部。

    因为,社会上具有同样家世背景的人,数不胜数,你永远不知道,站在对面的那个人,是否拥有比自己更加强大的靠山。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依旧是硬实力,在当代社会,家族企业已经越来越式微,董事会控管已经成为主流,即使是家族继承人,一样要用实力说话,否则还是逃不了被取代的结果。

    好莱坞,也是如此。

    现在的电影产业已经逐渐成熟了,潜规则的消失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因为那些制片人、导演、掌权人都知道,他们可以通过潜规则谋取私利,却会影响自己长远的利益,没有人会傻乎乎的为了一个“倒贴上来的婊/子”就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前途。

    进入娱乐圈的星二代、富二代,真正能够混得风生水起的,却屈指可数。就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在网络时代,如果每一次有谣言传出来的时候,都要澄清一次。那么演员最好还是换一个工作吧。

    调侃完毕之后,蓝礼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康奈尔的身上,似笑非笑,“我还不知道,现在网络言论对无冕之王的影响力居然如此大了。”

    啪。

    又是一记耳光,无比响亮。如果说,记者们对狗仔不屑一顾的话,那么网络传言就更加没有人会轻易相信了。经历过世纪交接那段时间的缓冲和阵痛之后,新闻从业者们也意识到,网络可以成为“一人新闻源”的最大载体,却也可以成为“虚假新闻源”的最大来源,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都必须经过更多审核。

    当然,话虽如此说,但现实生活里,传统媒体因为网络传言而自乱阵脚的情况,着实不少。

    只是,今天被蓝礼如此直接地说出来,脸颊完全被打肿,却无法反驳。

    看了看左边,又看了看右边,最后,视线落在了正前方,蓝礼给予了足够多的时间,现场的记者们还是一片鸦雀无声。他知道,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442 形势扭转() 
公寓门口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甚至可以听到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这对于一个记者见面会来说,这对于一个来势汹汹、群起围剿的记者见面会来说,这对于声势浩大、气焰滔天的好莱坞远征队来说,堪称奇耻大辱。

    蓝礼环视了一周,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发现记者们依旧没有出声的打算,于是,他微笑地点点头,“那么,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