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戏骨 >

第34章

大戏骨-第34章

小说: 大戏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肩头,唯恐惊动了思绪里的那一抹落寞。

    视频再次播放结束了,威廉依旧安静地坐着,屏幕之上,蓝礼抱着吉他,嘴角带着一抹淡然从容的笑容,指尖停留在琴弦之上,懒洋洋的橘黄色光芒似乎无比温暖、无比柔和地洒落下来,就连时光都变得真实起来。

    “你觉得……”耳边传来了格拉汉姆的声音,他犹豫地停顿了片刻,“你觉得,这像不像是那个富家少爷在讲述自己的心声?”

    威廉愣了愣,忽然就欣喜地露出了笑容,觉得格拉汉姆准确地捕捉到了那种神韵,但转瞬即逝,他摇了摇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像。应该说,蓝礼身上的确可以捕捉到那个少爷的影子,但却远远不止如此,他的气质……”威廉试图寻找出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却发现语言是如此苍白,话语只能到这里戛然而止,“不一样。”

    原本威廉仅仅只是想要查阅一下蓝礼的资料而已,没有想到却有意外收获,他现在分辨不清出,到底是因为蓝礼而喜欢上了刚才这首歌,还是因为刚才这首歌而越发喜欢蓝礼了,但他可以确定的是,今晚的“太平洋战争”着实是带来了新发现,令人亢奋的新发现。

    “你说,刚才这首歌到底是谁唱的?”威廉好奇地询问到,刚才这首歌,拥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让人忍不住就想要沉醉其中,细细地品味着每一个乐符、每一个词汇。

    格拉汉姆耸了耸肩,“这里不是有名字吗?搜索看看就知道了。”看到威廉打开谷歌就准备搜索,格拉汉姆阻止了他,“‘克里奥帕特拉’是埃及艳/后的名字,你直接搜索肯定搜不到,去亚马逊或者iTunes上搜搜看吧。”

    看着威廉开始忙碌,格拉汉姆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难怪刚才这个视频没有什么点击率,居然是民谣。”

    在2010年的现在,就连乡村的市场都在进一步收缩,更不要说爵士、灵魂、兰草、民谣这些类型了。现在看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乡村依旧是一大霸主,一百名的榜单里可以看到十五首乃至二十首都是乡村,但可能最高排位不过是二十多名,夺冠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民谣根本没有市场。蓝礼把这个视频放到油管上,转眼就被视频流淹没了,怎么可能有人发现。

    “找到了!”威廉发出了惊喜的声音,“居然是蓝礼自己原创的!”威廉指着iTunes上的单曲,资料里写得十分清楚,“作词,蓝礼…霍尔;作曲,蓝礼…霍尔;编曲,空缺”。这显然就是独立音乐人自己录制的单曲,甚至没有经过录音师的编曲。

    没有任何犹豫,威廉就直接支付了九十九美分,购买下载,着实太过兴奋以至于忍不住开始摩擦着手掌,但这样还是无法抒发内心的激动,“我要分享出去,分享给帖子里的其他人知道。”

    快速回到雅虎社区的那个帖子里,刚才的楼层数还在八百多,转眼之间居然就已经突破了两千,上涨速度着实吓人,这也可以看出“太平洋战争”在今晚首播之后引发的讨论热度了。

    威廉先是单独开了一个帖子,“‘太平洋战争’里的少爷:蓝礼…霍尔”,然后在帖子里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发现,并且附上了油管的视频链接,把帖子发出去之后,紧接着又回到了刚才那个帖子里,复制黏贴地回复了一遍,这才算是心满意足。

    出乎意料的,帖子才刚刚发布出去,居然就有人加入讨论了。

    “我刚才还正在搜索这个富家少爷的资料呢,没有想到这里居然就有了!”

    “这就是那个因为心脏杂音而没有办法参军的少爷吧?他的眼睛真好看,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是戏,太难得了!”

    “天哪,天哪!终于找到组织了!”

    “他居然还会唱歌?什么鬼?那他到底是歌手还是演员?”

    “这个新人的资料网络上一点都没有,他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有什么后台吗?昨天首映式上,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两位大佬都称赞他了?难道他是哪位演艺人士的家人?”

    “谁?你们说的是谁?哪个富家少爷?为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难道你们说的是约翰…巴斯隆?”

    ……

    讨论迅速就开始蔓延了开来,属于“太平洋战争”的夜晚,这才刚刚开始发酵。

    “太平洋战争”的首集播放结束之后,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接下来七十二小时最火热的讨论话题,雅虎社区的热门贴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超过十万条回复,雅虎方面不得不封锁楼层,避免打开帖子的速度受到影响,然后开启了第二个讨论帖。

    即使是关于蓝礼的那个讨论帖,在三天之内也受到了超过一万条讨论,热度着实居高不下。

    不过,观众对“太平洋战争”的启航却更多报以保留的态度,对于节奏缓慢、线索零碎、主题模糊的指责声不绝于耳,尤其是考虑到“兄弟连”的威名在外,人们的苛刻在首集播出之后达到了一个巅峰。

    IMDB方面的即时评分是最好写照,将近六千人的评分,让“太平洋战争”的分数暂时落脚于七点七分,不要说和“兄弟连”的九点五分比较了,就连八分都没有上,绝对算得上滑铁卢,从这也可以看出观众们的超高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当然,这只是针对第一集的感悟,尤其是首播,不少人冲动之下的发泄评价往往会低于预期,随着剧集的播放,这一分数势必还会有所变化。

    与观众口碑相对应的,却是专业影评人们的赞誉,三十二家媒体的综合评价居然高达八十六分,不仅持平了“兄弟连”当年八十六分的成绩,而且在细分化评分方面还微微领先——二十七家媒体给出了好评,五家媒体给出了好坏参半的中评,在差评方面则是零,比当初“兄弟连”的中评少了两家。

    “时代”周刊给出了满分一百分,“这是一部足够残忍也足够细腻的作品,剧集在人物塑造方面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深度,区别于’兄弟连’对群体命运、对战争残酷的感悟,’太平洋战争’将会让观众深深地陷入每一个士兵的命运之中:从战场回来之后,他们应该怎么办?前提是,他们能够回来。”

    “纽约时代”的评价则是九十分,“这不是一集完美的作品,但它却野心勃勃、紧绷错杂、细腻深刻地展现出了战争的蓝图: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关于生与死,还是关于每个灵魂的煎熬。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的再次联手,显露出了他们对战争不同层面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娱乐周刊”将视线集中在了演员身上。

    “显然,这是一部关于士兵的作品,三位主角的挑选都经过深思熟虑。第一集里展现出罗伯特…莱齐的心理震撼,让人们不由好奇,接下来他又将走向何方?而约翰…巴斯隆、尤金…斯莱奇又将经历什么?三位演员的初登场之中,毫无表演经验的蓝礼…霍尔带来了令人惊艳的演出,让人对后续报以更高期待。”

    与之相对应的,“娱乐周刊”给出了八十六分的评价。

    可以看得出来,观众和媒体的意见有着微妙的不同,这也为“太平洋战争”吸引了更多注意力,人们不由开始好奇,这部作品的后续走势到底将会如何?观众和媒体的观点是否会发生变化?三位主角演员是否会带来惊喜?

    在这之中,“蓝礼…霍尔”的名字得益于首映式当晚汤姆和史蒂文的强调,成功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虽然由于首集之中他的戏份十分有限,刚开始的影响力并不明显;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名字被提及的频率却越来越高,事情正在偏离原本的轨道,即使是力主采用蓝礼的汤姆也没有预料到。

    冲击,已经到来!

052 节节攀升() 
作为今年春天最备受瞩目的剧集,“太平洋战争”甫一登场就立刻成为了话题热议焦点,尤其是影评人的赞赏和观众的分歧,这也为迷你剧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两亿两千三千万的投资,难道HBO这一次要打水漂?”

    这篇来自“美国周刊”的专稿,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确确实实折射出了剧集首播之后的主要言论。在“兄弟连”的疯狂赞誉之下,“太平洋战争”背负着巨大压力,显得步履维艰,剧集的后续口碑如何、DVD发行的销量如何、艾美奖的前景如何,所有一切光明前景似乎都蒙上了一层迷雾。更糟糕的是,现在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不管如何,这场已经开场的秀,还是必须演下去。

    每一周,“太平洋战争”的播放都成为瞩目焦点,虽然收视率有所回落,坚持守候首播的观众数量明显减少,更多人选择了录播,又或者是等待DVD;可是雅虎社区、IMDB等的讨论热潮却不降反升,沸沸扬扬的讨论伴随着剧集的播放持续升温,争议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前三集的播放,批判指数一浪高过一浪,对”太平洋战争“的失望、愤怒、嫌弃、指责变得越来越多。

    聚焦在罗伯特…莱齐、约翰…巴斯隆身上的故事线渐渐展开,剧情和思想揭开了全貌,但却没有能够打动观众。观众们开始逐渐失去了耐心,核心思想的薄弱、主线剧情的分散、战争场面的重复,整部剧集似乎缺少了一股凝聚力,丢失了”兄弟连“的那种精气神,这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弹——在开播之前的期待值有多高,此时的愤怒就有多汹涌。

    网络上针对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争议正在逐渐失控,甚至有人讽刺道,“花费了两倍的成本,却拍摄出了一部质量不到前作一半的剧集,HBO这次真的亏大了。”

    这一走势集中体现了在IMDB的评分之上,原本七点七的分数就让人大失所望,但现在居然还持续走低,当第三集播放完毕之后,分数一度跌落到了七点三分的低谷,“差评”已经不足以形容观众们的心情了,“糟糕透顶”才是真实的写照,就好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人们似乎对“太平洋战争”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很大一部分观众直接放弃了观看,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着实难以发泄;还有一部分观众则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姿态继续观看,愤愤不平地想要看看这部作品到底还能够糟糕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就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了?

    这对HBO来说是一个噩耗。

    虽然HBO从来就不在乎收视率、收视人数,但现在订阅用户的满意度却在直线下滑,这绝对堪称是致命打击。他们可以不管收视,他们甚至可以不管艾美奖,但是订阅用户的抱怨和申述,他们却不能不重视。

    现在情况就无比严峻了,难道“美国周刊”的那篇专稿真要成真了?如果是这样,HBO真的会内伤。

    “太平洋战争”第四集播放时,收视人数已经跌破了两百万,仅仅只有一百八十三万而已,收视率更是直接跌破了二,交出了一点六的答卷。

    当然,客观来说,这一成绩依旧秒杀无线电视台的其他所有剧集,即使在有线电视台的对决之中,“太平洋战争”可以顺利跻身当晚排名前三,这一成绩远远不能用“差劲”来形容。可是,和首播时的万人空巷比较,和“兄弟连”的好评如潮比较,这一落差就着实让人难以接受了。

    情况似乎已经严峻到刻不容缓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第四集的反馈居然开始回暖了!

    第四集内容的核心主线依旧集中在罗伯特…莱齐身上,他在此前战争之中所承受的心理创伤终于爆发出来了,他不得不被送往了医院进行心理观察。

    这一集播出之后,影评人的如潮赞誉再次如期而至,他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推崇从第一集开始就没有改变过,甚至超过了“兄弟连”;但意外的是,观众们的评价也开始缓缓回升,网络上的一片骂声似乎出现了减弱的迹象,不少人都惊呼,“开播之后,剧集质量总算开始回来了!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太平洋战争’,希望之后的集数能够再接再厉!”

    虽然“太平洋战争”目前的格局依旧十分险峻,但总算是给HBO一点喘息的空间了。不少专业都推测着,也许是因为罗伯特…莱齐身上埋下的暗线终于揭开了,观众终于明白了剧集的目的,好评这才开始冒头。

    随后的第五集和第六集,收视率和收视人数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回升势头,可是好评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如果说,第四集播放结束之后,好评仅仅只是星星之火而已,零零散散得不成气候,但这一次,雅虎社区、IMDB等讨论聚集地,却可以明显感受到观众反馈的回暖。

    尤其是第六集收到了无数赞誉,这是第一次剧集以尤金…斯莱奇作为主角支撑起整集的内容,尤金走上战场之后,终于经历了一场在生死线上狂舞的战斗,并且在当天晚上近距离地亲眼目睹了一名战友的死亡——那名士兵因为噩梦而大叫出声,周围的同僚们竭尽全力也无法阻止他,为了避免将整个连的位置暴露,他们亲手杀死了这名士兵。

    尤金的世界,遭受到了翻天覆地的震撼;现实里的网络世界,也爆发出了第一次的好评狂潮。

    “精彩!真正精彩绝伦的一集!在炮火的洗礼之中,斯莱奇的震撼教育是如此残酷而强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纯洁而善良的灵魂被鲜血与杀戮缓缓撕裂,但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看不见的伤口和痛楚却在斯莱奇那双眼睛里清晰地呈现整个世界的分崩离析!这才是我们说的’太平洋战争’,这才是我们期待的’太平洋战争’!”

    “夜色之中,尤金就那样安静而木然地坐在原地,死死地盯着那具没有任何生命的战友尸体,同时长眠的,还有他天真而纯粹的灵魂。上帝,这一集的精彩程度足以和’兄弟连’最经典的’阿登战役’相媲美!同样叫做尤金,同样有着一双小鹿的眼睛,同样真诚而善良,同样在生命的逝去面前束手无策,蓝礼…霍尔却赋予了比当年施恩…泰勒(Shane…Taylor)更加细腻、更加深沉、更加丰富的情感,狠狠地撞击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