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戏骨 >

第97章

大戏骨-第97章

小说: 大戏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猛然之间,眼底就漂浮起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猝不及防地丢盔弃甲;胸膛里的汹涌堵塞住了喉咙,错杂的情感居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跟随着旋律浮浮沉沉,仿佛时间长河里的一片枯叶,清澈而透亮,深沉而温暖。

    指头的香烟依旧在燃烧着,长长的烟灰终于支撑不住,掉落在了地毯上。赫伯特忽然就想起蓝礼刚才的坚持:我需要的是简单纯粹。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146 回归简单()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复杂化,为了适应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音乐开始融合风格,摇滚融合嘻哈,流行融合电子,节奏蓝调融合说唱……尤其是电子合成音效大行其道,比起旋律来说,节奏才是王道,音乐的本质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这是时代的潮流,不可否认,由此也诞生了许多出色的音乐;但却让人不由开始遗憾扼腕,难道更为纯粹的音乐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难道那些经典复古的旋律已经褪去了色彩吗?那些简单真诚、纯真质朴的音乐就没有市场了吗?

    在音乐诞生之初,它表达的是人们的喜怒哀乐,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命运的颠沛流离,它之所以如此动人,就是因为它饱含了每一个创作者、每一个歌手内心的真实情感。鲍勃…迪伦、披头士等人能够载入史册,就是得益于此。但现在,这份纯粹却已经渐渐消失了。

    就好像声音之城。

    同样一曲“克里奥帕特拉”,听在赫伯特耳朵里,却是在追忆逝去的黄金年代,缅怀失落的纯粹音乐,哀伤迷惘的明日前景。

    “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每一句歌词都是如此真实、如此恳切、如此悲伤。

    属于音乐的黄金时代,已经永远地消失在了时间长河里,音乐也正在步入好莱坞的后尘,商业化的高度发展开始毒害内心深处最纯粹的那块净土——曾经的音乐,从摇滚到节奏蓝调的推陈出新,从民谣到朋克的改变历史;曾经的音乐,垃圾摇滚、流行朋克、灵魂流行、爵士蓝调等等百花齐放;曾经的音乐,抒发内心最深层的情感,触动灵魂最敏感的柔软……但现在,都已经消失了。

    “我曾经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经比屋脊还高,但所有的过去都已经随风而逝;现在穿着白色鞋子的护士带领着我回到客房,只有一张床和一间浴室,一个通往终点的地方。”

    逐渐走向激昂的旋律之中,犹如狂欢节的欢呼一般,让人眼花缭乱,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欢腾和雀跃之中,但蓝礼的歌声却带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仿佛在汹涌人潮之中独自舞动,孤寂和落寞的苦涩在欢快的舞步之中撒落满地。

    极度的喧闹和极度的孤单,极度的欢乐和极度的悲伤,在这一刻,恢弘而壮阔地勾勒出来。冲破所有束缚,冲破所有防备,冲破所有保护,狠狠地击中了他的胸膛,过去二十年的回忆刹那间汹涌而至,猝不及防,狼狈至极。

    在大脑做出反应之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视线,看着眼前空荡荡的录音室,曾经的辉煌都已经随风飘散,“一个通往终点的地方”,多么轻描淡写,却又多么波澜壮阔。

    旋律结束了,赫伯特却依旧回不过神来,呆愣在原地,伤痕累累,两眼茫然。那淡淡的愁绪在心头飘荡,翻涌的苦涩在舌尖舞动,却是怎么都吞咽不下去,时光似乎就在袅袅的香烟之中停下了脚步。

    “赫伯特?赫伯特?”

    呼唤的声音打断了赫伯特的思绪,他慌张地低下头,遮掩眼底的慌乱,大口地深呼吸一下,“怎……怎么了?”再次抬起头来,他就重新恢复了平静——至少表面是如此,心底的激荡却依旧无法平复下来。

    “感觉怎么样?”蓝礼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眼神里带着询问。

    赫伯特愣了愣,这才回想起来。他们正在录音,他们正在工作。

    细细回想起来,蓝礼的演唱看似没有太多花哨的技巧,化繁为简,将那些抖音、拖音、转音全部都剥离开来,就连整首歌曲唯一一个飙高音的地方,他也放弃了假音的使用,完全就像是业余歌手一样,扯着嗓音干嚎。

    但恰恰是这种简单,反而将歌曲里最纯粹最简单最质朴的情感表达了出来,那浓郁的情感在蓝礼的嗓音之中迸发出来,清亮之中带着一丝沙哑,温暖之中带着一丝失落。所有的情绪都是淡淡的,云淡风轻,但掀起的波澜却是汹涌的,让人溃不成军。

    这一遍的录音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赫伯特至少可以挑出两位数以上的错误和纰漏,可是赫伯特却不想要破坏那种浑然天成的纯粹,经过雕琢之后,似乎就有些东西遗失了。

    抬起头,赫伯特看着沐浴在灯光之下的蓝礼,稚嫩的脸庞却在眉宇之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他回想起刚才的争论,蓝礼不仅始终坚持编曲要简单,而且还坚持,歌词与演唱也是歌曲的一部分,能够形成更加丰富的层次;他之所以反对,还是因为潜意识里对蓝礼不信任,他不认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够明白什么“沧桑”、什么“失落”,但显然,他错了。

    一把吉他,一盏灯,一阙旋律,简单到甚至有些简陋,但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原地歌唱,仿佛这才是音乐最原本的面貌。这让赫伯特想起了鲍勃…迪伦。

    “很好。”赫伯特对着话筒开口说道,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可怕,这让他随手端起了旁边热牛奶,此时已经有些凉了,喝了一大口。等牛奶进口之后,他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时候端过来的?

    但没有深想,他就接着说道,“你必须注意一下换气。平时在表演的时候,你的换气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录音间里,所有细节都会被放大,你的换气虽然很隐蔽,也很自然,不过话筒还是捕捉得到。”

    这是许多新手都会出现的错误,蓝礼已经算是好的了,有许多歌手底气不足,换气的节奏和长短都有问题,这在录音间里就变得十分折腾——尤其是许多摇滚歌手都是老烟枪,所以他们就改变演唱方式,以嘶吼来掩饰气音的瑕疵。

    “好的,我知道了。”蓝礼点点头,录音室对他来说是新鲜的,甚至比片场还要更加陌生,还有许多东西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除此之外呢?”

    赫伯特认真想了想,他可以纠正蓝礼的发音方式,也可以纠正蓝礼的高音细节,但……“没有了。”赫伯特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他不由轻轻点点头,认真想了想,再次肯定地说道,“没有了。”

    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低头开始思索起来,思考着接下来的录制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看着蓝礼认真思索的模样,赫伯特哑然失笑,“蓝礼,你不用太过担心。百分之九十的歌手,在录音间里都是一段一段录制的,不是整首歌一鼓作气录制的,甚至有的歌手是一句一句录制的。所以,换气问题不用担心。”

    蓝礼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又好奇地询问到,“可是,一句一句地录制,整首歌不就变得支离破碎了吗?”歌词和旋律是结合起来的,如果把整首歌切成无数个碎片,那个情感自然也会割裂。

    “对于电子合成的音乐来说,不存在这种担忧。”赫伯特没有掩饰自己对电子合成音乐的排斥,顿了顿,话语已经涌到了嘴边,想了想,吞咽了下去,转换了话题,“如果你准备好的话,那就开始正式的录制吧。你先按照你的节奏来演唱,我们录制第一部分的主歌到副歌部分,看看效果,了解?”

    “了解。”蓝礼表示收到,下意识地拿起了乐谱架上的歌词,想要缓解一下自己的紧张——毕竟音乐不是表演,不是他本来的专业,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可是拿起歌词之后才发现,这是喷火战机乐队的乐谱,不是他的,于是又放了下来。

    看着蓝礼的如此模样,赫伯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蓝礼,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但我知道,你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他对艾美奖什么的没有关注,“太平洋战争”也没有看过,只是从安迪那里了解,蓝礼的本职工作是演员,仅此而已,“你有成为一名杰出歌手的天赋。”

    赫伯特终究还是不太习惯称赞他人,用咳嗽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低头假装忙碌了起来,不想手上的香烟终于烧到了尽头,烫到了手指,慌张地把烟头丢到了旁边,着实狼狈。

    蓝礼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赫伯特的称赞,紧接着就看到赫伯特的慌乱,不由哑然失笑,他对着话筒说道,“那就糟糕透了,安迪可不会想要听到这个消息。”

    那调侃的话语让赫伯特畅快地大笑了起来,尴尬得到了化解,“他的反应可不是我需要担心的。我现在需要担心的,就是录音的工作。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了,这里是按照小时收费的。”

    “哈哈。”蓝礼也放声大笑起来。

    和赫伯特的合作,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两个人的想法总是可以碰撞出许多火花,有时候是蓝礼启发赫伯特,有时候则是反过来;录音室的初体验,更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无论是声音之城的历史重量,还是Neve8028的挑剔,对蓝礼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听着自己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而且还在唱歌,那种感觉着实有些……诡异——又或者说,奇妙。

    “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的录制比预期之中快了不少,前后花费了四天——中间因为录音室被喷火战机乐队全天租赁而休息了一天,两首单曲就顺利地完成了录制。

147 戛然而止() 
九月六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一,整个北美一片风平浪静。

    上周六,艾美奖刚刚落幕,接下来新一年的电视剧播放季就要紧随而至,但媒体们甚至没有时间盘点,马不停蹄地就赶往意大利,因为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从九月一日揭幕,一直持续到十一日,这是今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收尾,同时也为北美的颁奖季打响前哨站,自然没有媒体愿意错过。

    不仅如此,九月九日,本周四,多伦多电影节也即将拉开帷幕,致力于在今年颁奖季有所斩获的作品纷纷闪亮登场,要么是威尼斯,要么是多伦多,还有少部分剧组两个电影节都会登场,繁忙的假日这才刚刚开始。

    所以,这个周一,美国本土境内反而是相对安静了下来。

    威廉…泰勒此时有些悲伤。几天之前,多伦多电影节公布了今年的竞赛影片入围名单,“活埋”赫然在列,这让威廉蠢蠢欲动,他想要前往多伦多,第一时间观看蓝礼的这部作品。

    但是,刚刚进入大学,他还处于适应阶段,甚至就连教室在哪里都不知道,如果现在就开始逃课,估计以后就麻烦了——还是说,趁着教授不认识自己,赶快溜达去多伦多一趟?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威廉郁闷地挠了挠头,这真是太伤脑筋了。长叹一口气,“为什么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耷拉着脑袋,打开手机,按照习惯,下意识地点击开了音乐,翻了翻每天智能推送的新歌推荐,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显眼的名字:

    蓝礼…霍尔。

    威廉吓了一跳,整个人直接跳了起来,脑袋狠狠地撞到了床柱上,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脑袋,却来不及喊疼,认真看了看手机屏幕,推送的第一条,赫然写着,“奥菲莉亚——蓝礼…霍尔”,然后推送的第四条则是,“克里奥帕特拉(编曲版本)…蓝礼…霍尔”。

    “啊!”威廉抑制不住内心的亢奋,握紧拳头仰天长啸,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

    距离艾美奖已经过去整整一周时间了,关于“奥菲莉亚”在油管的讨论热度不仅没有平复下来,而且还越演越烈,每一天的单日平均点击率维持在七十万的水准,甚至比“太平洋战争”播出期间“克里奥帕特拉”的成绩还要更加出色,以小火箭的姿态快速上升着,连续七天都稳定在油管单日点击前二十名的行列之中,反响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作为一首民谣,“奥菲莉亚”引发的讨论远远超出了预期,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最开始,人们仅仅只是因为噱头才关心这首单曲的,无论是艾美奖颁奖典礼之后的街头表演,还是演员跨界歌手的演出,这都是不俗的话题,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冷勇夺视帝,这就更加让人们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新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甚至有人猜测着,蓝礼是不是某位大佬的亲戚或者私生子之类的,否则他怎么可能以新人之姿赢得如此多瞩目,先是“太平洋战争”的男主角表演机会,而后是顺势艾美奖摘下奖杯,然后是凭借着一曲街头表演的民谣占据话题头条?

    这一切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人们开始纷纷挖掘起蓝礼的家庭背景来,但可惜的是,收效甚微。没有脸书,没有推特,甚至就连油管账户都不是他的,维基百科和IMDB的页面上,信息也少得可怜,似乎除了“太平洋战争”和“克里奥帕特拉”之外,就没有任何痕迹可寻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友们甚至不知道蓝礼的故乡是哪里?这正常吗?太不正常了!

    随后,“活埋”很快就浮出了水面,这样一部投资成本低于三百万的西班牙独立电影,瞬间成为瞩目焦点,而且整个剧组所有工作成员全部都籍籍无名。即使是门外汉也知道,这部作品没有什么前途——这就矛盾了,如果蓝礼是背景雄厚,他怎么会出演这样一部三无作品呢?

    如此争议之下,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声音,表示那些关于蓝礼的猜测都是虚假的,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没有任何所谓的家庭背景。

    一来,之所以没有演员资料,难道不是因为根本没有人重视?在“太平洋战争”播放之后,HBO官方也没有更新蓝礼的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