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戏骨 >

第972章

大戏骨-第972章

小说: 大戏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作公司自然希望节省成本,他们不希望再打造出一个约翰尼…德普或者小罗伯特…唐尼出来,毕竟,演员的利益都是从他们身上瓜分走的。

    经纪公司自然希望越高越好,最好是能够打破小罗伯特…唐尼接拍“钢铁侠3”的记录,将片酬上限进一步拔高,这样他们才能够推动其他演员的酬劳。

    之前蓝礼接拍“地心引力”的时候,其实业内就已经聚集了不少视线,关心着华纳兄弟的选择和决定,但最终却是一个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协议:百分之十的北美票房分红。

    这一数字,不能算是顶尖,却也远远不能算是糟糕。对于现在好莱坞的一线演员来说,尤其是片酬占据优势的男演员来说,算是一个中规中矩、不好不坏的选择。

    一方面,分红数字无法和汤姆…克鲁斯那样动则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相提并论,但还是达到了百分之十的高度,这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另一方面,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得知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到底如何,票房分红数字终究不如两千万俱乐部来得直接。

    只有“地心引力”上映之后,才能够窥见华纳兄弟这笔生意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现在,机会又一次出现了。

    那边,托马斯…图尔卡住了“侏罗纪公园”的片酬数字——朗…梅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外人就不得而知了;这边,“星际穿越”很有可能成为蓝礼的下一部作品,那么艾玛…托马斯又到底应该如何把握片酬的分寸呢?

    更复杂的是,“星际穿越”现在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正在争夺制作权,双方都寸步不让,而当初克里斯托弗…诺兰签署的合约协议条款也十分复杂,他不能简单地说选择华纳兄弟或者选择传奇影业,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让步——

    问题就在于,托马斯…图尔和凯文…辻原都拒绝让步,这也导致了项目暂时没有能够持续推动,现在艾玛…托马斯手中的权限也着实有限。

    从厨房到后院,哪怕是此时此刻与蓝礼客套寒暄的间隙,艾玛的脑筋也在高速运转着。

    一般来说,商业谈判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将主动权交给对方,由对方率先“漫天喊价、坐地还钱”,然后自己根据对方的出价来摸清心理,进而展开攻击;一种则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抢先把标杆树立起来,而后再围绕着这一准线展开谈判。

    那么,她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电光火石之间,艾玛的脑海中却已经沧海桑田,然后,她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所以,你和克里斯刚刚的交谈一切都还顺利吗?”

    “我不会用’顺利’来定义刚才的谈话,否则他就不会落荒而逃了。”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艾玛稍稍愣了愣。

    随后,艾玛就欢快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当然。当然!但你不能责怪他,即使是我听说了你的话题,第一反应也是愣住了。我们显然都没有预料到,第一次见面交谈居然就已经来到了如此阶段。”

    “我也没有预料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以为克里斯还需要一些时间思考,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希望出演克里斯作品的演员,应该正在排队取号。我不太确定自己的位置如何,今天的面谈应该只是第一步,但克里斯径直就发出了邀请,我也有些措手不及。”

    所以……这不是蓝礼的错,而是克里斯的错?

    艾玛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小幽默,她笑得越发轻快起来,“但我猜测,蓝礼阁下这次一定是有备而来,否则,你也不会说,那是一个赌博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衡量看看,这一次赌博到底划不划算,值不值得放手一搏。”

    艾玛选择了防守。

    不同于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顶级制作人,艾玛并不是一名纯粹的正职制作人,她主要负责制作克里斯托弗的所有作品,与其说是制作人,不如说是导演的御用沟通桥梁;在克里斯托弗之外,她仅仅负责制作了一部电影,“超人:钢铁之躯”。

    换而言之,艾玛本身就不是利益至上或者运筹帷幄的类型。所以,她没有咄咄逼人地把主动权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代攻地切入谈判。

    蓝礼没有客套没有推辞,也没有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径直就按照安迪的叮嘱,抛出了期望中的片酬数字,“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五的北美票房分红。”

    艾玛的表情微微有些意外,不是因为片酬数字太高,而是因为片酬数字太合理:

    没有夸夸其谈,没有狮子开口,也没有天花乱坠,而是提出了一个脚踏实地的数字,几乎就是艾玛没有办法反驳也没有办法拒绝的数字。

    事实上,关于托马斯…图尔、“侏罗纪公园”和蓝礼的项目谈判进展,业内或多或少还是可以捕捉到一些风声的;而且,因为托马斯和克里斯托弗的私交甚密,艾玛了解的情况还要更清楚一些:关于最先一千五百万的片酬、现在的两千万片酬,整个起承转合都是知道的。

    客观来说,以蓝礼现在的业内成绩,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这是电影制作公司的心理底线,如果等到“地心引力”上映之后,情况就将有所变化了——票房失利,那么蓝礼的两千万俱乐部也依旧跑不掉;票房成功,那么票房分红比例就绝对不止现在的数字了。

    但站在经纪公司的立场之上——无论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还是其他竞争对手,他们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更进一步,进入“三千万加上票房分红”的俱乐部,开创一个全新时代。

    当今的好莱坞电影市场,片酬部分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两千万俱乐部就是一个无法打破的桎梏,如果想要追逐更高的片酬,那么就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像汤姆…克鲁斯那样,降低或者放弃底薪片酬,完全以票房分红作为收入,数字基本是百分之十五起跳、百分之二十五封顶,演员片酬与票房表现直接挂钩,这也使得汤姆…克鲁斯每一部电影的宣传都格外卖力。

    要么是像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那样,以票房分红来“威胁”制作公司,然后制作公司在分红数字和片酬底薪之间做出衡量,最终敲定一个“不会亏本”的片酬数字,比如四千万或者五千万,一口气支付所有片酬之后,演员们就放弃分红的权利。

    可以简单总结为,制片公司和华尔街愿意割舍的利益已经达到了瓶颈。

    各大经纪公司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打破这个瓶颈,但现在,蓝礼却提出了一个无比合理的片酬,正因为太过合理,以至于艾玛根本无法拒绝。

1472 恰如其分() 
经纪公司和制片公司是合作者却也是竞争者。可以简单理解为,他们需要合作挖掘市场的票房潜力,却又必须在利益分红之中展开角力。

    过去三十年时间里,经纪公司前后三次发力,第一次是八十年代末,以哈里森…福特为首,经纪公司为演员们争取到了更多片酬,不再是制片公司的附庸,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第二次是九十年代中期,以阿诺德…施瓦辛格、金…凯利、汤姆…克鲁斯为首,经纪公司成功地创建了“两千万俱乐部”,演员也真正地在电影制作产业链之中占据了权力高层的一席之地,彻底改变了好莱坞现状。

    第三次则是十年前,以约翰尼…德普为首,经纪公司进一步地将票房分红发扬光大,并且以此作为杠杆,撬动了制片公司的根本利益,不仅仅是天价片酬,演员们也开始步入制片人级别的管理层高度。

    描述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困难。对于经纪公司来说,他们需要一位乃至多位能够打破权力平衡和利益结构的顶级演员,然后整个行业团结一心地完成推动,这才能够在华尔街控制的好莱坞制片阶层面前赢得一丝丝优势。

    顺带一提,此前三次转折,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都是绝对主力。尤其是第一次,完完全全就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凭借着一己之力完成推动的。

    现在,所有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因为蓝礼就是唯一一个具备打破平衡可能的演员。不仅是史上最年轻的EGOT得主;而且北美累积票房已经突破了十二亿美元,全球票房也达到了二十五亿美元,最不可思议的部分就在于,至今为止蓝礼个人还没有续集电影的加成——

    “速度与激/情5”虽然是续集电影,但蓝礼只出演了一部,并没有“延续”下去。

    换而言之,目前所有的票房成绩没有续集加成,完完全全依靠的都是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彪悍到令人哑口无言的市场号召力。

    如果有哪一位演员能够打破现在的桎梏,争取到“三千万加票房分红”的片酬,蓝礼就是唯一的可能。小罗伯特…唐尼做不到,约翰尼…德普做不到,漫威电影和DC电影的其他超级英雄们也全部都做不到,只有蓝礼。

    毫不夸张地说,EGOT之后,蓝礼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整个行业注视之下,就连制片公司也都不例外——

    最近一段时间,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都正在鲸鱼打架,但“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项目还是吸引了诸多注意,托马斯…图尔和朗…梅耶正在竭尽全力压制蓝礼的片酬,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其他电影公司喜闻乐见的:

    一方面,他们渴望着与蓝礼合作;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压制蓝礼的片酬。这是一个棘手的状况,如果环球影业可以来成为这个“恶人”,然后其他制片公司趁虚而入,又降低了片酬又抢先达成了合作,这就完美了。

    所以,蓝礼这支小虾米在这场惊涛骇浪的鲸鱼打架之中也着实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也许,在某个时刻,他也将成为改变整个市场关键棋子,毕竟,现在“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已经具有了属于自己的非比寻常了。

    对于如此情况,艾玛…托马斯不能说是了如指掌,却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当克里斯托弗表示蓝礼对片酬提出要求的时候,艾玛说不心慌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听到蓝礼的片酬条件,艾玛的第一反应却是——

    哭笑不得。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可以根据“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的片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前者是蓝礼现在的片酬水准,而后者则是蓝礼正在谈判的期待片酬水准;前者是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后者的话是,制片公司预估的是两千万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而蓝礼提出的是两千万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

    然后暂时不考虑税收情况,以北美票房来进行计算。

    如果最终北美票房是一亿美元,前者是一千万,后者是两千三百万,或者是两千五百万。

    如果是两亿,前者是两千万,后者是两千六百万,或者是三千万。

    如果是三亿,前者是三千万,后者是两千九百万,或者是三千五百万。

    如果是四亿,前者是四千万,后者是三千两百万,或者是四千万。

    一个简单直白的横向对比,所有数据顿时就变得一目了然起来。

    以“地心引力”作为蓝礼现有的市场价值为标准,北美票房低于三亿的话,蓝礼现在提出的片酬是更加占据优势的,减少蓝礼所谓演员的负担压力;而北美票房高于三亿的话,蓝礼的优势就将几乎被蚕食,制片公司还能够赢得更多利润空间。

    如果单单这样说,似乎还是蓝礼占便宜,因为如果票房失利了,他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依旧可以拿走底薪加分红的酬劳;但前提是,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已经远远超过了如此基准线。

    约翰尼…德普出演“加勒比海盗4”,片酬是五千五百万,按照蓝礼的上述标准来看,只有当北美票房突破五亿五千万的时候,迪士尼才能够划算,而最终电影的北美票房是两亿四千万。

    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3”,片酬是五千万,按照蓝礼的提出标准来看,北美票房必须超过五亿美元,迪士尼的交易才不会亏本,而最终电影的北美票房是四亿。

    当然,“加勒比海盗4”和“钢铁侠3”的特殊性就在于:

    迪士尼主题公园以及周边产品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这两套系列电影拍摄下来,其实周边的收益远远高于电影票房本身的利润,迪士尼依旧不算是亏本,以至于后续继续邀请两位演员出演同一个角色的时候,迪士尼依旧撒钱不手软。

    但重新回归到演员片酬与电影制作之上,蓝礼的性价比是远远超过了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更何况,现在各大经纪公司其实都正在旁观着,期待着蓝礼能够把片酬底薪进一步推高,两千五百万或者三千万,将所有演员们的片酬下限拉高,为演员们赚取更多福利。

    原理非常简单。

    本来两千万俱乐部就是现在的极限——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虽然是底薪,但他们是以预估的票房分红来换算成为片酬之后得出的数字,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现在两千万俱乐部变成了三千万俱乐部,那么就意味着原本一千五百万档次的演员们就可以追逐两千万了、原本一千万档次的演员们就可以追逐一千五百万了,层层递增。

    最终,受益者可能是整个好莱坞的所有演员,就连龙套演员、替身演员和群众演员等等都能够争取到更多利益。

    当然,经纪公司争取如此上限,可不是为了公益事业,也不是为了演员事业蓬勃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现在,蓝礼却没有贪心,也没有自诩为英雄,狮子大开口地开出了一个天价数字,而是无限贴近了电影制作公司的心理底线,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数字,让人无法拒绝;更重要的是,如果蓝礼开创了“两千万俱乐部加上票房分红”的先例,这也同样可以提升演员们的待遇,却又不是触动到制片公司的核心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