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嘉因传 >

第22章

嘉因传-第22章

小说: 嘉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嘉因回头瞧了一眼杵在原地不肯走的小丫鬟,冷笑道:“还使这样的手段?那也得看我乐不乐意接着才是。”

    看朱无法,只得折回去同小丫鬟道:“姑娘说了,同你们家姑娘没什么好说的,叫你快些回去。”

    “姐姐,求求你了,再劝劝崔姑娘吧,小姐见不到崔姑娘,定然会拔了奴婢的皮的。”想到魏汐月平日的做派,小茶打了一个哆嗦,她真的不想挨打呀!想到这儿,声音越发大了起来:“不是说崔姑娘最是仁慈的吗?如何这样冷漠无情?”

    看朱都要被气笑了,她沉声道:“谁是你姐姐?你一个奴婢,哪有置喙主子的道理?纵然是白府的丫鬟,也不该对上门的客人这样指手画脚。”她睨了一眼小茶,问道:“若是你执意这样坏我们姑娘的声誉,不若我们去找白夫人论论理?”

    听了看朱的话,小茶又是一个哆嗦,吓得一口气憋在喉头,然后不雅地打起哭嗝来。

    看朱一脸嫌弃,身边跟着这样蠢笨不知进退的丫头,可见姑娘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从前跟着姑娘的时候可没少碰见魏小姐和霍小姐搅在一起,虽说魏小姐看起来是那种柔弱不堪惹人怜爱的,但看朱偏偏就喜欢不起来,只觉得魏小姐柔弱的也太过了些。

    不得不说看朱的眼光有时候还是很准的,至少在魏汐月这一块儿,倒是没有差错。

    看朱的眼神一落到小茶身上,小茶就涨红了脸,羞愤欲死,她低下头用手绢儿捂着嘴,想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却只是徒劳。

    看朱懒得同她在这儿耗,转身回到崔嘉因身边站着,崔嘉因问:“走了吗?”

    “还没呢,这丫头倔,不肯走。”看朱回道,“姑娘不必理会,谅她也不敢乱来。”

    崔嘉因点点头,不欲理会此事,转过头看向中央。

    林静枝莲步轻移,弱柳扶风般走到中央,盈盈行了一个礼,曼声道:“静枝见过各位夫人。”

    众位姑娘见她眼生,不由有些好奇,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姑娘。有些知道些许内情的姑娘见着有自己的发挥的地方了,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与有荣焉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位是上京素有才女之称的昌平侯府林大小姐,从小在贵妃娘娘膝下长大的。”

    认真听着的姑娘一脸艳羡地望着正中央那个娉婷的身影,感叹道:“林小姐真是好命,人长得美,瞧着性子也是温和的,又知书识礼,还有这样好的家世可是,林小姐来清河做什么呢?”

    说到这儿,方才那姑娘更加骄傲:“还不是林小姐孝顺,说是多年不见姨母,特意来清河探望呢!就冲这份孝心,也是极难得的了你还不知道林小姐的姨母吧?喏就是霍夫人呀!霍娉婷是林小姐嫡亲的表妹。”

    听者一脸讶然之色,道:“原来是她?还真是瞧不出来,霍娉婷同林小姐当真不像一家人。”

    说话的姑娘嗤笑道:“霍娉婷跟林小姐可不是一家,一个姓林,一个姓霍,差的不止一丁半点了!”

    别的姑娘见不得她们这样刻薄,也不喜欢她们这样盲目地捧林静枝,便泼冷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也姓林呢!旁人是好是歹与你何干?总归不是你这样得人称赞。”

    “比不得旁人便比不得,说什么酸话呀!真叫人扫兴。”

    姑娘们还想争辩,却听得白夫人说话了,便也只能乖乖闭嘴不言。

    白夫人眯了眯眼,她自小在上京长大,做姑娘时也同母亲出入高门,结识了许多姑娘,林静枝这张脸这做派,当真像极了一个故人。

    她瞧着林静枝,温和的问:“是哪家的姑娘?我从前倒没见过呢!”

    林静枝一笑,落落大方地回道:“静枝出自上京林府,家父是昌平侯。”

第四十八章 才女() 
白夫人笑笑,夸奖道:“我说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标致的姑娘,原来是林家的女儿。”

    明明是最正常不过的一句话,白夫人说出来却总有点意味不明的味道,莫非白夫人同林家还有什么渊源不成?林静枝兀自想着,面上却是如春风般和煦的笑意,又恰到好处地添了三两分娇羞,同旁的得了长辈夸奖的小姑娘并没什么两样。

    林静枝料想的不错,白夫人不待见林家人,对林贵妃更是没有半分好感。

    这还得从当年两家的婚事说起。

    梁老太爷同林老太爷是同窗,又是同年,两人因此走的近些。当年林家的老太爷殿前失仪,惹先帝不喜,便夺了老太爷的在朝的职位,留给他一个昌平侯的空架子,从前交好的同僚见圣意如此,便纷纷疏远昌平侯府,原本还算荣华的门庭一下变得冷寂起来,说是门可罗雀也不为过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梁家也没有因为昌平侯府的式微而与之疏远,反而在暗地里多有帮扶。

    昌平侯府感念梁家雪中送炭,便同梁家商议,想要成就两姓之好,便定下了林家小姐同梁家长子的亲事。若这事只到这儿便也罢了,昌平侯府得罪先帝,林小姐也不大可能嫁入高门。这样的情况下,梁家肯要她当长媳,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换作旁人,定然是感恩戴德的。

    可这林小姐倒不这样想,她是个心气高的,看不上梁家的门第,非要认为是梁家拖了她的后腿,不让她富贵荣华,对着梁家非但没有半分感激之情,反而很是厌恶梁家。白夫人是个性子直的,看不上她这做派,却因着两家的婚约对她多有容忍。

    谁知道,待先皇驾崩后,林小姐瞒着两家婚约进宫选秀去了,还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封号。这下好了,两家结亲不成倒成了仇家。

    昌平侯府虽然对梁家说女儿是瞒着家里悄悄去选秀的,可傻子都知道,若没有家里人的打点帮衬,一个姑娘家家的就真的那么进宫了?这话谁信呐?可不是拿人当傻子耍吗?

    梁家痛恨昌平侯府背信弃义,两家因此断绝情义,不再往来。白夫人更是厌恶林贵妃的惺惺作态,若不是当年出嫁在即,白夫人定会找林贵妃的麻烦。

    如今见着同林贵妃如此相像的林静枝,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只是碍于长辈的面子,不便向头回见面的小辈发难罢了。

    白夫人没有兴趣继续说话,场面有些许尴尬,好在林静枝也不是个胆小怯懦的,笑道:“静枝学艺不精,只有琴艺勉强过关,便献上一曲开指黄莺吟,聊以助兴。”

    说完,便有婢女抱来一尾琴,林静枝仪态万千地坐下,从容地试着音,颇有大家风范,不像是唬人的。

    试好音后,林静枝便开始用她那所谓不精的琴艺弹奏曲子了。纤纤素手在琴弦上来回拨动,欢快的音律便如叮咚的泉水一般从她指尖淌过,映衬着这满园的春色,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明快了起来。

    “黄莺,黄莺,今喜簇,双双语,桃杏花深处。又随烟外游蜂去,恣狂歌舞。”林静枝悠扬地唱道,众人仿佛见到了一双黄莺相互追赶着,在一簇簇林花深处自在穿梭着,时而挥落几片花瓣,时而婉啭歌唱,好不惬意快活!

    一曲终了,众人还沉浸在那明丽的春光中不能自拔,直到林静枝轻柔道:“雕虫小技,让大家见笑了。”,才纷纷回过神来。

    夫人们还好,最多也就是夸赞一下林静枝的琴艺了得,同龄的姑娘便坐不住了。她们正是天真活泼的时候,心中也会羡慕那些多才多艺的姑娘,林静枝的“才女”之名已经让这些小姑娘们另眼相看,如今又亲眼看见林静枝的确名副其实,看向她的眼神更加充满歆羡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同第二位姑娘的高山流水相比,这曲子是简单不少,但所谓细微之处见真章,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能考验一个人的本领。无论是指法还是意境,林静枝都远远超过第二位姑娘。

    “林小姐真是不愧才女之名,弹得真好。”有姑娘不吝夸赞道。

    “对啊,比那个好多了,林小姐弹得这样好还自谦,真不明白那人怎么好意思丢人现眼。”有人附和道,直接将第二位姑娘的琴技贬到了尘埃里。

    “明明她才是排在前头的那个,什么丢人现眼?若换作是你,还比不得她呢!”有人为第一位姑娘打抱不平。

    林静枝自然是听到了这些话,她看向那被人说的脸涨得通红,羞窘的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的姑娘,温柔笑道:“方才那曲高山流水很好,若换作我,必定是比不得姑娘的。”

    那姑娘惊讶地看向林静枝,似是想不到林静枝会替她说话,虽然一听便知道是自谦之语,但心里还是好受不少。

    此话一出,底下又有不少人夸赞,诸如善良大度的词语不要钱似的往林静枝身上堆。

    在这样的如潮水般的夸赞声中,林静枝平静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不骄不躁宠辱不惊的态度又引得别人一通好夸。

    白姝看林静枝出尽风头,冲崔嘉因挤眉道:“有这样一个劲敌,阿珩压力大吗?”

    崔嘉因瞧见白姝的神情,直想扶额,说好的庄重贤淑都哪儿去了?

    她提醒道:“白姝姐姐,端庄,端庄。”

    白姝下意识一望,便看到白夫人警告性地瞥了她一眼,她连忙端出闺秀的样子冲白夫人笑笑,白夫人才将视线转了回去。

    待白夫人转过头去,白姝才苦声对崔嘉因抱怨道:“母亲什么都好,就是太严格了,时时刻刻都要我端着。唉时时刻刻都要温婉大方地对人笑,脸都僵了啊!”这回倒是不敢有什么别的表情了,生怕再次被白夫人抓到现行。只是苦涩的声音,抱怨的话语,同那一脸淡然配在一起,真是怎么看怎么怪。

第四十九章 名不虚传的霍夫人() 
有林静枝的珠玉在前,后头姑娘们的表演就显得乏善可陈了起来。唯一值得一看的,不过就是崔嘉善的画。崔嘉善的画技尽得其父的真传,崔礼生前酷爱搜集画作,直到了爱画成痴的地步。他的画作也很好,尤其在山水画上颇有造诣,一幅秋山晚翠曾被擅画的大儒夸赞“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只可惜天妒英才,若再过个十多年的淬炼,崔礼未必不能成为大周最擅画的名师。

    待到崔嘉因上场时,四处又多了窃窃私语声。同林静枝不同,崔嘉因从小便在清河长大,若说林静枝是上京女子争相效仿的楷模,那崔嘉因便是清河闺秀一举一动的典范。若真论起来,崔嘉因地位在她们心中还更加高一些,林静枝的才名远播,但毕竟远在上京,为人究竟如何,姑娘们到底是看不见的;而崔嘉因就在她们身边,在一举一动都能被她们看见的地方,在她们心里,崔嘉因不是一个名号或者是一个缥缈不可捉摸的人影,而是实实在在存在在她们身边的人。因着这,崔嘉因反倒隐隐成为了清河姑娘们的骄傲。

    上京有才女林静枝,清河也有不输林静枝的崔嘉因!

    在众人的期盼之下,崔嘉因款款走到中间,毫不忸怩地一笑,道:“有众位姐妹的珠玉在前,嘉因这的确是不够看的,各位只当玩笑罢了。”

    白夫人笑道:“你就不必客气了,谁不知道你到底几斤几两?莫要瞧着我们好哄,我们可不上你的当!”谁都听的出来白夫人话里话外对崔嘉因的喜爱之情。

    白夫人同卢氏关系好在清河并不是一个说不得的秘密,此时听白夫人打趣崔嘉因,也不觉得奇怪。

    笑意盎然地坐在位置上同旁桌姑娘攀谈的林静枝,自然也看到白夫人对崔嘉因表现出来的亲昵,心里那被众女夸赞而生出的得意和自豪渐渐消失不见,反而觉得提不起劲来。原来以为白夫人就是这样的性子,所以对她略显疏离的一声夸赞也被她当做亲近了,原来只是自己想多了人家对崔嘉因才是真正的亲近呢!

    想到这儿,林静枝就有点懊恼,白夫人算什么,上京那么多夫人小姐们见着她还不得客客气气夸赞又夸赞的?白夫人不过是蜗居在清河的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妇道人家罢了,不识金镶玉,也不能怪她,林静枝这样安慰自己,心里果然好受多了。

    旁桌的姑娘见林静枝虽然笑着,却不理人,心中不大高兴,便说:“林姑娘在看什么,这样认真?”

    林静枝被她这样一说,立马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一直看着白夫人和崔嘉因的那个方向。她略带歉意地冲那位姑娘笑笑,道:“方才看崔九姑娘出了神,还请李姑娘勿怪。李姑娘方才说什么来着,我没有听清,可否再讲一遍?”

    姓李的姑娘见林静枝态度良好,并没有旁的小姐那样的骄纵气,心里那丝不痛快也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又听林静枝说起崔嘉因,脸上便带着几分好奇。

    “林小姐也觉得崔九姑娘很好吗?我也是这样觉得的。”

    林静枝听见这姑娘的话,脸上那温婉笑容差点端不住,还会不会好好地聊天了?你都这样说了,难道我还能说她不好吗?

    “怎么?姑娘也觉得崔九姑娘人很好吗?”林静枝才不会说出她欣赏崔嘉因这样的话来呢!虽然这话在旁人耳中听来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是啊,崔九姑娘人长得好看,还有才,最难得的是,她待人虽然冷了一些,但也从不会同别人一样有什么坏心眼,她不会跟着别人一起说别人的是非,也不会在别人丢脸的时候落井下石,就这便已经很难得了。”李姑娘说道,字里行间满是对崔嘉因的推崇:“我母亲还要我同崔九姑娘交个朋友,可是我不敢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站在她旁边啊?”

    林静枝:“”

    若说白夫人的冷落让一向受追捧的林静枝觉得有些受挫,那李姑娘的一席话就让林静枝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她一路顺风顺水,被人捧惯了,竟养成了有些目中无人的性子,虽然看起来还是那样平易近人,但实则内心里还是有些鄙夷那些闺秀。如今这李姑娘对崔嘉因的评价这样高,心里不痛快极了。

    她笑容淡了些,对李姑娘说:“咱们还是看看崔姑娘的才艺吧。”便望向崔嘉因,不再同李姑娘说话。李姑娘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从善如流的应了声好。

    “听说崔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