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娇眉 >

第134章

娇眉-第134章

小说: 娇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满堂的宾客也没有认生,倒是意外的对着韩瑶咧嘴大笑,弄得韩瑶都有些羞涩了。

    在武进候府用过午膳之后众人才纷纷告辞回府,一路上吴氏和陈氏俱都感慨万千,武进候并没有比穆宸骁和穆宸谦大几岁,如今人家都两个孩子了,自家这两个却还没有着落。

    穆宸谦虽也被赐了婚,可对方还尚未及笄,成亲还需再等,陈氏心中也急啊。

    穆知晚想着家中娇儿,独乘广宁伯府的马车回去了。

    这里穆识月伴着吴氏和陈氏刚刚进了院子,那里就有下人送了拜帖进来。

    “这是怀远伯府派人送来的拜帖,是怀远伯世子听说二老爷和二太太到了京城,想找时间过府拜访。”

    下人的声音清晰入耳,穆识月走路的脚步一下子就顿住。

    曹伯森要来?

    穆识月觉得自己的心仿佛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一般。

    她又要见到那人了吗?

    一路浑浑噩噩回到了现在所居的院子,遣了几个丫鬟,合衣就躺到床上,盯着头顶的承尘发呆。

    即便觉得自己早已放下,如今再要面临和他近在咫尺的局面,心中还是难免不忿。

    曾经有多期盼,如今就有多怨怼。

    她穆识月不是圣人,即便今生比前世活的更合心意,但被人舍弃的滋味依然在心头萦绕。

第二百九十一章 拜佛() 
穆识月猛然坐起来,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茫然四顾,却是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吴氏和陈氏已经离开,却都留了贴身的丫鬟在这里等消息。

    从凤阳带来的几个丫鬟连忙上前查看,菱烟看她满头满脸的汗,连忙把她按回去。

    拉了被子重新把她盖住,“姑娘刚出了一身的汗,可千万别再凉着。”

    玲珑又从旁边端了水来,递到唇边喂她喝下。

    看着丫鬟们手忙脚乱的照顾她,穆识月才有些回过神来!

    “你们都守在这里做什么?”

    话一出口,才发现自己的嗓音竟有些嘶哑。

    “姑娘怎么这么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奴婢们进来的时候,您连被子都没盖的躺在床上,怎么唤都不起,可把奴婢们吓坏了。”

    “是大太太叫人请了大夫来,用了些药,这才有所好转。”

    菱烟几句话解释清事情的经过。

    穆识月这才发现外边的天已经黑了,原来自己竟烧了整整一小天!

    复又想到刚刚做的那个噩梦,仍然心有余悸。

    “大太太叫人煨了百合银耳莲子羹,姑娘即是起了,不如用点”,絮儿小心翼翼道。

    穆识月神色怏怏的点头,最后也只是用了小半碗就饱了。

    丫鬟们也好生奇怪,大太太请来的大夫说姑娘这是惊吓所致引发的高烧。

    可这两日姑娘除了武进侯府外并没去过其他地方,怎么会受到惊吓?

    穆识月听说心下了然,便是那日见过曹伯森后想起了前世之事,还有那一场噩梦,所以才引发这惊吓之症吧。

    穆知晚听说后又丢下府里那一摊事情回了穆府,看完穆识月后被吴氏叫去问话。

    “那一日韩二姑娘一直陪在六妹身边,几个丫鬟也始终没有离开左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穆五爷也在堂中坐着,小女儿这两日高烧反复,退了又起,精神也大不如前,心中也有些担忧。

    “过几日初一万寿禅寺有法会,我正想给诠哥儿求个平安符回来,不如到时带着六姑娘同去,顺道也替她祈福”,吴氏莫名其妙说了这样的话。

    不过屋内的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听懂了她的言下之意,这是怕六姑娘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想带她去看看吧。

    穆五爷拂袖站起,“有劳大嫂了,我这些时日一直不得空,还请大嫂多多费心。”

    “五弟说的哪里话,你们爷们都有正事要做,我也无非是管些柴米油盐的小事而已。”

    “而且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能叫劳烦呢。”

    吴氏因着偶尔的关系本就高看穆识月一眼,加之她年纪虽小却知礼明事,心中还多了分喜欢。

    穆识月没想到自己这次竟病了好几日都没有起色,白日里还好些,一到晚上就噩梦连连。

    各色的汤药喝进去也都没有缓解,整日里浑浑噩噩,醒又复睡的。

    穆辰崎也不敢跟着穆宸骁出去了,见天的守在她那里,还是最后穆五爷看不下去将他赶出去的。

    如今穆识月年龄渐大,他的病症也已经好了,再像从前那样腻在一处终归不妥。

    穆辰崎还因此落寞了两日,原以为自己痊愈是好事,没想到因这个反而要疏远妹妹了。

    不过也知道这本就是应该遵守的礼数,纵使不愿也不得不照做。

    穆识月就这样病了四五日后才有所好转,这里才能下地出去透透风,那里就有陈氏身边的丫鬟过来传话,将明日初一去寺庙进香的话和她说了一通。

    穆识月刚有些精神,在屋里关这几日早就腻了,听说可以出去逛逛很是高兴。

    第二日一早,丫鬟还没起床她就先醒了,听着窗外鸟儿悦耳的鸣叫声,虽然身上还是有些疲乏,还是觉得心情格外的好。

    陈氏今日带穆识月去的是西关外二里长河北岸的大真觉寺,此寺虽是年代不久,却因寺内的金刚座宝塔而闻名。

    南晋历代皇帝信奉佛教,是以南晋境内多佛寺,而尤以京城周围最盛,而穆识月即便在京城生活过六年,出府却没有那么便利,这座大真觉寺她倒是真的没有去过。

    陈氏对这些礼佛之事向来没有多大的兴致,所以此番并未同行,穆知晚的儿子前一日贪凉喝了些冰过的饮子怀了肚子,所以她也没有来。

    这一行只有吴氏和穆识月两人,因繁就简同乘了一辆马车,一路上穆识月安分守己的没敢掀帘子去看外边的景致,听吴氏讲些京城的风土人情。

    因离得不远,所以也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大真觉寺。

    吴氏是最虔诚的信徒,马车刚到山门处她就下马徒步,穆识月紧随其后。

    郭外春犹在,花边坐落晖,柳深莺细细,桑密凭飞飞。

    这是世人咏诵大真觉寺的诗句,穆识月此刻身临其境,倒是真的感受到了诗句中的莺飞蝶舞、花木浓稠。

    虽事初一法会,但因为世人更喜欢那些僧众甚多的大寺庙,像大真觉寺这样地处偏僻,名气又不够响亮的寺庙倒是没有那么多的香客。

    只是抱有相同想法的不止她们一家,这不,还未踏进寺院,就碰见了熟人。

    这来人穆识月还知道一些,只是并不喜欢,因为来的是闵家的人。

    就是前世参奏穆六爷,后引出了通敌之罪的那个闵家。

    两辆华丽的马车俱都挂着纱幔银铃,随风飘舞还有清脆的叮当声。

    闵家执掌军权多年,如今边关有三分之一的兵权都在闵家手下,就连圣上都对闵家忌惮一二,也难怪能如此张扬。

    今日来的正是闵家长房的正室夫人,也就是如今五军都督府掌权人闵文良的夫人,还有闵家三房夫人。

    身后还跟着两个模样俏丽的小姑娘,看年岁比穆识月年长一些。

    两相见面,少不得叙了一番闲话,穆识月在吴氏的引荐下和两位闵夫人分别见了礼。

    两个小姑娘一个唤作闵方雯,是闵家长房的庶女,一个唤作闵方琪,是三房的嫡次女。

    看着两个打扮得娇花一般的小姑娘,穆识月下意识想到一种可能,眼前这几位不会是来给这两个姑娘相看婆家的吧。

第二百九十二章 鄙夷()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清幽的院落,遍布草木香的空气,无一不愉悦着穆识月的身心。

    用心打量,塔身上的檐椽、瓦当、滴水、斗拱等都做成仿木石雕形式,彰显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意蕴与风格,竟一点看不出来新建的痕迹。

    据说这大真觉寺从太祖皇帝时就筹划修建,只是修了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就被搁置了,直道先皇出游偶倒此处,见了这秀丽山景和并没有修建完毕的寺院,心觉“善果未完,必欲新之”,这才重新修建起来。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清幽的院落,遍布草木香的空气,无一不愉悦着穆识月的身心。

    用心打量,塔身上的檐椽、瓦当、滴水、斗拱等都做成仿木石雕形式,彰显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意蕴与风格,竟一点看不出来新建的痕迹。

    据说这大真觉寺从太祖皇帝时就筹划修建,只是修了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就被搁置了,直道先皇出游偶倒此处,见了这秀丽山景和并没有修建完毕的寺院,心觉“善果未完,必欲新之”,这才重新建了起来。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清幽的院落,遍布草木香的空气,无一不愉悦着穆识月的身心。

    用心打量,塔身上的檐椽、瓦当、滴水、斗拱等都做成仿木石雕形式,彰显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意蕴与风格,竟一点看不出来新建的痕迹。

    据说这大真觉寺从太祖皇帝时就筹划修建,只是修了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就被搁置了,直道先皇出游偶倒此处,见了这秀丽山景和并没有修建完毕的寺院,心觉“善果未完,必欲新之”,这才重新建了起来。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清幽的院落,遍布草木香的空气,无一不愉悦着穆识月的身心。

    用心打量,塔身上的檐椽、瓦当、滴水、斗拱等都做成仿木石雕形式,彰显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意蕴与风格,竟一点看不出来新建的痕迹。

    据说这大真觉寺从太祖皇帝时就筹划修建,只是修了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就被搁置了,直道先皇出游偶倒此处,见了这秀丽山景和并没有修建完毕的寺院,心觉“善果未完,必欲新之”,这才重新建了起来。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清幽的院落,遍布草木香的空气,无一不愉悦着穆识月的身心。

    用心打量,塔身上的檐椽、瓦当、滴水、斗拱等都做成仿木石雕形式,彰显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意蕴与风格,竟一点看不出来新建的痕迹。

    据说这大真觉寺从太祖皇帝时就筹划修建,只是修了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就被搁置了,直道先皇出游偶倒此处,见了这秀丽山景和并没有修建完毕的寺院,心觉“善果未完,必欲新之”,这才重新建了起来。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清幽的院落,遍布草木香的空气,无一不愉悦着穆识月的身心。

    用心打量,塔身上的檐椽、瓦当、滴水、斗拱等都做成仿木石雕形式,彰显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意蕴与风格,竟一点看不出来新建的痕迹。

    据说这大真觉寺从太祖皇帝时就筹划修建,只是修了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就被搁置了,直道先皇出游偶倒此处,见了这秀丽山景和并没有修建完毕的寺院,心觉“善果未完,必欲新之”,这才重新建了起来。

    吴氏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后并没有提议同行,找了个借口就分别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闵家是六皇子的穆家,这两年为了六皇子没少拉拢穆大老爷,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回避了,所以吴氏也不愿和她们过多接触。

    绕过山门处矗立的华表、石狮,带着穆识月一路进了寺内。

第二百九十三章 误认() 
穆识月最先做的就是去看那座闻名遐迩的金刚宝座,汉白玉建造的四壁周身布满雕刻,十三层高塔居中,另有十一层塔分列四方。

    中塔的正南有一座两层檐的琉璃罩亭,阶梯的出口就在里面,罩亭顶上有一蟠龙藻井,塔座正门上有“敕建金刚宝座塔“的匾额。

    沿着中间的穿堂再往内走就是五佛殿及后照殿,因此刻正是法会之时,这里除了三三两两的僧人外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