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娇眉 >

第28章

娇眉-第28章

小说: 娇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人就只会忠心于自己家的姑娘,而不会背主去帮着夫家谋夺姑娘的陪嫁。

    如今这事到了她的手中,反而成了阻力,母亲陪嫁铺子有十余处,里边的人大多是崔家的,如今要将这些人赶回去,别说崔家已经不复当年,就算是最鼎盛的时期也不能一下子接收这么多张嘴。

    陆大掌柜的又道:“三舅老爷还说了,五爷这是人走茶凉,如今五太太不在了,想要和崔家彻底斩断关系呢。”

    这话说的就有些难听了,父亲本就不愿插手母亲陪嫁的事,就怕遭人非议,是她说服父亲将这事交给自己,如今还是给父亲惹来了麻烦。

    穆识月想了想,这事不能耽搁,不然父亲和外祖家就会产生矛盾,这是大家都不想见到的。

    于是对陆大掌柜的说,“有劳陆掌柜了,你容我一天,今日时辰已晚,明日我会去外祖家说明情况,找出个解决办法,铺子那边的事先停下,你等我消息”。

    陆大掌柜的略一思索,还是对穆识月的能力有所怀疑,她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能有什么办法,何况还要和五太太娘家长辈周旋,于是毛遂自荐到:“六姑娘明日去崔府可否将小的也带上?”

    穆识月其实早有此意,她自己的年龄实在太小,说出的话没有威信,若是带着陆掌柜定然比自己去要强,于是欣然应允。

    当日晚上给祖母请安的时候,穆识月特地早早的去了慈严堂,她要打理母亲陪嫁的事祖母是知道的,所以如今要出去自然就明着和穆老夫人说了。

    自穆老夫人答应穆五爷让穆识月打理五太太的嫁妆,也只是抱着死忙当成活马医的态度,她本以为穆识月也只是随口说说,却不想这丫头倒是真的大刀阔斧做了起来。

    听了穆识月的禀告当然不会阻拦,这是好事,让六丫头也历练历练,她没有母亲,这些事自己又不能教她,只能靠她自己一步步的摸爬滚打。

    只是还是要嘱咐两句的:“去了崔府你不要先找舅爷理论这是,先去看看你外祖母,有什么苦和她诉诉,由她劝服你三舅舅总比你一个孩子好说话”。

    祖母说的也正是穆识月心中想的,就应了下来。

    穆老夫人又道:“找你二伯母到库房领些好东西过去,你外祖母卧床多年,这珍贵的药材定是耗费不少,我记得咱们库里还有几只百年老山参,你带了一根过去”。

    穆识月的外祖父崔老太爷已经仙逝了快十年,其后不出三年崔老太太就因雪天去寺庙上香跌了一跤摔断了腿,再也没能站起来。

    穆识月感激的向穆老夫人深施一礼:“多谢祖母惦念,孙女一定会将您的话带到”

    穆老夫人微眯着眼睛摆了摆手,“我都是黄土快埋到脖子的人了,还指着别人念我的好有什么用,你只管说是你自己的孝心”。

    穆识月忍住眼中的泪意用力的点点头,祖母后半辈子这几年一直是为自己打算的。

    第二日穆识月在小学堂告了假,早早的收拾妥当就带着丫鬟坐上陈氏安排的黑漆平顶马车往西城去了。

    鉴于上次惊马事件,这次二夫人不敢怠慢,安排了四个跟车的仆妇还有八个随扈,生怕再有什么意外发生。

    穆识月和陆大掌柜的约好了在崔府门前相会,所以陆掌柜没有随行,他本就住在西城,离崔家更近一些。

    这一路没有像上次一样再发生什么事,平平安安的到了崔府的大门外。

    陆大掌柜的早已经到了,一直在离崔府不远的地方等着穆识月,见穆府的马车来了就把马交给跟来的小伙计,自己上前跟穆识月打招呼。

    崔府门前,门房正在檐下打扫着地上的灰尘,看见一辆马车驶过来也没在意,谁能想到一大清早的就有客人上门,直到马车停下来才知道真的是来自家的。

    跟车的一个仆妇走上前对他说道:“我们是穆家的,车上坐的是府上的表小姐,烦请小哥给通报一声”。

    穆识月听这仆妇的声音有些耳熟,就问菱烟说话的是哪个,菱烟掀开帘子看了看笑道:“这个是靳婆子,上次姑娘惊马那次,就是她跟着出来,还指挥着大家伙不要慌乱,后来又是她掐了姑娘的人中才将姑娘唤醒的”。

第59章 崔老太太() 
穆识月记得这个人,是个有本事的,“我记得咱们院子只有一个守二门的婆子,我看这个靳婆子不错,回头叫过来问问,如果她愿意就找二伯母把她调到内院来吧”。

    菱烟不明白为什么姑娘连一个守门婆子的活都安排起来了,但即是姑娘的吩咐,她只能不打折扣的照办,于是就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那门房听说是穆家的表小姐来了,连忙扔下扫帚进去禀告了,不一会就带了个仆妇出来,卸了门板让穆家的马车进去。

    崔府的宅院当然没有穆家的大,但崔府的人口也少,穆识月一共有三个舅舅,大舅舅和三舅舅与母亲一样都是外祖母亲生,只有二舅舅一人是庶出。

    外祖父原是凤阳府的同知,只是一直碌碌无为,所以在同知的位子上一直坐到了死。几位舅舅都是没有大才的,只有二舅舅谋了个不知名州府的从七品判官,带着二舅母和两个孩子都去了任上,也算分出去另立门庭了。

    而崔家也在外祖父死后逐渐没落,到如今唯一有官身的二舅不在凤阳,三舅整日无所事事也没有赚钱的本事,就没有分家出去,所以如今的崔府是大舅和三舅两家住在一起的。

    远远的大舅母就迎了过来,穆五太太本就是高嫁,如今崔家又是这副样子,两家更是不能相比的,穆识月的身份也就显得高人一等了。

    “表姑娘怎么没有说一声就来了,我们也没安排人出去迎你,真是失礼了”,崔大太太人未到声先到,在这寂静的早晨很是响亮。

    穆识月已经下了马车,微微欠身道:“是识月不懂事,没有叫人先打招呼就过来了,大舅母不怪罪我才是真的”。

    崔大太太正盼着穆家能快点来人把事情解决了,只是意外来的会是穆识月这个小丫头,不过听回禀的下人说还有个掌柜模样的人跟着表姑娘过来的,心下微安。

    她的本意是不想得罪穆家人的,那几个铺子本就不赚钱,那些个仆人不尽心大不了发卖了。

    只是老三却说,姑老爷在做生意上很有一套,若是他想整顿姑奶奶的铺子,那完全有可能把这半死不活的铺子经营得风生水起,如果是那样,自己的人在铺子里说不定还有些好处。

    崔家这几年越发不济,如果能靠着姑奶奶的铺子有些进项,那对崔家众人来说都是好事,所以她也就没再说什么。

    穆识月随着崔大太太去拜见自己的外祖母,记忆中外祖母好像就是今年冬天离世的,自己那时刚出了母亲的大孝期就遇到了外祖母的小功,服丧了五个月。

    崔府正房内,崔老太太正斜靠在一张软塌上,由一个大丫鬟帮她按摩着腰背,因腿不能动,所以要经常按摩,不然就会浑身酸痛。

    见穆识月来了,崔老太太摆摆手让丫鬟停下,和蔼的招呼着穆识月:“识月来了,过来,来外祖母这里坐”。

    穆识月乖巧的走了过去,外祖母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只是脸色有着不同寻常的白和细腻,是经常不见阳光导致的。

    “外祖母都有半年没有见到你了吧,好像是瘦些了”,崔老太太伸出枯槁的手拉住了穆识月的手,其实她的手要比穆识月的还瘦。

    “嗯,天气热,不怎么爱吃东西”,穆识月找了个借口。

    老太太绷起了脸道:“那可不行,好歹也要多吃一点,这没有肉身体怎么会好呢”。

    穆识月点点头,道:“好的,我会听外祖母的,回去一定会多吃饭,长好多好多的肉”,她不愿意让一个时日无多的长辈担忧她,虽然祖孙两个接触的并不多。

    老太太又拉着穆识月说了一些话,终于将话题说到了穆五太太的陪嫁上边:“识月,你也知道,当年你母亲高嫁,我和你外祖父就怕她在穆家没有底气,所以一口气把家里好一点的庄子铺子都给她做了陪嫁”。

    崔老太太常年卧床身上并没有什么力气,所以只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些气喘,穆识月忙拿过一旁矮几上的茶壶给老太太到了一杯茶。

    崔大太太一直在旁边坐着没有吭声,这时候她是不敢胡乱说话的,一切还得等老爷来了才能决定。

    崔老太太喝完了整杯的茶才觉得气儿顺了一些,继续说道:“虽然铺子给她了,但是铺子里的人还都是崔家的,昨儿我听你三舅说你父亲新安排了个大掌柜的,要把铺子里的伙计都换一遍。这些人都是跟了崔家一辈子的老人,崔家不能让他们临了了什么也落不下呀”。

    崔老太太说的言词恳切,穆识月听着心里也不好受,外祖母是个善心的人,她希望所有人都好好的,可有些人不懂你的好意,只会把你的好心当做软弱可欺。

    只是这样的话,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外祖母说。

    好在这个时候有丫鬟进来禀告说大爷和三爷来了,穆识月才松了口气,只安慰的请外祖母放心,一定会有好的解决办法的。

    哄好老太太,穆识月才起身给两位舅舅和跟在崔三爷身后进来的崔三奶奶见礼,崔三奶奶笑眯眯的上前搀扶起穆识月道:“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多客套。”

    崔大爷年少时是中过举人的,算来也是有功名在身,只是屡试不第也就放弃了,后来经手了家里的产业,勉强将崔府支撑下来。

    崔三爷却是个闲人,整日学那些富家子弟溜鸡逗狗,但对外祖母是十足的孝顺

    两位舅舅是听说穆识月领了个掌柜的过来才急匆匆的赶来的,待见过了崔老太太,崔三爷就低声询问穆识月,是不是可以让那个掌柜的和他们谈谈。

    穆识月回头看了看早已精神不济的外祖母,转回身道:“外祖母,您先休息一会儿,我跟舅舅出去说话”。

    然后又吩咐小琢将今早从二伯母那里领来的百年老山参交给了崔大太太,崔家这些年在老太太的病上没少耗费,再加上一大家子人的吃喝,只靠崔大爷一个人周旋,日子的拮据可想而知。

    见了这品相极佳的老山参,崔三太太连连夸赞,又道还是穆家手笔大能拿得出这好东西。

    穆识月以前跟三舅母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但她记得前世外祖母去了以后三舅母闹过不少次分家,提出的条件几乎是要了崔家全部家产,再结合她说的话,真真是小家子气、没什么见识,所以也不愿和她多说什么。

    待服侍了外祖母歇息,又叫了个丫鬟在旁边打扇,穆识月才轻手轻脚的走出去,崔三太太见状也连忙跟了出去。

第60章 左右为难() 
穆识月出了房门,大舅舅正等在那里,见她出来了便率先向西侧的角门走去,口中道:“走吧,咱们到西边园子里说”。

    穆识月让菱烟去请陆大掌柜的过来,就带着小琢跟随崔大老爷的脚步迈步向西边园子的方向去了。

    崔府西边是用来待客的园子,里边遍植青竹,微风吹过能听见沙沙的竹叶晃动声,坐北朝南有三间正房,并西侧一溜厢房,没有倒座,客人来的时候可以依身份选择正房或厢房。

    崔三爷正等在西侧的一间厢房里,崔大老爷进去后选了主位坐定,崔三爷没有坐,靠在崔大老爷旁边站着。

    门帘晃动,崔三奶奶闪身进来,穆识月看见大舅舅的眉毛几不可查的皱了一下,但是没有说话。

    穆识月自然也没有说话,自己一个小孩子都能来,又怎么阻止身为舅母的崔三奶奶。

    崔大老爷问了问穆辰琦的情况:“琦哥儿最近怎么样?”

    “哥哥挺好的,还跟着先生学了不少东西”,穆识月避重就轻的回答着,她不想过早的让人知道兄长痴迷于玄学,她怕兄长面对别人的鄙夷和轻视折了自己的兴趣。

    “能学点东西就好”,崔大老爷也不善和一个孩子聊天,屋内的气氛顿时冷凝起来。

    恰好这时菱烟带了陆大掌柜的寻了过来,才不至于让屋内的气氛尴尬。

    “小的陆七给大舅老爷、三舅老爷请安”,陆大掌柜拱手作揖道。

    穆识月今日才知陆大掌柜的名字叫陆七,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崔三老爷先一步的叫起了陆大掌柜。

    开门见山道:“陆掌柜的,你今日来可是带了姑老爷的意思,那些人你们想怎么处理?”

    陆大掌柜没有说话,而是抬眼看了看穆识月。

    穆识月撩起裙摆向前走了两步道:“大舅舅、三舅舅,识月今日过来就是为了和二位舅舅说母亲陪嫁铺子的事”。

    “这件事情与父亲无关,父亲并不想插手母亲陪嫁的事,是识月找了父亲说想要接手那几处铺子和庄子。至于陆大掌柜,是父亲借给识月的人,识月深闺女质,年龄又小,不好经常出门,即便能出门有些外男也是不好接触的,所以才问父亲借了陆大掌柜的来”。

    穆识月一口气将事情的起因讲明白,听得崔大老爷和崔三爷一愣。

    一直以为是姑老爷要整治妹妹的陪嫁了,却没想到是穆识月这个小丫头

    要经手。

    “胡闹,你一个女孩子能懂些什么”,崔大老爷有些不可置信姑老爷竟然放心的把崔家的陪嫁铺子交到一个八岁的孩子手里。

    穆识月今日来就抱着舅舅会阻挠的准备来的,脆生生的道:“那几间铺子的情形舅舅想必也是知道的,开在那里,别说是赚钱了,不往里边搭钱就是万幸了。就这样的铺子,我再胡闹能胡闹到哪里去”

    这一下崔大老爷没有话说了,是啊,那铺子已经那样了,再胡闹还能胡闹到哪里去。

    崔三爷也不去计较这个铺子现在究竟是谁在管,开门见山的问道:“你整治铺子,不想着怎么购置货物、推陈出新、招揽顾客,为什么要先把铺子里的人都撤换一遍。你可知道那些人都是崔家的人,只是给了你母亲用的,你一下子裁剪了这么多的人,府上的状况你也看到了,我们拿什么养活那么多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