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娇眉 >

第45章

娇眉-第45章

小说: 娇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子昱一听这话立即来了兴致,探过身子道:“不如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夏奕重重的把手中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看着楼梯的方向,“恐怕你是去不成了”。

    话音刚落,他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就在方子昱还在愣神的瞬间迅速的窜向窗边,从支起的窗扇中间一跃而下。

    方子昱被夏奕突然间的动作吓了一跳,反应过来立马冲到了窗子边,连声音都变了,“夏奕,你什么意思?”。

    夏奕却没有回答他,稳稳当当的落在了路旁的一个包子摊旁边,不顾路人诧异的目光向方子昱挥挥手大摇大摆的走了。

    方子昱想跳下去追上他,还没等动就听见身后扑簌簌的声音,回头一看,好嘛,四个侍卫整整齐齐的堵在了他的身后,“方公子,三皇子找您很久了”。

    方子昱好看的眉都拧在了一起,指着身旁的几个侍卫,又指指茶馆半开的窗扇,复尔恨恨地将手放下,这个该死的夏奕,看见侍卫过来居然不告诉自己,这个仇他记下了。

    看着面前站着的四个侍卫,跑是跑不掉了,索性一甩袍袖语气不善道:“前边带路”。

    然后又咬牙切齿的说:“你们就看见我一个人了是吧,刚刚跑那个怎么不见你们去追”。

    几名侍卫对视一眼,心中都在想一个问题,这两位可都是受成国公教诲过的,功夫不说顶尖,也定然一个顶他们好几个。

    他们只有四个人,再分出两个去追夏公子,那样做的结果就是一个都抓不到,还不如现在这样,逮到一个是一个吧。

第九十五章 讲经堂() 
方子昱神奇的读懂了侍卫们的眼色,心中懊恼,现在连侍卫都学聪明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三皇子派出的侍卫可不止这几位,恨不得全城搜查了,所以夏奕这一路躲躲藏藏的,好几次险些被抓住,磕磕绊绊的终于是租用了一驾马车驶出了凤阳城。

    再说穆府这边,呼呼啦啦的三驾马车已经载着穆府的大小女主子们往普云山方向去了。

    凤阳城有两大寺院,一是太祖皇帝亲赐的龙兴寺,因地位较高所以只做皇家寺院御用,普通百姓是不能去的。

    官员家眷倒是可以去,但是因那里人少,慢慢的就没有普云寺香火旺盛,再加上近年来普云寺的清远大师声名远播,所以求到普云寺的香客越来越多。

    普云寺在凤阳城西二十里外的普云山上,是一座百年老刹,普云山上遍植树木,据说有三十多个品种,将整座山铺染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普云山占地面积极广,山上其实原是有两家寺庙的,只不过另一座寺庙规模较小,去的人也少,慢慢的就荒废了。

    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普云山的山脚下,实在是路上的行人太多,行走起来有些滞涩。

    到了山下更是人头攒动,用了好些家丁开路才得以坐车上山,这也算是官员家眷的特权,尤其穆家在凤阳的地位不一般,自然经得起此番气派。

    快到山门处马车就不能前行了,早就有知客僧见是穆家的马车赶忙的迎过来将几辆马车引至山门右侧的一处空旷院落,那里是特地为了方便贵人下脚的地方,以免被蜂拥而至的百姓冲撞。

    穆府在普云寺每年的供奉都耗资颇大,算是普云寺的大金主,所以普云寺的和尚对待穆府中人也是深为客气。

    三太太和四太太搀扶着穆老夫人走下马车,就有一位身材高大、面貌和善的师傅上前见礼。

    念了一声佛号后说道:“年余未见,穆老檀越依然精神矍铄,可见是修了福报的”。

    穆老夫人笑盈盈的还礼,“虚如大师有礼了,我这身体还不是多亏了菩萨保佑,”。

    这位虚如和尚是普云寺第七代弟子,现如今也是寺内第二辈分的高僧,是清远大师的师侄,云游海外的青云大师的徒弟,有他来接待穆府中人,也可见普云寺对穆家的重视。

    “师叔已经准备开坛讲经了,各位檀越是先休息一会儿还是现在就随贫僧过去”,虚如大师问的很是客气,声音也如洪钟一般清亮。

    穆老夫人这一路上都坐在铺了厚厚软垫并凉簟的马车上,所以精神好的很,也没觉得疲累,不假思索道:“老身已经一年多没有听过清远大师讲经了,自然不能错过”。

    然后转头看着身后的儿媳和孙女们,“你们有累了的可以先过去歇一会儿,不累的就陪我去听听,清远大师讲经可是难得一见的”。

    穆老夫人此言不假,清远大师虽然每月初一都会讲经一次,但因为香客众多,能进得经堂的人却很少,多是些有头脸的人才进得了清远大师所在的讲经堂,多数民众都是无缘听到清远大师讲经的。

    穆识月前世在怀远伯府无事的时候最常做的就是抄写经文,感触颇深,所以欣然同意陪祖母去讲经堂。

    穆知颜是一定得跟着穆老夫人的,一是今日本就是为她的事来的,二来这里人多,她也不放心祖母。

    商讨下来竟然没有一个想去休息的,穆老夫人满意的看着几个孙女暗暗点头,众人在虚如大师的带领下去了讲经堂。

    普云寺入山门后是一处长长的陡坡,坡上用石板铺就,目测约有三丈余宽,人头攒动,竟是连如此宽的路都挤满了。

    坡两边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随风摇摆着腰肢,今日的天气本就不似往日燥热,在这山上更是清爽怡人。

    虚如和尚没有带穆府人从那石板路走,而是从坡的右侧一条小径直穿过去,走在林中惊起了栖在树梢的飞鸟,一片扑簌簌的声音。

    穆知颜一直跟在穆老夫人的身后,盯着祖母走的每一步路,山路难行,她怕祖母走不稳,所以得亲自盯着。

    穆识月和穆夕岚并肩而行,两人都是第一次到这普云寺,对寺中景色都颇为好奇,一路上顾着欣赏,倒是没有闲暇聊天。

    穆卿临还在林中发现了一只小松鼠,看见有人过来极快的跑开了,但也足够这些养在深闺的小姑娘们惊喜,兴致高昂的讨论开来。

    半炷香的时间,穆识月的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树林已到了尽头。

    面前是一处开阔地,眼光右移便看见一幢宏伟的两层建筑,门楣上高悬“弘法楼”匾额,整个楼庄严肃穆,楼门内袅袅香烟传来,仿佛能涤清人的灵魂一般。

    穆识月站在弘法楼前忽然有些胆怯,不知佛祖会不会识破她两世为人,将她本该逝去的灵魂又收回去。

    无奈众目睽睽下已经站在门前,不能逃开,索性横着心跟着众人一起进了楼门。

    穆家众人都谨记刚刚虚如大师交代的进门要先迈右脚,出门先迈左脚的规矩,一丝不苟的跟在虚如大师的身后。

    弘法楼占地颇广,楼内挑高约有四五丈,极为宽敞。

    正对楼门的是一方高榻,榻后设椅,是一会儿清远大师要讲经的地方。

    榻后一块硕大的照壁占了整整一面墙,用木质条框分成三部分,中间一部分雕刻了一副宏伟的佛像,上漆金粉,面相圆润丰满,眉眼温和的俯视着芸芸众生。

    因通往讲经堂的路已经被僧众设卡拦住,防止普通民众冲进来扰了贵人,所以弘法楼内的人并不多,只零零星星有二三十女眷在内。

    有认识穆老夫人的都迎上前见礼,一时间竟似成了穆府的认亲会。

    韩家大太太也在,因在韩府寿宴中见过,所以凑到一块好一阵契阔。

    佟夫人已经携着佟悠悠先到一步,见穆家人到了快步迎上前,借着穆二太太陈氏的手扶着穆老夫人,佯装意外巧遇一般见礼问安。

第九十六章 清远大师() 
佟夫人身侧一位中年妇人吸引了穆识月的注意,这位夫人梳着朝天如意髻,戴着赤金镶翠玉的大花,丹凤朝阳金丝头钗。

    穿着一身正红牡丹掐金锦绣绫衫,通身的气派就是满普云山估计都是头一份的。

    满寺院的皂角青衣,她一身的大红衣裙尤其惹人注目,让人不能忽视。

    察觉到好多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人身上,佟夫人一张脸笑开了花儿一般将那位夫人拉到身侧,跟穆老夫人介绍道:“这位是我家大人的一位表嫂,夫家姓谢,汝宁人士,听说贵府的人要来,求了我非要认识一下”。

    穆识月心中了然,这位夫人就是佟夫人今日要介绍给二姐的谢公子的母亲,只是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今日竟如此招摇。

    站在穆老夫人身后的穆知颜耳根上悄悄染了红晕,任是她性子有多刚强,也不过是个小女儿罢了。

    谢夫人垂首上前恭恭敬敬的给穆老夫人行了个万福礼,口中道:“早就听闻凤阳穆家乃本朝清流之首,一直没有机会拜见,今日能见到老夫人和各位夫人小姐实是小妇人的福分”。

    “哪里哪里,夫人谬赞了”,穆老夫人客气的回应,三太太和四太太也是知道今日之事的,于是就拉着谢夫人闲聊。

    站在一旁的穆识月感觉衣角被人拉了一下,转身就见韩二姑娘韩瑶正站在她的身后,疑惑的挑挑眉。

    刚刚韩大太太和祖母在一起说话的时候,韩瑶只安安静静的立在韩大太太身后,像个真正的名门闺秀一样规行矩步,却没想到转眼间就跑到这来拉小娘子衣服了。

    韩瑶伸手把她拉到一边,小声道:“嗳,我想像你打听个事情”。

    穆识月不解,自己和这位韩二姑娘并没有什么交集,也不过是两面之缘,她要找自己打听什么事情。

    韩瑶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突兀,只是这事找别人还真不一定能问明白,也只能硬着头皮来找穆识月了。

    扭扭捏捏的说不出口,揪着衣角做了半天的思想斗争才将话问出来:“你知道和三皇子一起来我们家的那个夏奕吧,那日他从你们府上回来和我兄长好一顿夸奖,说在你们府上喝了一种饮子,实在是解暑养生的好东西”。

    话既已出口,韩瑶就越说越顺了,“他却不说那饮子为何物,只以此来考校我兄长的见识,兄长查阅了很多书籍也没有找到他形容的那个东西。我偷偷问了三皇子带来的侍卫,知道他那日只是到你们房头的院子里去过,所以想问问看你知不知道那是何物”。

    穆识月没想到夏奕还拿她做的五色饮来考校别人,这是现学现卖吗?

    对韩瑶这个人她还是比较欣赏的,难得的真性情,并且那五色饮本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没有隐瞒的说了。

    韩瑶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听罢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下三哥不用再每日受那夏奕的嘲笑了,原来他也不过是在你那里赖来的东西,反倒是苦了我兄长”。

    韩瑶还想再说些什么,那边就有小僧尼进来说清远大师要来了,请各位施主做好准备,于是只能作罢,悄悄的溜到她母亲那里去了。

    穆识月摇头苦笑,这人溜得倒是快。

    寻到穆府小姑娘们那里,挨着蒲团的跪下,穆景云斜眼看了穆识月一眼,不解六妹什么时候和韩瑶这么亲近了,心中有些不悦,却也不能说什么。

    片刻后,弘法楼后侧的一个小门上的竹帘被人掀开,一个小僧在前边引路,身后一位身青色袈裟的师傅紧随其后。

    原本嘈杂的讲经堂立即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恭敬的跪在了蒲团上屏气凝神的等待着清远大师。

    小僧行至高案前停步立于后侧,那青衣师傅独自走至案前,正是闻名遐迩的清远大师。

    清远大师的年纪并不大,也只是刚过不惑之年的样子,没有像那些高僧一样留着长须,他面容白净,看着甚是清爽,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清远大师长长的念了一声佛号后就坐在了案前,没有其它赘言,拿起早已摆在那里的经书开始读起来。

    “……若有众生求于大乘。未得法忍受持是竟。当知是人不过七佛便得授记。若声闻人有受持者。弥勒成佛在初会中。若缘觉人有受持者。于我灭后得成道证……”。

    清远大师讲的是《大方等大集经》,这个穆识月前世只是听过,却没有认真的参悟过,知道此经是各种大乘经籍的汇编,以阐述大乘六波罗蜜法和诸法性空思想为主要内容。

    清远大师的声音沉稳悠远的回荡在弘法楼内,每至精要处都会延伸开来,虽然其中语言晦涩难懂,但好在清远大师的讲解延伸的很远,将一切了义与不了义、浅显与甚深之佛法和盘托出。

    穆识月不知不觉的竟然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那无尽的佛法精要中。

    不得不承认清远大师的讲经真的很能深入人心。

    漫长的一个时辰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就在穆识月的脚麻得没有了知觉的时候,清远大师上午的讲解已经结束,正由站在旁侧的小僧尼搀扶起来向座下走去。

    因大家都不能久坐,所以普云寺的讲经都是上下午分开的,以便众人不会一次坐的疲乏。

    殿中众人俱都站了起来,目送着清远大师的离开,只是清远大师走了几步以后突然站定,回头四望后目光有意无意的向穆识月的方向飘来。

    一直关注着清远大师的穆识月心中一凛,终究是底气不足的垂下了头。

    自己本该是一缕孤魂,却蒙上天厚爱重回幼时,她不知道这是福是祸,如今面对目光幽深得好像能看透人灵魂的清远大师,她还是有些恐惧的。

    片刻后听闻身边有窃窃私语声,穆识月才敢将头抬起来,却见清远大师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在殿中讨论不休的众人。

    穆识月的心这才放回到肚子里,也终于感觉到自己双腿的涨麻,刚刚她实在是听入迷了,一动不动的跪在那里太久,酥麻感遍布全身,险些没有站稳。

第九十七章 观音大士() 
站在她身旁的穆卿临伸手扶了她一下,调笑道:“刚我就看六妹纹丝不动的跪在那里,还在想着你是怎么做到的,现在知道了,你的腿不是不麻,而是已经感觉不到麻了,倒是不如我们这些抽空就动一动的人强”。

    穆识月闻言苦笑,她也不想的,实在是刚才忘了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