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超能名帅 >

第364章

超能名帅-第364章

小说: 超能名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寒想了一想,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措辞,才开口说道:“在我的感觉里,意大利的技战术水平一直都很高,甚至我曾经一度认为,意大利是欧洲足坛技战术水平最高的联赛,从萨基到里皮和卡佩罗到安切洛蒂,再到曼奇尼和普兰德利,这个国家总是出战术大师。”

    瓜迪奥拉很认同地点头,意甲频出战术大师,这一点也是足坛公认的。

    “但是,我又在想,他们是不是误入歧途了呢?”

    瓜迪奥拉一听,眉头皱了起来,“怎么说?”

    “从萨基开始,意大利普遍重视整体性很强的战术,这使得他们普遍都很重视执行力和到位率,所以,像尤图斯这样的球队,才算是最典型的意大利球队,战术执行力高,球员攻防到位率惊人,球队从前到后非常紧凑严密,看起来毫无弱点。”

    “而事实上,当战术缜密到一定程度,当球员所能够得到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整个联赛都不可避免地会朝着一个方向去发展。”

    “力量对抗!”瓜迪奥拉很聪明,一点就透。

    “没错。”高寒赞道,“你想一想,尤图斯队内有没有个人能力超群的球员?”

    答案是,没有。

    唯一个人能力出色的是皮耶罗和穆图,这两名球员可谓是尤图斯肌肉男里面的两缕清风。

    可这两名球员的个人能力,如果放到整个欧洲职业联赛来看呢?

    “斑马军团最重视的还是球员的身体对抗,特雷泽盖、维埃拉、内德维德、卡莫拉内西、埃莫森……几乎全部都是这一类型的球员,说好听点是攻守兼备,那说不好听的呢?”

    高寒没有任何贬低这群球员的意思,事实上,他们每一个都是当今足坛最具实力的球星,可问题是,跟同一级别的球员比起来,他们是不是就显得平庸,没有特色呢?

    如果只是一两名球员如此,那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如果全队如此,意甲大部分球队都如此的话,那是不是就代表着这支球队,甚至这个联赛的选材标准有问题?

    瓜迪奥拉明白高寒的意思了。

    当战术越严密,球员要适应战术打法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技术越细,要么身体对抗越强。

    技术越细,能够让球员在狭小范围内处理球的能力更强;身体对抗越强,让球员在狭小范围内跟对手的贴身对抗能力越出色。

    但问题是,技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可身体对抗却可以。

    而职业联赛无疑都是急功近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球队的选材标准肯定会以最快出成绩的路线去走,那问题也就很明显了。

    意大利足坛的技战术能力越强,实际上就越崇尚力量对抗。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是现在就有,你再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意甲联赛开始普遍重视高中锋的?而到了本赛季,你给我算一算,哪一支意甲球队没有高中锋?”

    国际米兰的伊布拉希莫维奇、阿德里亚诺和克鲁斯,尤图斯的特雷泽盖和萨拉耶塔,c米兰的维埃里,佛罗伦萨的卢卡·托尼、切沃的阿毛里、乌迪内斯的亚昆塔、帕尔马的科拉迪……

    在射手榜上,也基本上都是这些高中锋在闪光,以前还有c米兰的舍甫琴科和大因扎吉,但现在这两名球员都表现低迷,反倒是本土中锋吉拉迪诺备受重用。

    “当我决定要来意甲联赛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根本适应不了意甲,我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我却觉得很奇怪,难道他们就认为,我不会变通?难道我有那么傻,硬要去照搬马德里竞技的那一套,来到意甲联赛?”

    说到这里的时候,高寒突然嘿嘿笑了起来,充满了一种很嘲讽的意味。

    “他们越是觉得我不行,那我就越要证明给他们看,但我也清楚,类似于比利亚这样的球员,很难适应意甲联赛,甚至托雷斯也很难,而伊布拉希莫维奇无疑是最好最合适的。”

    “还有阿德里亚诺,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他们都不畏惧身体对抗,但脚下活都很细,他们既能够适应我的技战术要求,又能够适应意甲联赛的特色,能够在意甲那一群肌肉森林里,为球队杀出一条路。”

    瓜迪奥拉听到这里,彻底明白高寒的意思了。

    国际米兰的这几名中锋,跟其他球队的中锋比起来,脚下确实要更有活,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像马丁斯这种万众期待,有速度,但脚下技术不够的球员,高寒会看不上,直接打入冷宫。

    事实上,高寒一直都很清楚,死抱着自己的理念,不懂变通,那就是个死。

    可如果一味的迁就,一味的变通,而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那也是个死。

    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告诉他,中庸的平衡之道,才是成功之道。

    从头到尾,他都没想过要在国际米兰踢出那种水银泻地般的华丽传控,他所想要的就是帮助国际米兰找到一套,结合自身和意甲联赛特点的,能够在国内和欧洲赛场上都取得成功的技战术体系。

    那会是一套完全属于国际米兰,属于意大利的技战术体系。

第492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 
起初只是高寒和瓜迪奥拉在办公室里聊着贝尔萨,以及意甲球队选材的问题。

    可没多久,莫拉蒂和法切蒂也来了。

    他们从早晨的报纸上看到了高寒昨天回到米兰城的消息,于是就打了电话,得知高寒在皮内蒂纳,他们也都在放假,闲着没事也就都过来了。

    从高寒执教国际米兰开始,一直都是时间紧张,难得有这么闲暇的机会,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别提有多惬意自在了。

    对于高寒所提到的,意甲联赛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法切蒂也是非常认同的。

    “事实上,我们以前虽然也重视战术,但也同样培养出了很多小快灵的中前场攻击球员,例如罗西,还有巴乔和皮耶罗,世纪初也有一个皮尔洛、米科利和卡萨诺这样,但整个大环境也确实越来越不利于这一类型球员的发挥。”

    巴乔和皮耶罗就不用说了,基本上都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高度。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不够出色,而是说,他们原本可以更加出色。

    皮尔洛是前锋和前腰出身,但却转型去踢后腰,米科利在尤图斯不受重用,卡萨诺性格乖张,恐怕也很难达到预期。

    不仅是中前场,就算是在后防线上,意大利培养出来的球员也都基本都是如此。

    “以前,像卡纳瓦罗和内斯塔这一批,基本上都是先练个人技术,等到快进成年队了,再提升战术素养,培养整体防守方面的意识,但现在基本上从小就开始进行战术灌输。”

    法切蒂说到这里,也颇有几分忧心忡忡的感觉。

    高寒听懂法切蒂的意思,点头道:“确实,我的理解是,整个意甲联赛的球员选拔标准出了问题,不管是前锋还是中场,或者是后卫,都是如此。”

    顿了一顿后,高寒苦笑道:“我去我们的青训基地考察过,我发现我们从青年队开始,就非常重视对球员身体对抗的提升,重视战术素养的灌输,而根本忽略了球员自身能力的培养。”

    “举一个例子,马丁斯,他的速度确实非常快,甚至我觉得,亨利和罗纳尔多都没有他快,但我敢这么说,以他的技术能力,在任何一支球队,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可能达到亨利和罗纳尔多的境界。”

    莫拉蒂和法切蒂对此是无言以对。

    虽然外界关于高寒不肯重用马丁斯的问题时有炒作,但在国际米兰内部却一直都很明确。

    别的不说,就拿马丁斯和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比,是个人都看得出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寒大力重用马丁斯,忽略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那才有内幕。

    说穿了,马丁斯只有在他的速度能够有发挥空间的情况下,才有威胁,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他都能够在球场上发挥和出威胁。

    究其原因,就是两名球员个人能力的差距。

    “从萨基时代开始,意大利的青训就一直在战术素养和身体对抗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我上一次去青训营考察时,甚至看到我们的青训教练们在给一群**岁的孩子讲解战术,跟他们说要如何如何跑位,如何如何配合。”

    高寒说到这里时,整个人都无可奈何地苦笑了起来,“我的天啊,他们听得懂吗?就算是一名成年的球员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你说一群**岁的孩子,他们有兴趣听这些?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样只会越来越刺激他们心中对足球的腻烦心理吗?”

    法切蒂是职业球员出身,对于青训营的事情也比较熟悉,知道高寒所说的是事实。

    “这也是过去这些年意大利青训的常态。”

    “那就是整个意大利从青训到选材,都有问题,都误入歧途了。”

    高寒的这句话,让法切蒂真的是无言以对。

    事实上,过去这几年,意大利的青训确实没有再出现过什么像样的人才,唯一比较拿得出手的就是卡萨诺,但这名球员的乖张性格人尽皆知。

    就算是在联赛里,年轻球员的表现也同样没有太令人信服的实力,例如佛罗伦萨的帕奇尼和蒙托利沃,虽说被炒作得厉害,但也同样达不到令人期待的水平。

    “其实,青训人才的涌现往往都是一批一批的,有高朝也有低谷,过去这几年,意大利的青训确实相对于九十年代是处于低谷期。”法切蒂叹道。

    高寒摇头笑了笑,“你说得对,青训不仅有高朝和低谷,而且有严重的滞后性,他是为职业联赛服务的,培养一名球员又是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一段过程,但职业足坛的技战术始终都在快速的进步,每隔几年就会迎来巨大变革。”

    “那么,以意大利的这种青训方式,等到培养出来的球员上了一线队,就会发现严重跟不上当下主流技战术的发展,他们不仅技术功底不够硬,脑子里那些多年来教练们所灌输的战术理念也完全脱离实际,这让他们如何表现?”

    在高寒看来,青训是为职业联赛服务,培养球员的方向一直都很明确。

    所谓的人才辈出,可能是因为正好那一波青训聚集了一批青年才俊,踢出成绩,引领了技战术风潮,或者是符合当时的技战术特点,所以就显得人才辈出。

    但问题是,以职业联赛的变革速度,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两年,很快就会有球队研究出克制你这一套技战术特点的全新战术,并且逐渐推广,很快,原本引领风潮的这一套技战术打法就会玩不转了。

    如果,青训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向和方法去培养球员的话,那么很快的,新一批出来的球员就会发现,他们很难再取得好成绩,甚至在职业联赛中很难立足。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萨基时代开始,意大利的青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卡佩罗**下的c米兰青年队人才辈出,并且在九十年代达到了顶峰,意大利的青训在那些年也是备受推崇,可到了现在呢?”

    “现在的欧洲主流联赛的比赛节奏越来越快,西甲和英超都有这样的趋势,而我们都知道,比赛节奏越快,对球员的技术功底的要求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其他联赛看起来技术能力很出色的球员,到了西甲和英超就显得很粗糙的原因。”

    “甚至不用说其他联赛,就说意甲,以过去这些年,意甲技战术水平的发展,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都跟不上联赛的要求,所以才会显得本土人才凋零。”

    话题逐渐扩散,已经从原来的国际米兰选材标准,到意甲其他球队选材的问题,再到现在意大利青训的问题,早已超出了原来的讨论范围了。

    可众人对于高寒的这一番话,却很难提出反驳。

    因为他说的就是现在意大利足坛的实际情况。

    “那……你有什么对策?”莫拉蒂关心地问道。

    高寒点头道:“很简单,按照当下欧洲比较先进的青训理念,先难后易,先内后外。”

    “什么意思?”莫拉蒂和法切蒂都好奇了。

    “技术是最难的,因为它需要长时间日积月累的雕琢,同时还要从小就培养球员在比赛中自由发挥,娴熟的运用技术,让他们从小就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强大他们自己。”

    “等到十五六岁之后,技术基本成型了,再开始重视培养他们的身体对抗能力,灌输当下的战术知识,提高他们的战术素养,进而让他们在两三年后开始进入职业赛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最硬就是自身的技术功底。

    只要自身够硬了,技术功底达到了,那么不管技战术怎么变,不管球队的风格特点如何变,他都能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后,融入到球队中去。

    但是,以意甲联赛当下的青训体系和选材标准看,完全是本末倒置,继续这么下去,别说出人才了,恐怕连整个意甲联赛的基础都难以维系。

    要知道,职业联赛的兴衰,很大程度上还得看自身的造血能力。

    意甲球队的经营不如英超,甚至连球场都不是自己的,比赛日经营少得可怜,意大利经济也不是特别好,商业收入匮乏,这导致意甲球队在收入方面本身就比其他联赛少一大截。

    过去这十几年,意甲能够靠着莫拉蒂、贝卢斯科尼等富豪老板在背后烧钱维持,可这种情况能持久吗?

    拉齐奥和罗马的衰落,帕尔马、桑普多利亚和佩鲁贾等球队的陨落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果说,球队财政不理想,但青训出色,那还可以勉强维系,可如果连青训都不行,那还能再靠什么?

    说到足球和青训,莫拉蒂和法切蒂都不如高寒,可要说到俱乐部经营,高寒是肯定不如他们的,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所有他们才清楚高寒所描述的这副前景有多严重。

    过去这十几年,国际米兰不就是靠着莫拉蒂在烧钱?

    可他莫拉蒂还能再烧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