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一等狂妃:绝色召唤师 >

第14章

一等狂妃:绝色召唤师-第14章

小说: 一等狂妃:绝色召唤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上辈子接触过的缘故,莫青君也办法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在王姨娘这两个女儿里头,看似王姨娘独宠莫岚,实则更看重的是这个年纪更小的三女莫烟云。

    平日里她极其低调谦和,从不与人争辩,府里上下谁不说她是个好脾气的?就是老祖宗如此不喜王姨娘,对这个三姑娘依然是十分疼爱的。

    也唯有王姨娘和她自己才知道她的城府究竟有多深,如今,知情人里头还要加上一个莫青君。

    曾经她当莫烟云是自己的姐妹,毕竟娘亲与姐姐是无法自己选择的,她甚至对莫烟云十分同情。二人关系极好,有什么事儿也会对她说。只是走到最后,她才发现是自己瞎了眼。

    一个诗画,一个莫烟云,都是她瞎了眼!

    不过这样也好,幸而她上辈子吃尽了所有的苦头,才能在这辈子占有那么一丝的先机。

    站在莫烟云旁边的,是府里徐姨娘的女儿莫明芝。徐氏为人低调,在府里并不引人注意,不过却是事事唯王姨娘马首是瞻。女儿随母,自然也同王姨娘的两个女儿关系极好。说是姐妹,实则是她们的狗腿。

    不过这个莫明芝也是身不由己,她为人聪慧,但是身在莫府,总得学会明哲保身。

    遇见事儿,她便是如此,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能不牵扯进去就不牵扯进去。过了几年要婚配,想嫁入一个好人家,必须会看人脸色。当初是看王姨娘的脸色,如今则还要加上一个老祖宗。

    那走在最后的是二姑娘莫芷巧,与莫烟云同年,不过一个是春天生的,一个是秋天生的。她的母亲是大夫人身边的丫鬟,只是生了她便去世了。这个二姑娘在莫府里头算是地位最低的一个,平日里胆小怕事,见到谁都是怯生生的。

    几个丫鬟搬了椅子过来,坐在莫青君的对面,围成了一个圈。莫芷巧是最后一个落座的,不小心碰到了椅子发出了声响,被莫岚瞪了一眼,眼圈都红了,怯怯的扶着椅子只坐了一半。

    莫青君将这些都瞧在眼里,面上却浮现出一抹笑容。

    “几位姐姐难得到我这儿来,怎么今儿来的时候也不早说一声,我好叫这些丫鬟准备。”

    莫岚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挤出一抹笑来,“六妹妹身子不好,我们平日里也不敢多叨扰,免得妹妹发病了老祖宗还要怪我们不好。”

    “咳”

    坐在她边上的莫烟云打断了她的话,她对着莫青君温婉的笑了笑,显得十分亲切,叫人一眼看过去便不由得生出好感来。“六妹整日躲在屋子里,我们也都担忧着妹妹的身子不好时常过来走动,姐妹之间少了亲近。今日春光正好,外头风也不大,我们几个便商量着出去走走。也是大姐说起六妹近来身子好了一些,我们这才想起来请妹妹同我们一起。”

    她斜瞥了一眼莫岚,目光含嗔,“大姐也是的,就是这么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六妹妹可别怪罪她。”

    哦?出门?

    莫青君可不觉得这几个人过来真是怀着什么好意的,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在她看来,这几个便是如此。

    不过算计又如何?她重活了这一次,难道还怕她们么?

    “三姐,咱们几个都一起去么?”

    莫烟云点了点头,“就我们姐妹几个,听说那玄武湖畔上的梨花林开的正好,所以我们便想着过去瞧上一瞧。再来,那玄武湖边的百安居里银鱼最是鲜嫩,还有那梨花酿,乃是金陵一绝。若是不去亲口尝尝,只怕要抱憾终生了。”

    莫明芝手拿团扇掩面轻笑,对着莫青君眨了眨眼,“六妹你可别听你三姐胡说,她哪儿是惦记梨花酿?她是惦记那玄武湖上的诗会呢!”

    见莫青君一副茫然不知的模样,莫明芝便对她解释,“这诗会除了一年一次福王府上的诗会之外,最出名的便是这春末夏初的玄武湖上的诗会了,与那福王府上的诗会一南一北,并称大韵南北两大诗会。在这诗会上往往有众多才华卓绝的人物,据说本次的状元公就曾在这诗会上夺魁过呢!每到这时,梨花伴着诗咏,还有一群助兴的伶人乐户,热闹得很!”

    是了,春末之时该是诗会之时!莫青君心中不由得微动。

    瞧她似乎意动了,莫明芝浅笑,站起身来牵起莫青君的手,她的手十分温暖柔软,双手轻轻的合在莫青君的手上。

    “六妹妹,莫要负了这一番好春光。”

    莫青君不由得笑了,“姐姐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不去就是罪过了。你们且等等,我先换身衣裳。”

    几个姑娘对视一眼,都站起身来,莫烟云笑道:“莫着急,此时还早,待会儿还要去见过老祖宗我们才可出去呢。你先换着,我们在外屋等你便是。”

    莫青君胡乱的点了点头,绿袅跪在脚踏上头替她穿上鞋子,红梅也放下了手中的绣棚,打开了箱子回头问道:“姑娘今日要穿什么衣裳?”

    缓步走出里屋的莫烟云回过头来瞧了一眼红梅手里拿着的几件衣裳,瞧见那最上头的一件织金锦的襦裙,咬了咬下唇,心中有一抹深藏的嫉恨。

    她纵是能穿再贵的料子又如何?有些东西她穿不得便是穿不得,而那不是金钱能买来的东西。

    嫡庶之别,在自己母亲这儿看似没有什么,但老祖宗这一回来,今后便要差得远了。

    想起母亲提醒自己的,老祖宗回来了之后便不能再穿月华锦的衣裳了,莫烟云便忍不住双手握拳,指甲掐进了肉里。收起眼里的那一抹情绪,莫烟云回过头去,依然是那个云淡风轻的好好姑娘。

    然而那眼神,没逃过一直关注她的莫青君的眼。

    莫青君嘴角扬起一抹浅笑,看来如今年岁还小,这莫烟云的修心功夫大不如她上辈子了,这倒还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消息。

第26章 026金陵人() 
金陵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中有淮水绕城,从古至今都是钟灵毓秀之地。

    这一年一次的金陵诗会比起京城里的诗会要热闹许多,一是因为那福王府里的帖子不是谁都能得的,二是这金陵乃是乡试的集合地,本就繁华,每次都有落榜的秀才留在此地,等待来年再考。多少文人混迹烟花酒巷,除了等那乡试,还等这一年一次的诗会。

    多少人便是等着在这诗会上一鸣惊人,名传天下。

    在这诗会上露脸,不仅会在同窗间大有名声,还会有那最出名的揽云阁的乐户编曲传唱。这不仅是金陵的盛事,也是整个大韵才子们的盛事。

    据传这次的状元公便是在此一举夺魁,在殿试之时圣上瞧见他的名字十分眼熟,一问之下知道他是金陵诗会的头等,这才中了状元的。

    这虽说是笑话,可也说明了这诗会的盛大。

    莫府这群姑娘拜别了老祖宗和大夫人之后,乘了两辆马车前往玄武湖。

    那莫岚和莫明芝坐在一起,她们那马车稍小一些,这边的马车稍大一些,剩下的姑娘便都坐在了这辆马车上头。

    这马车上铺了厚厚的锦褥,那放在中间的矮桌是雕花酸枝木的,与这马车死死地拼在一起,不会脱落。那放在车上的一应物品都是上好的,桌上有嵌住的位置,轻易不会晃动。

    这车上只留了一个丫鬟下来伺候,剩下的都在后头的车子里。这丫鬟是老祖宗身边的,叫墨香,年纪在十五六岁左右,是老祖宗特地要她们带过来的。不过几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仅有的丫鬟自然是给莫青君的。

    也正是由于墨香过来了,余嬷嬷才没有跟过来。

    墨香掀起锦褥,打开车厢内的暗格,拿出存放好的五色小糕和茶来。这车上茶具一应俱全,富贵人家往往都喜爱这么做,虽说在车上大多人都也无心品茶。

    这茶并非一般的茶,亦不是花茶,而是蜜饯金桔茶。说起来难登大雅之堂,只是这几年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女儿家之前爱喝花茶,如今喜欢这个,因为没有苦味,反而甜香入鼻。

    莫青君垂目,拿起一边的银制镂空雕花的茶匙,在茶杯里头搅了搅,目光飘向了坐在对面的莫烟云。

    她的手放在膝上,指尖涂了红红的窦丹,倒不是她惯常的做法。她素来低调,后来在京城博得一个京城第一才女的美名,也不是靠着外貌的。

    不过说起来,王姨娘长的那般艳丽,莫岚继承了王姨娘的样貌,可莫烟云却好似不是王姨娘的女儿一般。

    莫府几个子女相貌都不错,毕竟不论是莫老爷抑或是他们的母亲,长相都差不到哪里去。莫老爷本身皮相就好,又素来爱美人,所以她们几个子女在外头相貌都算得上是顶尖的。

    只唯独这莫烟云,虽说相比起一般人也算是不错的,只是比起府里的这些孩子就不足了些。

    不过莫青君心中轻笑,人家凭借的倒也不是长相。

    越是靠近玄武湖,喧嚣声便愈是明显,远远的从湖上飘来几曲小调,倒也十分有趣。

    莫芷巧的身子动了动,眼神不由自主的往外飘,可惜帘幕重重,偶尔飘起也只能看的路边的一些情景。她的眼珠子死死地盯着外头,动也舍不得动,面上泛起一抹红晕,大抵是许久未曾出来过。

    可她这番模样看在她人眼里,却是有失闺秀风范了。

    莫烟云瞧了一眼莫青君,拉起莫芷巧的手微笑,“二姐姐怎么不吃茶?莫不是嫌弃咱们墨香姐姐泡的不好么?”

    “不,不是。”莫芷巧慌忙摆手,端起茶杯灌下一口,却差点被呛到。莫烟云伸手替她拍背顺气,声音柔柔软软的,“二姐姐莫要心急了,茶水还烫的很呢。我听说这诗会到时候会举办上三天三夜,今儿才刚刚开始,据说愈是往后便愈是热闹,也不知到那时是怎样的盛况。”

    “三妹说的是。”莫芷巧勉强一笑,听着外头的声音,也渐渐的定下心来,端坐在车厢里头不再看向外面了。

    马车停下时,唯独莫岚戴上了帷帽,因她已经十三,并且许了人家。剩下来的,从莫芷巧开始都最大不过才十岁,还不到戴上帷帽的年纪。

    这玄武湖边已经热闹之极,几个人到了百安居里头准备上二楼雅间。

    正是晌午时候,百安居里头早已经满座,若不是提前来说了,只怕如今还吃不到这儿的东西。

    墨香一边抱着莫青君,一边站在那伙计跟前吩咐道:“茶叶选龙井,不然便碧螺春。水要今年枝叶上的露水,若是没有,便要活的山泉水,若没有山泉水便要那存下来的雪水,若是还没有便挑了好些的井水来。银鱼要新鲜的,挑了刺去。梨花酿要今年刚开的梨花做的上好梨花酿。酥饼挑一些最好的,不油腻的。可记住了?”

    这百安居常年接待来往的贵客,自然明白有些大户人家是极其挑剔的,只弯腰点头。

    墨香的这番做派,让一楼那些客人们都不由得瞟了过来。

    一个声音飘了过来,“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啊!”

    本来走上二楼的一行人都回头看他,那是一个坐在窗边的男子,穿着一身青色锦袍。窗边风大,玉和香囊的穗子被风吹起缠绕。他拿着一柄骨扇,哼着曲子轻敲桌面,说完那句话之后看也不看这边的一行人。

    莫岚沉目微愠,冷哼一声,“也不知公子是谁家的菩萨,若是真有善心,何不见你去叫那些路边的乞丐进来与你同桌进食?”

    听的这话,那公子转过脸来,这在座看戏的众人不由得抽了一口气。

    那是一张极好的面容,虽不及莫明修面目精致,但若比起来,他这番飘扬洒脱的气质要比还未长成的莫明修要更吸引人一些。然而这并不是众人抽气的原因,而是这男子竟是去年登科的状元公苏诗临!

    这状元公正是金陵人士,听闻圣上让他入翰林院,也不知他此时怎的出现在了这里。

    莫青君转了转眼,记起了这个人。

    说起来,莫家与苏家还是姻亲。那苏家原不过是一个诗书世家,在金陵城里也算得上是望族,只是比起莫家仍然差得很远。然而当时这苏诗临以二十六岁的年纪考上了会元,也就是会试魁首,这苏家便算得上是扬眉吐气了。

    莫家这头一合计,想拉拢这位会元。于是莫家庶出三子,也便是莫涂盛莫老爷的弟弟莫儒林娶了苏家的嫡长女苏绯季。

    说起来二人名字中都有个林字,当初结成姻亲之时,大家都笑称是两家的缘分。

    算起来,她们倒是该喊他舅舅的。

    只是当初苏诗临进京赶考,多年未回,当初亲姐结婚之时都未能赶回来,只最多见过自己的姐夫罢了。至于这些大房的姑娘们,他是一个都没见过。

    他不认识她们,她们自然也不认识他,明明是亲戚,可是双方对面不相识。

    莫青君在心底偷笑,这也算得上是一种乐趣了。

第27章 027不自然() 
莫岚素来心高气傲,在这金陵城中也向来受追捧,说起话来极其不留情面。上下嘴皮子一翻,能把人噎死过去。如今碰到这么一个不识时务的,自然愈发的刻薄了。

    本来她心中就憋着一股气,在母亲那儿比不过妹妹便算了,纵是她再心高气傲也明白,妹妹哪怕比自己小上三岁,那聪慧的程度比起她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虽说妹妹不显山不露水,旁人都不知道,然而作为亲姐妹的她是明白的,输给她也不算什么。

    但是她瞥了一眼被墨香抱在怀中的莫青君。

    五岁在外头的确不过是小儿,然而在莫府这样的人家里,已经要开始学诗书礼仪了。妹妹如今也不过十岁而已,娘什么没教过她?然而那个嫡女,不过是有着一个嫡女身份罢了,就如此得老祖宗喜爱。偏偏还柔弱娇贵的很,呸,不过是个药罐子罢了!

    今儿出来辞别老祖宗的时候,老祖宗的眼睛可曾在她们的身上留过一刻?只紧盯着她,还特地把墨香带出来伺候她!什么都不会,做出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给谁看!

    莫岚恨得牙根痒痒,不好将这股怒气发泄到莫青君的头上,那自然这突然冒出来的苏诗临便成了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