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一代娇女 >

第1章

一代娇女-第1章

小说: 一代娇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故事的背景是民国时期讲诉了温婉隐忍的江南佳人秦意珊和一方霸主迟阑丰江南首富赵渐离青帮头子宋翊漠这三个男子之间令人唏嘘不已且又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民国往事
 84750

第一章 初入赵府1() 
清末民初,时逢大旱,北方多地频闹饥荒,大批灾民逃往南方地区。

    江南清水县,山清水秀,风光如画,百姓生活安宁,呈一片祥和之气。富商赵老爷乐善好施,他在清水县当地有极好的口碑和声望。自难民向南逃亡以来,他在城郊土地庙施粥招待逃到这里的难民已经多日。赵家以经营茶叶为生,赵记茶庄在江南多地都有分号,是整个清水县乃至江南地区的名门大户。

    这一天,赵老爷和往常一样打理了茶庄的生意后就赶往城郊视察施粥工作。逃到清水的难民越来越多,赵老爷现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县里给难民们修建的安置所能尽快完工,这样他们就不用栖身在在这破落的土地庙里了。

    日落黄昏,今天的施粥工作算是圆满结束了。幽静的郊外,赵老爷的马车缓慢的行驶在青山绿水间,他和家仆们正往县里赶回去。管家和几名家仆骑着马紧跟在马车两边,赵老爷则在马车里静坐着闭目养神。

    这时,马车突然停了,管家禀告赵老爷说到:“老爷,前面有一个昏倒在地的小女孩”。赵老爷掀开车帘,让管家过去看看那小女孩是生是死。管家走到小女孩身旁,发现她尚有鼻息便赶紧跑过去禀报赵老爷:“老爷,那孩子还有气”。赵老爷一听小女孩还有气,便让管家抱她过来。管家抱着小女孩站在马车旁,赵老爷这才发现她全身上下有很多外伤,衣衫褴褛,奄奄一息,看起来受了很多苦。看着小女孩可怜的模样赵老爷顿时起了怜悯之心,感叹着说:“唉。。。。。还是这么小一个孩子;真可怜“。他让管家将小女孩抱上了车,准备将她带回赵家。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马车在郊外继续前进,一行人加快了回府的速度。被救的小女孩也是难民中的一员,名叫秦意珊,年方八岁。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和奶奶将她抚养长大。此次大旱,秦意珊所在的村子颗粒无收,秦意珊的奶奶为了不拖累母女俩自尽身亡,母女两人向南逃难,一路上吃野菜、吃树皮、甚至要饭,但因为有母亲的陪伴和保护秦意珊依然觉得很幸福,可是最后,秦意珊的母亲因感染风寒和饥饿死在了逃难的路上,临死前她要秦意珊答应她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九岁的孩子异常懂事,她忍着泪水夺眶而出的悲痛,答应母亲自己一定好好活,秦母含笑而去,一个好心的哑伯伯帮助她将秦母草草埋葬了。。。。。。。

    后来的日子,秦意珊跟随着难民继续逃难,好心的哑伯伯对她很好,一路上多有照顾,没有他,秦意珊或许活不到现在,她和哑伯伯一老一少赶路十分困难,脚程总比其他人慢许多,有时两人找到的食物都会被人抢去,后来两人逃难至清水临县附近,哑伯伯患了重病也去世了,秦意珊将哑伯伯简单埋葬后又开始上路了,此时的她早已疲惫不堪,母亲的遗愿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作日有一个好心的大娘告诉她说清水县城郊有一个心善的大老爷每日都会在那里给难民施粥,秦意珊决定去清水县,可是还没到目的地,秦意珊就晕倒在地。

    已是入夜时分,马车到了赵家大宅正门口,赵老爷飞速的下了马车,他吩咐着管家赶紧去请大夫,然后让一个家仆抱着秦意珊跟着他走进了正院,刚走进正院,一个活泼灵动的小女孩就欣喜若狂的向赵老爷跑了过来:“爹爹,爹爹,你终于回来了,你说了要早点回来陪我玩的”。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丫鬟和一个奶娘,两人手忙脚乱的呼喊着:“小姐,你慢点,别摔着”。

    赵老爷让家仆先把秦意珊抱进厢房,他宠溺的抱起赵秋穗,微笑着说:“穗儿乖,爹爹现在有事要处理,你现在去找娘玩会儿,或者去找哥哥玩会儿,行吗”?赵秋穗嘟囔着嘴:“我不嘛,娘每天有空就在佛堂诵经,哥哥每天都要很晚才回来,他们都不和我玩|”。赵老爷只好安慰着赵秋穗说:“那爹爹处理好事情就马上来陪我们秋穗玩捉迷藏怎么样”?“好啊好啊”赵秋穗一个劲的点头鼓掌。赵老爷将她抱给奶娘,叮嘱着好生看管着。然后他赶紧去了厢房。

    调皮捣蛋的赵秋穗挣脱了奶娘又跑去佛堂,“娘”她嘭的一声打开了大门,笑嘻嘻的来到一个端庄贵气的女人面前,她正闭着眼跪着蒲团上诵经念佛。赵秋穗的闯入让她略显薄怒,她站起身来看着赵秋穗:“你这孩子,娘不是说过在娘诵经念佛的时候不要来打扰娘吗,怎么不听话”。赵秋穗显得很委屈:“娘,秋穗只是想来告诉你爹爹回来了,他还答应和我玩捉迷藏,我想让娘也来陪我玩”。赵夫人摸摸赵秋穗的头,宠溺的说:“你这孩子,怎么整天都只顾着玩,什么时候才能像你哥哥那样懂事”。

    赵秋穗牵着她的手,撒娇着说:“秋穗才不想懂事,我要一直做爹娘长不大的孩子”。赵夫人被这丫头的话逗得笑出了声,她将赵秋穗揽入怀里,笑着说:“你爹这几日为了难民的事啊,累坏了,秋穗要少去烦爹爹知道吗”?赵秋穗嘟囔着嘴点点头:“娘,方才爹爹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小叫花子呢”。听赵秋穗这么一说,赵夫人自言自语了一句:“叫花子、、”?然后她再次询问赵秋穗:“秋穗,你确定爹爹带回来一个小叫花子”?赵秋穗点点头:“恩”。赵夫人这可坐不住了,她牵着赵秋穗走出佛堂,把她交给奶娘后,问了管家老爷在哪里,随后她也往赵宅后院厢房赶去。

    秦意珊躺在卧榻上,赵老爷请来的全清水最好的大夫已经为她把完脉并清洗包扎了秦意珊的那些外伤,然后开了几付药膳。大夫说她没什么大碍,好好休息一段时日便可恢复。赵老爷这才放了心。他安排了一个奶娘和一个小丫鬟小心伺候着秦意珊。

    赵夫人走进厢房,看着躺着的秦意珊,说了一句:“呀,谁家孩子啊,这么可怜”。她问着赵老爷:“老爷,这孩子是你带回来的”?赵老爷点点头,准备起身离开:“走吧,我们回房再说,让这孩子好好休息休息”。

第二章 故人之女() 
夜已深,赵老爷和赵夫人已经就寝,赵夫人躺在床上辗转难免,她转过身问着赵老爷:“老爷,我看那小丫头奄奄一息的样子,你说她能活下来吗”?赵老爷闭着眼睛平静的说了一句:“人大夫都说了没什么大碍了,赶紧睡吧”。赵夫人依然面露忧色的说到:“这中秋节眼看就快到了,那丫头可别出什么叉子,不然多不吉利啊。。。。。。。。老爷,你说你好端端的捡个野丫头回来作甚”?一旁的赵老爷不再回话,过了很久才说了一句“睡吧,别想那么多,苦人家的孩子命硬,自有吉相”,赵夫人叹着气说着:“唉。。。。。但愿如此”。

    次日夜里,赵家后院厢房。清雅雅致的房间里充盈着淡淡的药香味,小意珊静静的躺在床上,奶娘已经给她换上了一身新的衣衫,把她蓬乱的头发梳成了两个俏丽的小辫。此时的她呼吸已经变得规律起来,脸色也红润了许多,只是仍然昏迷着,额头上还冒出了许多细细的碎汗,表情有些痛苦,似乎在做着什么不高兴的梦。

    奶娘吴婶正小心翼翼的给她喂着药,看着小意珊手脚上那些被包扎起来的伤口,心疼的说:“唉、、、这孩子一定受了不少苦,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父母还在不在,怪可怜的”。赵老爷早上来看了小意珊一次,见她还昏迷着,便吩咐着奶娘等人细心伺候着。奶娘有些替小意珊高兴,高兴她能遇上赵老爷这样的好心人,也算是这孩子遇到贵人了。

    这时房门被人轻轻的推开了,一个清秀可人的小丫头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奶娘和蔼的看着她:“瑶儿,把水放桌上吧,等我给姑娘喂完了药,我们一起给姑娘擦擦身子|”。瑶儿笑意盈盈的点点头,然后很规矩的站在奶娘身后。瑶儿是赵宅同龄丫鬟中最出众的丫鬟之一,乖巧可爱,讨人喜欢。

    两人正准备给小意珊擦身体的时候,只见她突然猛的从床上坐了起来,嘴里惊恐的呼喊了一声娘。原来小意珊在梦里梦到了秦母临死前的模样,梦里面秦母伤心流涕不舍的握着她的手,告诉她要勇敢的活下去。。。。。。。小意珊的眼里充盈着泪水,她将头埋进双腿间,抱着身子哭泣了起来。

    见此状,奶娘欣喜的放下手中的方帕,她让瑶儿去照顾着小意珊,自己赶紧跑去向赵老爷夫妇禀告此事。而正院赵老爷的房间里,赵夫人正为小意珊迟迟未醒的事坐立难安,连素日夜里不变的诵经祈福都无心再做,赵老爷陪着赵秋穗玩了一会儿,见赵夫人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便让奶娘把赵秋穗带回了她的闺房。他打算去后院厢房看看小意珊,刚一出门,就碰上了跑得气喘吁吁的吴婶。

    小意珊坐在床上抱头哭个不停,瑶儿走到她身边,关切的握着她的手,说着:“姑娘不怕,瑶儿这这里陪姑娘”。小意珊微微的抬起头,她这才发现自己身处一间陌生的房间里,而瑶儿正睁大着眼睛关切的看着她。小意珊疑惑着带着哭腔问:“你是谁。。。。。。。这又是哪里”?她记得自己好像昏倒在了去清水县城郊的路上。

    瑶儿微笑的告诉她:“姑娘,我叫瑶儿,跟着奶娘一起在伺候你,这是赵家大宅,是我们老爷救了你”。听瑶儿说完,小意珊微微点点头,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人救了。她试着走下床,手脚上的伤口让她不禁呢喃了一声,这些伤都是她在逃难时不小心摔得,新旧伤口都有。瑶儿赶紧扶着她躺在床上,让她暂时不要下床,等伤口好些了再说。她只好乖乖的在床上继续躺着,瑶儿转身去给她倒了一杯水喝。

    赵老爷夫妇听吴婶说了小意珊醒过来的事,便赶紧往后院厢房走来了。当赵老爷夫妇推开房门,瑶儿恭敬的给他们行着礼,而小意珊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陌生的两个人,有些害怕的蜷缩在床上,赵老爷看见她害怕的模样,便坐在了桌旁没有再走上前去。从一进门到现在,赵老爷一直都是微笑着的,他笑着看着小意珊说:“孩子,别怕,别怕,我们不是坏人”。

    赵夫人沉着脸默不作声的站在赵老爷身后,表情不如赵老爷和善亲切,但也没露出特别的恶意。看着赵老爷一脸和善的样子,小意珊渐渐放松了心情,她探着脑袋看着不远处的赵老爷,圆溜溜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十分可爱。“你就是救我的那位老爷吗、、、、”?小意珊浅声问了一句。赵老爷笑着回答:“对,是我救的你”。

    见她没有再那么害怕,便唤她到他身边来。知道眼前的人是赵老爷后,小意珊缓缓的下床朝赵老爷走去,到赵老爷跟前时她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的给赵老爷磕着头,嘴里不停的说着谢老爷救命之恩。赵老爷赶紧起身扶起了她,替她拍拍腿:“孩子,你这是干什么,使不得、使不得”。小意珊泪眼迷离的看着赵老爷,赵老爷用手给她擦着泪水,笑着说:“孩子,不哭了,你叫什么,今年几岁啦,从哪里来”?小意珊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回答着:“我叫秦意珊,今年八岁,从兴县来”。

    赵老爷点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沉思了一会儿急切的问着:“孩子,你说你从兴县来,又姓秦,秦石和萧月和你是什么关系”?小意珊疑惑的说:“老爷你怎么会认识我爹娘”?“什么,你是秦石夫妇的孩子”?赵老爷惊讶的看着小意珊随后又急切问着:“那你的父母尚今还在人世吗”?只见小意珊的眼眸迅速暗沉下去,眼里再次充盈泪花:‘不在了、、、、我的父母和奶奶都已经去世了”。

    赵老爷听小意珊这么一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唉。。。。。。。。怎么这世上的好人总是没有好报,秦兄,当年你夫妇二人救我于危难之中,这个恩情我赵某人还一直记着的‘。小意珊看着一脸哀伤的赵老爷:‘老爷,我父母曾经救过你吗”?赵老爷点点头,将她抱了起来用承诺的语气说着:“孩子,以后你就是我的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会代替秦兄夫妇好好照顾你,你愿意认我作义父吗”?小意珊使劲点点头,哭着抱着赵老爷喊了一声义父,赵老爷拍着小意珊的背,笑着说:‘好孩子,以后义父一定会好好照顾你”。

    两人的对话惊呆了一旁的赵夫人,她完全不知道现在是怎样一个情况,更不知道赵老爷何时有那么一位姓秦的救命恩人。赵老爷放下小意珊,指着赵夫人说:‘珊儿,以后她就是你的义母“。小意珊笑着看着赵夫人喊了一声义母,赵夫人并没有回应,只是僵硬的笑了笑。

    一旁的瑶儿着实替小意珊高兴,她赶紧上前给赵老爷道喜:“恭喜老爷喜得义女”。赵老爷很高兴,打赏了瑶儿,问着她叫什么名字,瑶儿笑意盈盈的回答:“回老爷,奴婢叫瑶儿”。赵老爷点点头:‘好,是个乖巧机灵的丫头,以后就由你和吴婶伺候小姐的吃穿住行,每月月银加一倍,照顾好了,每月月银加两倍”。

    瑶儿赶紧磕头谢恩:“老爷放心,奴婢一定好好照顾小姐”。赵老爷笑着问小意珊:“珊儿,等你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就搬到正院去,我让下人把秋穗隔壁那间屋子给你收拾出来,做你的闺房,你看怎么样”?还没等小意珊回话,赵夫人不悦的提醒着赵老爷:“老爷,这事还是问问秋穗的意见吧”。

    小意珊看了看赵老爷夫妇,笑着摇摇头:“义父,不用了,我在这里住的很习惯,这里安静清幽,我很喜欢”。赵老爷尴尬的笑了笑:“好,那珊儿你就暂时住在这儿,有什么需要尽管说,知道吗;时候不早了,早些歇着吧”小意珊微笑着点点头。赵老爷让瑶儿伺候着小意珊休息,然后和赵夫人走出了厢房。

    这一夜,赵夫人又辗转难眠,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又多了一个义女,她还难以适应。“老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