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异界全娱乐大师 >

第146章

异界全娱乐大师-第146章

小说: 异界全娱乐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邮件上的图表赫然显示着舌尖第二期的收视数据。具体各个时段的数据且不去说它,平均收视率21。91!

    这怎么可能?李墨川顿时懵了。

    李墨川虽然只是个闲人,但好歹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了,他当然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以舌尖在清州的推广成本而言,平均收视率过5基本就不算赔了,过10就算是大赚了,20是什么概念?

    一般的引进作品,首播的收视率往往会高一些,之后会缓缓回落,就算表现地比较不错的作品,也顶多涨个一两个百分点,像舌尖这样直接翻了一倍的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墨川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兴奋地在房间里来回晃悠,不行,我要去台里确认一下。

    等到他确认了数字的准确性之后,就更加无法淡定了。

    其实李墨川在津城电视台的地位是有些尴尬的。

    他跟电视台高层井水不犯河水,看似挺惬意的,可有谁知道他的无奈?

    李家虽然势大,但也只能保证李墨川不受欺负,却不能让他在娱乐圈一路飙升。

    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而且李家本身也不太赞同李墨川混娱乐圈。

    李墨川游离在津城电视台权力圈之外,那是没办法,他在圈子里根基太差,年龄又太轻,跟那些老狐狸们根本没法比。

    当然了,这么长时间他也是积累了一定的势力的,只是不足以挑战电视台里的那些老狐狸们,他需要一个突破口。

    李墨川找寻这个突破口已经找了很久了,甚至都有些绝望了。

    李家不支持他,津城电视台内部把他当大老爷供着,却不给他实权,他上哪儿去找这个突破口?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突破口居然以这么意外的方式来到了他身边。

    李墨川只觉得内心埋藏已久的野心之火再次燃起了。

    李墨川当然有野心,他要不是真心喜爱做娱乐,那也不会抛弃李家的政治资源来混娱乐圈了。

    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太久了。

    李墨川都快乐疯了,他赶紧跟路九打了个电话,通话时大呼小叫的,一点没有身为堂堂副台长的矜持。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分季制() 
路九倒是表现得比较淡定,毕竟有舌尖在唐州的壮举在前,而且他自己也有过相似的预测。

    李墨川絮絮叨叨地给路九解释,这件事对他本人意味着什么,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由于李墨川以往在津城电视台的特殊地位,高层们不好对舌尖直接下手,但李墨川却可以专门拿出一部分舌尖的收益跟他们做利益交换。

    舌尖的收益可不仅仅是信用点和积分而已,更重要的是政绩。

    收视率过二十是政绩,首播次播收视翻番的奇迹更是政绩。

    在事业单位混的,要的就是这东西。

    此外,还有一个方面也是能操作的。

    那就是津城电视台和北都电视台的关系。

    北都郡和津城郡都比较小,跟唐州的东海郡,差不多说是郡,其实就是市。

    正因为地方小,两郡又离得太近,就竞争激烈了。

    北都作为清州首府,当然是处处占便宜了,津城各方面都被北都压得死死的。

    电视台方面也是一样,因为靠的太近,收视群体有重叠,所以双方的关系几乎是你死我活的。

    虽然论级别,北都电视台是清州第一电视台,但各郡的电视台是相对自主的,津城人也不会怕他们。

    但毕竟北都电视台有资源优势在,津城人很难占到便宜。

    而舌尖的出现,就是个打脸的好机会。

    要知道,路九之前可是找过北都电视台的,却被高傲地拒绝了,现在看谁后悔?

    如果再找媒体把这个过程“丰富”一下,那就是津城人喜闻乐见的打脸段子了。

    说到底。两个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就是两大卫视之争,至于他们旗下的其他频道,只是小节。无关大局,而电视台内其他的公关部门。出版部门,影视制作部门等等,都是围绕着两大卫视转的,平台好才是第一位的。

    平台好怎么体现?王牌节目的收视率,领导层的眼光。

    而舌尖的存在,刚好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

    更妙的是,舌尖还是分季播的。

    其实在整个东大陆,分季制度都是不怎么流行的。这个制度在西大陆倒是大行其道。

    说白了还是观众们的习惯问题,东大陆的观众习惯了一次性看完一部剧,不怎么喜欢留悬念。

    除了像选秀这种天然的分季制节目,东大陆的电视剧、纪录片都是极少有分季制的。

    其实分季制度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一方面可以方便听取观众的意见,随时修改,二来分季之后,第一季可以先投入少一点,为制片方减少了很多风险,即使扑街了由于投入相对较少。损失也不大。

    电视台方面也可以规避风险,如果引进的剧集表现不佳,甚至可以直接腰斩。避免损失扩大,而且由于剧集少,引进费用也低。

    最早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想学习西方的分季制度,可惜出来的产品成绩都不太好。

    为此不少专家学者跳出来,说分季制度不适合东大陆的国情。

    再后来,就没什么人搞分季制了。

    其实专家教授们所说的分季制度不适合东大陆,观众们不爱看,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之前最先搞分季制的那几部电视剧根本就是把原本一百集的片子分成几个季来播,又臭又长。换汤不换药,观众爱看才怪。这根本就是变着法儿地圈钱。

    然后这些电视剧失败了,专家学者就跳了出来,列出个十条八条的理由,说明分季制是怎么怎么的不适合东大陆,既得利益者们也顺水推舟地迎合几句,然后搞得分季制就人人喊打了,而那些不是很懂这个制度的娱乐者们一看,就再也不敢投资分季制的电视剧了。

    这其中的奥妙其实很简单,东大陆娱乐者们不希望搞分季制,这不利于他们的垄断,降低了电视剧的门槛。

    分季制一搞,一些苦于成本过高的天才制片人,导演们完全可以先拍一季试试水,这样成本降低了很多。

    而那些动辄几千万上亿投资的高等级娱乐者们万一败给那些小成本电视剧怎么办?本来嘛,大家都是大制作,输了也不丢人,这部赔了下部再赚回来。

    而且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拍来拍去都是那些大师们在玩,观众们压根没的选,赔钱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门槛降低了,什么人都能拍电视剧了,而新人们往往“不懂规矩”,怎么好看怎么拍,观众一看有这么多的电视剧可选,干嘛非得选你的看?

    一来二去,本来看似很美好的分季制就人人喊打了。

    这个圈子里不是没有聪明人,相反,遍地都是聪明人,甚至,聪明的过头了。这些聪明人发现,制定出一套模式化的东西出来,比如电视剧要怎么拍,必须得投资多少,甚至拍什么题材,怎么选演员,比费劲心思去提升作品的质量简单多了,也更容易赚钱。

    至于观众们看着千篇一律的东西,看的想吐,那就不是这些聪明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了,反正你们也没得选,不合我们规矩的就没人投资,没得拍,你们还就得看我们的烂片,你们批评我们的时候我还能反过来说,哎呀,观众就喜欢看这些东西啊,我们也没办法啊。

    很多无良媒体也迎合他们,说西大陆人欣赏水平高,所以影视水平也高,我们东大陆人就爱看那些狗血的东西,不拍这些没人看,所以娱乐者们是无辜的,都怪你们这些观众水平低。

    久而久之,甚至很多老百姓自己也信了这套说辞,一些激进的小青年甚至开始崇洋媚外,觉得西大陆什么都比咱们东大陆水平高。

    这就是东大陆新人娱乐者的悲哀,想做点事儿却发现寸步难行。

    在东大陆娱乐圈,自古以来,就没有东西好就能卖的出去的道理,你得守规矩,娱乐圈,更是一个规矩大过天的地方。再有才华,不守规矩,也得被打压下去。

    李墨川本身就是个不守规矩的人,他只知道,舌尖分季,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津城卫视增光添彩,这可比一次性的筹码好多了,能够反复使用。

    要是把这部剧变成津城卫视的王牌节目,那每年能为电视台带来多少政绩啊。

    李墨川已经憧憬着舌尖第二季、第三季的辉煌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宁越北上() 
李墨川将舌尖对他本人,对津城电视台的价值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路九。

    路九人老成精,他很明白,这一是李墨川在示好,二是表示他想跟宁越正式结盟。

    之前李墨川表现出一副淡泊名利,义薄云天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多看好宁越和路九在清州的发展前景。

    身为清州娱乐者,李墨川很明白这个圈子有多排外。

    那时的李墨川,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

    但现在李墨川言语间透露出的勃勃野心,才是他的本来面目。

    这番话,分析得和透彻,没有丝毫保留,就是在表明李墨川的合作诚意。

    如果能结盟的话,对双方都是大有好处的。

    路九之前推广舌尖时真是吃够了苦头,不就是因为朝中无人吗?

    那时的李墨川,虽然配合,却不会主动帮忙,但成为盟友之后就不一样了。

    虽然李墨川的地位尚低,但如果他能在津城电视台内部攀爬上去,那他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

    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路九心里面还是比较认可的。

    但他没有立刻给李墨川做什么承诺,因为这事儿还得宁越做主。

    李墨川真正要结盟的,还是宁越,只有宁越,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津城电视台提供好作品,帮助李墨川向上攀升。

    送走了李墨川之后,路九立刻给宁越打了个电话,将事情的前后叙述了一遍。

    宁越当机立断,决定亲自来津城一趟。

    虽然大唐达人才播了一半,但现在无论是节目组的工作,还是节目的收视率。都已经平稳了,宁越每周只需要花三四天的时间,就能把工作安排妥当了。

    抽出个两三天时间来。和李墨川见上一面,还是可以的。

    这事儿也的确值得宁越跑一趟。

    这不仅是跟李墨川结盟的问题。更代表着宁越在清州娱乐圈终于有了个支点,是宁越入侵清州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这样的事情,宁越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该跑一趟。

    反正只是个初步合作计划,不会涉及太多实质内容,吃个饭,聊一聊也差不多了,花不了多少时间。

    宁越失策了,还没等到他跟李墨川搭上线。就先有了“意外收获”。

    到达津城之后,宁越意外地得知,李家居然专门为他设宴了,不是李墨川,而是李家!

    这个晚宴,名义上是为接待唐州友人,让李家的后辈们跟宁越这个青年才俊多亲近,多学习。

    这是李墨川的原话,但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充满了无奈。

    宁越还以为李墨川被李家摘了桃子。也没太在意,李家人向他示好,估计也是为了他手上的那些节目。反正都是合作,跟李家合作比跟李墨川合作更好,这个晚宴估计还是为了拉关系。

    场面上的事儿宁越自然不会拒绝,可是一到宴会场地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李家人包了两个宴会厅,一大一小,足够容纳上百人。

    路九和他团队里的人,以及李墨川和津城电视台的一些高层都在,场面十分热闹。

    宁越一看小宴会厅的规格,就知道这是个谈事情的地方。看来今天不是单纯地拉关系那么简单的了。

    小宴会厅里还有几个艳丽的女子在侍奉着,宁越看着有些眼熟。好像是清州的女明星,但也不太确定。

    宁越连唐州的明星都认不全。更不要说清州的了。

    能让他觉得脸熟的,估计至少也是二线以上的明星了。

    尽管宁越对这一套大老爷的做派不是很感冒,但是这些清州美女的确服侍地很到位,她们亦步亦趋地跟着宁越,都不需要宁越说话,就主动帮着宁越脱外衣,递毛巾,递饮料等等,然后忙完了之后就微曲着身子微笑着站在一边,一副随时为您效劳的摸样。

    宁越被安排坐在了宴会厅边缘的一张沙发上,旁边坐着津城电视台的一把手台长,还有一脸无奈的李墨川,对面坐了一男一女,两人很年轻,男的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相貌平平,长了一张大饼脸。

    让宁越眼前一亮的是对面的那个女子,即使是这些天见惯了美女,宁越仍然是觉得这个女子很是让人惊艳。

    娇小的脸型和精致的五官,细腻而白皙的肌肤,还有一双带着点浅绿色的眸子,仿若沙漠里的清泉一般,充满了异族风情,这个女孩应该是混血儿。

    清州历史上本来就是被清族人建立的清国统治的,出现少数民族混血儿倒也不稀奇。

    津城电视台的那位台长乐呵呵地给宁越介绍着两人,先是介绍那位男士,他叫做李健仁,据说是李家这一代的太子爷,旁边那位叫阿宁,是他的女朋友。

    宁越差点笑出声来,李健仁?好直白的名字。

    宁越有些玩味地望着对面的这对男女,此时他还猜不透这两位接近自己的目的。

    李健仁先生快速地用清族语说了一长串话,宁越完全没听懂,听得他头晕脑胀。

    宁越愕然,这货也太奇葩了,现在是联邦时代啊,虽说各州都保持着各自的语言习惯,可是官方用语肯定是英语和唐语,东大陆唐语,西大陆英语。

    要知道这可是联邦强制教育的内容,这货是在秀优越吗?

    你要说法语、德语也就罢了,清族语这种出了清州谁都不认识的语言,你秀给谁看?

    再说了,李氏本来就是唐族人吧?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流转到了清州,好好的唐族人说清族语算怎么回事儿?

    一边的津城电视台台长赶紧解释:“李公子从小是在家里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