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华夏风潮袭美国 >

第17章

华夏风潮袭美国-第17章

小说: 华夏风潮袭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猴群意犹未尽的样子,古风决定,以后每天都让猴子打扫一遍阁楼,看着猴子们还围在阁楼门口,就把抹布又都给它们,让它们把阁楼外面的柱子、门窗、房檐和屋顶的瓦片都擦一遍,阁楼的瓦片都是用的琉璃瓦,正好也见见新。

    安排好了猴子,古风便又去了父母家里,到了以后,看着父母家里还没打扫完,古风就准备上前去帮忙。

    其实刚搬进来也没啥好打扫的,就是为了迎接新年到来,家里的每个地方都要打扫到,平时打扫不到地方、角落都要清扫一遍。

    看到全家齐上阵,连猴子也不例外,古风也挽起衣袖拿起抹布开始擦窗户,看到猴子也在自己旁边干活,古风想到,看来不光我用猴子干活,看这只猴子熟练地动作,不知道在这里干了多少次了。

第二十八章 免费的劳工() 
打扫完了卫生,老妈给全家人理了理发,等给大家都理完以后,奶奶又给老妈剪了剪头发,全家都理完了头发,看到大家都显得精神许了多。

    在农村人们理发一般都是在家里自己理,很少有人到街上理发店去理发的,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

    等大家都理完发,老妈和奶奶开始张罗晚饭,古风则出去转了一圈,看到这里和国内一样,到处充斥着过节气氛,便回家吃饭去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在国内这天一般都是大集,到处都是赶大集买年货的人群,古风今天又来到镇上准备在这住到过年,每天就回家里一次,给家里的动物送去够一天吃的食物就回来。

    本以为这里没有国内的集市,今天大家都应该在家里忙活,没想到刚进家们就听老妈说,交易区那边今天是人声鼎沸,到处都是金毛蓝眼的老毛子。

    古风听了以后就过去看了看,嗬果然到处都是人,有许多在那里摆摊的,古风到了城镇中心的管理处,找到了负责这里的分公司负责人问了一下情况。

    城镇归汉城文化公司管理,古风找到了文化公司的负责人,经过负责人的一番解释,古风知道了事情的来由。

    原来经过汉城竣工典礼,许多关于城镇的消息和视屏图片被人在网上爆料,引来了许多人的好奇围观。

    公司的各个商铺还没开张,城镇还没有正式运营,就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村民看到游客众多,便来城镇管理处来询问交易区的情况,而这里的负责人则想着借此机会加大城镇的宣传力度,先给城镇正式运营预热,便承诺在城镇正式运营之前,在交易区可以免费摆摊。

    村民就趁着年前,把自己制作的东西都卖掉,好在过完年后多卖点材料多做一些,因此出现了这一幕。

    能够免费为这里宣传,还能带动起过节的气氛,古风心里十分高兴,就去交易区逛逛,看看都卖了些什么。

    到了交易区,看到卖什么的都有,小吃、零食、熟货、小工艺品、窗花、对联、炸货,看的古风直冒汗,自言自语的说道“我说怎么老族长托我,买那么多的牲口,我以为村里要发福利呢,原来都摆这里了。”

    看到来这里的游玩的人群一边吃着,一边买东西,买窗花是因为好看,但你买对联干啥,你有不识汉字,古风看到来这游玩的人群,对任何有浓重中华传统元素韵味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

    这里和国内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外国旅游,而这里的许多人都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对里面提到的,神秘富饶的古中华非常向往,能有机会不出国就能体验到古中华的生活方式,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古风看到城镇还没正式运营就这么受欢迎,对以后正式的运营,更有信心了,古风看到不少本土镇子上的居民,向村民询问了过年的习俗和方式,买了窗花、对联和一些年货,欢天喜地的回去体验中华人的过年方式。

    因为过年,古风旗下的建筑公司都处于过年放假阶段,连里面的本地人也不例外,现在因为放假,这些家伙们都来这里凑热闹。

    跟村里的工匠一起待了很长时间,受到中华传统的影响很大,对赶集买年货的兴致非常大,带着家人不管有用的没用的都买上一些回去。

    古风逛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回到了家里,看到奶奶和老妈正在剪窗花,老爸看到自己回来了来,便喊自己过去,和爷爷还有老爸,一起准备写大字,也就是对联。

    先把方桌抬出来,把纸裁成长条或方块,以便写对联和福字,把纸裁好以后,古风拿出墨水倒在一个小瓷碗里,爷爷拿起毛笔开始写对联。

    爷爷在这写着对联,老爸在一旁给爷爷打着下手,让古风去数一下,裁好的纸和门的数量是否一样,如果不够就在裁一些纸,多了的话不要紧,留着明年再用,数好了以后,古风又想了想山谷的阁楼还需要几幅对联,便一起算上,然后给老爸报了个数。

    离过年越来越近,家家户户每天忙着炖肉、杀鸡、蒸馒头、烙火烧、炸炸货,再也没空去交易区摆摊,不过这两天的收入也让家家户户十分高兴,自打来到这里,挣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钱,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了盼头。

    日子好过了,对过年就越重视,过年的气氛就越热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到处跑,到处热闹非凡年味十足。

    古风这两天过得非常幸福,每天吃的满嘴流油,平时老妈嫌麻烦不常做的菜式,这两天也频频上桌,这让古风找到小时候盼望着过年的感觉。

    那时快过年的时候,买不起肉,老族长就组织村里的棒劳力去山上猎野猪,由村里经验丰富的猎户带领,每次都能平安归来,还能满载而归。

    不过除了过年,老族长不让大家随便去山里打猎,除非是打山鸡和兔子,或者野猪成灾,祸害粮食地的时候。

    每次打猎归来分了野味,这都是古风最高兴的时候,想起小时候的生活,虽然那时家穷,但童年的生活却丰富多彩,每次提起来都能把徐超给羡慕死。

    终于等到了腊月二十九,今天开始贴对联挂灯笼,在小盆子里打好了浆糊,让猴子端着盛浆糊的盆子,自己和老爸贴着对联,爷爷则在一旁看着,对联是否两边贴的一样齐,并不时的指点一番。

    贴完家里的对联,古风又带着老爸和爷爷来到山谷,贴阁楼上的对联,到了山谷以后,看到山谷里面还是温暖如春,景色优美,各种花草树木枝繁叶茂,生长的十分旺盛,爷爷直夸这里的风水好,是个安家居住的好地方。

    当看到和马一样大的来福和来贵时,老爸说道“嗯是条好狗,看家护院防野兽是把好手,不过太费粮食了。”

    这话被爷爷听到了,便说道“滚一边去,啥能赶上小风的安全重要,这狗养的好。”说完还瞪了老爸一眼。

    老爸被训了一顿,小声的嘀咕着“我只不过随口一说,又没说不好,大过年的还发脾气。”

    爷爷也不理老爸,跟着古风继续走,到了阁楼看见一群猴子,正在阁楼里里外外的打扫,擦拭门窗和瓦片。

    爷爷和老爸一脸震惊的看着正在干活的猴子,一会儿又看了看古风,古风被看的不好意思了,只好开口说道“这是猴子们自愿干的。”

    老爸这时开口说道“哪来的这么多的猴子,还会帮忙干活。”爷爷听完老爸的话,也看向古风,用眼神询问着。

    古风只好说谎道“这是山里来的野猴子,看到有人在这里居住就时常来这里玩耍,我有时也喂它们一些水果,一来二去也就熟了,现在还能帮着干些零活。”

    这时爷爷说道“家里的那只猴子也是这一群里的吧!”看到古风点头,就接着说道“这些猴子调皮时驱赶一下就行,可别随便伤害了猴子。”

    古风听了爷爷的话,嘴上连忙应着,心里想到,我哪舍得伤害这些免费的劳工啊,这能给我省多少时间和金钱呀,而且还乖巧听话喜欢劳动,这阁楼一天不让打扫,在我来喂食的时候,还围着我抗议,这都是勤劳的好同志。

    等贴完对联,又带着爷爷和老爸在山谷里到处看了看,在爷爷和老爸的称赞下,开车带着爷爷和老爸回去了。

第二十九章 大年三十祭祖()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老妈和奶奶一早起来开始包饺子。

    古风起来时,饺子已经包好了,老妈正准备开始煮饺子了,看到古风起来了,赶紧让他去洗脸刷牙,准备一会儿吃饺子。

    等古风洗漱完了,老妈也把煮好的饺子捞出来了,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开始吃饺子,古风咬开一个饺子,汤汁顺着嘴角流出来,古风赶紧低下头,油水和汤汁顺着嘴角流到了地上。

    把剩下的饺子一下都放到嘴里,拿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角,说道“老妈,饺子馅里是不是加了肉汤,油水汤汁足,香!真香!老妈包的肉丸饺子永远都是那么好吃!”

    听了古风的话,老妈高兴极了,说道“好吃就多吃点,不够还有,我和你奶奶这次包了很多。”

    吃完了饺子,家里的男人都换上了古装,换好了衣服马上动身,去老族长那里,今天祭祖,可不能带误了时间,到了老族长那,看到已经有不少人都到了。

    因为祭祖在传统中的意义重大,尤其是还供着轩辕黄帝的灵位,没人敢拖拖拉拉,不光祖训族规不说,就是族人也会认为,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古风一家男丁刚到不久,各家的男丁也都到齐了。

    在老族长的带领下,众人来到新建的祖庙,建造祖庙的花费,有各家各户对的一部分钱,当初建设居住区,第一个就是先建的祖庙。

    老族长亲自领着村里的建筑大师们,一起勘察好的风水,才定下的建造地点,虽然城镇是古风的,但是对祖庙修建地点,还真没有什么发言权,都得有族长和族老们说的算,再说自己爷爷也是村里的族老,古风当然不敢吱声。

    本来古风想,自己把祖庙和居民区,一起都有自己出资建造起来,但是老族长和族人们都不同意,祖庙是祖宗在阳间的行宫,必须由众人集资建造。

    古风捐的最多,把祖庙建的像一个古代行宫,在前面建了一个小广场,还在祖庙前面的广场中央,立了轩辕黄帝的雕像,雕像前面还有个巨大的铜鼎,两旁还有建有钟楼、鼓楼和一排旗杆。

    这是老族长让村里的铸造师,铸造的铜钟、铜鼎,古风雇了吊车才把铜钟挂上去的,这可比在国内的老家里,挂的铜钟大好几倍,光铜钟就重三十多吨,得需要好几个棒劳力一起,才能撞得响,鼓楼鼓架上的大鼓,也由村里最高大壮实的铁匠来敲响。

    在老族长那里,众人把准备好的香火纸烛带上,三牲祭礼抬上,还有其他零碎的祭祀用品,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老族长认为祖宗显灵,让村里出了一个有能耐的人,今年祭祖显得特别隆重,三牲祭礼都是用了整的。

    到了祠堂广场,老族长让大家都准备就绪,在旗杆上挂上黄色的龙旗,然后燃上香烛,看了看时间,到了九点五十分,对着钟楼摆了下手,钟楼上的几个壮汉看到手势,开始用力的晃起用特殊方法处理的粗大原木钟锤。

    这么多人穿着古装,声势浩大聚在一起,并抬着整只的处理好的牲畜,一起出行的动静,早就惊动了来这体验,过中华年的附近居民和游客,纷纷隔着一段距离,跟在后面一起去祖庙。

    到了目的地,这些来游玩美国人,看到这些华人,在钟楼和鼓楼上,都上去了人,在上面准备着,还有一些人把带来的一些处理好的动物尸体,放在一边绑上丝绸扎的红花。

    看着众人都站在中央的雕像前面,不明白这到底是在干什么,但是看到现场气氛很庄严肃重,只能忍着没有上前询问。

    但是也有慕名来这游玩的海外同胞,看到这里挂满龙旗和轩辕黄帝的雕像,是在举行黄帝公祭,马上激动起来,派了一个代表询问了众人,找到了老族长,请求能够参加公祭,老族长爽快的答应了。

    每个炎黄子孙都有权利祭拜自己的祖先,在海外的同胞们也有这个权利,虽然这不是在国内,黄帝故乡和黄帝陵祭拜,但是只要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哪祭拜都一样,都可以寄托念祖之情。

    在这观看的美国人看到有人过去,加入到里面,本想也过去,但看到过去的都是华人,不由想到,可能是参加是一种民族的宗教仪式。

    当当当这时钟楼上的钟声响起,顿时声震百里,古朴庄严的声音,震撼了观看的人群,让人心灵顿时进了空灵的状态,随着浑厚悠扬的钟声飘荡,仿佛穿越了时空,在时间长河游历了一番,各个不同的画面,不停地在脑子里闪过。

    直到九十五声钟声结束,众人还沉寂在钟声里,但是古风他们没空在那发呆,每人轮流上过香后,老族长开始念起祭文。

    吾等元祖,睿智神明。解民之难,振德修兵。平定祸乱,立国兴民。养蚕造车,恩泽后代。始制文字,教化万民。推演历法,以利农时。始祖恩化,无疆无量,流于海外,亦不敢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华夏龙脉,在此一方,告知吾祖,愿保兴昌。尚飨!

    等老族长念完祭文,众人上前献上三牲祭礼,开始行三跪九叩大礼,古风熟练的跟着众人一起行礼,礼毕以后,又在鼓声中列出兵阵,开始布阵演武,最后又上了一炷香,祭拜完成。

    看到众人举行的祭祖仪式,有到中华参观过,黄帝故乡举行轩辕黄帝公祭的驴友,马上向周围的人群炫耀道“我知道,这是中华人在祭拜他们的祖先,我去中华游玩时见过,而且那里举办的规模更大,有上万人参加,不过仪式举行的不一样。”说完还看了看周围羡慕的人群。

    因为祭祀的方法和国内不同,前来游玩的同胞在行完礼后,只能在一旁观看,这里毕竟只是供了一个灵位,祭祀的方式还是,用的地区祭祖的方式来举行的,不过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表达心中的诚意和敬意就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