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美女赢家 >

第347章

美女赢家-第347章

小说: 美女赢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景行这次没落后给彭一伟,一起高调鼓掌喝彩。齐清诺对两人笑了一下,入座。

    三零六平时只拿出了五分之一的时间练习《云开雾散》,贺宏垂和龚晓玲对这件作品的分析也远远少于《就是我们》。但是《云开雾散》仍然是浦音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一曲结束后,大家的热烈喝彩也说明了这件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毕竟今天一半以上的观众不是浦音人,而十来分钟的《云开雾散》结构上比《就是我们》简单清晰,立意构思上也更有煽动性,追求并且达到的效果十分明显。

    掌声很热烈,虽然还说不上是轰动性的,但是也够激动人心了。

    彭一伟鼓掌的同时连连对杨景行赞叹:“构思太好了,可惜被齐清诺先用了……《就是我们》后面有模仿这个思路?”

    杨景行点头:“可以说是抄袭。”

    彭一伟呵呵笑:“你这么说,大家都是抄袭了。”

    享受了一会观众的热情后,齐清诺站起来让台下安静一点,然后大声宣布:“再唱一首所有人都会的歌,献给我们共同的青春。”

    彭一伟又激动:“我就等这个,柴丽甜看不出来。”

    杨景行点头:“专业了。”

    观众们也激动欢迎,因为节目单上写了,确实是大家都会而且都喜欢的一首歌。而且好多浦音人已经听闻了三零六在世纪公园制造出的反响,现在可以眼见为实了。

    前奏开始没两个小节,台下就有人鼓掌,不过都是浦音人带动的。不过这个面子给得并不勉强,因为那些不是浦音的观众也乐意附和。当然,大部分观众并不急于表达喜爱,而是关注与聆听。

    女生们开唱,虽然她们的声音远不如能经常在这里听到的美声或者名族腔那么高亢明亮又细腻精确,但是好多观众的脸上都挂上了幸福的微笑。

    台上的女生们才唱了几句,不知道从台下那里开始的,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跟着哼或者低声唱了。

    三零六看有好几双眼睛看台下,其中的意外和惊喜十分明显。于是台下恶作剧的人更多了,并且很快都统一成了哼唱。彭一伟也还是个作曲系的,但是哼得很刺耳,也不知道他的那首《热情如火》要练习多长时间才能唱得那么好。但是彭一伟现在很是自得其乐,还眼神提醒杨景行也跟上。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想破坏台上专业者们尽心准备的东西,所以最后参与了恶作剧的人也只有小部分,五分之一左右。

    可是过百人的合唱团还是有很强大的威力,虽然都是临时自发组织起来的不专业团队,但是声势几乎就要盖住台上了,还好音乐厅的声乐结构让舞台上的声音处于绝对优势。

    虽然没被完全压下去,但三零六的好些人还是有些懵,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有些惶恐地看着台下,手上机械地弹奏,甚至唱得有失水准。

    从专业角度来说,其实台下嗡成一片的旋律和台上的清脆婉转很不协调,但是此时大家似乎都更乐于享受这彼此赠与的惊喜。台上也有高兴的,比如蔡菲旋和王蕊,就是一脸放肆的笑。

    终于到了过门间奏,掌声很快响起来,这下是真的把台上完全比下去了。还好,大家都不想错过间奏的精彩,所以掌声结束得也很快。

    间奏的不仅是编曲专业,而且有不少新创作的成分,机构织体上感觉很像《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又完全不一样。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段,整首歌的改编就变得异常精彩而十分成功了。

    间奏有预示地慢慢技术后,第二段的第一句是于菲菲唱:“做完了……”

    几乎是于菲菲开口的同时,台下的临时合唱团也整齐地开哼了,上百人,哼得几乎惊天动地。

    于菲菲没有那么沉稳老道,被吓得条件反射似地提高了声音。

    彭一伟很敏感,尽量地无声大笑,直拍杨景行的肩膀。杨景行只是微笑,像是安慰看向他的于菲菲。

    这也是贺绿汀音乐厅难得一见的场景,首先不会有多少人在这里唱一首所有人都会的歌,其次台上的人也不一定有三零六今天这样的好运气或者坏运气。

    说好运气,是因为大家的参与让气氛很好,大部分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说坏语气,毕竟是演奏演唱被打搅了,然好多人无法细细品味改编歌曲中的新精彩。

    但还是好运气更多,歌曲结束的时候,观众席上有半数的人都在跟着哼或者唱了,并且抓住机会放开嗓门,简直气势如虹。

    最为简短的尾奏后几乎没人听清楚,因为掌声已经爆炸开了。

    观众们都是欣喜的,包括台上的丁桑鹏那一群人都在乐呵。但是三零六比较分裂,有微笑的,有痴呆的,有动容的,也有冷静的。

    三零六休息了几秒总后就号召大家起立,准备站成一排鞠躬。似乎是王蕊的蹦跳和蔡菲旋的掩嘴大笑让观众们喜欢,掌声更热烈了。

    主持人赶紧上台,齐清诺伸手接过了话筒,大声说:“谢谢你们的演唱。”

    三零六都跟着齐清诺一起鼓掌,不过她们根本不可能比得过更加热烈的台下,太九牛一毛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致敬() 
齐清诺并没啰嗦,把话筒还了回去。主持人不负重托,开始赞颂三零六并感激观众,很是感叹满足的样子。

    三零六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齐清诺没等主持人激昂完就率队离场。台下的观众们再次给予掌声,一些零散的“再来一首”的呼声显然也没抱什么希望。

    接下来上场的是铜管系的五重奏,演奏斗牛士之歌和啤酒桶波尔卡。观众们依然热情地欢迎,然后台上也没让大家失望,表现得很好。

    铜管之后,是大三的两个男生四手联弹舒伯特的F小调幻想曲,虽不是一个教授的学生,但是两个人配合得很好,没有给浦音丢脸。

    接下来,又有钢琴三重奏,四重奏,弦乐三重奏,声乐二重唱……

    上半场,除了《云开雾散》以外都是改编或者古典作品,每一个节目都得到观众们的支持,虽然没有三零六引起的那么激动人心,但也都不寒酸。

    中场休息前,主持人提醒大家:“……休息之后,大家将要欣赏的都是由浦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为了迎接母校八十周年校庆而创作的佳作,期中就有由杨景行,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四零二创作的钢琴小号合奏《风雨同路》,请大家准时回来。”

    观众席里确实也有几个熟悉杨景行的人。

    杨景行去跟后排差点错过三零六节目的康有成打个招呼。康有成还解释了一下,说是因为在家准备明天的笔试,所以时间紧张了一点。

    杨景行很没见识:“面试要问什么问题?”

    康有成呵呵:“作品拿出来,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跟你们差不多。”

    杨景行祝愿:“看样子明天肯定也没问题。”

    康有成点头:“应该没问题。”

    年晴居然出来了,质问:“说什么?”

    康有成回答:“面试的事。”

    年晴在康有成旁边的空位坐下,对杨景行指指楼上。

    三零六的好些女生都出来了,不过是在楼上分享几个空位,站的站坐的坐,刘思蔓和齐清诺在给丁桑鹏那几人倒茶。

    王蕊和杨景行遥遥相望,她比了几个口型后不耐烦了,尽可能淑女地喊:“福利……”

    杨景行就干笑着去喻昕婷那边了,因为安馨过两天就要去参加“海韵杯”了。

    不知道喻昕婷看着自己在笑什么,杨景行也笑,然后跟池文荣点头打招呼:“那边才是情侣专区。”

    池文荣呵呵一下,看看几个看杨景行的人。

    杨景行问安馨:“准备什么时候去海宁?”

    安馨说:“星期四。”

    杨景行问池文荣:“你陪不陪?”

    池文荣摇头:“要上课,周末去一天。”火车就要几个小时呢。

    “好男朋友。”杨景行佩服,又厚着脸皮问安馨:“还上不上课?”

    安馨犹豫了一下,反问:“你有没有时间?”

    杨景行说:“明天白天,我们去琴房。”毕竟李迎珍还要拿二零四上课。

    安馨点头:“好。”

    “我给你们电话。”杨景行又对喻昕婷说:“明天你就旁听。”

    喻昕婷一点也不在意,笑得灿烂:“好。”

    杨景行再问安馨:“准备的那些曲子?”

    安馨说:“K595,普罗科菲耶夫三协……”

    池文荣站起来跟杨景行客气:“你坐。”

    杨景行警告安馨:“他想抱你。”

    不光喻昕婷和孔晨荷,前后几个面熟的人都笑,可是安馨两人有些尴尬。

    杨景行就逃:“我回去了。”

    喻昕婷问:“明天什么时候?”

    杨景行说:“上午,八点半。”琴房那时候开门。

    喻昕婷和安馨都点头,池文荣说:“谢谢了。”

    杨景行说:“探讨,互相帮助。”

    休息结束,主持人上台,观众都回了作为并且安静下来。

    下半场的一件作品是弦乐四重奏,主持人着重介绍了一下,曲名《璀璨》,作曲者就浦音作曲系大三的优秀学生彭一伟。

    还是真善有善报,彭一伟的名字一出来,观众席上就冒出了好些个激情四射的粉丝,组团拼命鼓掌。

    杨景行这次没要彭一伟催,兴冲冲鼓掌,卖力得只差没叫出来。彭一伟自己虽然不出力,但是抱拳四处感谢,不过总算有了点艺术家姿态。

    台上开始演奏后,观众们听得很认真。写得很好的一首作品,《璀璨》这个名字也很恰当,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在协调中碰擦除了火花。这样的古典四重奏其实很不好写,也很难出新意,但是彭一伟做得很优秀,旋律激荡出来了,和声织体也是规范严谨的。美中最明显的不足是演奏不够细腻,有一些瑕疵是明显容易改进的。

    听完后,杨景行认真鼓掌,对彭一伟说:“写得很好。”

    其他几位作者也恭维,确实很不错,绝对是精心尽心之作,够得上八十周年的水准。

    彭一伟笑得谦虚,除了回头看看楼上,身体也很沉稳,似乎在享受热烈的掌声。

    等掌声小了一些后,彭一伟问杨景行:“你觉得他们拉得怎么样?”

    杨景行问:“不是很完美,是不是时间不够?”

    彭一伟点头:“可能吧,都忙。”

    杨景行重复:“写得很好。”

    “其实我也想新一点,可惜没那么多状态……不过还算满意。”彭一伟中肯地评价自己,又呵呵:“我都想给三零六写东西了。”

    杨景行提醒:“琵琶别写太难了,王蕊喜欢骂人。”

    彭一伟呵呵:“我开玩笑的。”

    杨景行失望:“别啊,我好不容易拉个同盟。”

    彭一伟摇头,看着杨景行认真说:“现在写什么都会被拿去给《就是我们》比……都觉得你真的有点奢侈,你自己都不一定能突破。我觉得趁现在还没特别红,是不是想个办法拆开算了,时间短一点方便演出,还多几首曲子。”

    杨景行说:“不是不能突破,是怕固定听众思维。”

    彭一伟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旋律太无敌了。你刚听了U2,再去听灵歌,不也是那个味。”

    杨景行说:“我和齐清诺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能老拿《就是我们》混场面。”

    彭一伟有点吃惊:“你真这么想?”

    杨景行点头,说:“你和齐清诺这也是朋友,又喜欢何沛媛的身材,你加盟吧。”

    彭一伟正经摇头:“朋友而已,我们两说这个……我想想看吧,写出来她们不用没面子啊。”

    杨景行说:“不会,齐清诺你应该了解……”

    彭一伟说:“现在有单位了嘛,不是以前……老丁一句不喜欢,白费脑细胞!”

    杨景行说:“你行啊。”

    彭一伟再看看杨景行,说:“以后再说吧,先听。”

    又听了几段几重奏,毕竟是学生作品,不是每件都能那么好,但是总体质量还是不低。最不济的也在听众的承受范围内,此外还有不少惊喜。

    主持人介绍节目单上第十六个曲子的时候,彭一伟看了看周围,小声问杨景行:“你听过没?”

    杨景行摇头:“还没。”

    彭一伟说:“你先听吧,我也是前天排演的时候才听到,齐清诺她们没来,我给她说了一下。”

    钢琴四重奏,没标题,是作曲系研究生的作品,作者没在现场。

    台上演奏了一分钟之后,随着钢琴冒出新主题,杨景行听出来了,和在浦音没多少人提起的《绽放》里面的句子很像很像。接下来的一段钢琴旋律,也和《绽放》里的几个句子很像,像是从《绽放》截取出来并拼接在一起的。

    彭一伟看杨景行,杨景行正听得认真。

    六分钟左右的曲子结束后,掌声依旧很热烈。这次彭一伟是被杨景行带动,但是没杨景行那么认真。

    彭一伟边敷衍边问杨景行:“什么感觉?”

    杨景行说:“有点像,但不是,巧合。”

    彭一伟干笑:“这还巧合?说而已,其实现在谁听没听过那张CD。”

    杨景行说:“勉强算借鉴,给我面子。”

    彭一伟扯嘴冷笑。

    杨景行说:“他自己做的功夫更多。”

    彭一伟点头叹气:“也是……”

    就算是这件四重奏作品有借鉴《绽放》的旋律,但是这毕竟是四重奏。作者显然不是徒有虚名的研究生,乐曲的编排结构很合理,轻重缓急把握得有专业水准。而且旋律上只能说是借鉴,绝对不是原搬照抄。而且借鉴得也有专业水准,把几个有跳跃的乐句巧妙的改造之后地结合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节奏和琶音都变化了。

    就好比两首诗,一首诗里有另一首诗的几个相似的句子词语,但是两首诗要表达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

    有个好听的说法叫“致敬”,但是杨景行显然还不够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