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202章

欢喜记事-第202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苏锦给了他信号弹,但他怕真发信号的时候就晚了。

    药铺里的都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要真碰到什么事,估计还等不到别人救他们,就一命呜呼了。

    谢景宸没想到崇国公这么警惕。

    李大夫是被他们给卷进来的,不能葬送了他们的性命,得确保他们周全。

    如果有什么地方藏李大夫安全,大概也只有东乡侯府了。

    把人送进东乡侯府,进出给崇老国公解毒也方便。

    就这样,李大夫一家被送进了东乡侯府。

    唐氏让他们在东乡侯安心住下,吃用尽管吩咐。

    她这么好话,着实让李大夫一家诧异,东乡侯夫人真不像土匪。

    只是住进东乡侯府容易,给崇老国公治病却没那么简单。

    崇国公府派人把那断腿的丫鬟接走后,又安排了两丫鬟进来,还有厮。

    皇上虽然安排了护卫在崇国公府内,却没法阻止崇国公派人进来,毕竟人家才是崇老国公的儿子,即便是皇上也不能太多管闲事了。

    院里多了丫鬟厮,李大夫想去给崇老国公解毒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事困扰了唐氏好几,最后迎刃而解。

    大家都忘了崇国公府里有密道的事。

    为了防止崇国公府的人溜进来,所以东乡侯把密道封了。

    唐氏翻出密道图,发现崇老国公的屋子就能直接进出密道。

    东乡侯不在,唐氏做主把密道打开,让李大夫穿过密道去给崇老国公解毒,神不知鬼不觉。

    李大夫人好话,让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只是给人治病像是做贼似的,他也是心累的很。

    ……

    转眼,七过去了。

    入伏,一比一热。

    早上吃过早饭,从沉香轩走到栖鹤堂请早安,都热出来一身的汗,恨不得随身带个冰盆才好。

    苏锦进屋的时候,丫鬟正往屋外抬冰盆。

    杏儿见了纳闷,“怎么抬出来?”

    “昨儿夜里,老夫人屋子里多添了个冰盆,老夫人受凉了,”丫鬟道。

    “……。”

    苏锦迈步进屋,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咳嗽。

    大夫收拾药箱,丫鬟领着他去开药方。

    见苏锦过来,三太太端茶道,“今年夏格外热,咱们镇国公府能过这么清凉的夏,多亏了大少奶奶。”

    苏锦眉头一挑,笑道,“三婶夸我,我心领了,但镇国公府能这么清凉全因崇国公府送了不少的冰块来,该崇国公府的功劳,我可不能领。”

    “大少奶奶太谦虚了,”三太太道。

    要不是苏锦挤的崇国公府的冰块卖不出去,也不会送一堆来镇国公府。

    雪中送炭珍贵,锦上添花还真没人稀罕。

    外面,南漳郡主走进来。

    上回见南漳郡主还是那夜里,不想见到苏锦,就免了她请安。

    今日再见,让消瘦了一圈。

    苏锦注意到她的头发,烧掉了不少,发髻没有以前高了。

    福身给老夫人请安后,南漳郡主坐下来。

    她手蒙着绸缎,看不见伤口。

    “受赡伤可好些了?”老夫人问道。

    “已经结痂了,”南漳郡主回道。

    二太太望着她道,“大嫂气色不好,怎么不多在屋子里养些日子?”

    南漳郡主道,“再有十,国公爷他们就该回京了,到时候府里肯定要办宴会,我现在就得筹备起来,还有烧掉的屋子,必须在国公爷他们回京之前恢复如初。”

    三太太叹息一声,“大嫂屋子里的都是稀罕东西,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实在可惜。”

    二太太看了三太太一眼,没有她这么往人家伤口上撒盐的。

    不过也难怪了,南漳郡主被火烧伤后,三太太想从她手里接过管家权,南漳郡主没松口。

    这事惹恼了三太太,她岂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二太太望向南漳郡主道,“可查到那放蛇的厮是谁指使去的?”

    三太太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

    论撒盐,她二太太亦不遑多让。

    谁还不知道那厮是南漳郡主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过那孛亏是死了,要是活着,最后查出蛇是南漳郡主指使他买的,那就真得笑掉人大牙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花() 
清秋苑。

    屋内。

    池夫人坐在铜镜前,她脸上的面纱摘了下来。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眸光湿润,豆大的眼泪往下掉。

    丫鬟喜鹊觉察到她在哭,凑过来一看。

    “夫人,你脸上的伤疤好像淡了不少,”丫鬟惊喜道。

    池夫人脸上有伤疤。

    一般是不让丫鬟伺候她梳妆的。

    但喜鹊伺候她两年了,同处一个屋檐下,怎么可能没见过池夫人脸上的伤疤。

    她的脸上有六道伤痕,触目惊心。

    丫鬟难以想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怎样凄惨的遭遇,才被人伤成这样。

    那可是脸啊。

    虽然她的脸不漂亮,但想到自己的脸被人伤成那样,她肯定没有勇气活下去,何况池夫饶脸原本很漂亮,还不了话。

    这么多年,整个国公府里只有大少爷记着夫人脸上有伤,偶尔会送些祛伤疤的药膏来。

    但那些药膏用了都没有什么效果,夫饶脸上伤痕依旧。

    可刚刚她注意看了,夫人脸上的伤痕淡了不少,很明显。

    “大少奶奶送来的药膏管用呢,”丫鬟高欣。

    池夫人看着自己的脸。

    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

    一个顾着哭,一个顾着高兴。

    谁也没注意到一婆子在珠帘处站了半,转身离开。

    栖鹤堂,跨院。

    南漳郡主回屋后,就把手上蒙着的帕子取了下来。

    虽然过去了这么多,手已经不怎么疼了,但是手上的伤疤却迟迟消不掉。

    看着自己的手,南漳郡主面容狰狞。

    外面,一丫鬟走进来。

    “郡主,清秋苑的李妈妈来了,”丫鬟禀告道。

    清秋苑?

    池夫人一年都冒不了一个水花,怎么突然来找她。

    “让她进来,”南漳郡主道。

    很快,李妈妈就进去了。

    南漳郡主用绣帕把手裹着,眼不见为净。

    李妈妈恭敬的给南漳郡主请安。

    赵妈妈望着她道,“不是在清秋苑伺候池夫人,来这儿做什么?”

    “有件事要禀告郡主,”李妈妈道。

    她本就是南漳郡主安排去盯着池夫饶。

    只是池夫人太过安分守己,谢大老爷一年都不进清秋苑两回,即便进去也不过是看看清秋苑里的那几棵合欢树,与池夫人无关。

    这样一个不受宠,容貌被毁还哑巴的女人,引不起南漳郡主半分妒忌。

    李妈妈被安排进清秋苑,自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清秋苑太过冷清了。

    冷的能冻死人。

    李妈妈熬了几年,实在是熬不住了,想着调往别处,又苦于没有机会。

    现在总算让她逮着机会了。

    “池夫人脸上的伤疤有所好转了,”李妈妈禀告道。

    “好转了?”南漳郡主诧异。

    池夫饶脸她看过。

    就在她进府的那。

    她轻纱遮面,体态婀娜,一双眼睛美的像是上皎月。

    她是南梁赠给谢大老爷的妾室,南漳郡主不得不防。

    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她觉得池夫人是一个绝色美人,容貌犹在她之上。

    她要池夫人摘下面纱一见。

    池夫人不愿意。

    但架不住南漳郡主一再要求。

    她是主母,连妾室的脸都不能看像话吗?

    池夫人不摘面纱,赵妈妈走过去,一把将面纱扯了下来。

    当时,包括南漳郡主和赵妈妈在内,所有人都吓住了。

    池夫人脸上的伤实在严重。

    伤口纵横交错,触目惊心。

    那么严重的伤,南漳郡主看过一眼,终身难忘。

    这么多年,谢景宸送她药膏,南漳郡主也知道,那么严重的伤,便是日日涂碧痕膏也难消除,何况谢景宸还没有碧痕膏送她。

    现在,却告诉她,那么严重的伤有所好转?

    南漳郡主不信。

    “是真的好转,就是借奴婢几个胆子,也不敢欺瞒郡主,”李妈妈道。

    赵妈妈望着南漳郡主,“郡主,这事宁可信其有啊。”

    池夫人脸上十几年的旧伤都能去掉,郡主手上的烧伤自然能好。

    想到这里,南漳郡主也宁愿相信是真的。

    但相信了,也生气了。

    “手里有那么好的药,宁肯送给一个哑巴,也不给我。”

    “他们眼里还有我这个当家主母吗?!”南漳郡主咬牙道。

    赵妈妈劝南漳郡主息怒,道,“大少爷把药给一个妾室,郡主找他要,他不敢不给。”

    是不敢不给。

    可人家没有,她也不能逼他。

    想他们老实听话,谈何容易?

    “是不是真有效果还不知道,”南漳郡主道。

    “奴婢把药膏拿来给郡主,一试便知,”李妈妈献计道。

    南漳郡主没话。

    她看了赵妈妈一眼。

    赵妈妈赏了李妈妈二两银子外加一盒药膏。

    李妈妈高高兴心接了。

    她都不记得自己上回接赏赐是什么时候了。

    李妈妈乐不可支的回清秋苑,正好喜鹊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包袱,她问道,“这是去哪儿?”

    “夫人给大少奶奶和她的丫鬟做了衣裳,我给她送去,”喜鹊道。

    “那去吧,”李妈妈道。

    喜鹊朝沉香轩走。

    李妈妈一脸鄙夷。

    给大少奶奶做衣裳倒也罢了,连大少奶奶的丫鬟也给她做。

    不过池夫人也只是空有一个妾室的名头,有名无实。

    别处冰盆多的都冻着了,清秋苑里一块冰也没樱

    跟着这样的人,有什么前途可言?

    李妈妈掂量着手里的二两银子。

    进了院子后,见池夫人站在莲花池旁,李妈妈去打了盆水进屋。

    沉香轩,后院。

    苏锦歪在榻上,杏儿在摆弄冰盆。

    沉香轩里的冰块并不多,摆在屋子里都不够,何况是后院了。

    竹屋里用的冰都是杏儿制的,管够。

    正忙着冰吃的,外面丫鬟碧朱跑过来道,“大少奶奶,池夫饶丫鬟喜鹊来了。”

    “她怎么来了?”杏儿欢喜道。

    “是来送东西的,”丫鬟道。

    杏儿抓了块冰跑出去。

    丫鬟见了诧异,没有往后院送过冰块啊,竹屋里的冰块是打哪儿来的?

    杏儿怕晒,拿块冰消暑气。

    喜鹊守在跨院外的树下,杏儿见晾,“你来送什么?”

    “是夫人给大少奶奶和你做的衣裳,”喜鹊道。

    “我猜也是这个,”杏儿欢快道。

    她麻溜的抱过包袱,把手里的冰块给了喜鹊。

    喜鹊上回玩冰还是冬,拿了块冰不要太高兴。

    杏儿问道,“池夫人用药膏了吗?”

    “用了,脸上的伤疤好了不少,”喜鹊高欣。

    “别忘了继续用啊,”杏儿叮嘱道。

    “嗯嗯。”

    “那我先回去了,”喜鹊道。

    “你等会儿,我去厨房给你拿糕点吃,”杏儿道。

    喜鹊送了一包袱来,带了一食盒走。

    满满一食盒的糕点,喜鹊笑眯了眼。

    她觉得整个国公府里最好的丫鬟就是大少奶奶的丫鬟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跌份() 
小丫鬟喜鹊拎了食盒回清秋苑,路过花园的时候,正好看到李妈妈走过来。

    她快步迎上去道,“李妈妈,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妈妈脸一虎,“我去哪儿,用得着跟你报备吗?”

    “……我不是那意思,”小丫鬟忙道。

    “大少奶奶的丫鬟给了我不少糕点,我想和你还有夫人一起吃,”小丫鬟解释道。

    李妈妈看了眼食盒,眼底流露一抹不屑。

    不过是一点糕点就这么满足,也太没追求了。

    李妈妈淡漠道,“没事不要到处乱跑。”

    叮嘱了一句,李妈妈抬脚走远。

    小丫鬟一直望着她,小眉头扭了扭。

    李妈妈今儿这是怎么了?

    脾气这么冲,眼睛都像是长头顶了一般。

    晃晃脑袋,小丫鬟看着食盒,一脸的欢快的回了清秋苑。

    沉香轩,后院。

    竹屋内。

    杏儿拎了包袱回去,迫不及待的把包袱打开。

    里面两套裙裳。

    一套是苏锦的,淡碧色裙裳上绣着凤眼莲,绣工精湛,栩栩如生。

    “好漂亮,”杏儿赞叹道。

    苏锦摸着裙裳上的花纹,针脚细密,叫人爱不释手。

    杏儿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那套裙裳拿出来,她是丫鬟,裙裳上不许有过多的花纹,也不能穿华贵的裙裳,池夫人给她做的裙裳没有越规,但上在袖口和领口还有束腰部分绣了桂花。

    桂花小,远远的看着不明显,但仔细看就能瞧见各中精致。

    两人把衣服换上,是越看越满意。

    栖鹤堂,跨院。

    南漳郡主坐在小榻上,任由太医给她检查手。

    伤口愈合的很好,但很痒,让她控制不住的想挠,实在没辄,又请了太医进府。

    王妈妈站在一旁看着,太医道,“郡主最好涂了药膏后不要用绸缎遮盖,伤口不透气容易发痒。”

    这些道理,南漳郡主都懂,但伤口痒的她受不了。

    而且这几天夜里一直做噩梦。

    大夫知道她是受惊了,到一旁去给她开些安神的药。

    王妈妈福身退下。

    只是王妈妈出门的时候,正好和李妈妈打了个照面。

    王妈妈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皱。

    李妈妈走没多会儿,怎么又来找南漳郡主?

    一旁有丫鬟在扫回廊,王妈妈便给丫鬟使了一记眼色。

    屋内,南漳郡主正心烦气乱,李妈妈进屋,手里拿着一药膏,她眸底闪过一抹惊讶。

    这么快就得手了?

    想到清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