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492章

欢喜记事-第492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看着李大少爷脸上戴的面具,虽然和她的有差别,但那点差别,才三四岁大的李小少爷是没法分辨的。

    再加上李大少爷半年前才正式接管李家生意,待在府里的时间不多,和李小少爷相处的时间就更不多了。

    小孩子长时间不见,印象就没那么深了。

    李小少爷看着自家亲爹,再看看苏锦。

    一个周身冒着寒气,一个把他抱在怀里。

    李小少爷往苏锦怀里躲了躲,喊了她一声爹爹。

    苏锦,“……。”

    李大少爷,“……。”

    周管事扶额。

    镇北王世子妃太宠孩子了,这才几天啊,就把人家李小少爷宠的亲爹都不要只要他了。

    苏锦不知道是她这个临时客串的爹太成功了,还是李大少爷这个爹做的太失败了。

    反正都挺尴尬的。

    “把他抱下去,”李大少爷道。

    李大少奶奶要上前抱孩子。

    走了两步,李大少爷拉住她。

    丫鬟赶紧上前。

    苏锦心想,这李大少爷不会是吃她的醋了吧?

    李小少爷不让丫鬟抱,不过最后李大少奶奶把他抱走了。

    从李小少爷叫苏锦爹,李大少奶奶就不想在屋子里待了。

    李大少爷朝苏锦和周管事作揖,“多亏你们及时把端儿送回来,我李家才免遭重创。”

    刚刚,真是太凶险了。

    装银票的匣子都送到刺客手中了,刺客确认数目。

    李家小厮边跑便道,“小少爷已经回府了!”

    李大少爷眼疾手快,踩着马背冲过去,一脚将匣子踢飞,银票散落地上。

    刺客根本来不及捡银票,弯腰的功夫,足够要他们的命了。

    拿不到银票,刺客准备带马离开。

    只是马是李家养的,一记口哨,领头马就往回跑了。

    刺客落荒而逃。

    李家小厮把银票捡起来,装入锦盒中,李大少爷就赶紧回府了。

    折损十万两银票,还有几千匹良驹,最重要的还是对东乡侯的交待。

    苏锦及时送回李小少爷,说是救了半个李家并不为过。

    李大少爷道谢,周管事站了起来,苏锦没有。

    李大少爷不认得周管事,李大老爷认得,周家生意遍布大齐,李家的马也遍布大齐。

    李家向周家买粮草喂马,周家向李家买马送货。

    两家常有生意上的往来,周管事是周老爷身边最得力的管事,经常带在身边。

    李大老爷要设宴款待周管事。

    周管事看向苏锦,苏锦笑道,“设宴就不必了,我们此行要去边关,如果那批战马没问题,我想一并带去边关。”

    “这……,”李大老爷有些为难。

    虽然苏锦是美人阁二管事,但这批马得东乡侯亲自派人来,他才敢放心交货。

    再者,东乡侯的定金只付了一半。

    没有钱不付齐就交货的道理。

    可偏偏苏锦和周管事才帮过李家,她提这个要求,李家若是不答应就太不近人情了。

    苏锦也不为难李家,让杏儿拿银票出来。

    朴素的打着补丁的包袱里,杏儿抓出一把银票来,问道,“我家侯爷买马还差多少钱没给?”

    周管家扶额。

    财不露白啊。

    哪有这么直接把钱掏出来给人看的。

    不过美人阁有钱也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再想到苏锦打劫的本事,周管事就把财不露白几个字收了回来。

    要真有人觊觎她的钱,十有八九是送上门给她打劫,给她送钱的。

    知道李家为难,周管事看着李大少爷道,“借一步说话。”

    周管事为人精明干练。

    如今李大少爷接管了李家生意,他和李大老爷说话,显得他觉得李大少爷不靠谱。

    直接和他谈,显得对李大少爷的认可。

    再者李小少爷喊苏锦叫爹,李大少爷面子上挂不住,周管家觉得有必要解释下。

    两人走远了几步,周管事只说了一句,李大少爷眉头就皱紧了,不敢置信。

    “那是镇北王世子妃,东乡侯的女儿,李家只管放心把马匹交给她,”周管家道。

    论谋略,周管家觉得便是男子也没有几个比得上镇北王世子妃的。

    东乡侯和东乡侯夫人不是一般的会教孩子。

    东乡侯府大少爷和小少爷,各个都是人中龙凤。

    就是那些寄居在东乡侯府的小少爷都变化不小。

    周家是没小少爷,否则周老爷豁出脸皮也要把孩子塞过去。

    知道苏锦的身份不只是美人阁二管事那么简单,而是当朝公主,李大少爷便答应了让她把马匹带去边关的要求。

    而且剩下的四万两,李家也不收了。

    李大少爷此举,着实把李大老爷和李老夫人惊着了。

    本来这批马就不挣钱了,李家敬佩东乡侯的风骨,权当结个善缘。

    可四万两再不收,就等于李家送了一半的战马给朝廷啊。

    李大少爷和李老夫人都觉得李大少爷此举过于冲动了。

    但李大少爷话已经说出去了,他们也不好反口,再者,他们也相信自家儿子孙儿不会如此冲动行事。

    李大少爷道,“东乡侯要的马数量不少,你们人又不多,我多派些人手帮你们,可能要耽误一两天。”

    “府外不安全,这两日,几位就在我李家下榻吧,也让我李家尽尽地主之谊。”

    周管家看着苏锦道,“这两日就在李家住吧。”

    苏锦点头道,“那就打扰了。”

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奸() 
李大少爷让丫鬟领苏锦他们下去歇息。

    等他们都走后,李大老爷就望着自己的儿子道,“那四万两怎么就不要了?”

    李大少爷摆摆手,让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都退出去。

    等丫鬟都走了,李大少爷才道明苏锦的身份。

    这回连李老夫人都坐不住了。

    她看的出来那戴面具的男子身份不寻常。

    可……怎么会是镇北王世子妃呢?!

    她的重孙儿就那么喊人爹,还往人怀里钻?

    知道苏锦的身份,那四万两人家给,李家能收吗?

    若不是镇北王世子妃出手相助,李家损失的又岂止四万两?

    粗略的算一下,损失也高达二十五万两。

    “好生叫人伺候着,万不可慢待了,”李老夫人叮嘱道。

    说着,她看向李大少爷戴着面具的脸道,“正好镇北王世子妃在府里,东乡侯承诺的让她帮忙医治你的脸……。”

    李老夫人话还没说完,李大少爷摇头道,“此事不急于这一时,若是因此暴露了镇北王世子妃的身份,给她招来杀身之祸,我们李家担待不起。”

    东乡侯一言九鼎。

    不怕他会食言。

    李大老爷觉得儿子说的对。

    就这样,苏锦在李家住了下来。

    她的身份,虽然告诉了李大少爷,但他只和李老夫人还有李大老爷说了,其他人包括李大少奶奶都不知道。

    因为李小少爷叫苏锦爹爹,李大少奶奶看苏锦总有几分拘束。

    在李家待了两天,苏锦弄清楚李大少爷为什么戴面具了,还有李小少爷为什么娘亲不在身边也不吵着要找她。

    李大少爷遭遇刺杀,虽然有惊无险,脸被人划了一刀,之后便戴着面具。

    李小少爷自出生以来,压根就没见过自家亲爹长什么样子,他只知道戴面具的是他爹爹。

    而遇刺的不止李大少爷,半年前,李小少爷也遭遇过挟持,当时是和李大少奶奶一起的,在逛街的时候,被人用刀架在了脖子上。

    当时李小少爷吓的嚎嚎大哭,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他也吓的不轻,回府后发起了高烧。

    怕李小少爷有心里阴影,李老夫人哄他说那是逗他玩的,还在花园里上演了蒙面人劫持丫鬟……

    李小少爷目睹了别人是怎么被劫的,这才不害怕。

    在禹州逛花灯被劫,在他眼里那是玩游戏,不哭不闹,好好表现,曾祖母会给他糖人吃,要什么给他什么。

    听到这些,苏锦更心疼李小少爷了。

    李家家大业大,难免树大招风,这一次去禹州拜寿,本来李大少爷要陪着的,只是战马出事,李大少爷去找周老爷帮他找东乡侯说情,交战马的日子往后延一段时间。

    忙于正事,才没能陪李大少奶奶,本以为章家在禹州也是高门大户,不会有危险,谁想到偏偏就出事了。

    东乡侯买战马,李大少爷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希望苏锦能帮他恢复容貌,东乡侯答应了。

    苏锦看过李大少爷的脸,伤疤有些深,而且差一点点就伤及眼睛了。

    撇开受伤的半边脸,另外半边也足以迷倒众生了。

    苏锦道,“李大少爷脸上的伤疤有些严重,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淡化,我身上没带药膏,在李家调制也不方便,边关倒是有现成的,等到了边关,我差人给你送来。”

    都好几年了,李大少爷也不差多等几天。

    何况戴久了面具,倒也习惯了。

    五千匹马送去边关,那阵仗是不小。

    而苏锦是个不喜浪费的人,这么多匹马就这么空着送去边关也太浪费了。

    再加上本该送去边关的粮草被烧,也不知道边关补给是否充足,反正对边关来说,粮草只有缺,没有多的时候。

    周管事为了护她去边关,这些天几乎就没做什么事,苏锦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

    正好李家不收剩下的四万两银票,苏锦干脆就把那四万两全部从周家买粮食了。

    当然了,李家慷慨,苏锦也不会小气了,李大少爷淡化伤疤的药膏钱,她决定不收了,算是皆大欢喜吧。

    苏锦一口气买四万两的粮食,而且是自掏腰包买的,周管家哪敢按市场价卖给她,必须是成本价啊。

    苏锦执意要多给,周管家死活不肯收……

    苏锦能怎么办?

    钱不收,药方总会收吧。

    苏锦把药铺没卖的养生药方写两张给周管家。

    周管家拿着药方,感触颇多,他算是看明白了,在镇北王世子妃手里,你主动吃亏,就越占便宜。

    这两张方子哪是周家吃的那点小亏能比的?

    就这样——

    在李家住了两天后,苏锦带着五千匹马和四万两银子的粮食往边关驶去。

    浩浩汤汤,颇为壮观。

    苏锦在李家住的两天,李家风平浪静。

    李家上下一心,气氛和睦的叫人羡慕。

    然而等苏锦一离开临州,李家就掀起了惊涛骇浪。

    周管家派人给李家送的那封信暴露了李家内奸。

    李老夫人派人去查,小厮确实到过李家,也确实送过那么一封信。

    那封信落到了李二老爷手里。

    李二老爷看过信后,并没有告诉李家其他人。

    苏锦和周管事都没有和那群黑衣人打交道,虽然直觉告诉他们,那些人是冲着李小少爷去的,但并没有确凿证据。

    但李二老爷明明看过信,却欺瞒不报,怎么看都居心不良?

    他是李家人,李家待他不薄,他却眼睁睁的看着李家受人威胁,折损钱马,险些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这么做,李大少爷很难不怀疑这次的绑架事情没有李二老爷的参与。

    还有马匹出事,导致不能按时把马交给东乡侯……

    抓了李二老爷的贴身小厮,一顿板子上身,小厮就招认了,确实是李二老爷所为。

    李二老爷并非嫡出,但因为李家子嗣单薄,李老夫人对这个庶子从不苛待,没想到养出了一只白眼狼,正事不会做,倒是会帮人外人祸害自家人。

    李老夫人一怒之下,直接把这个吃里扒外的庶子逐出了家门,从族谱上除名了。

    这些事,离开临州的苏锦是不知道的。

    不过这么大的事,根本瞒不住,她迟早会知道。

    ……

    临州城外。

    一座地势高耸的山丘上,一男子骑在马背上,看着马群拉着粮草往前。

    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崇国公的贴身暗卫李忠。

    他站在那里,看了良久。

    直到另外一暗卫上前,禀告道,“已经飞鸽传书给国公爷了。”

    ……

    两天后,一座精致的小院内。

    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窗户上。

    一戴着面具的男子把鸽子抓起,将鸽子脚腕上的信取下来。

    取信时,他嘴角微勾。

    等看到信上的内容,唇抿成一条直线。

    齐王看过信后,也是气的不轻,“到嘴的肥肉,竟然飞了?!”

    崇国公拳头攒紧,骨肉发出嘎吱响声,“我得不到的东西,他东乡侯也休想得到!”

    “你的意思是?”齐王蹙眉。

    “用这块肥肉做个顺水人情。”

第九百六十三章 俘虏() 
苏锦怎么也没想到,她还没有到边关,就先做了俘虏。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也不大。

    苏锦坐在马车内,掀开车帘看外面。

    此地距离边关不过一天的路程,想到自己走了一路,总算是要到了,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从临州出发,就派人给边关送信,告知李家往边关送马匹和粮草的事。

    消息送到了,也派了官兵来传话,说是这里虽是大齐境内,但难保没有南梁人,小心为上,会派人在前面接应。

    这都快要到边关了,接应的人怎么还没来?

    杏儿疑惑。

    苏锦道,“许是边关战况紧急,腾不开人手,又或者这一带很安全。”

    杏儿看着四周悬崖,有点担心道,“侯爷说过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最有利于伏击了。”

    苏锦刮目相看,“你还懂这个?”

    “这地方和我们青云山很像啊,”杏儿咧嘴笑道。

    刚说完,一支箭射穿马车,插在木头车身上,箭身颤抖出声,犹如琴弦绷紧松开时的声音。

    一瞬间,杏儿的脸就刷白的了。

    差一点点。

    就差一点点她就没命了。

    苏锦戴着面具,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