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537章

欢喜记事-第537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知道这个金山公主是谁,圣旨突然昭告天下,北漠揣测纷纭。

    北漠大臣还觉得这封号和荆山公主的太像了,想不混淆都难,奏请北漠王改了。

    北漠王说北漠王后做了噩梦,梦到荆山公主出事了。

    他找了得道高僧算了,收这么个义女,是替荆山公主挡灾的,这才堵住了那些大臣的嘴。

    因为并没有见到北漠王收的义女公主,又对外宣称挡灾,大家都以为只是挂个名而已。

    到前几日,才知道金山公主就是荆山公主的贴身宫女秀儿。

    北漠王收了秀儿做金山公主,南梁太子要娶的也是秀儿,这封婚书没有任何问题。

    册封公主的圣旨昭告天下,南梁使臣若有质疑,可以去宫外询问。

    再者,北漠都城肯定有南梁人,北漠会骗他们,他们自己人总不会吧?

    南梁使臣这才明白过来,北漠早就想好了偷梁换柱这一招,他们南梁被吃的死死的。

    的确,北漠大皇子知道荆山公主不在南梁京都后,就想了这么个招。

    下旨册封个给自家皇妹挡灾的公主,需要那就是真的,不需要那就是废了张圣旨而已,对北漠来说,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北漠大皇子当初迟迟不肯签婚书,就是在等北漠先下旨,省的落人口舌。

    如今他和荆山公主都回了北漠了,北漠也确实有金山公主,如果南梁执意要娶,那北漠便履行婚约把金山公主嫁给南梁太子。

    嗯。

    现在不是南梁怕北漠不肯嫁公主,而是南梁怕北漠逼他们南梁履行婚约。

    收的义女而已,别说嫁去南梁,就是嫁到天边都不会心疼,可他们南梁太子身份尊贵,却娶了个宫女,还不得笑掉人的大牙?

    他们南梁还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蠢事过。

    南梁使臣不敢擅作主张,匆匆派人回南梁禀告南梁皇上和太子。

    可怜赵诩,从军营赶回赵家,就得知南梁太子派人去北漠下聘的事。

    赵诩要去北漠,被赵相拦下了,且不说他揍了北漠大皇子两回的事,北漠大皇子已经签下了婚约书,他去有什么用?

    他和荆山公主这辈子是有缘无分了。

    赵诩不肯放弃。

    赵相派人把赵诩关起来,不许他去北漠。

    赵诩被关了两天才逃出来,快马加鞭赶到北漠,就得知了这么个大乌龙。

    此金山公主非彼荆山公主。

    赵诩,“……。”

    护卫,“……。”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灭掉() 
悲伤了一路的心情瞬间坍塌,分崩离析,随即被喜悦覆盖。

    从来不知道上天这么厚待他。

    想到自己揍了北漠大皇子两回,赵诩就深深的愧疚。

    这要不是北漠大皇子机智,一招偷梁换柱玩的漂亮,他和荆山公主就真的有缘无分了。

    虽然南梁事多,但难得来北漠一趟,赵诩决定先见荆山公主一面再走。

    只是荆山公主因出宫闲逛被绑架去南梁,她是别想再出宫了。

    之前她出宫一来闲逛,二来是给自己挑驸马。

    如今她已经有了意中人,待在赵家的时候,也常和赵大姑娘在街上闲逛,没那么想出宫了。

    让父皇母后担心那么就,如今回来,要表现的更乖巧一点,省的他们担心。

    再者,南梁使臣还在,万一再绑架她一次怎么办?

    荆山公主不出宫,赵诩只能想办法进宫。

    他还真进宫了。

    只是北漠皇宫守卫严明,一不小心暴露了。

    再者北漠大臣让荆山公主挑驸马,北漠王也想女儿嫁人,绝了南梁太子打她主意的念头,荆山公主说自己有意中人了。

    赵诩就是那个意中人。

    赵诩在南梁的事被南梁使臣发现了,尤其是赵诩和南梁太子抢人,更是叫南梁使臣惊呆了。

    弄错公主的事前脚传到南梁,南梁皇上和太子齐齐震怒。

    他们没见过荆山公主,漠妃是见过的,但没有说过那是假公主。

    难怪她同意北漠大皇子把金山公主带回北漠然后再迎娶回来,原来她也怕事情败露,南梁愤怒啊。

    南梁皇帝不是个好脾气的人,漠妃跪在地上哭诉,她是怕太子责怪她父亲办事不利,这才李代桃僵,引北漠大皇子来南梁。

    谁想到北漠大皇子和她玩心眼,南梁竟无一人发现。

    然后南梁大臣修改荆山公主封号为金山公主的事浮出水面。

    就修改了一个字,让南梁的计划功亏一篑不说,还沦为了笑柄。

    那南梁大臣被拖出去砍了脑袋。

    漠妃趁机把过错推给南梁大臣,南梁皇帝气头上甩了她一巴掌。

    南梁大臣有错该死,她欺瞒不报亦是罪责难逃。

    只是南梁还有用得着漠妃和她的父王北漠郕王的地方,南梁皇上才对她多有忍耐。

    漠妃招认了荆山公主被人半道救走的事,没几天,赵诩是荆山公主心上人的事就传到了南梁。

    很显然,当初救走荆山公主的就是赵诩。

    还以为赵相辞官回乡安分了,没想到坏朝廷好事的就是赵家。

    南梁皇上派人刺杀赵相和赵诩。

    ……

    再说边关,施大将军这一歇养,歇了大半个月。

    施大将军明显懈怠,自己不出营帐,不参与作战方案的讨论,也不鼓舞手下将士。

    那些将士暗中揣测,施大将军是不是放手让护国公折腾,等护国公在大齐东乡侯和镇北王手中碰够了钉子,再一举夺回军权,逼南梁皇上召回护国公。

    存了这样的心思,这些将军跟着懈怠了。

    护国公又急功近利,屡屡攻城,越败越战,越战越败。

    因为施大将军什么都不做,只安心养伤,护国公世子想通过谢景宸知道点内幕都办不到。

    第三次被找去,护国公世子已经没什么耐心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谢景宸摇头。

    护国公世子冷道,“是真没有,还是你不敢说?”

    谢景宸欲言又止。

    护国公世子道,“本世子一直对你和颜悦色,你是不是觉得本世子不敢拿你怎么样?”

    谢景宸道,“施大将军只是怒气未消,自打护国公进军营以来,他提出的作战方案,护国公一个也没有采纳,反倒还背了黑锅,受了冤枉,这一次又中毒,差点丢了性命。”

    “施大将军觉得自己上不上战场都一样了,上了战场,看着护国公把将士们往火坑里推,他会忍不住想揍人,养病正好眼不见为净,趁机把身子养好,还能让皇上知道谁更合适统帅三军。”

    护国公世子冷冷一笑。

    果然施大将军存了这样的心思。

    “除了这些,还有呢?”他问道。

    谢景宸继续道,“施大将军一直暗中关注护国公作战方案,他不止一次提到老护国公灭掉飞虎军的事。”

    “当年大齐飞虎军号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南梁屡屡在大齐手中吃败仗,可以说是闻风丧胆,可这么一支无敌的军队还是被南梁给灭了。”

    “大齐东乡侯重建飞虎军,就是要雪当年被灭之耻辱。”

    “老护国公英勇善战,护国公差太远了,被飞虎军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大齐飞虎军再现当年辉煌,护国公却不是当年的老护国公……。”

    谢景宸越说,护国公世子的脸就越难看。

    虽然夸的是他的祖父,但损的是他亲爹!

    就是因为老护国公扭转败局的本事,才使得护国公一再打败仗,皇上也信任他的原因。

    失败不算什么,谁能笑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

    护国公世子握拳道,“我护国公府能灭飞虎军一次,就能再灭第二次!”

    谢景宸很想问问当年老护国公是用了什么样的计谋灭的飞虎军,但他忍耐住了。

    想灭飞虎军不易,护国公没准会故技重施,他只需静静的等着就行了。

    谢景宸退下后,护国公世子去找护国公。

    护国公也正为战事困扰,接连吃败仗,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威望了,将士们士气不振,大齐飞虎军骁勇善战,他是恨的牙根痒痒。

    护国公世子提出再灭飞虎军,护国公道,“哪那么容易灭掉飞虎军?”

    若是那么轻易能灭掉,他岂会容忍飞虎军活到现在?

    不只是飞虎军,他连镇北王的命都想一起收了。

    护国公世子望着护国公道,“父亲和祖父当年是怎么灭掉飞虎军的?”

    这事,护国公世子还真不知道。

    他问过许多次,护国公都没有和他透露过一言半语。

    见护国公世子执意想知道,护国公把手下人都退下去,把当年灭飞虎军的经过告诉护国公世子知道。

    因为赢的不够光彩,所以过程并不值得炫耀。

    “当年若没有崇国公相助,决不可能灭了飞虎军,”护国公道。

    护国公世子也觉得过程惊险,差一点点都不行。

    但要说再灭飞虎军,也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护国公世子道,“大齐军营也不是就没人帮我们了。”

    护国公看着自己的儿子,“你是指……。”

    “东乡侯至今都不知道当年飞虎军是怎么被灭的,否则绝不会允许崇国公活到现在,”护国公世子道。

    “故技重施,也一样能成功!”

    护国公有些犹豫,当年飞虎军被灭的地方在南梁境内,距离军营二十里地。

    也就是故技重施之前,得先把这座城池拱手送给大齐。

    护国公世子觉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灭掉飞虎军,还愁城池夺不回来吗?

    “这座城池也不会白丢,正好可以拿来做人情。”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中毒() 
大齐,军营。

    苏锦闲的发慌,和秦菡儿溜达到了训练场。

    将士们训练的汗如雨下。

    见到苏锦她们过来,喝声更大。

    苏崇他们背对着苏锦,喝声一大,几人就猜到是苏锦她们来了,不约而同的转了身。

    苏崇不赞同苏锦来训练场的,边关干燥,风沙大。

    训练场因为训练,更是沙尘滚滚,再加上将士们训练出汗,苏崇怕汗臭味熏着了苏锦。

    不过苏锦是真的无聊啊,营帐就那么点大,整日闷在里面人都要憋坏了。

    官兵搬了桌椅来,苏锦和秦菡儿远远的坐着。

    哪怕远的都快看不清楚了,将士们训练也比之前更认真了三分。

    谢景川在打木人桩。

    一声爆喝后。

    木人桩被他打断一根。

    苏锦眉头多看了谢景川两眼。

    上回谢景川被挟持中毒晕倒后,就留在了军营里。

    王爷的意思是让他伤养好后就回京。

    谢景川不想离开,就多养了几天伤,他“伤好”的那天,正好大齐和南梁在打仗,谢景川就上了战场,拼命杀敌,还在敌人的箭下救了一将军。

    他立了军功,又执意要留在军营,再加上好几位将军帮着说好话,王爷就让他留了下来。

    撇开上回他派人刺杀苏锦不提,这些天,只要大齐和南梁对战,他就冲在最前面,那股子狠劲倒像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一般。

    训练强度比南安郡王他们有过之无不及。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和军中不少将军来往过密,王爷就两个儿子,谢景宸遭遇了血崩,生死不明,那么多将士都遇害了,谁也不信谢景宸格外的命大能逃过一劫。

    苏锦虽然有孕在身,但谁也不知道她腹中怀的是男是女,就算是个男孩,等他长大到能独当一面至少也要十几年。

    十几年,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顶着未来镇北王的身份,谢景川拉拢谁都格外容易,当然,明面上支持谢景川的也没多少人,毕竟还要顾及苏锦和东乡侯的感受。

    南安郡王和楚舜他们是怎么看谢景川怎么不顺眼,一颗想揍他的心那是蠢蠢欲动到随时会压制不住。

    全靠谢景宸的叮嘱撑着,不要管谢景川做什么,盯着他,护好苏锦就成了。

    谢景川知道南安郡王他们不待见他,这些天,没有和他们起任何的冲突。

    这一天,谢景川又立功了。

    他带人冲锋陷阵,抓了南梁一将军,打斗时,胳膊被敌军刺伤。

    军医给他包扎的时候,王爷去看他了,王爷不赞同他这种不要命的立功方法。

    谢景川望着王爷,眼神落寞道,“大哥出事,至今下落不明,怕大嫂伤心,军中都没人敢提这事,还对我充满了敌意。”

    “我若不拼命立功,您早就让我回京了。”

    “我知道您厌烦母亲,但军中那么多将士都能上阵杀敌,我却不能,这对我公平吗?”

    “我只想凭着自己的努力封侯拜将。”

    一番话说得王爷哑口无言,再加上有将军帮谢景川说情。

    王爷道,“以后不得再这么冒进了。”

    丢下这一句,王爷转身离开。

    看着王爷离开的背影,谢景川看着胳膊上的浸透纱布的血迹,眼底晦暗莫名。

    不过即便王爷叮嘱谢景川不要急功冒进,谢景川依然故我,谁劝都不听。

    东乡侯虽然不喜他,但身为大将军,他得公平公正,便封谢景川为先锋将军。

    先锋将军打先锋,谢景川被封为先锋将军后,带着手下将士攻打南梁,碰到的正好是董承琅和施大少爷。

    两人帮着谢景宸揍过谢景川,这事谢景川没有忘记。

    如今两军对阵,谢景川要和董承琅一较高低。

    董承琅自然应战。

    只是真对上,董承琅就力不从心了。

    不是他武功逊于谢景川,而是突然浑身无力,根本握不住手中长枪,被谢景川夺了去,一脚扫下马背。

    施大少爷去救自己的表弟,结果和董承琅一样,被谢景川活捉。

    谢景宸一直跟着董承琅,这一次也不例外。

    就在谢景川要刺向施大少爷的时候,谢景宸身子一闪,将他的长枪挡下。

    谢景川远不是谢景宸的对手,但谢景宸也没能救下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