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541章

欢喜记事-第541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就没见东乡侯用这种语气说过话,尤其是亲眼见东乡侯在战场上要护国公命的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决心的飞虎军。

    当时的疯狂历历在目。

    南梁使臣道,“军营里没有那么多黄金,我们南梁可以写欠条。”

    东乡侯斜了南梁使臣一眼,“你会相信自己的敌人吗?”

    南梁使臣哑然,“可不给护国公喝水,不出两天,他就会被活活渴死了。”

    两天,这还是往极限说的,能不能撑到今天傍晚都悬。

    护国公被俘的消息估计还没有传到皇上耳中,就算知道了,十万两黄金也送不来啊。

    东乡侯这是给南梁希望又把希望活活掐灭。

    “飞虎军被灭的过程是龌龊了些,我们南梁承认,但战场之上,兵不厌诈,我们都相信东乡侯不是输不起的人,”南梁使臣道。

    为了救回护国公,南梁使臣说话要中肯的多,虽然听在大齐将士耳中依然难听刺耳。

    东乡侯看着南梁使臣,眼底的寒芒含而不露,却更叫人害怕了。

    护国公只想要喝水。

    南梁使臣道,“东乡侯要怎么样才肯给护国公喝水?”

    “聒噪,”东乡侯嫌弃道。

    “把他们绑了。”

    东乡侯话音一落,将士们就把南梁使臣绑了。

    嘴里塞着破布条子,和那群俘虏待在一起,就蹲在地上。

    南梁使臣急的心都颤抖成筛子了,要说话,只是发出的只是唔唔声。

    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啊。

    东乡侯看着他们道,“放心,我不会杀你们。”

    “至于护国公,我大齐军营里的水只会给大齐人喝。”

    “他想要喝可以,只要他有胆量承认自己是大齐人。”

    丢下这一句,东乡侯迈步回军中大帐了。

    没有人仔细思考过东乡侯捆了南梁使臣是何用意,还有说的话,只当是顺着护国公的无理之言说出来故意气护国公的。

    这一吊又是半天。

    护国公已经神志不清了,他要喝水,将士们就拿东乡侯的话堵他。

    堵了三四次后,护国公爆发了,他认了自己是大齐人。

    这一句,着实把那激将的将士给激懵了。

    南梁护国公真的认了。

    真的要给他水喝吗?

    将士飞快的去禀告东乡侯。

    东乡侯翻着书道,“给他水喝。”

    “再给他几个馒头。”

    语气平缓,将士都怀疑眼前的东乡侯是不是假冒的。

    将士出去后,叫人把护国公放下来,给他端来水和饭菜。

    护国公狼吞虎咽。

    饿了几天,吃的太快,差点没被噎死。

    捶胸口的力气都没有,噎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三个大馒头一口气吃光。

    他前脚吃完,后脚东乡侯就走了过来,道,“看来是吃饱了。”

    “可以上路了。”

    所有人都望着东乡侯,不敢置信。

    林叔忍不住道,“侯爷。”

    “照我的吩咐办,”东乡侯道。

    “是。”

    护国公被捆起来跪在地上。

    南梁使臣在奋力挣扎,东乡侯抬了抬手,使臣嘴里塞的布条被抽走。

    南梁使臣道,“你们不能杀护国公!”

    东乡侯看着他,“护国公?”

    “他刚刚承认自己是大齐人的话,几位使臣难道没听见吗?”

    “我堂堂东乡侯,飞虎大将军杀一个大齐人用得着你们南梁使臣同意吗?”

    “杀了人,自有我大齐皇上处置。”

    说完,东乡侯朝那边看了一眼,“杀!”

    将士手起刀落。

    刀身折射的光芒一闪。

    南梁使臣下意识的闭了眼睛,等再睁开眼睛,护国公的头颅滚了下来。

    南梁使臣,“……!!!”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伏击()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

    快到南梁使臣都还没有想好怎么反驳东乡侯的话,护国公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南梁所有人都惊呆了,背脊寒流一阵接一阵的从脚底心涌到四肢百骸。

    还有大齐的所有将士,甚至是砍了护国公脑袋的将士。

    看着护国公的人头,才反应过来他刚刚做了什么。

    南安郡王他们目瞪口呆。

    真的。

    他们都以为东乡侯砍了护国公一条胳膊,再坑南梁一百万两,十六年前飞虎军被灭的事就算一笔勾销了。

    没想到东乡侯还是要了护国公的项尚人头。

    还有东乡侯说的话——

    他们才知道东乡侯无意间给护国公挖了个什么样的坑。

    总觉得整个军营所有人的脑袋瓜加起来也不够东乡侯一个好使。

    这世上应该没有他想杀而杀不了的人吧?

    把南梁的俘虏都叫来,还有南梁使臣也绑了,只为让他们亲耳听见护国公为了喝水承认自己是大齐人。

    边关在战乱时期是个很特殊的地方。

    这些边关百姓今儿可能是南梁人,明天随着城池丢失,就成大齐人了,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又是南梁人了。

    城池属于谁,在这座城池里生活的百姓就属于谁。

    护国公承认自己是大齐人,东乡侯给他水喝,给他馒头吃,就说明接纳了这个南梁叛徒。

    东乡侯处置一个大齐人,南梁管不着。

    南梁也没脸为一个扛不住口渴就背弃南梁的叛徒找大齐对峙。

    正如护国公说的,没有人逼飞虎军喝南梁的水。

    大齐也没有逼他为了喝口水背弃南梁。

    护国公以为来横的,东乡侯就拿他没辄了。

    他到底是小瞧了一个靠着打劫朝廷就能重建飞虎军的男人。

    论谋略,至今还没发现有谁比的过东乡侯。

    从听到护国公说没有人逼飞虎军喝南梁的水后,东乡侯就没打算让他活着离开大齐军营了。

    飞虎军是东乡侯的逆鳞。

    护国公可以羞辱他,但不能羞辱飞虎军!

    就因为喝了南梁几口水,就葬送了八千飞虎军的命。

    如果他不能替兄弟们报仇,他这么多年的隐忍又有什么意义?

    虽然护国公没有写下供词,但他被吊在那里,当众承认了崇国公是同谋。

    护国公死了,接下来就该轮到崇国公了!

    东乡侯眼底寒芒闪烁,瞥了南梁使臣们一眼。

    南梁使臣们瑟瑟发抖。

    东乡侯道,“放他们走。”

    将士们过去帮南梁使臣把绳索解开。

    南梁使臣要带走护国公的尸首。

    南安郡王看着他们,双手环胸道,“你们南梁人没有立场带走一个大齐人吧?”

    南梁使臣,“……。”

    南梁使臣内心愤怒。

    可要说抗议还真说不出口。

    是护国公自己承认自己是大齐人的,虽然是被大齐人激将的,但也得护国公自己为一口水折腰。

    大齐不让他们带走护国公的尸体,他们也没辄。

    除非他们也承认自己是大齐人。

    南梁使臣能承认吗?

    天知道承认了之后会不会和护国公一般下场!

    顾不上替护国公收尸,南梁使臣和那些被俘虏的南梁将士赶紧离开大齐军营。

    护国公的尸体就摆在那里没有人管。

    处置了护国公,该轮到谢景川了。

    王爷要杀了谢景川,东乡侯没同意。

    他派苏崇护送谢景川回京交给皇上处置。

    谢景川帮南梁故技重施灭飞虎军,哪怕谢景宸真的死了,王爷就只剩下谢景川一个儿子了,也没人能保住他的命。

    之所以交给皇上处置,是东乡侯想借谢景川被押送回京这一路的招摇告诉大齐所有人,当年飞虎军会全军覆没就是因为有崇国公和谢景川这样的小人作祟。

    没有他们投敌叛国,飞虎军绝不会输!

    这也是当初东乡侯已经知道飞虎军被灭的经过后,没有直接返回军营,而是继续攻打南梁的原因。

    这一仗是接着当年打下去的。

    只有赢了,赢的漂亮,才能雪洗当年飞虎军全军覆没的耻辱。

    东乡侯的决定,王爷不会反对,其他将士更不会。

    只有苏崇,他不想护送谢景川回京。

    他要留在边关。

    只是他身为飞虎军少将,先崇国公世子遗孤的身份,他去做这件事是最合适的。

    第二天,苏崇就带着六百飞虎军押送谢景川回京。

    从出军营起,一路上,不知道多少大齐百姓朝谢景川扔臭鸡蛋烂菜叶。

    ……

    再说边关,南梁使臣回南梁军营后,也带回了护国公被杀的消息。

    这个消息实在把谢景宸和董承琅他们震的不轻。

    尤其是施大将军,没想到自己的劲敌就这么被除掉了。

    护国公世子要攻打南梁,夺回他爹的尸体,施大将军不同意。

    贸然出战,只会无葬送无辜将士的性命。

    护国公世子认定施大将军这话是在讥讽他爹,指着施大将军的鼻子骂,董承琅没差点和他打起来。

    最后还是谢景宸提议,或许顺着东乡侯的话能带回护国公的尸体。

    护国公手下一副将带着两官兵去了大齐军营。

    大齐要他们承认是大齐人。

    他们忍着屈辱承认了。

    大齐将士没有阻拦他,他们进军营拉走了护国公的尸体。

    倒也没人管他把尸体拉到哪里去。

    副将把护国公的尸体拉回了南梁军营,护国公世子披麻戴孝,亲自护送回京。

    护国公世子走了,护国公那一堆手下群龙无首,施大将军虽然还没有正式投靠赵诩,却也口头承认了。

    赵诩和大齐关系不错,施大将军也觉得这一场战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胜算,便借口需要养伤偃旗息鼓,等朝廷进一步指示。

    护国公被杀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到南梁京都,而且最先传回去的是一百万两银票被抢的消息。

    没错。

    护国公被大齐俘虏了,东乡侯要十万两黄金才肯放人,南梁皇上虽然恼东乡侯,但还得救护国公。

    南梁朝廷出五十万两,护国公府掏五十万两。

    几乎是收到消息后半个时辰,护国公府护卫就带着一百万两银票赶赴边关赎人了。

    只是半道上,一百万两被劫了。

    没有了银票,大齐绝不会放人的。

    护国公府护卫没有把握,也不敢耽搁,让当地官府找到银票,便快马加鞭赶回京请罪外加凑钱。

    南梁皇上发飙之际,护国公被杀的消息传了回来。

    嗯。

    这一百万两是被赵诩的人劫走的。

    十六年前飞虎军被灭的真相查清楚了,东乡侯也活捉了飞虎军,施大将军也暗中投靠赵诩了,也到了谢景宸结束卧底生活的时候了。

    赵诩要给东临王府伸冤,那是谢景宸的外祖家,他是大齐镇北王世子,没法明着帮赵诩,只能暗中相助。

    这一百万两,就当是借花献佛了。

    谢景宸让董承琅派人给赵诩送信,让他带人在路上伏击。

    起兵推翻朝廷要兵力更要钱财,至于东乡侯那儿,南梁能掏一百万两救护国公,就会再掏第二回。

    钱只是晚点到东乡侯手中而已,正好护国公多留在大齐军营一段时间正好给东乡侯消气。

    一箭双雕之计。

    只是谢景宸没料到,东乡侯宁愿不要钱也要护国公的命。

    此时此刻,赵家得了那一百万两银票是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赵诩去了北漠,至今未归,伏击护国公府护卫,抢夺银票是赵相做的决定。

    拿到银票后,赵相觉得赵诩交董承琅这个朋友果真是一点没交错,处处想着他。

    再加上赵相在京都的时候,也见过董承琅几回,那会儿瞧着不大靠谱,没想到在军营里历练一番,沉稳了不少。

    赵相正为女儿的亲事担忧,毕竟一旦起兵,可能三五年都不会成功,女儿大了,不能蹉跎三五年。

    赵相和夫人一合计,相中董承琅做女婿了。

    谢景宸一直想让董承琅和他作伴,尝尝做驸马的滋味儿,没想到他还没开始明着撮合,董承琅就已经入了赵相的眼了……

    一百万两被劫,消息在传回京的时候,也传到了边关。

    董承琅替赵诩高兴,更觉得谢景宸这个兄弟没白认。

    如果不是谢景宸提醒,他哪里想的起来要给赵家送信,让赵家半路打劫啊?

    虽然只是送个消息,可这个消息价值一百万两啊。

    赵家能不承他这么一份大人情吗?

    几天后,谢景宸觉得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临走之前,和董承琅还有施大少爷道别。

    刚要开口,南梁军营来了位不速之客——

    南梁太子。

    听将士禀告,董承琅和施大少爷眉头齐齐一皱。

    太子?

    太子怎么突然来军营了?

    他不是还要准备迎娶北漠公主吗?

    就算“宠爱”北漠公主,也不至于迎接到边关来吧?

    两人满心疑惑,但太子驾到,得去军营迎接。

    走了几步之后,董承琅想起谢景宸找他,回头望着谢景宸道,“李兄急着要和我说什么?”

    “没什么,”谢景宸道。

    “真的?”董承琅不信。

    “……只是觉得军营待的无趣,想去附近的镇子上转转。”

    “就这事啊?”董承琅轻轻一笑。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等见过太子,我陪你去镇子上。”

    。乐文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多疑() 
谢景宸一再的救他,还一再的帮他,别说陪谢景宸去镇子上逛逛了,就是每天去都行,尤其在军营憋了这么多天,他也想出去转几圈啊。

    谢景宸不必出去迎接南梁太子,但他好奇南梁太子为何来边关。

    金山公主不是荆山公主的事,谢景宸还不知道。

    南梁太子一袭蟒袍,骑在马背上,虽让还不是天子,却已经有了睥睨天下的气势。

    施大将军率领诸位将军给太子见礼。

    南梁太子从马背上下来,扶施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