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561章

欢喜记事-第561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了会儿,周老爷就离开军营了。

    他和东乡侯是莫逆之交,是信得过的人,但毕竟军营重地,无关人等不让逗留。

    军营没事,北宁侯世子护送岳父大人去最近的镇子上落脚,并陪岳父大人住在那里。

    翌日,是南梁交赔偿的日子。

    运粮官紧赶慢赶,到中午才抵达边关。

    没有耽搁,直接把钱粮运到大齐,免得给大齐生事的借口。

    说是钱粮,其实并没有粮草。

    没有不缺粮的国库,尤其南梁和大齐打了这么久的仗,消耗不少。

    东乡侯松了口,允许南梁把其中一样用古玩字画代替。

    东乡侯请周老爷就是为这事来的。

    五十万担粮草,南梁用古玩字画抵消。

    那么多粮草,价值不菲,而古玩字画带回京,不是被皇上赏赐了,就是被人偷偷换走。

    这例子屡见不鲜。

    东乡侯可不会让皇上玩物丧志,既然南梁没有那么多粮食,不得已用古玩字画代替,那没关系,东乡侯从中作保,周老爷倾周家财力吃下这些古玩字画,回头换成粮食交给朝廷。

    朝廷无话可说。

    可周老爷作为商人,肯定不能吃亏。

    朝廷要的是粮食,五十万担,把古玩字画卖成钱搭进去的财力物力得从南梁找补回来。

    之前东乡侯松口,南梁觉得东乡侯还不错。

    现在只觉得太坑了!

    这简直就是拿南梁做人情了啊。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便宜南梁商人呢!

    偏偏东西已经运到边关,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周老爷带了几个得力的掌柜来,都是鉴别古玩的好手。

    粮食不说按照最高价给,也是依照最近三年的平均价算的钱。

    那些古玩字画一件件估算价格,南梁估价一千两,周老爷给价八百两,甚至可能只给到七百两。

    价值高的,压价就更厉害了。

    毕竟昂贵的东西卖不出去砸手里的风险很大,周老爷作为商人,肯定要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这些东西带到边关之前,找人估算过价值。

    都知道是抵粮草给大齐的,估算价格的人都不敢估高价,万一估价过高,给了大齐借口在打仗,他们就成罪人了。

    价格本就低估了,为了防备大齐,也怕字画中混入了赝品,带了价值六十万担粮草的东西来边关。

    可这些东西在周老爷这里就只值四十万担粮草的钱。

    也就是还有十万担粮食的空缺需要补上。

    如今钱和古玩字画都落到东乡侯手中了,不补上这十万担粮草,肯定会开战。

    可要开战,那这些东西就算是肉包子打狗了。

    南梁咬着牙回军营搜刮,各种珍珠项链抬了一大箱子来。

    忙到第二天早上,南梁一脸疲惫,心力交瘁的走了。

    这一次的经历,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那一定是——

    惹不起。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便宜() 
苏锦还在坐月子,没能参与这样的盛况。

    但南安郡王他们是目睹了全部过程的。

    一个个啧啧称叹。

    难怪大嫂这么会做生意了。

    这根本就是和东乡侯学的啊。

    这是东乡侯做了将军不做生意,这要做生意,还有周家什么事啊?

    重建飞虎军的这十五年,足够他夺下大齐首富的位置了。

    虽然忙了一夜,但周老爷高兴啊。

    跑边关这一趟,至少能挣十万两。

    周老爷知道东乡侯这是在还这么多年他帮飞虎军的人情。

    但这么多年,东乡侯也没少帮他。

    如今飞虎军洗刷了冤屈,威望更胜从前,他和东乡侯交好,无疑让周家多了一个谁也不敢惹的靠山。

    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何况他的七女儿还凭着商人之女的身份嫁进了北宁侯府,成了北宁侯世子夫人。

    不少将军向周老爷道贺。

    周老爷笑道,“诸位将军有什么看着喜欢的,只管拿去。”

    “这怎么行?这些是要换成粮草交给朝廷的,”那些将军摇头。

    “我们怎么能占周老爷便宜?”

    周老爷笑道,“如果诸位将军过意不去,刚刚我什么价买来的,什么价格卖给诸位将军便是。”

    东乡侯也道,“周家几位掌柜的眼力不错,待会儿这些东西抬出军营,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价格了。”

    “若是有看中的,身上没钱,写张欠条便是。”

    有将军按捺不住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啊。”

    周老爷做了个请的姿势。

    有人带头,那些将军就一拥而上。

    这里的每一件东西拿出去卖,少说也要涨三百两啊。

    这都顶的上他们一年半载的俸禄了。

    这是坑南梁给他们的便宜。

    离家许久,给媳妇带串珍珠,老娘带串佛珠,她们能高兴坏。

    闭着眼睛买都占便宜,但谁也没多买,一人只挑了一件,要敞开了买,周老爷只怕要白跑一趟了。

    周老爷看着侯爷道,“侯爷不挑两件?”

    东乡侯看了眼那些东西,笑道,“东西是不错,但比皇上用的还差了点儿。”

    周老爷,“……。”

    作为东乡侯的莫逆之交,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还能不了解?

    缺什么了打劫皇上便是。

    不花这冤枉钱。

    尤其立了这么多功劳,以周老爷对东乡侯的了解,皇上不大出血一把是不可能的。

    远在皇宫的皇上突然打了个颤抖。

    这感觉皇上再熟悉不过了。

    在朝堂上,东乡侯瞥他的时候,就会有。

    今天是南梁赔偿大齐的日子,想到那些赔偿,皇上也能猜到自己的小金库又被东乡侯惦记上了。

    正好小金库又攒了点钱……

    皇上,“……。”

    皇上抬手扶额。

    福公公都不知道皇上怎么突然就心情郁闷了。

    正要说话呢,外面进来一小公公,上前禀告道,“皇上,敬王求见您。”

    敬王?

    皇上眉心一皱。

    自打九陵长公主痊愈后,就搬出宫住了。

    皇上赏赐了座宅子给九陵长公主。

    赵家大少爷腿痊愈后,福清郡主就从那座宅子风风光光的出嫁了。

    如今福清郡主身怀有孕,九陵长公主心情一天好过一天,哪怕遭遇重伤,也比初回大齐时人气色好多了。

    敬王很少进宫,怎么突然求见?

    “快传,”皇上道。

    小公公退出去,很快,敬王就进来了。

    敬王给皇上见礼,皇上望着他道,“怎么突然进宫了,九陵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皇上起了身,和敬王坐到罗汉榻上说话。

    敬王道,“我打算这两天启程回南梁一趟。”

    皇上眉头打了个结。

    九陵长公主逃回大齐,敬王打着接九陵长公主回去的幌子在大齐待了一年。

    虽然借口挑不出错处,但敬王明着和南梁作对,以南梁皇帝的气性绝对容不得他了。

    这时候回去,无疑是自寻死路。

    敬王要做什么,皇上拦不住,但敬王是九陵长公主的夫婿,看在九陵长公主的面子上,皇上也不能让他去做冒险的事。

    但这一趟,敬王必须要回去。

    他毕竟是南梁皇室子弟,如今南梁内乱,他要么帮朝廷,要么帮赵家。

    什么都不做,待在大齐打着照顾九陵长公主的幌子做缩头乌龟,将来他有何颜面回南梁?

    何况九陵长公主早就痊愈了。

    他不能一辈子都待在大齐吧?

    皇上也理解敬王的难处,让他把大齐当自己的家,这辈子都不回南梁,那是不可能的,皇上道,“九陵知道你要回南梁?”

    “我没有告诉她,”敬王道。

    此去危险,九陵长公主未必会同意他这么做。

    但不同意,他也得去做。

    敬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皇上道,“如果我回不来,九陵和福清还望皇上多加照拂。”

    那是一封休书。

    如果他死了,九陵长公主也没有回南梁的必要了。

    这封休书就是敬王的决心。

    皇上也就不劝他了,道,“一路保重。”

    敬王告辞。

    敬王走后,福公公望着皇上道,“皇上,敬王此行回南梁是向着谁啊?”

    皇上看着手里的休书,道,“背叛过南梁朝廷的人,回去也不会得到重用。”

    “帮赵家,还能保住南梁皇室最后的尊严。”

    南梁皇上扒东临王府的祖坟,赵诩是东临王府遗孤,一旦他登基,自有人会替赵诩出这份气。

    敬王不满南梁皇帝,但那些列祖列宗,他不能不顾及。

    帮赵诩一把,赵诩定会看在敬王的面子上网开一面。

    “敬王是聪明人。”

    “无需替他担心。”

    不过凭着赵家和凌王的关系,赵相也不会让人做出那等丧德败行的事。

    敬王从宫里回去,也没有和九陵长公主说他要回南梁的事。

    一觉醒来,枕边只剩一封信。

    九陵长公主知道敬王在大齐待的不舒服,他身份特殊,没哪个大臣敢无所顾忌的和敬王相交。

    敬王在大齐待了一年,一个喝酒的朋友都没有。

    若不是还不到回南梁的时候,敬王估计早回去了。

    九陵长公主看着信,眸光湿润。

    她喜欢待在大齐。

    敬王更愿意待在南梁。

    希望有朝一日能两边都住的舒心。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退亲() 
南梁赔偿大齐的过程很顺利。

    南梁的人走后,周老爷在军营吃了午饭,就带着四驾马车离开军营。

    因为运送的东西多,又价值不菲,东乡侯不放心,让北宁侯世子带领三百飞虎军护送周老爷离开,等把人安全送到就去接应崇老国公。

    至于剩下的赔偿,早在南梁的赔偿送来之前,东乡侯和王爷就已经把这笔钱“花”掉小半了。

    朝廷欠了将士们的军饷要发,那些战死的将士抚恤银要发,开凿挖渠的费用也不少……

    南梁送来的三百万两,三天后,就只剩下一百四十万两再加上厚厚一本账册了。

    其中一百万两由谢景宸和南安郡王他们送去边关交给北漠大皇子,这是赎回苏小少爷婚约的。

    不过这一百万两只够赎回一半,还有三十万担粮草没还呢,等还清了,婚约才能作罢。

    北漠大皇子前脚到边关,后脚一百万两白银就送到他跟前了。

    北漠大皇子知道这钱是南梁赔给大齐的。

    不得不说一句南梁够蠢。

    野心勃勃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别人是不是有那么弱。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轻视对手,结果丢了城池不说,还被摁在地上打,打完了还要求饶赔钱,最后还内乱了……

    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说的就是这种人。

    看着箱子里的银子,北漠大皇子没多大感觉。

    他看着谢景宸道,“这钱你们带回去吧。”

    谢景宸和南安郡王几个互望一眼,眸底都有些不敢置信。

    送上门的钱居然不要?

    “真不要?”南安郡王不信道。

    “真的不要,”北漠大皇子斩钉截铁道。

    他笑道,“这钱,我会让南梁赔给我。”

    北漠此番出兵,就是打着要南梁交出北漠郕王和钱粮的幌子。

    这钱要是大齐还回来了,一旦消息泄露,北漠岂不是师出无名了?

    北漠大皇子这么说,也说的过去。

    但谢景宸不信,他看着北漠大皇子道,“北漠这是不打算让我岳父大人赎回苏小少爷的婚约了?”

    一眼就被看穿了小心思。

    北漠大皇子轻咳一声道,“这是父皇的意思。”

    “我这个做儿子的也只是奉命行事。”

    嗯。

    准确的说是揣测圣意行事。

    来边关之前,北漠大皇子和北漠王谁也不知道东乡侯会这么快就还钱要把苏小少爷的婚约赎回去,毕竟苏小少爷还小,大齐打了许久的战,百废待兴,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但北漠大皇子是知道北漠王想和东乡侯结亲的。

    他的父皇是个固执的人。

    虽然这场婚约是用十万两黄金和三十万担粮食换来的。

    但这笔花费他会从南梁要回来。

    以他对父皇的了解,他既然答应换婚约,就做好了东乡侯赖账不还,自己得个女婿的结果了。

    如今钱粮一分不少的还回来,还能如愿以偿,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北漠大皇子要是答应了,回去肯定要挨自家父皇一顿痛骂。

    他能答应吗?

    铁定不能啊。

    谢景宸无话可说了。

    怎么净碰到一些脑回路不正常的?

    东乡侯膝下可就苏小少爷这么一个儿子,苏小少爷是不可能去北漠做驸马的,这一点觉悟,难道北漠王会没有?

    花十万两黄金、三十万担粮草送一个女儿来大齐嫁给苏小少爷,北漠王图什么?

    南安郡王也觉得北漠王的脑子不大好,这已经不是亏本的买卖了,是亏的底裤都没得穿了啊。

    没忍住,南安郡王拍北漠大皇子的肩膀道,“你那皇妹是不是长的……不大可爱?”

    北漠大皇子一把拂开南安郡王的手,“我嫡亲的皇妹,才四岁大,我父皇疼的跟眼珠子似的,能不可爱吗?”

    “疼成这样,那为什么要嫁给苏小少爷?”南安郡王更疑惑了。

    “……。”

    “谁知道我父皇是怎么想的?”北漠大皇子无奈道。

    “……。”

    北漠大皇子走过去把装满银子的箱子合上道,“这些还是抬回去吧。”

    谢景宸皱眉,“当初可是约好还了钱和粮食就婚约作罢的。”

    北漠大皇子轻咳一声道,“那这也不是黄金啊……。”

    声音越说越弱。

    理亏啊。

    一两黄金等于十两银子。

    这在哪里都说的通的,不能是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