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583章

欢喜记事-第583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还有大臣拍马屁、大家闺秀献舞。

    毕竟赵诩是皇上,哪个皇上没有三宫六院?

    虽然荆山公主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是他们南临皇后,可皇后之下还有四妃呢。

    这么好的机会不赶紧露面,可就被别人抢去了。

    其实,不少大臣心底后悔啊。

    当初赵相还没辞官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把女儿嫁给赵大少爷呢?

    尤其赵相,他怎么把女儿嫁给董承琅,而不是嫁给从小养到大的赵诩呢?

    若是他们,怎么也要把皇后之位牢牢的抓在手里,让自己的外孙继承皇位。

    赵相确实动过这念头,不过那是在赵诩很小的时候,这么多年,他心底早就把赵诩当成他亲生儿子看待了。

    别说赵诩和赵大姑娘只有兄妹之情,就是赵相自己也过不了伦理纲常那一关。

    好好一个儿子,为什么要弄成自己的女婿呢?

    赵相知道自己的女儿,不会喜欢待在皇宫里。

    再者,他虽然不是赵诩的亲爹,却是赵诩的亲舅舅。

    赵诩体内就有一半是赵家血脉,他将来生的儿女身上都会流着赵家的血。

    宴会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翌日,是赵诩登基后第一次上朝。

    这一天,也是大家期盼的。

    赵诩不登基,就没法封赏那些跟着他打江山的将军。

    如何封赏,赵诩和赵相商量了许久,昨儿谢景宸送奏折进宫,赵诩拉着他商量了半天。

    赵诩封了一王两国公四侯。

    封王的不是赵相,是施大将军,封他为异姓王。

    赵相和长宁侯为国公。

    封的四个开国侯里一个是施大将军的人,三个是赵相的人,也就是赵诩的人。

    其余有功之臣,皆有封赏。

    最独特的赏赐大概就是敬王了,赵诩给他换了个封号,改敬王为靖王。

    这一改,南梁亲王就成南临亲王了。

    南梁皇室所有人的待遇通通降低一级,或者边缘化,甚至都不敢称自己一声皇室贵胄。

    可敬王不同,他还是亲王,甚至是南临第一个亲王。

    坐在龙椅上,看着百官道谢,赵诩想到的还是谢景宸。

    他最该封赏的是表哥。

    可惜他想封都封不了。

    赵诩登基后,就没再出宫了。

    他才登基,又忙着迎娶荆山公主,无暇分身。

    王妃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回来了,王爷打算多留些日子,至少让王妃看着赵诩成亲,然后才回大齐。

    苏锦没事就带着远儿出去玩,难得来一趟,怎么能不欣赏下南临的风景?

    转眼,七天就到了。

    荆山公主的花轿到了城门外。

    董承琅迎亲,北漠大皇子护送,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进了城。

    开国皇帝迎娶皇后,隆重程度不比登基大典差。

    喜宴更是热闹。

    董承琅没想到谢景宸来,看到他的时候,着实诧异了一把。

    而且不止谢景宸来了,南安郡王他们都到了。

    兄弟齐聚,那酒就跟水似的往嘴里灌。

    一个个喝的最后被抬出宫的。

    吃了解酒丸,第二天醒来,头还有点晕,可见喝了不少酒了。

    昨天在酒桌上,大鱼大肉吃的腻,南安郡王他们和董承琅还有北漠大皇子约好了一起去九佛寺吃一顿素斋。

    左等右等,北漠大皇子都到了,还不见董承琅的人影儿。

    “不会酒还没醒吧?”南安郡王猜测道。

    “应该不会,”楚舜道。

    “还是派个人去问问吧。”

    很快,派去的护卫就回来了,道,“宁国公世子被打的鼻青脸肿的趴在床上养伤,这几日都没法出门了。”

    被打了?

    南安郡王他们一个个不敢置信。

    以董承琅现在的身份,谁敢揍他啊?

    不想活了还差不多。

    正要问呢,就听护卫道,“他还让我给他带句话。”

    “什么话?”楚舜问道。

    “他说如果镇北王世子还有良心的话,就去宁国公府探望他,”护卫道。

    “……。”

    谢景宸走过来,正好听到这一句,他问道,“谁揍的他?”

    “施大将军。”

    “……。”

    想到董承琅昨天喝了那么多酒,走路都一摇三晃,谢景宸就猜到大概是发生什么事了。

    本来约好了一起去吃素斋,现在成约好了去宁国公府探病了。

    王爷和王妃都不在行宫,一早就被凌王妃传进了宫,今儿是赵诩和荆山公主敬茶的日子,自然要敬姑父姑母。

    董承琅趴在床上,被的不是一般的惨。

    要不是知道那就是董承琅,是他们的兄弟,这要在别处,只怕眼睛看瞎了,也认不出来。

    大夫在给董承琅换药,宁国公夫人就站在一旁。

    看到谢景宸走进去,她的眸光在谢景宸身上打了不少圈的转。

    她怎么也没想到当日的小把总竟然是大齐镇北王世子。

    没错。

    昨天董承琅喝多了,施大少爷送他府。

    董承琅喝多了,眼睛昏花,把自己的舅舅施大将军错认成谢景宸,拍着自己舅舅的肩膀,打着酒隔问,“你老实跟我说,我舅舅的丹书铁劵是不是你用计坑没的?”

    当时,施大将军脸就黑了。

    施大少爷要把董承琅拉走,免得他胡说,结果被施大将军拦住了。

    董承琅喝的连人都认不清楚了,施大将军的声音又是他熟悉的,毫不设防,把他是怎么坑自己舅舅的都说了。

    “我应该是天底下最好的外甥了吧?”董承琅沾沾自喜。

    施大将军额头青筋暴起。

    他是一忍再忍啊。

    董承琅如今是南临驸马,是赵相的女婿,赵诩的妹夫。

    施大将军不后悔投靠赵诩,但被自己的外甥坑骗,哪个做舅舅的能忍?

    看在赵相的面子上,施大将军忍了。

    可董承琅自己不争气啊,吐在了施大将军身上。

    施大将军没忍住。

    然后——

    董承琅就成这样了。

    看到谢景宸过来,他动了一下,浑身骨头噼里啪啦的响。

    他呲牙咧嘴的又趴了回去。

    泪流满面。

    这回不养上半个月是休想下床了。

    宁国公夫人心疼儿子,觉得施大将军下手太狠了些。

    可想想自己儿子干的那么事,她又觉得施大将军下手太轻了。

    把屋子里留给他们,宁国公夫人转身走了。

    董承琅看向谢景宸,尽量扭着脖子往后望,“你都不带大嫂来给我看看?”

    谢景宸在床边坐下,道,“当初我劝你给自己留点后路,是谁说就算事情败露了,也不会被打死的?”

    董承琅,“……。”

    这话是他说的吗?

    “就算是我说的,但你们能不能别当着我的面笑?”董承琅拧着脖子挨个的瞪过去。

    “当着你的面笑是兄弟,背后偷笑那是小人,”南安郡王理直气壮。

    “……。”

    董承琅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为什么要让他们来探望他?

    一个人独自疗伤不好吗,非要找他们几个来往他伤口上撒盐的。

    看到南安郡王他们笑的那么开心,董承琅觉得指望他们帮忙出主意挽回舅舅的心是别想了。

    可什么都不做,只怕舅舅会见他一次恨不得揍他一次。

    外面,施大少爷走进来。

    他是来给董承琅送药膏的。

    眸光和谢景宸撞上,施大少爷道,“难怪前几天我见你,就觉得有点熟悉,没想到我们已经认识许久了。”

    谢景宸站起身,看着他道,“当日我混入南梁军营,只是想查出当年飞虎军被灭的真相,靠近董兄是因为他是令尊施大将军的外甥,近水楼台。”

    “来京都的路上,我才知道董兄是赵诩的人,施家的丹书铁劵确实是我为了帮赵诩,借护国公世子之手收回的,此事,我没有和董兄提起过。”

    “那块丹书铁劵,赵诩会还给施家的。”

    董承琅望着谢景宸,“赵兄不是说不行吗?”

    “一次封赏太多,将来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时候,对大家都不是件好事,”谢景宸道。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欺负(三十三)() 
不是杏儿吹,一般人还真不一定有力气把护卫扶上树。

    她为自己力气大感到自豪。

    她以前以为一定要吃七八个肉包子才能有那么大力气。

    后来发现吃四个也有,她现在已经不吃那么多了。

    护卫把银簪插杏儿头上。

    见杏儿头上戴着簪花,他手一动,取下来一朵。

    这一幕,被走过来的暗卫正好看在眼里。

    他脚步停下,眉头打结,心里没来由的不舒服。

    这丫鬟,真是走到哪儿桃花开到哪儿。

    世子妃的桃花都开不到她半根树枝多!

    在军营里的时候,杏儿的桃花开的就很多,只是杏儿不知道,她每开一朵,就被人剪掉一朵。

    一般官兵都不敢觊觎杏儿,但也有不少将士觉得自己有官职在身,配得上杏儿,故大献殷勤。

    暗卫双手环胸的看着,脸色是要多沉就有多沉。

    那些将士一看就知道他喜欢杏儿。

    他是谢景宸的贴身暗卫,虽然暗字早就被苏锦和杏儿摘下来不知道扔哪个角落去了。

    世子爷的暗卫配世子妃的丫鬟,这是绝配啊。

    那些将军有自知之明,赶紧撤退。

    有些帮杏儿拎水,端衣服的,经常帮到一半就跑没影儿了。

    每每这时候,杏儿就觉得还是暗卫最好使唤了。

    护卫把簪花藏于袖中,暗卫没有上前戳破,他可不想让杏儿知道护卫喜欢她。

    杏儿摸着发髻上的银簪道,“你执意要谢我,那这银簪我可就收了啊。”

    护卫点点头。

    杏儿咧嘴一笑,有礼物收,心情开心的不得了。

    她回头见苏锦和谢景宸走远了,“我得去找姑娘了。”

    “喏,这是我刚买的酸梅,请你吃。”

    把酸梅塞护卫手里,杏儿就转身追苏锦了。

    护卫看着她跑远,混入人群,再也看不见。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酸梅。

    他捏了一颗塞嘴里。

    酸味散开。

    从嘴里酸到了心里。

    护卫转身离开。

    暗卫走过去,问小摊贩道,“刚刚那银簪还有没有?”

    “没有了,”小摊贩摇头道。

    “再哪里能买到一模一样的?”暗卫问道。

    “那是我打造的,客官要,我再打一支一模一样的,”小摊贩道。

    “不过要后天才能打造好。”

    暗卫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放在小摊子上,“我后天早上来取。”

    说完,暗卫转身离开。

    杏儿把酸梅送人后,又买了一包。

    酸眯了眼,还吃的津津有味。

    逛了一条街,就回行宫了。

    王妃正在找王爷,见谢景宸回来,“看到你父王了吗?”

    “没有,”谢景宸摇头。

    “母妃,怎么了?”

    王妃摇头,“昨儿敬茶回来,你父王就很少待行宫里了,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之前没发现,刚刚小郡主喊父王,王妃才反应过来,这两天王爷很少待在行宫。

    这么反常,王妃觉得不对劲。

    谢景宸也觉得奇怪,父王在南梁又没有什么熟人,他道,“可能父王是有事吧,等父王回来,我问问他。”

    王妃失笑,“我问就是了。”

    王妃问了,但王爷什么都没说。

    翌日,是他们在南临待的最后一天。

    王爷陪王妃四下走走,又去东临王府转了一圈。

    这么多年,东临王府几经易主,和记忆中的东临王府已经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了。

    可东临王府还活在王妃的心里。

    “走吧。”

    王妃的声音被风吹散。

    离开南临的前一天,赵诩在宫里设宴,给王爷和北漠大皇子他们送行。

    北漠大皇子不打算多待。

    荆山公主待在宫里,他在宫外不认识什么人,待着也无趣,还不如尽早回北漠。

    第二天,赵诩和荆山公主出宫送他们离开。

    在城门前,南安郡王才想起来苏崇的贺礼忘了给赵诩了。

    他把锦盒递给赵诩,“这是苏兄给你的。”

    赵诩接过锦盒,打开就看到锦盒里躺着一块玉佩。

    那玉佩赵诩很熟悉。

    是大齐皇上给谢景宸他们的。

    南安郡王他们人手一块。

    这块玉佩象征着他们兄弟同心。

    如今苏崇把其中一块送给他。

    这是在说,不论他是赵诩还是南临皇帝,永远都是他们的好兄弟。

    董承琅站在一旁,道,“为什么没有我的份?”

    他浑身是伤都还来送他们,嘴上说好兄弟,这么意义重大的玉佩怎么不给他一个啊?

    北漠大皇子也看着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

    别看他啊。

    他真是代为转送好不好。

    南安郡王望着谢景宸,谢景宸道,“除了皇上那儿的,还剩下最后一块。”

    玉佩一共九块。

    皇上给了他们八块。

    董承琅和北漠大皇子互不相让。

    南安郡王又出馊主意了,“要不把最后一块一分为二吧?”

    要命的是楚舜他们一致同意了。

    北漠大皇子没有意见。

    他伸手直接把赵诩那块抢了。

    赵诩,“……。”

    “那块直接送给他们两,也省得再往北漠跑一趟,”北漠大皇子理直气壮。

    大舅子都是这么欺负妹夫的。

    这要是以前北漠大皇子绝对做不出来抢玉佩的事。

    他是北漠大皇子,将来的北漠王,要什么玉佩没有啊。

    这不是跟南安郡王他们混了一天,已经歪了一半了。

    赵诩能说什么呢?

    一半就一半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