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事 >

第73章

欢喜记事-第73章

小说: 欢喜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

    福公公,“……。”

    最后——

    谢景宸带了三大箱子赏赐出了太和殿。

    凤阳阁。

    寿宁公主的寝殿。

    几天过去,宫里头被蜇伤的人,除了皇上,就只有寿宁公主和几个宫女太监还没消肿了,毕竟蜇的太严重。

    寿宁公主脸微肿,但要不怕人笑话,也还能出门了。

    她坐在床上,绞尽脑汁的琢磨怎么掰回场子。

    让她吃亏了服软,那是可不能的!

    她贵为公主,众星捧月,居然在一个女土匪的手里一而再,再而三的栽跟斗,沦为皇宫里的笑柄,这口怒气她死也咽不下去!

    她和那女土匪势不两立!

    “都给我仔细想!”寿宁公主咬牙道。

    “……。”

    宫女太监们摸着肿的脸,大气都不敢喘。

    劝寿宁公主算了,他们没胆子。

    帮寿宁公主出主意,他们更没胆子。

    一次比一次伤的重,再下回,能不能从镇国公府大少奶奶手里头活下来都是个大问题了。

    有些话,他们不敢禀告,其她公主在背后给寿宁公主取了个绰号叫:笑柄公主。

    外面,一小公公走进来,道,“公主,您别担心了,皇上消肿了。”

    寿宁公主心口一松。

    想到皇上偏袒女土匪,寿宁公主又恨得咬牙切齿。

    就不应该让父皇消肿,应该疼他十天半个月才好!

    “别告诉我,父皇是用了那女土匪的药才消肿的!”寿宁公主攒紧拳头道。

    “……。”

    就是用了镇国公府大少奶奶的药才消肿的。

    只是寿宁公主不让禀告,小公公也不敢违逆,他道,“镇国公府大少爷带了三大箱子赏赐出宫。”

    寿宁公主差点没气晕过去。

    寿宁公主毕竟年轻扛的住。

    但太后就不一样了。

    皇上这么明显的和她过不去,太后一口气没提上来,晕了过去。。。

    崇国公府。

    太后被气晕的消息传到崇国公耳朵里。

    他的脸拉的很长。

    这一回大意,损失惨重。

    但更从崇国公愤怒的还是皇上的态度。

    皇上身为受害人,被马蜂蜇的趴床上躺了三天,不罚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就不错了,他还重赏镇国公府大少奶奶。

    皇上是想借此告诫百官,他要袒护东乡侯府到底。

    皇上以为一个小小东乡侯就能奈何得了他?

    啪嗒。

    手里的紫檀狼毫笔被掰断。

    崇国公冷笑一声。

    这一回。

    他定要他有去无回!

    崇国公把笔扔地上。

    外面,一男子推门进来,疾步上前,“国公爷,不好了!望州出事了!”

    崇国公眉头一皱。

    “望州能出什么事?”他问道。

    “东乡侯带人劫了望州府衙,将粮草洗劫一空,钱也没了,”男子急道。

    崇国公惊站起来。

    脸色铁青的他,手锤在桌子上,用力之大,上等紫檀木的书桌都凹了进去。

    男子心急如焚。

    望州三个月前才发生水灾。

    知府上奏,无粮赈灾,恳请皇上体恤百姓,朝廷拨了十万两给望州……

    皇上正捏着太后的把柄。

    这时候,把这事要捅到皇上跟前——

    “快!把这消息给我拦下来,不能让皇上知道!”崇国公急道。

    “消息已经拦下来了,但东乡侯护送粮草去边关,没少还多了一倍,这事瞒不住啊,”男子忧心忡忡。

    ps:书友们,我是木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百四十五章 偏方() 
镇国公府门前。

    谢景宸骑马停下,他身后跟着一驾马车。

    公公坐在车辕上,勒紧缰绳,马车徐徐停下。

    待他下马后,道,“过来帮忙把皇上的赏赐抬下来。”

    守门小厮赶紧过去帮忙。

    公公把东西送到就赶着马车回宫了。

    六个小厮抬着三口大箱子进内院。

    一路上。

    丫鬟小厮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眼里不仅有羡慕嫉妒,还有敬佩。

    真的没见过大少奶奶这般厉害的了。

    寿宁公主登门找茬,被抬回宫,皇上赏赐了她一瓶子药膏。

    大少奶奶的丫鬟踢碎大姑娘的紫玉镯,丫鬟一板子没挨,大姑娘进宫向太后告状,最后挨了罚。

    寿宁公主报复大少奶奶,最后大少奶奶没事,寿宁公主被蜇晕,还连累了皇后和太后,最后太后“赏赐”了大少奶奶。

    皇上被蜇伤,太医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大少奶奶出马……

    为什么倒霉的都是别人,得好处的都是大少奶奶?

    这对别人也太不公平了。

    芷兰苑。

    谢锦瑜坐在那里,南漳郡主在帮她上药。

    她拿纱布帮谢锦瑜裹起来,谢锦瑜道,“娘,不用裹纱布了,我没那么疼了。”

    虽然挨的重,但毕竟养了好几天。

    南漳郡主哄着她,“再包裹一天,把手养好。”

    谢锦瑜便没在反抗。

    外面,丫鬟走进来,手里拿着一锦盒,道,“姑娘,金玉阁把东西送来了。”

    “拿上来,”谢锦瑜咬牙道。

    丫鬟把锦盒打开,放在谢锦瑜跟前。

    锦盒内一只紫玉手串,还有两对紫玉耳坠,精美绝伦,令人挪不开眼。

    但屋子里的人,却没有高兴的。

    因为碧玉手串和耳坠再美也比不上太后赏赐给她的紫玉镯来的华贵。

    杏儿一脚踢飞了紫玉镯,撞在了大石头上掉进了湖里。

    小厮费了半天功夫摸上来,但是紫玉镯损伤太大,能修复,但拼接太多,没法再和华美两个字沾边。

    金玉阁的管事建议磨成玉珠做成手串。

    看着紫玉手串和耳坠。

    谢锦瑜就想到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是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就够生气的了,外面又进来一丫鬟火上浇油。

    皇上赏赐了苏锦三大箱子东西啊。

    “皇上都赏赐了她些什么?!”谢锦瑜气问道。

    丫鬟摇头,“都装在箱子里,不知道是什么。”

    “不知道,还不赶紧去给我打听清楚!”谢锦瑜冷道。

    “……。”

    不是她不走,而是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没有禀告啊。

    “太后气晕了,”丫鬟低声道。

    南漳郡主脸沉如霜,匆匆进宫探望。

    沉香轩,后院。

    苏锦在后院忙活。

    谢景宸就直接让小厮抬着箱子进后院了。

    看着三大箱子,杏儿眼睛都亮了起来,“姑爷真的帮姑娘向皇上讨了好多的赏赐。”

    “不知道是什么?”杏儿好奇道。

    “打开看看,”苏锦道。

    等小厮把箱子放下。

    杏儿迫不及待的把箱子打开。

    一箱子云锦绸缎。

    一箱子瓷器摆件。

    还有字画和一柄玉如意,以及二百亩良田。

    苏锦望向谢景宸,道,“皇上赏赐我这么多,没人有意见?”

    “太后晕倒了,”谢景宸道。

    “……。”

    “晕倒也正常,毕竟太后上了年纪,又母子连心,皇上病了这么多天,太后提心吊胆,如今皇上病愈,太后一高兴,身子就扛不住了,”苏锦道。

    “……。”

    谢景宸无话可说。

    默默的进了竹屋,端茶轻啜。

    太和殿。

    福公公扶皇上起来。

    皇上躺了几天,是怎么也躺不下去了。

    公公伺候皇上更衣,那边太医上前。

    “太后怎么会晕倒?”皇上随口问道。

    “太后本就体虚,加上急怒攻心,才会导致晕厥,”太医如实禀告。

    “怒急攻心?怎么会怒急攻心?”皇上皱眉。

    “……。”

    “去问问太后的身边人,是谁这么没眼色气晕太后的,直接拖下去砍了,”皇上摆手道。

    “……。”

    太医嘴角狂抽。

    气晕太后的不正是皇上您吗?

    您这么偏袒向着镇国公府大少奶奶,连他这个局外人都看不过眼了,何况是太后?

    福公公代替皇上去探望太后,顺带传皇上的话。

    可怜太后刚醒过来,又差点被气晕。

    苏锦献药有功,皇上赏赐她是应该的。

    她身为太后,却为这事生气,岂不是叫人认为她是在怪镇国公府大少奶奶不该给皇上送药?

    太后一脸青沉。

    李嬷嬷领悟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长满皱纹的脸一冷。

    “谁说太后是急怒攻心晕倒的?”李嬷嬷道。

    “……。”

    太医懵了。

    这还用说吗,太后的脉象说的一清二楚啊。

    “太后分明是因为皇上病情好转,大喜过望,一口气没喘上来才晕倒的!”李嬷嬷眼神冰冷。

    “……。”

    “皇上骂你们是庸医,当真是一点不错!”李嬷嬷道。

    “……!!!”

    太医们是敢怒不敢言。

    等太后摆手,太医们方才退下。

    走远了些,太医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愁眉苦脸。

    “太后的病该怎么开药方?”其中一太医问道。

    “……。”

    “不论怎么开,都是庸医,”赵太医惆怅道。

    太后的一言一行,以及病情都要记录在册,并附上药方。

    太后不通医理,她说自己是大喜过望晕倒的,他们就当大喜过望医治。

    ——他们是庸医。

    记录是写太后是大喜过望晕倒的,他们开医治急怒攻心的药方。

    ——他们是庸医。

    记录写太后大喜过望,他们照大喜过望开药方,最后太后的病迟迟难愈。

    ——他们更是庸医。

    怎么样都是他们错。

    进宫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过这么难开的药方。

    见他们愁容满面。

    福公公走过去,笑道,“几位太医还没商量好药方吗?我这儿有一张偏方,几位太医看看能不能医治太后的病。”

    “什么偏方?”太医请教道。

    “抄佛经。”

    “……。”

    几位太医互望一眼。

    太后的病在心,心静病除。

    这偏方虽然药效缓慢,但治本。

    更重要的是,太后的病是李嬷嬷断症的,那福公公开药方也无不可。

    “多谢福公公赐药方,”庸医们道谢。

    ps:书友们,我是木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敬意() 
福公公走后。

    太医们越想越觉得这药方妙绝。

    赶紧把药方写好,呈给太后。

    李嬷嬷见了,道,“太后又不懂药方,开的什么方子,直接煎药送来便是。”

    太医们道,“这药方不用煎药。”

    李嬷嬷眉头一皱。

    还有药方不用煎药?

    那她可要看看了。

    李嬷嬷接过药方,打开一看。

    抄佛经——

    三个字赫然引入眼帘。

    下面还有篇数。

    六百六十六篇。

    几乎是瞬间,李嬷嬷勃然大怒,“混账!太后病了,你们商量了半天就给太后开了这么一张药方?!”

    太后脸色铁青。

    这群庸医,是想把她活活气死吧?!

    太后愤怒,是太医们意料之中的事。

    但他们不怕,因为有护身符。

    担心太后再气晕,太医们赶紧道,“太后息怒,臣等商量了半天,实在不知道如何给您开药方,这药方是福公公从别处得来的偏方。”

    “别处”两个字,太医咬的格外清晰。

    太后,不用臣等说的太明白,您也该猜到这个人是皇上吧?

    太后让人在镇国公府大少奶奶给福公公的药膏下药,连累皇上在龙榻上趴了三天。

    皇上虽然拿崇国公开刀,但也不过是断了崇国公一根肋骨。

    皇上没那么容易消气。

    只是这事捅出来,皇上脸上不好看,更有损太后的声誉。

    因为皇上没把这事捅开,所以大家也不敢明着议论,其实知道的人不少。

    这药方名为治病,实则是惩罚。

    让太后好好抄经书,替大齐祈福,替皇上祈福,是在给太后机会将功补过。

    这药方是太医们开的,太后绝对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可太医们说是皇上——

    太后还能说什么?

    她这一次的跟头算是栽大了。

    皇上给她留着面子呢,抄完佛经,这事就算了了。

    “都起来吧,这药方开的甚好,哀家很满意,”太后咬牙道。

    太医们大松一口气。

    这一关,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太和殿。

    福公公回去后,把在永宁宫发生的事禀告皇上。

    福公公详细描述了下他给太后开的药方。

    因为他知道皇上爱听。

    皇上正愁怎么消气,毕竟太后身份尊贵,崇国公又把持朝政,他也算是帮皇上给了太后一个教训。

    当然,他更多的还是考虑自己。

    这一回要不是皇上受牵连,回头他要用了那药膏,那岂不是只有等死一个下场了?

    他这回也算是公报私仇了。

    报完仇,再到皇上这里邀功讨赏。

    想想——

    福公公的心情就好到爆。

    皇上斜了福公公道,“你这药方开的不错,是跟青云山的大夫学的吧?”

    福公公,“……。”

    咳咳!

    他承认是受了镇国公府大少奶奶主仆的影响。

    尤其是那土匪小丫鬟,一点没把太后放在眼里,让他觉得太后也没有那么可怕。

    心中不惧太后了,这下手自然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