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传说 >

第9章

盛唐传说-第9章

小说: 盛唐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了,渡难与紫无浊相顾良久,叹息道:“天意啊。”
  渡难命李重远到面前来,沉声道“重远啊,你可知道那曲北原是什么来历?想当年殷离极在江湖上打着天山派正宗的名号掀起腥风血雨,二十年间纵横江湖未有敌手,无数武林正道人士惨遭杀害,至今老一辈人提起往事仍是心有余悸。连我天山派正道人士也不得不离开天山,暂避锋芒。这曲北原就是殷离极的关门弟子,一身功夫尽得其真传,当年在江湖上为虎作伥,也闯下了不小的祸端,二十年前,我派叶祖师,仗着神功盖世,号令群雄,杀上天山,驱逐奸佞,终于还天山派一个清白。那一役,奸佞固然被扫荡一空,可也有无数正道英雄命丧当场,中原武林元气大伤。那罪魁祸首殷离极却不知所踪。曲北原也趁乱逃走,后来,在凤翔府得到消息,曲北原居然隐姓埋名做了个捕快,江湖群豪立即蜂拥而至,那曲北原见机极快,立即遁身逃走,一直追到黔州才将其生擒带回天山,叶祖师念在同属天山一脉,好生款待此人,希望此人能改恶从善,可惜曲北原冥顽不化。叶祖师无奈,只好将其软禁在诛魔峰。只是没想到,此人不但不思悔过,竟然暗中收下徒弟,难道还想卷土重来不成?!”渡难素来养气功夫极好。绝少动怒,但这次说道最后却是嗓门高声,有点压抑不住怒火。可见愤怒之极。
  过了一会,渡难心绪稍稍平静,又道:“你平日里所习练的风雷掌乃是陆平湖祖师所创,所习练的“灯前无影”轻功乃慕容摘星祖师所创,可惜这两位前辈早已被殷离极迫害致死,而你不思惊醒,竟然拜这等匪人为师,学习那些歹毒的武艺,已经离坠入魔道不远矣。”
  虽当年南宗掌门叶长青留下遗命,擅入诛魔峰者杀无赦,但李重远却是无意为之,学习修罗神功却是因为性命之虞。实属无奈,何况今日还挽回了天山派的颜面,渡难实在是不忍诛之。沉默许久,渡难道:“明心洞弟子李重远听令!”“弟子在。”李重远上前跪下。
  “尔擅入禁地,又私下寻师,习练邪妄,论戒律当诛之,姑且事出有因,且罚尔入天山派历代祖师陵寝看守,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三天后,宋长空、苗可畏护送李重远来到天山极偏远的升仙峰,名为护送,其实是监押的意思,宋长空还则罢了,李重远可是对苗可畏有救命之恩的,故苗可畏极其尴尬,一路上默不作声,只是抢着背负行李,李重远知道他难做,也不以为意,反倒是劝解他:“师兄不必如此,我自行犯下的罪过,自然甘心受罚。”也曾问过曲北原知道自己看守陵墓后有何表现,苗可畏恨恨地说:“这个老魔头能怎么样?一样吃吃喝喝,只是叹息再也没有玩伴,好生无聊而已。”
  升仙峰,乃是埋葬天山派历代祖师及死难弟子的所在,此地终年极寒,莫说人迹罕至,就连飞鸟也无,发配看守陵墓是天山派仅次于诛杀、逐出门墙的重罚,犯下门规的弟子来找这里除了有人死去众人前来送葬还能见到人外,便是与世隔绝了。此峰孤零零悬在山脉旁侧,一面是通往琅嬛妙境等山峰,其余三面却是刀切斧砍般的万仞悬崖,往下看云雾缭绕深不见底,除非能从来路杀开一条血路否则却是想逃也无处可逃。
  至于住处,则是石洞,这个石洞像是个葫芦,口小肚子大,掀开门口的破破烂烂的羊皮门帘,里面是几个简陋的石**石桌,锅灶,洞底却是黢黑深幽延绵到山腹中去,不知几许。
  苗可畏把行李放在石**上,拱手道:“重远师弟,咱们就此别过了,只是当日救命之恩……”李重远立即打断道:“师兄不必介怀,你不欠我什么,便是没有你,那铁鳞出言不逊,我也会出手的。还请师兄忘了这件事。”
  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说是命我来看守陵寝,为何这里偏偏连一件兵刃也没有?”宋长空笑道:“莫说师弟的武功已是少有人敌,便是手无缚鸡之力也不必担心强人,这地方就是打躬作揖请人来偷来抢,也没人肯来的。”笑一会又道:“强人你是不必担心,倒是鬼怪,师弟可要小心了。”“啊!这地方有鬼怪?”
  

第十四章 洞底探秘


 看着李重远有些惊恐的样子,宋长空忍住笑,正色道:“嗯,这也说不准,当年殷离极占据天山时,暴戾无道,曾在这里囚禁过两位南宗洞府首座,时隔不久却离奇失踪,等几十年后,我派叶祖夺回天山,不久,便有一名弟子触犯门规,被叶祖发配于此,一年后,叶祖心生悔意,便命人带回这名弟子,却发现此人早已踪迹全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想是给鬼怪吃掉了。再以后,这里再也没有来过人,你是近三十年来第一个入主于此的。”
  “啊!竟有此事!那洞府的首座们为何不探明究竟?”
  苗可畏见李重远面色凝重,不禁大笑道:“宋师兄,你莫要吓他了。”
  “这些事可是宋师兄杜撰的?”
  “那倒也不是杜撰,事倒是确有此事,只是没有这样恐怖,首座们推测,必是那三人耐不住这里苦寒寂寞,神智错乱之际,跳崖身亡,故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是,这里崖高万丈,下去找寻尸首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哦,原来如此。”李重远这才松了口气。
  “师弟,西北三百步远的地方有一根铁链,每月琅嬛妙境就会把所需的柴米装在布袋里用铁链滑送过来,未有掌门手谕,万不可离开此地,否则杀无赦。这里的事情就交割完毕了,还望师弟千万保重。我们就先告辞了。”苗可畏与宋长空交代完事情便起身告辞离开。
  送走宋长空和苗可畏,石洞里安静下来,刚才大家说话的时候,气氛热闹尚未觉得有什么,等他们走后,寂寞空虚的感觉便蔓延上脑海,此时此刻却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摆脱大难,最终却被流放于此,以后余生怕是要在此度过了,想到这里忍不住悲从心来,强忍住泪水,郁郁了一会,他转念又想,天无绝人之路,流放于此未必就没有回去的一天,心里勉强又有了一点信心,心事重重的躺在**上,此时所虑者倒不是鬼怪之说,而是挂念那本小册子,他来的时候,是被宋、苗二人直接从琅嬛妙境护送而来,连被褥行李都是从琅嬛妙境拿的,根本没有回明心洞,那本小册子还好端端的用油纸包着藏在屋角砖缝里。虽然这几年夜夜习练,册子上记载的武功心法早就烂熟于心,用不着看书参详,而且当日他与铁鳞交手拼比的是内力而不是武技,所以,渡难等首座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从曲北原得到了什么秘籍。可是留在那里总归是不踏实,万一被人发现可就大大不妙。想要再回去取走小册子是万万不能的,别人倒还好说,可紫无浊与李九是万万瞒不过的,一旦被人发现,可就万劫不复了。为今之计只能是求老天保佑,别让人看出端倪。在胡思乱想中昏昏睡去。
  翌日醒来,躺在**上发了半天呆,终于叹口气,起**在门前雪地上修炼武功,以前练习修罗神功的时候,要等到夜半时分众人睡下,才敢练习,如今却可以光明正大的练习,想到这里心中郁闷不禁一扫而光。
  见石洞旁边断崖上结了不少冰柱,这些冰柱少说也有数百年了,随手一掌劈去,一根冰柱随声而断,李重远足尖在雪地上轻轻一点,身子腾空而去,凌空将冰柱抓在手中,就势落雪剑法一一施展出,这路剑法原本是百余年前一位南方剑客隐居天山,见天山雪花漫天如絮飘过,心生欢喜,遂闭关数年,竭尽心血而创,剑招时如万丈冰崖雪崩般滔天而至,凌厉霸道;时而又如黎明空谷飘雪般寂静连绵,杀机暗藏。冰柱所到之处,雪花尽皆破碎。落雪剑法用罢一个回旋曲北原所授的三生剑法又现,这三生剑法,每一招又分为前生今生来生,分别克制敌人招式已发在发将发,生生灭灭永无停歇。
  正在练着,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金铁交鸣之声,不禁一愣,难道有人在这里?
  脚下不停,如今他内力远胜往昔,轻功愈发精妙,几个飞跳便已到了彼处。但见一根粗大的铁链斜斜凌空飞架,一头固定在巨石上,另一头通往极远处云雾飘渺的琅嬛妙境。铁链犹自“当当”响个不停,少顷,一个大竹筐用铁环挂在铁梁上飞传而来,原来这金铁交鸣之声正是铁环在铁链上下滑时撞击链节的声音。
  大竹筐邦的撞在巨石上,李重远从筐里取出柴米,不大一会,那竹筐缓缓上移,原来竹筐上系着细麻绳,琅嬛妙境上的人拉拉麻绳,觉得竹筐分量轻了,便知已经取下柴米,便将空竹筐一点点拉回去,预备下次再用。柴捆里还有一封信,拆开一看,却是苗可畏写来的,大概意思是,虽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但师命难违,恐怕此生没有机会报答了,但他一定尽最大努力,使其衣食无缺云云。
  李重远苦笑一声,自已原本武功尽失,天山派已然当他是废人,好生照顾,自然衣食无缺,想不到自己得天相助,机缘重拾,最终结果依然是衣食无缺。
  既来之则安之,饭总是要吃的,把柴米搬回石洞。不觉肚子也饿了,干脆把冰柱往地上一插,先打火做饭,这冰柱极硬,插进地下半尺也不折断。吃过饭稍事歇息便是练功,反正在这升仙峰上也无事可做,甚至都没什么可以想的。
  时光荏苒,在吃饭、练武、休息中不知不觉日月轮转,一年的时间悄然过去。
  当李重远用木炭条在石壁上划下第三百六十五道痕迹,他在忽然发觉这种周而复始的日子整整过了一年。苗可畏当真不错,原本像李重远这种发配在外的弟子伙食极差,在他的奔走周旋下,居然每次送柴米都会附带一大包咸肉或者咸鱼。但他不是吃饱了就睡觉的猪,而是人,一个渴望自由心怀梦想的人。这一年的时间里,他走过升仙峰每一个地方,打扫过每一个陵墓。唯独,没有去过过石洞的尽头。或许是时候去洞底看看了,或许那里什么都没有,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在这里除了练武也无事可做。
  李重远丢下木炭,拿起火把,背起干粮。径直走进石洞底部,这个石洞空间不大,是个名副其实的斗室,它的底部却是极深长。一路上,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更没有什么鬼怪,这里终年苦寒,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虫蛇,拐过一个弯后,愈往深处走石壁上的钟乳石和石笋越来越多,温度也越来越湿热,洞外的寒气浑然不见,这里滴水点点,估计这些钟乳石也是亿万年前气候温暖时形成的,直到换到第六根火把的时候,石洞已经走到了尽头,毫无发现的探索,让人颓唐不已。
  剩余的火把已然不多,赶紧往回走,走回到拐角处,眼瞅着几处石笋有些怪异,上面根本没有滴水,下面如何形成的石笋?他好奇心起,俯下身子仔细观察,却见那石笋竟是被人在地上挖了洞安放上去的,是谁这么无聊,再仔细看时,却大吃一惊,这几处石笋竟是按奇门八卦安置的,奇门八卦用法甚多,这几处石笋显然用来混淆视听的。并无多大奇异之处,但却和洞中地形结合的极为巧妙,使人浑然不觉便坠入毂中。好在李重远在家便熟读四书五经,又在紫无浊的教导下读过奇门遁甲之类的书籍,想要破解却也不难,捡起几块碎石,摆出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看准方位,上前把开门位的石笋拨出,又把休门和惊门石笋换个位置,杜门悠然而出。却是个窄窄的石洞,原来这石洞隧道里另有一个分支,入口却被人用奇门遁甲的手段隐藏了起来,只是这里地域极窄,便是高手也难以发挥奇门遁甲的妙处,只能简单的遮人耳目而已。好在洞中石笋颇多,一般也不会有人窥破门径,李重远也是偶尔见地上无水渍,才起疑心。否则也绝难发现其中奥妙。
  他举起火把,侧着身子挤进洞中,这洞行进数十步后忽然开朗,中间是一个空旷的石厅,石笋林立,仔细搜寻后,也无甚发现,正待转身归去,却看见石壁上有几行模模糊糊的字,举着火把凑上前去,但见数十个遒劲地大字刻在石壁上,细看之下竟是有人用大力金刚指之类指力在石壁上刻出来的。借着火光略略读下去,但见:
  余与摘星兄数十载莫逆,二十余次血海余生,本以为到得净土,颐养天年,惜派中纷争,终成萧墙之祸,人之惨事,莫过于手足相残,余不能平息,亦不能自保,被逆徒所害,得天护佑,侥幸不死,禁足于此,呜呼唏嘘,天意难测,岂料又与摘星兄做楚囚之邻,悲甚幸甚,啼笑皆非。然,相顾二载,携手同游,见此神仙之境,天地造化,匪凡夫俗子所思,见之,缘,不见,亦缘。遂不返,若能终老于此,岂不快哉,甚或得羽化之福也未可知。陆平湖遗尘世绝笔。
  看罢多时,李重远心想署名的陆平湖大概就是当日渡难掌门所说的风雷掌创始人,文中所提的摘星兄必定是天山派轻功的祖师爷,心想慕容摘星当年号称灯前无影,轻功独步天下,以至于天山派的轻功便以此人绰号命名,足见其名气之大。而陆平湖绰号雷神爷,掌力天下无双,此二人竟然也无法逃离升仙峰。以至于双双自绝于此,心里不禁喟然长叹。
  忽又觉得不对,因为署名中“遗尘世绝笔”似乎并不是自杀前的遗言,倒像是离开此地的留言,更何况这里并没有什么尸骸之类,可是这种地方能去哪里呢?
  思来想去,也觉得考虑这种问题太过于无味。正待转身要走,发现火把上的烟大部分飘向洞外,有几缕烟却飘向洞底。


第十五章 别有洞天


 可洞底明明只有石壁,再仔细看时,却见那烟尘慢慢飘进石壁里,那石壁却是有不少细小缝隙,用手摸着石壁,竟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用钟乳石垒成的,然后上面浇筑洞中泉水,泉水中沉淀石质慢慢的将缝隙填满。
  这是究竟是何人在这里砌地墙,李重远思量一会,自然想不出答案,索性运足力气,一式劈空掌拍去,那堵石墙并不十分结实,当即被掌力打出一个大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