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熙朝密嫔 >

第52章

清穿之熙朝密嫔-第52章

小说: 清穿之熙朝密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随后,便是从书房的一侧走出来一行人。起初还看不大清明,只是走近了,那些人便是一下子叫人看清楚了。这些人都是谁?分明都是一些大臣的家眷,说的准确些,便是这些造反之臣的家眷。比如隆科多

    而这些家眷的脖上每一个都搁着一把刀,刀柄由侍卫拿着。李煦站在一边,冷漠的看着。

    隆科多见此十分惊讶,如何会这样?今日他出门时,家中的人都还好好的在家中,此时,这

    而自然,心下也一下子明白过来,皇上对于他们之举应该是早有防备,更甚者说,应该是了如指掌。不然如何会在今日将这些家眷全部抓了起来。而如此想着,也觉着,恐怕今日此举是要败了。

    虽然只是被拉出来了他的几个家眷,只是既然了如指掌,如何会只这样一点的防范?

    隆科多想到了的,四阿哥如何会想不到的。眼瞧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四阿哥将目光移到了皇上的身上。那目光似乎在说,难道只是仅仅如此了吗?

    而随后,只听至乾清宫后方,便是后宫的方向突然响起异动,像是众多人齐步跑步而来的声音。

    原来,侍卫都藏在了后宫之中!原来,不过是欲擒故纵、瓮中捉鳖罢了。

    隆科多也有些慌了神了,家眷都在皇上的手中,如今的情形已是左右逃不过一死了,拼一拼又如何呢?只是事情发生到了如此的地步,心下也是想着,说不好这之后还会有什么的,如何会任凭着他们去找他们血拼呢!

    只是似乎也有一丝的不死心,也有一丝的好奇心,倒是想看一看皇上可还有什么招数。随其便是提刀往前走来,而就在下一刻,从书房两侧突然齐刷刷的出现好多弓箭来。

    看着这满屋子突然出现的弓箭,四阿哥还是面色如常的,环顾了一周,最后将目光又移到了皇上的面上,道:“皇阿玛是何时发现的?”

    只是康熙却是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四阿哥。

    康熙不说话,四阿哥也不再往下问了。只是微微颔了颔首,像是说给自己听似的说道:“皇阿玛终究是皇阿玛,儿臣也终究是败了。”只是虽是说着这样的话,语气之中倒是也未有太多颓败的感觉。就像是在说一件很小的事。

    四阿哥败了!

    对于康熙,四阿哥满心的其实都是敬佩,敬佩皇阿玛小小年纪便能在诡谲多变的朝堂上争得皇家的尊严,敬佩皇阿玛胆色过人,有勇有谋,总是在合适的时机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从不手下留情。从来杀伐决断,都是那样的正确。

    他不想去挑战这样的皇阿玛,却又不得不去挑战这样的皇阿玛。不过事到如今,倒是也没什么后悔不后悔的。皇阿玛的心思他又能猜得了几分,这未来的皇位又会是谁的?败了便是败了!

    四阿哥趁着今日皇上出宫进宫这机会,加上隆科多从旁协助,成功的将自己的人全部安插在了皇宫。而年羹尧也已然在带着重兵在城外集结,只等他一声号令。只是看着一切顺利,像是在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时却突然被迫止步。

    四阿哥想过这样的结果,因为那人是他敬佩的皇阿玛。所以老十四,还好好的活着。在没有最后确定结果的情况下,他怎会贸然杀害自己的亲生兄弟呢!

    走在被人押着出宫的路上,四阿哥想起了自己的额娘。那个从来冷淡,从来视他这个儿子若无物的额娘。

    宫中发生这样大的变故,德妃又怎会不知道呢?只是知道了结果,也只是看了眼来禀告的人,也没吭声。最后微微颔首,像是有一丝丝的难过似的。只是片刻后,她便起身对身边人说道:“伺候我安歇吧!”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足以打倒她。因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明日晨起太阳还是会照常升出,日子还要继续过,不是吗?

第83章 完结章() 
四爷被幽禁于四爷府内,其他府内的一应人,除却一个弘历外,也都被幽禁。而对外却只说,四爷犯下大错,是而如此,并未有说什么谋逆篡位之事。

    十四爷命其重回西北,驻守边疆。

    而对此,被寻到的十四爷也并未多说什么,只起身便随之去了。

    外头人着实不知这十四爷到底如何惹得康熙如此动了大怒,竟是未见得一面便又叫他回去了。未有听说,便各种流言都说的不少。有斥责康熙的,说不应如此对待大清的功臣,自己的儿子。也有人猜测着,这十四爷必定是犯下了大错,不然皇上如何会如此待他。

    只是不管是十四爷还是皇上,却从来没因此事有过只言片语的关乎。

    宫里头的和嫔被暗中赐死了,对外只说是和嫔娘娘突发急症,从而去了。实则不过是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本来便是倾慕四爷,只是却进宫做了皇帝的妃嫔。本来只想着在这宫中混沌度日,了此一生便是罢了。却又授得君命,为情接触了一个十四爷。十四爷待她极好,好的她时常觉得,她不应如此。只是事情一旦开始,没个结局如何能够呢?于是只能继续。

    她比他大三岁,只是他长的威武,倒是显得她极小,只是在那性子上却又瞧着她比十四爷应是大的。

    十四爷应该是真心喜欢她的,比那个只晓得利用她的人不知道待她好了多少倍,只是她总觉得一个错误的开始,如何会有一个正确的结局?顾盼留情、冷漠疏离、耳鬓厮磨、情话耳语,最后都化成了一次次的赤…裸纠缠。

    她是他皇阿玛的女人,却如此跟他赤…裸纠缠?他是他皇阿玛的儿子,却怎么跟皇阿玛的女人能有如此不规之矩?惭愧恼怒,却又情之所至。所以那一次次一夜夜每每回忆起来总是那样的深刻情浓,香汗淋漓,湿热缠绵。

    纠缠的久了,缠绵的久了,纠结的久了,渐渐的都不明白她心里头爱着的那个人应该是谁了?不过,在将白绫抛上房梁的那一刻,在踢翻酱色圆凳的那一刻,好像突然明白了。

    边疆苦寒,他骑于高头大马奋勇杀敌的样子,在他那较过去粗糙不少的脸庞上尽显无疑。温热的薄唇,宽阔的怀抱,许久不见,他抱得她那样紧,吻得她失了神

    什么时候,她的一颗心已然悄然情移,只是不知,看着豪放了不少的他可感觉到了?

    泪落,命绝!

    六十年的那个冬天,似乎总是在下雪。白雪似乎总是包裹着整个紫禁城,看着让人总是心情阴郁。

    六十一年,王晚歌隐约记得,似乎是个冬日。

    六十一年时,康熙较六十年好像更加忙碌了。几乎是再不入后宫了,整日忙碌在乾清宫中。教授弘历功课,面见大臣,埋头于堆成小山般的奏折之中。

    从前,王晚歌去乾清宫时,康熙还总是会停下来与她说几句话,只是如今忙碌的王晚歌只能在一旁看着。

    王晚歌不大善于叫自己总是处在一种不该处于的状态之中,就像是她总是勒令阻止自己总是去想康熙是在六十一年没的。只是如今不管怎么阻止,却总是会突然间不自觉的便总是沉思,总是凝望。

    康熙对待王晚歌这样的凝望,有时会对上目光,看上一会儿。而王晚歌察觉了,也便总是会将目光移开。

    若是康熙没了,这日子也总还要过下去。王晚歌其实同德妃一样,是那样现实凉薄的人。只是她也同德妃不一样,因为她有康熙。

    六十一年的冬日似乎是突然间来了。那一日晨起,天气便突然凉了下来,再后,便是飘起了漫天的大雪。站在廊下,看着漫天飘着的雪许久,任由着言初在一旁给她披上了斗篷,任凭披着斗篷也是寒气逼人,身子都被冻得冰冷。

    终于,王晚歌起身去了乾清宫。

    御书房里,康熙还埋头在一堆奏折之中,里头的人还来不及去禀告,王晚歌便是闯了进去。康熙似乎有些惊讶王晚歌的突然如此,只是也还来不及说什么,只才刚一起身便被王晚歌抱住了!

    康熙有些不明白王晚歌为什么会突然如此?只是他也没问。他也轻轻的抱住了王晚歌。

    当抱住康熙的那一刻,王晚歌的双眸中突然滑下了两行清泪。

    冬日!

    其实王晚歌还是没懂康熙一直以来于她执着的是什么,就如那一次她告诉康熙的那一长串关于四爷的党羽的名字时,康熙那样看着她,她没懂一样。她这样,不过是情之所至。她这样不过是一下子明白过来,康熙就会在不久的将来要离开她了。从此,再也没有一个人会在她的身侧,如过去般照顾她,如过去般轻轻的揽住她,如过去般淡淡的对她笑,如现在一样,虽然不常去看她,却一直恩泽庇护。让她在这个深宫中,衣食无忧的安乐过着。

    康熙,我不想让你走!

    这是这一刻,王晚歌心中的言语。只是她没有说出口,因为从来她都不大善于将这样的话说出口。如今她依旧任性的不说出口,只是似乎康熙却听见了,明白了。

    因为康熙的唇角浅浅的扬了起来。

    而就在这一刻,王晚歌却又突然将心底的话说了出来。她道:“康熙,我不想让你走。”哽咽的声音,浅浅的语调,就在他的耳旁。

    听到这样的话,康熙似乎有些微微的惊讶。她叫他什么?只是随后便是释然了!她不管叫他什么,都是无碍的。

    而就在下一刻,王晚歌将康熙搂的更紧,而康熙也带着微微的笑意拥着王晚歌。

    康熙这一刻,其实十分满足。虽然他不知道她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唤他康熙。但是他明白这一刻,这个女人对自己深深的眷恋。虽然这样的眷恋来的这样的迟。

    康熙六十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去了。那一日,漫天大雪。

    那一日,王晚歌站在永寿宫的廊下,看着漫天的大雪,听了来人的禀告后,突然泪如雨下。

    很多很多突然汹涌而至。那年,初见;那夜,初初承宠;那时,他不经意在床榻上轻轻的将她揽入怀中;那时的吻那样的缠绵温热,那时的他,离她咫尺,笑容淡淡。他总是淡淡的笑容,挺直的脊背,从来若无物的神色康熙,我不想让你走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去了。那年,弘历十二岁。虽十二岁,却是已经十分出色了。一副淡漠的模样看着自己皇爷爷的棺椁,没有流下一滴泪。

    康熙留下遗诏,并又口头传皇位于四阿哥胤禛第四子弘历。

    次年正月,改国号为乾隆,史称乾隆元年。

    李煦以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议政大臣、一等伯世袭之位,为三大顾命大臣之首,扶持年幼的皇帝成年之前处理朝政大事。

    乾隆元年,封德妃为太皇太后,悫贵妃封皇考皇贵妃,密妃为皇考贵妃,赐居慈宁宫。惠妃、荣妃、宜妃等都未有得到晋封,只赐居宁寿宫。而其他一应先帝妃嫔也都随居慈宁宫以及宁寿宫。

    乾隆元年,解除四贝勒府的一应禁足,封四贝勒府四贝勒爷为雍亲王,而其母钮祜禄氏为圣母皇太后、嫡福晋为母后皇太后,居宁寿宫。

    而对于康熙曾经惩罚的那些人,虽是新皇登位,大赦天下。弘历倒也是不曾赦免什么。不管是对当初的太子,如今的二皇叔还是十四皇叔。新皇登位,天下初稳。弘历不知十四叔当初跟皇爷爷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如今不管什么都不是时候。还听闻,似乎十四叔这些年格外喜欢西北的苦难,从不曾有一声的抱怨,就连皇爷爷去世,也未有前来奔丧。

    弘历很明白他的皇爷爷当初为何这样对待自己的阿玛。弑父夺位,却只是一个幽禁罢了!当初,皇爷爷如此对待当初的太子,如今的二皇叔时,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宠爱,因为仁孝皇后。而后来,皇爷爷如此对待他的阿玛,是因为他。皇爷爷最宠爱的孙子,未来的大清之主。

    未来大清之主的阿玛如何能是一个篡权夺位,并且弑父的谋逆之人呢?而如此,也应该算是成全了皇爷爷的另外一个心愿。能留下一条命便留下一条命吧!

    身为皇帝亲生阿玛的雍亲王虽然被解除了禁足,却还是整日长留于雍亲王府。像是根本习惯了这样足不出户,不问世事的生活,倒是不习惯如今的生活了。雍亲王还是如当年的模样,岁月在他的脸上好像也未有留下太重的痕迹。那样淡漠的立在窗前,一站许久,一声不吭,只是凝望。

    弘历很明白在皇爷爷心中最在乎的那个人是谁,所以赐封了皇考贵妃,待她也于平常人不同。

    那一日,在御花园中遇见了,还坐下说了一会儿话。

    “密太妃近来可好?”

    王晚歌看着年幼却十分有大清之主模样的弘历,淡淡笑了笑,道:“还好。”

    “近日来有皇叔上书请求将自己的生身额娘接出宫奉养,密太妃意下如何?若是太妃愿意,不管是十五叔还是十六叔,密太妃自己选便是。”

    如今弘历登基也才没多久,虽然是名正言顺,却也算是朝廷不稳。这个时候将先帝妃嫔放出宫着实不算是好时候。王晚歌不知道弘历到底是怎样想的,是为了表示对自己格外的照顾只是随口一问等着自己拒绝亦或是出自于真心。总之王晚歌说:“过些时候吧!”旁的,王晚歌没多说。

    而弘历也没有多说!

    密太妃是皇爷爷最在乎的一个妃子,所以作为皇孙,弘历也自当给予最在乎的照顾。当年,对于是密太妃在皇爷爷跟前说了那样许多关于阿玛党羽的话,皇爷爷虽然十分保密,但是他心中还是明白一二。但是在弘历的心中,是非对错,从来都是分明的。阿玛那样做错了,不管密太妃是不是对了,总之阿玛便是错了。错了便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更何况,密太妃是皇爷爷最在乎的人,而皇爷爷是他最崇拜的皇爷爷。

    德妃如今已经贵为皇帝的亲祖母,尊贵的太皇太后,倒还是那一副总是清冷的模样。到头来还是德妃胜了。只是对待那些过去的仇人,似乎也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诸如宜太妃,也只是见了面冷漠的看着,看她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便也再没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