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啸大秦 >

第6章

龙啸大秦-第6章

小说: 龙啸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与西周公也匆匆赶来了。

    “轰隆”一声,华贵的青铜轺车飞进了广场。

    成喬被昌平君扶着走下车架,他望着四周的王城,心中唏嘘不已。在列国诸侯的刁难下,这洛阳王城就这样背负着周王朝的兴衰荣辱,走过了四百多年。

    如今洛阳老了,如同她的王室一样老了。高厚拙朴的城墙,坚固巍峨的箭楼,全都年久失修,城砖剥落,女墙破裂,锺鼓锈蚀,楼木朽空。昔日旌旗招展矛戈生辉的四十里城头,如今竟只有些许老兵在懒洋洋地转悠,宽阔的护城河堤岸也是杂草丛生,淤塞得只剩下一道散发着腐腥味儿的绿色粘稠溪流。

    而远处这座幽深的王城内门,却是终日洞开着,那护城河上破旧的吊桥,也是终日铺放着,那吊桥的铁索断了,无人修理,最后埋进了泥土,变成了固定的土木桥。

    此时钟亭外,站着一排衣甲破旧的洛阳老卒,却是年迈的老人一般,恐怕已经很难上阵杀敌了。

    成喬拨开护卫他的秦兵,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更加唏嘘与感慨。

    只见这片包围在龙楼凤阙中的广场,全部用三尺见方的白玉岩铺成,两边巍然排列着九座大鼎,中间形成宽约六丈的王道。

    这就是象征王权神器的九鼎吗?那时侯,九鼎是王权的标记,具有无上的神圣与权威,如同后来的传国玉玺一样,谁拥有九鼎,谁便名正言顺地拥有天子权力。

    九鼎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分别代表着天下九州,鼎身铸刻了本州地貌,铸刻了人口物产与朝贡数字。这巍然九鼎立于王城,曾经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煌煌威权。

    百余年来,诸侯国举凡向王权挑战,第一件大事便是图谋取得九鼎。从楚庄王问鼎中原之后,九鼎便成了天下大国密切关注的王权神器。到了现在的刀兵连绵大争之世,人们其所以还能记得洛阳,十之八九是因为洛阳有至高无上的天赋权力的九鼎!

    成喬凝目望去,看着那丈余高的巍然大鼎,心中却蓦然一叹,这九鼎虽然依旧,可是王宫却变成了空旷寂凉的峡谷,白玉地砖的缝隙中摇曳着泛绿的荒草,铜锈班驳的九鼎中飞舞着聒噪的鸦雀,檐下铁马的叮咚声在空洞地回响,九级高台上的王殿也在尘封的蛛网中永久地封闭了。

    而远处钟亭之下,一个身披大红色绣金披风,头戴精美白玉冠,长发披肩的少年,抱着粗大的木柱钟杵,正奋力向大钟猛撞!

    “铛铛铛”

    偌大的晨钟响个不停,却是发出警告,外敌来犯,召集国人参战,保家卫国。可是成喬看了看四周惶恐的大臣,野心勃勃的东西周两公,又看了看外面看热闹的洛阳国人。

    这些都让他不禁摇了摇头,天子威严尽失,这是自取其辱啊,国人都不听号令,看来周室是时候灭了。

    此时,锈蚀的木屑与厚厚的灰尘激荡飘飞,钟亭弥漫出一片烟雾。少年天子却全然没有理会这些脏物,只顾一下又一下地愤然猛撞大钟。

    那咬牙切齿、涕泪交流、血脉贲张的模样,竟使匆匆赶来的内侍与侍女相顾失色。

    可惜四周国人仿佛没有听见钟声,在看热闹,也没有看见纷至沓来的秦兵,无人理会。

    那少年天子依然抱着粗大的钟杵,费力地一下一下地向大钟撞去,满脸是汗,满眼是泪,手与胳膊已被钟杵磨破,鲜血一一溅到大方砖上!

    昌平君一声叹息:“君侯,周王室……已经不是昔年的周王室了,我们来此干什么?”

    成喬也没有想到周王室如此落败,他本是想来顺道看看九鼎,挥挥手顺便灭了东西二周,却没想到这周王室落魄如斯!

    此时,惊呆了的老太师颜松终于清醒过来,大步冲进亭字,老泪纵横地扯住少年天子的衣角,哭泣喝道:“我王贵为天子,必须为天下臣民保重身体啊!”

    闻言的少年天子一个踉跄,不由便松开钟杵,看着四周麻木的国人,看着惶恐的大臣,看着野心的东西二周公,看着杀气肃穆的秦兵,惨淡地笑着:“天子?臣民?这里有像我这样的天子吗?有像他们这样的臣民吗?”

    一声粗重的喘息,少年天子猛然挺身跃起,一头撞向大锺。

    成喬眼中露出惊讶,心中却感叹,这天子好气节啊!

    此时一声清脆的金玉交击声,伴着宏大的钟声响起,那少年天子头上的精美绝伦的白玉冠瞬间被撞得粉碎,一股鲜血竟是汩汩涌出!

    老太师没有来得及抱住少年天子,却一把扯下天子的大红披风,见天子惨样,立即嘶声哭喊着扑上去抱住了少年天子,焦急大喊道:“太医——!快!太医!”

    东周公与西周公不理会天子与老太师,露出谄媚的笑容,来到成喬面前,笑道:“敢问阁下是秦国哪为大臣,如此年轻,真是少年英华啊!”

    “大胆!”昌平君一声大喝,顿时无数秦兵亮出长剑,整齐的迈进一步,吓得东西二公急忙匍匐在地。

    昌平君冷哼一声,对着四周喊道:“这位乃是大秦长安侯!”

    一言出,顿时四周议论纷纷起来。而此时太医跑了过来,围住少年天子便是一阵忙乱。那些大臣嫔妃以及老军们不知所措,一片木然呆立,竟无声无息地跪倒成一片。

第1卷 第三十四章 周天子之殇(上)() 
第三十四章周天子之殇(上)

    成喬高坐马上,一路奔袭,终于在落日之前,进入了卫国的地界。

    魏姬望着落败颓废的卫王城,久久无语,在她脑中回忆的都是第一次与少殃见面时的情景。那时,也是这样一个不平静的月色之下,两人相坐在城墙上,说着彼此最开心的事情。

    可是如今,景物依旧,人事全非。她已经不再落泪,学会了坚强。

    落月乱云,远处山影重重,身旁滔滔江河偶尔闪过一道清冷的光辉。

    成喬让士兵去将藏匿起来的舟船取出,准备逆流而上,再次从大河回到函谷关。

    他转身望着月色下那袭凄美的身影,心中也不明白自己为何救她,没错就是救她,如果自己不要了她,她便会跟她母亲一样,沦为凤凰阁中的行尸走肉,沦为那老贼韩聂的玩物,等到韩聂一死,变会沦为齐国公卿的玩物,到时更是生不如死。

    可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这是他的好处,却也是他的坏处。或许一个王侯,不应该有这样的感情。他是长安侯,是秦国的王侯,以后更是这天下的王侯。

    而这天下的王侯却不能有落寞、无助、动情的时候,这是天下给他扣上的王侯形象。他跟嬴政一样,注定是孤独的!

    一个王侯也许能拥有许多,能拥天下,拥有无数的东西,但是凡人那刻骨的爱情,凡人的喜怒哀乐,却是他毕生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从他穿越成为秦王兄的那一刻起,他的命中就注定了,他将失去的东西是什么!

    此时魏姬久久无语,那情郎让她难忘,烈土让她难舍,故情却在她心中不灭。

    她知道,自己这一去,长路漫漫,天涯飘零,故国家园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也许等她红颜老去,变为骨冢,这山水依然是恒久如初,依然是历经万世而不醒,依然是苍天无眼,依然是山河永寂!

    可是她的归处是何处?何日是天明?

    母亲说过,心安处便是她乡,可是她的心已经死了,已经无法泊去未来,已经无法停下脚步,她只有不断前进,直到死亡。而此生的她,也就没有心安处,也没有故乡了!

    此时昌平君芈启遥望卫国濮阳后的大楚,那是他的母国,却是他一生都渴望生活的地方,哪怕是一天也好,可惜,自此他跟着君父被白起俘虏到秦国时,就注定他此生不能归国。

    君父本来有三个儿子,他是老大,也只有他一个人跟着君父来到秦国,他还有两个弟弟,现在的楚王是他的二弟,乃是同父异母的弟弟,芈启以为就算这个弟弟继承王位,也会善待自己的,可惜,多少年了,他已经绝望了,每次楚国使臣来的时候,他都会问,自己何时能归楚,可惜使臣每次都说要请示楚王。

    最后他的心已经麻木了,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反而是这个将他抓来的敌国,封了他昌平君,给了他君爵的待遇。

    他还记得楚国使臣看到自己封君的时候,那惊讶的表情,让他心痛却也感觉痛快。

    原来他那个弟弟,巴不得哥哥死在秦国,以稳固王位。

    不一会,昌平君急忙跑到成喬身旁,恭敬的说道:“君侯,舟船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出发了!”

    成喬闻言,看了一眼魏姬,见她身穿薄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死死咬着朱唇,强行忍着,心中居然没来的感到一丝疼惜,是什么乱世,要让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承受如此之痛!

    “将本君这件狼毛披风给她!”

    昌平君看着手中君侯的披风,又看了看夜色中霸气孑然的身影,他看不透这个心如刀锋的男子,明明心狠的可以为了一个女人灭了一国,却又可以像一个情郎一样心细柔情。

    “真是捉摸不透啊!”

    昌平君叹了口气,走过去为魏姬披上披风,叹道:“这天下公主的宿命都是一样,你也明白,君侯他是秦王的王兄,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权力的王侯,如果你一心侍奉君侯大人,秦国便是你的归处了!”

    魏姬感受雪狼毛传来的温热,又看了看站立舟头的那袭身影,居然从他身上感到了一丝孤寂。

    “他在思考什么?为什么我感到他是孤独的,他权哼天下,一言便可决定千万人的生死,他还有什么得不到的,还有什么可孤寂的?”

    第二日,浩浩荡荡的百艘大舟,乘风破浪,已经抵达了洛阳,成喬下令大军在洛阳孟津登岸。

    成喬要去周王室看看,看看这曾经称霸天下的周王室如今什么样了?

    忽然,远处一声呜呜牛角号声响起。在这刀兵连绵的岁月中,这正是王室的长鸣早号,也是城堡开门的信号。

    这坐落在韩国腹地的周国都城——洛阳,在早号声中打开了关闭的南门,又隆隆的放下吊桥。

    苍茫旭日中,一队人马越过山地,飞驰平原,在朦胧雾气下从孟津渡口摆渡黄河,上得南岸,便乘着朝阳,向苍茫大平原上的著名王城洛阳,飞驰而来。

    这支万人军队保持着整肃的部伍,不徐不疾的走马行进,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身后的马队相拥护卫着一辆黑色篷车,缓缓前行。

    而古老的王城却是一片平静,没有惊慌议论,更没有慷慨请战。洛阳国人一如既往地在古老的井田中默默劳作,悠悠然地在收过麦子的田里翻地旷地,为秋日再种做着有条不紊的准备,仿佛这灭国而立的秦兵不存在一般。

    而那王室的作坊依然叮叮当当,人们的脚步依然慢条斯理。甚至洛阳城头的王师老卒,也只对飞进城门的秦国军队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便依然抱着锈迹斑斑的斧钺矛戈在荫凉处打盹去了。

    成喬看着如此的周王室,心头哀叹一声:当真是王权旁落,王气尽终!

    在他记忆中,五百多年前周平王东迁时,洛阳城便是函谷关外拱卫镐京的要塞重镇。后来经过东周初期近百年的不断扩建,洛阳已经可以与当年的西周镐京相媲美。就地理而言,洛阳北面大河,南依嵩山,三川环绕,八津拱卫,沃野千里,沟洫纵横,较之咸阳却是更加广阔丰饶。

    而此时,成喬看着洛阳街巷,居然冷清得像幽谷一般,连平日最热闹的官市也是人迹寥寥,只有打造日用百器的作坊街传出叮叮当当的锤锻声,使人感到这座城池的些许生气。

    成喬想到了临淄齐市与咸阳南市,那里无不是市声如潮,绵延数里的汪洋人海摩肩接踵,挥汗如雨,置身市中,便能感觉一片生机勃勃!

    可是跟着洛阳一比,却是让他感觉,这洛阳就是一座令人窒息的坟墓。他总是听老秦人振振有辞地评说洛阳王室奄奄一息,实际上却并没有亲自见过,现在身临其境,方才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这个辉煌王朝的垂垂老矣!

    此时年迈的老太师颜松正在王田督耕,突闻秦军进城的惊讯,便立即赶了回来。

    他最担心的便是,秦军是不是亡周而来,他们会不会杀死天子,一旦天子有了闪失,那周室便将彻底淹没了!

    老太师穿着粗布麻衣,倒像极了田间老农,苍老的脸色,已经留下饱经磨难的痕迹,朝朝暮暮,永不褪去。

    他对各大诸侯的怨恨,就犹如一把在体内霍霍磨砺的刀,那刀夜夜磨得锐利、光亮炫目,恨,就越发的渗入脊骨、深入心田。

    多少年来,洛阳王室都在列国夹缝里腾挪,头上始终悬着不知多少口利剑,大国的威逼,小国的挑衅,从来都没有断过。只是借着“天子”的名义,靠着木然的忍耐,也凭着老太师与上大夫们小心翼翼的周旋,王室才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神奇地在鼎沸的中原悄无声息地存活了下来。

    可这次非同一般!这次是天下望而生畏的秦国大军杀来,王室立时便有覆巢之危,老太师如何不心急如焚?

第1卷 第三十三章 庖丁包子,刺杀事件() 
第三十三章庖丁包子,刺杀事件

    此时成喬走在人行络绎不绝的齐国正街之上,心中却是沉思下步的计划:那六国之中去了齐魏楚三大强国,尚有燕韩赵三国,而三国之中燕国最弱,此次出兵不过两万精骑,韩国最为麻烦,五代相之家的张平与张良父子,诡计多端,好用奇谋,而赵国猛将最多,兵力也是最强,与大秦乃是血仇,怕是不会轻易撤兵,如此一来,只有战了。

    “咕隆”一声,成喬眉头一挑,转头看去,只见魏姬脸色绯红,颇为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我饿了!”

    昌平君闻言笑道:“君侯,我们既然来齐,如果不尝尝这齐楚一绝的包子,岂不是白来了!”

    成喬闻言一笑,点了点,转身向着一旁的包子铺走去。

    那老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