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397章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397章

小说: 抽个美女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于,凤姬还不由脑补,会不会甚至还故意放出一些信息,让潭王府方面以为梁山和诚徽州关系极好,从而让潭王府更忌惮?

    似乎,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好吧,这也算是周少瑜歪打正着了,他哪知道这所谓的密信都是凤姬在主导啊,更不知道巫县那边更是往了好多天才送过去。

    所以说,有时候还的确蛮需要运气的,不然反过来周少瑜真做点什么,反到让高秀君其实是他的人暴露了呢?

    周少瑜坐镇晋城,钱财越用越少,但是因为豫州战乱,也没办法从巫县调拨。

    实际上若是豫州没有战乱,都不需要去巫县凑钱,周少瑜北上的‘光辉’事迹通过善怀阁诗集一宣扬,除却威望和不少人来投奔之外,还有不少心怀大义之人愿意出一份力。

    他们不出人,但是愿意出钱啊,瞧瞧最新一期的善怀阁诗集写什么了?某某州某某县某某家某某人捐赠财物若干,此仁义之士为北地百姓做出了贡献云云。

    啧啧,人嘛,几个不好名的,尤其是那些没门路的富商,单凭善怀阁诗集目前偌大的影响力,在上头露个脸可是极好的。

    哪怕只是副刊!

第788章 豫州() 
没错,副刊。

    本来周少瑜底下一共设置了三种类似杂志的存在。其一为善怀阁诗集,其二为君子书屋那边主导专给男子看的诗集文章,而第三种,则是事实消息的小报。

    不过事实证明,第三类几乎无人问津。若是大事,压根不需要报道,人家大户人家自然早有渠道知晓,若是小事,人家又不感兴趣。说到底还是识字率低,基层百姓识字的没几个,又怎么会买小报。

    于是最终夭折。

    而第二种,销量也不大,因为请不来什么名望很高的大儒长期做文,上头的文章和诗词全是普通的士子,文人相轻嘛,你又没个高地位,谁也不服谁,不认为比自己强,自然也不觉得人家写的东西哪里值得学习,搞到最后几乎都是文章诗词被选用的书生士子捧场,不然几乎卖不动。

    善怀阁诗集却又不一样了。

    第一点,周少瑜时不时冒首诗词上去。第一才子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光是这个,就足以倍受人追捧。

    第二点,以李清照为首的善怀阁大家已经名声在外,其才学早已获得大众认可。在被一众男子追捧的同时,女子也尽皆视作榜样仰慕不已。

    第三点,购买善怀阁诗集的女子多啊,几乎识字和有条件的女子,都会来上一本善怀阁诗集。试想一下,假设若是哪个男子的诗文被善怀阁诗集录用,那可是大大的露脸,闹不好还能成就一段姻缘呢?

    至于说你不收男子的诗词?这必须得闹啊,难道周少瑜不是男的?是,没错,周少瑜是幕后东家,也是第一才子,但总不能因此就不是男子了吧,既然如此,为何他可以,我们却不行?

    几经商议,周少瑜也最终做了决定,将小报和君子书社的诗集个撤了,然后增加善怀阁诗集的副刊,专门用来收录男子诗词文章,然后还增加了趣味故事。嗯,大抵也就是古代喜闻乐见的才子小姐了,又或者来一些叫人感动的鬼怪故事,总归是要多点什么,而且还是刺激女子去看的那种,不然的话,那和先前君子书社出的诗集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般一来,虽然只是副刊,可也仍旧火了,说到底,还是娱乐太少,扬名的机会也少。能登上善怀阁诗集的副刊,就足以吹嘘一阵了。

    总之,善怀阁一宣传,有的是人愿意捐财捐物,只可惜豫州如今战乱,大部分地盘又是乱军所有,而周少瑜所在之地,目前更是属于突厥辖下,是以不少人哪怕想送,也没办法送过去。

    那怎么行,他们还向登上诗集扬扬名呢,以表示自己也是仁义之辈,好出去吹嘘一下子,若是不捐,还怎么登?于是呼啦啦的全往巫县拉,一车又一车的,好不壮观。

    也得亏早就有所明示,只有巫县善怀阁才算作数,不然肯定又不少为了省事往府城拉的。开玩笑,那可是潭王府的地盘,拉进去还拿得出来?

    要知道潭王刚来的时候,可以说大刀阔斧,一副哥有钱的架势,加固了城池不说,还大肆招兵买马,当然了,也不算多,可那都需要不少钱的,尤其是那会刚来,税收还不能指望呢。

    可随着时间发展,潭王府明显后继乏力,别的不说,从赈济灾民流民的力度上就能看出,潭王府穷了。不然的话,善怀阁的善名也不会一直这么的稳固。

    如果只是府城善怀阁经营赚来的那些钱,虽然不算太少,但还不值得潭王府撕开脸皮开抢,说到底,里头多的是潭州官吏和大富之家的女眷,真要染指,意见肯定不小。

    可这种捐赠而来的就不一样了,明抢不可能,潭王府还要脸呢,人家打着为了救助北地百姓的名义弄来的,甚至周少瑜还亲自冒险跑过去了,潭王府若明抢,名声可谓臭大街。但是操作一些,就扣在潭州府城,然后再动动手脚,不就可以调用了?

    难道巫县方面还敢派人过来硬要不成?

    所以凤姬很糟心,左等右等,没等到周少瑜任何的反应,巫县一切照旧。这就罢了,偏生还眼睁睁的瞅着大把大把的粮食钱财运往巫县,啧,糟心,太糟心了,那可是敌人啊,可偏生还抢不得。

    除非潭王府乐意发兵直接去并州,不然就不可能动手明抢,失了天下民心的话,还玩个屁啊。

    于是凤姬在心中狠狠的将太后高玉瑶骂了一遍。

    为啥?因为她以前赚到的大量钱财都拿去和高玉瑶做交易了呗,不然她一个女儿身,再伪装也伪装不来男的,仔细一检查就能看破,又如何封为潭王?

    高玉瑶到是轻松,真东窗事发,直接说是被蒙骗呗,影响不大。相比起来,获得一大笔财物才是实打实的好处,要知道高玉瑶一掌权就大刀阔斧了,而不是抄了数个大臣之后才招兵买马。

    问题是那会儿国库也好,内库也罢,早就空的差不多了,高玉瑶又哪来的钱?还不是凤姬那弄的。

    只不过这事并无外人知晓,还都以为是如今一直病重在家的高渐申的家底。因为委实太多,直接被人私下安上了一个大贪官的名头,好么,也是冤枉的慌。

    视线转移豫州。

    火凤娘娘大平女帝起兵六万,从洛阳出发,一路向西目标直指长安。与此同时,萧姽婳帅两万大军立刻从并州南下进入豫州以西。

    所经各县各城,纷纷纳头便拜,没办法呀,依靠他们自己,完全没办法挡住那位女伪帝,孙守仁又被打回去了,朝廷更是指望不上,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顾得上这边。更恼火的是,北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突厥。

    别说百姓了,就是这些个当官的,整天都战战兢兢,生怕一觉醒来,城外就大兵压境了。

    所以萧姽婳的出现,简直再好不过了,赶紧抱大腿啊!

    背叛朝廷?不存在的,萧姽婳就是大长公主嘛,而且人家还立誓此生绝不染指皇位,不称女帝,换言之,大梁一直会是大梁,咱们都是大梁的官吏嘛,哪来背叛一说。

    如果乱军不来攻,还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萧姽婳没名义上的豫州管辖权,可人家打来了,萧姽婳发兵来援,那不就是顺利成章了?至于打跑乱军之后?那就不是咱们这些小人物的事了。

第789章 形象() 
本来也就是,萧姽婳当初入蜀州,名义上是去封地,毕竟是蜀国大长公主么,当然了,和蜀王还是有区别,只不过当时情况特殊么不是,那时候蜀州还在叛乱当中呢,萧姽婳带兵入蜀,名义上也仍旧是公主府护卫,就是人数多了些,但谁都知道,那就是去蜀州镇压叛乱的,至于之后。

    不已经很明显了么,蜀王被架空,完全交由萧姽婳代管,紧接着是云王。人家亲王都认了,甭管是啥原因,总之没毛病。

    现在轮到豫州了,豫州如今乱的不行,周王又给俘虏了,目前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豫州如今等于无主。

    周王生死不知,朝廷又不想管,偏生还乱军势大,总之,萧姽婳这时候跳到豫州,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这一战几乎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如果仅仅是镇压乱军啊什么的,当然不至于到这种几乎全民关注的地步,但架不住两边的主将都是女子啊。

    随便往大梁历史以及前朝上翻阅历史,或许偶尔出一两个带过兵女子,但基本不会怎么出彩,至于说获得朝廷认可,那就更鬼扯了,压根不可能。一般也就是危机时刻不得不跳出来,又或者就像火凤那般完全就是个叛逆。

    不管如何,萧姽婳和火凤的对战,算是创造了历史,就没听说过两边主将都是女子的战例。

    萧姽婳很出名,很早之前其美貌就已经传扬开来,后来更是带兵打败过突厥,名声就更大了,更莫说现在摇身一变变成了实权人物。

    至于说火凤,这妮子崛起的飞快,但名气同样也高,没法子,随便哪个妹子称个帝,保准天下皆知。到是火凤的外貌如何,知晓的人并不多,但架不住大家伙瞎猜嘛。

    两边还没开打呢,各种说书人就已经编造了各种故事,硬生生将火凤编成了那种倾国倾城的狐媚女子。为啥?这还不简单么,火凤为什么崛起的这么快,为什么这么多人支持她当女帝?就是因为火凤长的跟个狐狸精似的,有着魅i惑人心的本事,不然一群大老爷们的,又怎么会甘愿替一个女子卖命。

    嗯,很好,这个解释很强大,可偏生大部分人还真就信了!

    说到底,火凤就是个反贼,不可能存在光辉的形象,而且火凤还年轻,二十来岁的年纪,很难叫人相信她会有多大的本事,所以,狐狸精的形象正好合适,也算是给她的崛起安上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相比起来,萧姽婳的形象简直不要太光辉,人家以前就打过突厥,完事现在又打过一场,而且还又赢了,在突厥入侵并且吞并了整个并州和小部分豫州的背景下,萧姽婳的形象不光辉起来那才叫见了鬼。

    而且二者人设相对立,才更加喜闻乐见嘛。摆明了萧姽婳是正派,而火凤是反派,尤其是,火凤的行为也挺符合反派的作风,情况么,大抵是这般。

    萧姽婳入豫州,立刻引来各地官府跪舔,萧姽婳接收地盘接收的非常顺利,将散落各地的散兵一收拢,又塞选出还能凑合的,于是两万大军变成三万,至于剩下的残兵,哪来的继续哪呆着,暂且没空搭理。随后带着三万大军就奔着长安去了。

    长安也是大城,也是举世闻名的古都,可惜到了大梁这一朝,明显没怎么受重视,洛阳还有个陪都的名头,并且扩修了各种运河,水运极为便利,如此一来,长安就更比不上了。

    不过到底也是大城,底蕴够厚,城内也有一处归属于皇家的行宫,规模也不算小。

    可惜就是没什么守军,因为先前基本都被孙守仁给征调的差不多了。

    是以坐守长安的萧姽婳,最终兵力为四万,其中两万的战力还非常的不怎么可靠,主要还是得靠她自己带来的两万。如此情况,自然也不会傻乎乎的冲出去和乱军一决高下,老老实实守城吧。

    考虑到洛阳陷落的过程,萧姽婳很重视城内的情况,监察的非常严格,还别说,真就抓了不少火凤教的桩子。

    而另一边,火凤率领六万大军御驾亲征,一路平推压根就没遭遇什么有力的反抗,顺顺当当的就到了长安城脚下,本来还指望老一套,弄一只义军出来在城内响应。哪想事先布好的棋子被抓了大半,剩下一些,也不敢轻举妄动,基本上这一招就不指望了。

    长安坚城,以六万打四万,火凤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何况并怎么指望手下的将士有多么厉害,说到底,这些将士压根就没打过什么硬仗。

    可来都来了,总不能灰溜溜的直接调转马头,该试试还是得试试,万一有变化呢?

    于是火凤果断做了一次十足的反派,居然直接将最先被俘虏的周王给押了出来,威胁不开城门就宰,为了增加威胁,还先剁了周王一只耳朵,痛的这草包直接就尿了。

    这姑娘还真是挺狠,见城内没反应,索性又将周王另一只耳朵也给剁了。

    可惜萧姽婳也是个狠角色,在城头装模作样发表了一番不忍之情,感慨了一下亲情关系,随后话锋一转,变得大义凛然,扬言越是皇族,越应该做出榜样,绝不像逆贼妥协,以后绝对会替周王报仇云云。

    简而言之一句话,要宰快宰,咱不在乎。

    可架不住人家一番做戏嘛,那大义凛然的,谁见了都得挑个大拇指,这叫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传扬开来,萧姽婳形象更光辉了,至于女帝?好吧,继续反派,而且在狐狸精的传言中越走越远。

    原因无他,周王嘛,大草包一个,在长安城下哭着喊着‘救我’,一个劲的要萧姽婳开城门。此等为人,实在为人不齿,但架不住人家是周王,是皇族,形象总该稍微维护一下。

    于是为了给周王加一层遮羞布,新的传言出现了。

    那就是周王其实早已经被那位伪女帝给迷惑,心甘情愿上演苦肉计像让长安城打开城门。

    虽然形象仍旧不咋地,可怎么都比贪生怕死什么的强么。

    本章完

第790章 佳人() 
不管如何,周王的名声肯定是臭了的,只是臭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哪怕强行安上了一个‘不是本王太草包,而是伪帝太迷人’的名头,仍旧无用。谁让这草包公然喊出了,一群贱民如何比得上他堂堂亲王高贵的宣言呢?

    这的确是封建时代不假,一位亲王的地位也的确高贵,哪怕他是个草包。但有你这么公开喊话的么,简直引起民愤,别说萧姽婳不想保,哪怕是想保,被他这么一喊也会放弃。

    也得亏萧姽婳也是皇族,挽回了不少形象,不然大梁皇族萧氏的声望得跌到什么地步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